评同治新政考
──三十年六月在缙云山作──
王德昭先生的同治新政考,是于中国现代史的一种有力的提示。论当时的新政运动者不成功的原因云:
中兴诸臣之震惊于中国国力的疲弱,并不限于军事一端,他们的确看到了中国政治上的许多弱点,但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在这里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制限。中兴功臣如弈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辈,他们都出身于旧社会,一生为旧教育所陶冶,在他们所要应付的新世界中,他们知道的极为有限,他们没有一个能直接阅读这个新世界的书籍;除了李鸿章曾在晚年出使日本和俄国并周游西方外,没有一个到过外国。他们对于西洋机械,的确十分惊服,因而也尊重西洋科学;但他们立身的根本,是中国固有的文章道德和诗书典则,他们信奉中国的旧文化,尊为人类精神最高准则,其结果、他们都成了定危安倾的卫道君子,旧精神和旧制度的最有力拥护者。
这段文提示了中兴诸臣新政不成功的两要点:一、对于外国认识之不够。二、对于中国固有文化的太过尊重。我以为两点中第一点是对的,第二点不惟不对,且为庚子以来国人最大的错谬心理!沿此必须不尊重或破坏固有文化的谬见,佛教从庚子以来即历受摧残苦难到今,而儒教亦受清季“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亡八蛋”,及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影响,致全失固有文化的优点,而种种恶习流弊反加滋长;于外来文化亦无从采纳其长,反尽量吸收了很多毒素。到国民革命军统一全国后,虽欲力图挽救而不易。再加日本明治之维新,不惟尊崇其固有文化,且依以为国本而调整发扬,用是亦能采取有益日本之欧化,以成其近代之强盛。由此可知同治新政与戊戌变法之不成功,非以其太过尊重固有文化。考其原因,同治中兴诸臣对于外国认识不够,且已近持盈保泰暮年,一也;戊戌变法诸人以新进资望不够,并格于后党,二也;同治、光绪非明治的英断雄主,三也;满、汉族间猜忌与抗争不能克服,四也;而后之二因为尤重要。由是乃演变成辛亥革命;辛亥及五四革命未能成功,正坐不尊崇且加破坏固有文化,失去择食选化欧美文明之内力所致。由此调整激扬固有的佛儒文化,依以吸收现代文明,以冶成中国的新兴文化,仍为现今的需要。三十年六月二十一日,在缙云山。(见海刊二十二卷十期)
(附注) 上二篇,自“时论摘评”中分出,题新加。
猜你喜欢 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太虚 福量品第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五·唐慧琳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欧阳竟无 卷第六·智旭 黄龙南禅师·惠洪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卷·宝亮 万善同归集卷中·延寿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卷第十二·佚名 神僧传卷第六·朱棣 三〇 三十二相经·佚名 聚集品第二十九·佚名 无量寿经序·吉藏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