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阿含经卷第六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一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有流。云何名有流。云何名有流灭。

佛告罗陀。善哉所问。当为汝说。所谓有流者。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于色爱乐.赞叹.摄受.染著。缘爱乐色故取。缘取故有。缘有故生。缘生故老.病.死.忧.悲.恼.苦增。如是纯大苦聚斯集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有流。

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于彼色不起爱乐.赞叹.摄受.染著。不爱乐.赞叹.摄受.染著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如来所说有流.有流灭。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色断知。受.想.行.识断知。世尊。云何色断知。受.想.行.识断知。

佛告罗陀。善哉所问。当为汝说。于色忧.悲.苦.恼尽。离欲.灭.息没。是名色断知。于受.想.行.识。忧.悲.恼.苦尽。离欲.灭.息没。是名受.想.行.识断知。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在摩拘罗山。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尊者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尊者罗陀答言。我为断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复问。汝为断何等苦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罗陀答言。为断色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断受.想.行.识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时。诸外道出家闻尊者罗陀所说。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尊者罗陀知诸外道出家去已。作是念。我向如是说。将不毁谤世尊耶。如说说耶。如法说.法次法说耶。将不为他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尔时。尊者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向所说。得无过耶。将不毁谤世尊耶。不为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如说说耶。如法说.法次法说耶。

佛告罗陀。汝成实说。不毁如来。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所以者何。罗陀。色苦。为断彼苦故。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识苦。为断彼苦故。出家修梵行。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为何等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罗陀答言。我为知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时。诸外道闻罗陀所说。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向所说。得无毁谤世尊耶。将不令他难问诘责堕负处耶。不如说说.非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毁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是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所以者何。色是苦。为知彼苦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识是苦。为知彼苦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为何等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罗陀答言。为于色忧.悲.恼.苦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为于受.想.行.识。忧.悲.恼.苦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尔时。众多外道出家闻是已。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得无谤世尊耶。不令他人来难问诘责堕负处耶。不如说说.非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所以者何。罗陀。色忧.悲.恼.苦。为断彼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识。忧.悲.恼.苦。为断彼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罗陀答言。于色见我.我所.我慢使系著。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见我.我所.我慢使系著。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诸外道出家闻是语。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罗陀比丘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说。得无毁谤世尊耶。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是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所以者何。于色见我.我所.我慢使系著。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受.想.行.识。见我.我所.我慢使系著。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罗陀答言。于色有漏。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受.想.行.识有漏。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时。众多外道出家闻是已。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说。将无谤世尊耶。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所以者何。色有漏。有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受.想.行.识有漏。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罗陀答言。于色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诸外道闻是语已。心不喜。从坐起。呵责而去。

罗陀比丘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说。将无谤世尊耶。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所以者何。于色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罗陀答言。于色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时。诸外道闻是语已。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罗陀比丘晡时从禅觉。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说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说。不谤如来耶。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呵啧堕负处也。如说说.如法说.如法次法说。所以者何。于色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所作。诸所有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所作。

佛告罗陀。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问。罗陀。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罗陀。若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不见是我.是我所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比丘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所有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

佛告罗陀。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复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罗陀。若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如实观察非我.非我所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

佛告罗陀。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

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郭宅舍。心爱乐著。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我城郭。我舍宅。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罗陀。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我当独一静处。专心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增加精进。修诸梵行。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罗陀曰。善哉。罗陀。能于佛前问如是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陀。当知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何等为有身。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有身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于彼彼爱乐。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灭。谓当有爱.喜.贪俱。彼彼爱乐。无余断舍.吐尽.离欲.寂没。是名有身尽。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有身当知。有身集当断。有身灭当证。有身灭道迹当修。罗陀。若多闻圣弟子于有身若知.若断。有身集若知.若断。有身灭若知.若证。有身灭道迹若知.若修已。罗陀。名断爱.离爱.转结.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从坐起。作礼而去。世尊如是教授已。罗陀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著染色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增益精进。修诸梵行。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比丘言。诸比丘。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罗陀。于意云何。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不。

答曰。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罗陀。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比丘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是魔所作。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告罗陀。于意云何。色是常耶。为非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复问。受.想.行.识为是常耶。为无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佛告罗陀。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是故。罗陀。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三经亦如是。所异者。佛告罗陀。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阴阴观察非我.非我所。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不取故不著。不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当观彼一切皆是死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余如前说。

(一二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观察断法。如是观察灭法。观察弃舍法。观察无常法。观察苦法。观察空法。观察非我法。观察无常.苦.空.非我法。观察病法。观察痈法。观察刺法。观察杀法。观察杀根本法。观察病.痈.刺.杀.杀根本法。如是诸经。皆如上说。

(一二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观察已。于色欲贪断。色贪断已。我说心善解脱。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比十四经亦如上说。

(一二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观察断法已。于色欲贪断。我说心善解脱。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断五受阴者。当求大师。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欲断此五受阴。当求大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断。如是当知.当吐.当息.当舍。亦复如是。如求大师。如是胜师者.顺次师者.教诫者.胜教诫者.顺次教诫者.通者.广通者.圆通者.导者.广导者.究竟导者.说者.广说者.顺次说者.正者.伴者.真知识者.亲者.愍者.悲者.崇义者.安慰者.崇乐者.崇触者.崇安慰者.欲者.精进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强者.堪能者.专者.心不退者.坚执持者.常习者.不放逸者.和合者.思量者.忆念者.觉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念处者.正勤者.如意足者.根者.力者.觉分者.道分者.止者.观者.念身者.正忆念者。亦复如是。

(一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习于色者。随魔自在。入于魔手。随魔所欲。为魔所缚。不脱魔系。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不习色。如是沙门.婆罗门不随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随魔所欲。解脱魔缚。解脱魔系。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习近者.习著者.味者.决定著者.止者.使者.往者.撰择者.不舍者.不吐者。如是等沙门.婆罗门随魔自在。如上说。

(一三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习近者。不随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随魔所欲。非魔缚所缚。解脱魔系。不习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乃至吐色亦复如是。

(一三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去本际。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诸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著.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头。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见言。有我.有世间.有此世.常.恒.不变易法。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复有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所狐疑断。于法.于僧狐疑断。是名比丘。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苦狐疑断。于习.灭.道狐疑断。是名比丘。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如是广说。乃至作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广说如上。差别者。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狐疑断。于法.僧.苦.集.灭.道狐疑断。如是广说。乃至作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何所是事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见我。诸比丘。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是色事起。于色系著。于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诸比丘。色是常耶。为非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著.见我。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是观者。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见言。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常.有恒.不变易。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复有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狐疑断。于法.僧狐疑断。是名比丘。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诸圣弟子皆悉不从向于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作苦后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七)

第二经亦如是。差别者。于苦.集.灭.道狐疑断。

(一三八)

第三经亦如是。差别者。于佛.法.僧狐疑断。于苦.集.灭.道狐疑断。

杂阿含经卷第六

猜你喜欢
  大乘义章 第二十卷·慧远
   第四十三則 洞山無寒暑處·胡兰成
  今佛教中之男女僧俗显密问题·太虚
   第四十四則 禾山解打鼓·胡兰成
  祖庭事苑卷第一·睦庵善卿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印光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二)·太虚
  维摩经略疏卷第三·智顗
  卷之三十一·纪荫
  论 韩 愈·太虚
   第四十五則 趙州一領布衫·胡兰成
  卷第三十三·白岩净符
  鼻奈耶卷第十·佚名
  卷第四十·普瑞
  六道集卷四·弘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六十六·吴景旭

      壬后集上之中  元诗  四大家  辍耕録曰尝有问于虞伯生曰仲诗如何伯生曰仲诗如百战健儿徳机诗如何曰徳机诗如唐临晋帖曼硕诗如何曰曼硕诗如美女簪花先生诗如何笑曰虞集乃汉廷老吏盖先生未免自负公论以为

  • 雁儿们·徐志摩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看她们的翅膀, 看她们的翅膀,有时候纡回, 有时候匆忙。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晚霞在她们身上, 晚霞在她们身上,有时候银辉, 有时候金芒。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听她们的歌唱! 听她们的歌唱!有时候伤悲,

  • ●丹桂钿合·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西湖尧臣黄之尧评海阳€倩黄之城、苏卿姚士望阅) 正名向氏母错认宗枝,妙通尼来说因依。 权学士兴怀旧事,徐丹桂重配新知。 △第一折 【凤皇阁】〔生便服上〕疏窗凉透,客馆衣初授。一年一度会双星,倒有天长

  •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七月,盡閼逢敦牂(甲午)閏正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長興三年(壬辰、九三二年)   秋,七月,辛巳朔,朔方奏夏州党項入寇,擊敗之,追至賀蘭山。   己丑,加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元瓘中書令。  

  • 卷一百四十八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癸巳,詔廣南東西、荊湖北路轉運提點刑獄,比者羣盜結集,未盡捕滅,其體量逐路配軍編管人內,有凶惡不可存者,徙配近裏州軍。   甲午,上謂輔臣曰:「前調發軍士,往湖南捕捉蠻賊,方夏瘴熱,罹

  • 卷七十七 蜀录二·崔鸿

    李流 李流字玄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学便弓马东羌校尉何攀见而竒之称流有贲育之勇举为东羌督护及避地益州益州刺史赵廞甚器异之乃使庠収合部众流亦招乡里子弟得数千人及庠为廞所杀流从特安慰流民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佚名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之孙也父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母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以正德二年八月初十日生上于安陆藩邸初献皇帝以宪宗皇帝第二子册封兴王弘治七年九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七月戊戌朔孟秋时享太庙遣公张惟贤恭代○调左坊左庶子冯有经翰林院简讨汪元极南京别衙门用吏部主事今升丁鸿阳礼部郎中张嗣诚照浮躁例工部郎中周之龙刑部郎中王廷槐姑照不及例俱降一级调外任用从吏科都给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纪昀

    外戚传宋 【一】○宋一杜审琦【审琼 审肇 审进 惟序】 贺令图王继勋刘知信 刘文裕刘美【从广 永年】杨景宗符维忠柴宗庆 张尧佐杜审琦贺令图王继勋刘知信刘文裕刘美杨景宗符维忠柴宗庆张尧佐△杜审琦杜审琦昭

  • 四○三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筹办领回书籍及解交违碍书籍折·佚名

    四○三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筹办领回书籍及解交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二日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本年五月二十一日,臣于阅兵途次江陵县地方,钦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云云。钦此。仰见我

  •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八物异考【臣】等谨按马氏通考於通典之外增五门物异其一也为卷二十为类五十有七其例以物之有妖有祥者标题曰异以物之但为妖者标题曰祸曰孽曰妖大抵滥采稗官喜谈变怪所言既多龎杂失

  • 目录·鹖冠子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鶡冠子目録雜家類一〈雜學之屬〉卷上博選第一著希第二夜行第三天則第四環流第五道端第六近迭第七卷中度萬第八王鈇第九泰鴻第十泰録第十一卷下世兵第十二備知第十三兵政第十四學問第十五世賢第十

  • 太极图说·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

  • 丧大记·姚际恒

    按:丧服小记在前,丧大记在后,故后人加大字以别之,非是小记所记者皆小,大记所记者皆大也,均为丧礼,何小、大之有。方性夫谓「送死可以当大事,故曰大」,然则小记所言,独非送死乎?谬,不待辨,余说见小记。说者谓「仪礼止有士丧礼,此篇则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三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三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德王品之六起卷第九功德。开善云。第一至第六。始不闻闻至金心。第七第八。始于善友至慧解脱。第九第十。始于信心至三十七品。此卷即是第三周。又有

  • 沙漠秘井·卡尔·麦

    阿拉伯一部落妇女被虏,她们即将被贩卖为奴。本尼西协助总督的船长破获这起大案,可茫茫沙漠哪儿有贩奴驼队的踪迹?经历许多艰辛、奇遇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沙漠秘井,由此开始了惊险的救援……

  • 槜李谱·王逢辰

    记述浙江嘉兴特产槜李(李的名种)的专书。著者王逢辰。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其地产李著名,又以地名名其李,故称槜李。卷首有作者友人黄燮清咸丰七年(1857)序,此书成于是年。全书一卷,计30条,各条有目,主要记

  •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给孤独园,向阿难说。说为除病之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