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评同治新政考

──三十年六月在缙云山作──

王德昭先生的同治新政考,是于中国现代史的一种有力的提示。论当时的新政运动者不成功的原因云:

中兴诸臣之震惊于中国国力的疲弱,并不限于军事一端,他们的确看到了中国政治上的许多弱点,但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在这里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制限。中兴功臣如弈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辈,他们都出身于旧社会,一生为旧教育所陶冶,在他们所要应付的新世界中,他们知道的极为有限,他们没有一个能直接阅读这个新世界的书籍;除了李鸿章曾在晚年出使日本和俄国并周游西方外,没有一个到过外国。他们对于西洋机械,的确十分惊服,因而也尊重西洋科学;但他们立身的根本,是中国固有的文章道德和诗书典则,他们信奉中国的旧文化,尊为人类精神最高准则,其结果、他们都成了定危安倾的卫道君子,旧精神和旧制度的最有力拥护者。

这段文提示了中兴诸臣新政不成功的两要点:一、对于外国认识之不够。二、对于中国固有文化的太过尊重。我以为两点中第一点是对的,第二点不惟不对,且为庚子以来国人最大的错谬心理!沿此必须不尊重或破坏固有文化的谬见,佛教从庚子以来即历受摧残苦难到今,而儒教亦受清季“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亡八蛋”,及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影响,致全失固有文化的优点,而种种恶习流弊反加滋长;于外来文化亦无从采纳其长,反尽量吸收了很多毒素。到国民革命军统一全国后,虽欲力图挽救而不易。再加日本明治之维新,不惟尊崇其固有文化,且依以为国本而调整发扬,用是亦能采取有益日本之欧化,以成其近代之强盛。由此可知同治新政与戊戌变法之不成功,非以其太过尊重固有文化。考其原因,同治中兴诸臣对于外国认识不够,且已近持盈保泰暮年,一也;戊戌变法诸人以新进资望不够,并格于后党,二也;同治、光绪非明治的英断雄主,三也;满、汉族间猜忌与抗争不能克服,四也;而后之二因为尤重要。由是乃演变成辛亥革命;辛亥及五四革命未能成功,正坐不尊崇且加破坏固有文化,失去择食选化欧美文明之内力所致。由此调整激扬固有的佛儒文化,依以吸收现代文明,以冶成中国的新兴文化,仍为现今的需要。三十年六月二十一日,在缙云山。(见海刊二十二卷十期)

(附注) 上二篇,自“时论摘评”中分出,题新加。


猜你喜欢
  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太虚
  福量品第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五·唐慧琳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欧阳竟无
  卷第六·智旭
  黄龙南禅师·惠洪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卷·宝亮
  万善同归集卷中·延寿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卷第十二·佚名
  神僧传卷第六·朱棣
  三〇 三十二相经·佚名
  聚集品第二十九·佚名
  无量寿经序·吉藏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二调五十八体,一百字御带花一体 定风波慢四体 芳 草五体又名凤箫吟 念奴娇十二体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赤壁词、酹月、壶中天慢、大江西上曲、太平欢、寿南枝、古梅曲、湘月、淮甸

  • 第二折·佚名

    (旦上,云)准备酒食,等待小叔叔。(云了)(员外上。云)(回家敲门,见酒食,问科)(外见,加酒,问了)(旦支吾,云了)(外教请弟科,张千不信。外自请相见科) 【正宫】【端正好】撇罢了腹中愁。则今打迭起心头闷,嫂嫂也从今后休恋别人。(旦

  • 卷二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五 苏頲【字廷硕瓌之子】 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 朝上高楼上俯见洛阳陌揺荡吹花风落英纷已积美人不共此芳妍空所惜揽镜尘网滋当窗

  • 薛涛诗集·佚名

    杂咏罚赴边上武相公萤在荒芜月在天萤飞岂到月轮边重光万里应相照目断云霄信不传又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吟窗杂録】春望诗四首【诗一作词】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

  • 卷一百四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八月丁未朔遣官释奠先师孔子○戊申祭 太社太稷命皇太子行礼○赈浙江之仁和嘉兴二县饥民三万三千七百八十余口给米稻六千七百三十石○庚戌以北京行太仆寺丞杨智子信为本寺少卿 上念智积劳厥职欲升之未及而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绎史卷五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秦穆公霸西戎左传【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十年】秦人纳芮伯万于芮【纪年晋武公元年芮人乗京 七年芮

  • 六、从人文主义回到基督信仰·林语堂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多年来自认为无宗教信仰的我,现在又回到了基督教的信仰。要我解答颇不容易,因为宗教的本质是很偏向于个人的。但我相信许多人在寻找一种可满意的宗教时,曾遭遇和我相同的困难。一个有思想的人若处在漫无

  • 卷二百七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表一【封爵表】封建之制圣人之不得已也圣人立法恒鉴穷万里以外而虑周百世以後岂不知裂土分茅星罗碁布足以啓并吞割据之患哉惟是元萌黄牙肇生衆

  • 卷五三·邱濬

    ▲家乡之礼(下) 《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记也),奠系世,辨昭穆。 臣按:父谓之昭,子谓之穆,父子相代谓之世,世之所出谓之系。奠系世以知其所出,辨昭穆以知其世序。 程颐曰:“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

  • 春秋书法钩元卷三·石光霁

    明 石光霁 撰书従王伐一【蔡人衞人陈人从王伐郑】【胡氏】王夺郑伯政怒其不朝以诸侯伐焉非天讨也故不称天【桓公弑君而自立宋督弑君而得政天下大恶人理所不容也则遣使来聘而莫之讨郑伯不朝则贬其爵可也何为愤怒自将

  • 指归净土·印光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的确)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1],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2]。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

  • 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李通玄

      唐 李通玄撰  释华严十明论叙    宋宝觉圆明禅师惠洪觉范撰  显谟阁待制朱公世英。为余言。顷过金陵。谒王文公于钟山。公以彦里闬晚生有志学道。谓曰。若读史见勾践伍员事乎。勾践保栖会稽。置胆于坐卧

  • 舍利弗问经·佚名

    失译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罗阅只音乐树下。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名闻十方结尽解脱。八部鬼神等愿闻法要。舍利弗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佛是法王。随众生欲散说法教。令诸天人恭敬奉持。或闻传闻。

  • 太古土兑经·佚名

    太古土兑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土兑诀三卷」,当即此书。《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外丹黄白术制伏金石药性之法。首先指出:「

  •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佚名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北宋末南宋初天心派道士路时中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主要论述存思三光,飞奔日月斗罡之内修方法。其内容文句与路时中所编《无上玄元三天

  • 何氏虚劳心传·何炫

    虚劳病专书。又名 《何氏虚劳心传》、《何氏心传》、《嗣宗医论》。清何炫 (嗣宗) 著,何时希校。约成书于道光十二年 (1832年)。书中首载虚劳总论、调治七误、调治三要3篇医论,次论虚劳病证脉象、死候、虚劳饮食宜忌

  • 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作佛为娑伽罗龙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佛陀于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谓诸法之自性为幻化、不可思议、无所生、无主宰、无有我、无碍、无生、无灭、无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