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属辞

十五卷,元赵汸著。至正丁酉(1357),赵汸《春秋集传》定稿,因《礼记·经解》之说,悟《春秋》之义在比事属辞,而著此书。赵汸《东山集·与朱枫林书》:“《春秋》随事笔削,决无凡例。前辈言此亦多,至丹阳洪氏之说出,则此段公案不容再举矣。其言曰:‘《春秋》本无例,学者因行事之迹以为例。犹天本无度,历家即周天之数以为度。’此论甚当。至黄(泽)先生则论鲁史有例,圣经无例。非无例也,以义为例,隐而不彰,则又精矣。今汸所纂述,却是比事属辞法。其间异同详略,触事贯通,自成义例,与先儒所纂所释者殊不同。然后知以例说经,固不足以知圣人;为一切之说以自欺,而漫无统纪者,亦不足以言《春秋》也。是故但以《属辞》名书。”书中实以杜预《春秋释例》、陈傅良《春秋后传》为本,并有所补正,分例为八:①存策书之大体;②假笔削以行权;③变文以示义;④辨名实之际;⑤谨内外之辨;⑥特笔以正名;⑦因日月以明类;⑧辞从主人。所分八门,较诸家言例者有绪。其中不免穿凿,但宏纲大旨可取者多。收入《四库全书》。

《春秋属辞》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目录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猜你喜欢
  鹖冠子·鹖冠子
  脚气集·车若水
  延平答问·朱熹
  思问录·王夫之
  乐庵语录·龚昱
  雅述·王廷相
  春秋释例·杜预
  春秋左传注疏·杜预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
  四书疑节·袁俊翁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景星
  四书讲义困勉录·陆陇其
  四书或问·朱熹
  读书管见·王充耘
  说儒·胡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唐音巻十二·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遗响五李长吉【长吉名贺系出郑王后七嵗能辞章仕至协律郎辞尚竒诡所得皆惊迈絶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合之弦管又玉川之怪长吉之诡天地之间自欠此体不得又大厯以后吾所

  • 卷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十四姚崇姚崇初名元崇又名元之陕州人贞观中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时契丹扰河北军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则天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宗朝出为刺史睿宗立拜兵部尚书

  • 外篇 汉书五行志错误第十·刘知几

      班氏著志,牴牾者多。在于《五行》,芜累尤甚。今辄条其错缪,定为四科:一曰引书失宜,二曰叙事乖理,三曰释灾多滥,四曰古学不精。又于四科之中,疏为杂目,类聚区分,编之如后。   第一科   引书失宜者,其流有四:一曰史记、《左

  • 瓮中人语·韦承

      政和元年辛卯冬,辽李良嗣来归,献约金灭辽策,赐姓赵氏。  三年癸巳,金主乌雅施卒,阿骨打嗣位。  重和元年戊戌二月遣马政使金约攻辽。  宣和元年己亥正月,金使李善庆散睹来聘,仍遣马政同往,金不受诏。  二年庚子,遣

  • 第九回 擒渠歼敌耀武东都 奏凯还朝献俘太庙·蔡东藩

      却说秦王世民,见了来使,问明姓名,叫作李大师,曾在建德处充任礼部侍郎,当由他呈上一函,经世民拆阅毕,不禁微笑道:“来书欲我退军潼关,返郑侵地,试想我军到此,已将一载,费去了若干粮饷,丧亡了若干军士,才得这数十郡县,今洛阳旦夕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正德九年五月癸亥朔太子太傅新宁伯谭佑奏鹰扬等卫所舍余王通等乞加添月粮户部覆奏通等本都御史甯杲所招募近因贼平奉例取回送团营操备与军一体食粮后以查省冗食奏定月给米六斗难再改议得旨准月给一石终其身逃亡者勿补

  • 第三二一呈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一·佚名

    庄正黄绍坤因老病,呈请淡水分府准予退办具呈状人黄绍坤年七十三岁系乌树林、石岗仔庄人离城三十五里为恳准怜赐退办,以免误公事。缘道光年间,奉前宪李(注一),谕给坤充当乌树林、石岗仔庄庄正,历来办公谨

  • ●名卿绩纪二·王世贞

    王世贞 韩雍 项忠 余子俊 马文升 王守仁 胡世宁 李承勋 ○韩雍 项忠 韩雍字永熙吴人幼颖敏读书过目即成诵弱冠举进士选授监察御史寻奉命录囚砀山教谕丘纯责膳夫丘磨儿磨儿父教令逃去因诉他御史纯棰死吾子他御史搒

  • 史记集解卷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景皇帝者【汉书音义曰讳啓】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

  • 梁武丁贵嫔传·李延寿

    武丁斌嫔名字叫令光,谯国人。祖父在襄陽担任属官,于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刘惠明的家中。丁斌嫔出生在樊城,刚产下来时候具有一种奇异的神光,满屋紫气,所以便以“光”做名字。相面的人说她“一定会大贵”。少年

  • 卷一百三十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三十六宋 陳祥道 撰重翟【先儒謂重翟當玉路右從王祭祀先王先公羣小祀所乘者也衛侯夫人始嫁翟茀以朝盖厭翟也則王后始嫁重翟可知】厭翟【厭翟當金路右從王賓饗諸侯者也行

  • 左传折诸卷二十二·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昌邑有甲父亭按宣和博古图绍兴古器评皆云十干为商号凡彞器有甲父父乙者皆为商器然周召公作父乙

  • 卷四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礼四杂仪古人上下之际虽是严而情意甚相通如禹拜昌言王拜手稽首之类到汉以来皇帝见丞相在坐为起在舆为下赞者曰皇帝为丞相起尚有这意思到六朝以来君臣逐日相

  • 第五篇 偶寄闲情(下)·丰子恺

    伯豪之死伯豪是我十六岁时在杭州师范学校的同班友。他与我同年被取入这师范学校。这一年取入的预科新生共八十余人,分为甲乙两班。不知因了什么妙缘,我与他被同编在甲班。那学校全体学生共有四五百人,共分十班。其自修室

  • 杂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有流。云何名有流。云何名有流灭。佛告罗陀。善哉所问。当为汝说。

  • 心相篇·陈抟

    古代相命术书。旧题宋陈抟撰。一卷。清陈宏谋《训俗遣规》辑录此书,题语云:“兹以心相名编,谓相从心生,心有善恶,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苏文擢撰《陈希夷〈心相篇〉述疏》。

  • 夷白斋诗话·顾元庆

    诗话。明顾元庆撰。一卷。元庆有《顾氏文房小说》已著录。此编以其斋名名书,总四十则。杂记元、明诗坛轶诗轶事。诸多无名诗人之作,赖此以存。间有论及唐人诗集、诗句、亦可备一说。其中介绍明人几本诗集,鲜为人知,有

  • 历代兴衰演义·黄士衡

    原书《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有雍正间刋本,四十四回。本书删去原先四十一至四十四回(各朝年号丶儒家道德丶历朝各地物产丶历朝各地灾异风俗),另增二十回,总计六十回。内容: 原书一至四十回记叙盘古开天至清兵南下统一全国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