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卷。写本有:P.3047、3488、2045。胡适把第一写本校订编入《神会和尚遗集》卷二,作为《神会语录第二残卷》;第二写本编入该书卷三,作为《第三残卷》。第三写本由铃木大拙发现,内容包括第二写本的全部,又有此论最后部分及造论者的骈文论赞和韵文颂赞,最后有‘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卷’一行。胡适将三本重加校订,分为上下两卷,1958年发表于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二十九本《庆祝赵元任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后收入新版《神会和尚遗集》附录之中。此论由神会弟子独孤沛集录,记载神会在开元二十年(732)于滑台大云寺批判北宗,与北宗僧人崇远(山东远)辩论情形。论前有独孤沛加的序。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全部章节目录

(1)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
(2)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二

猜你喜欢
  八关斋经·佚名
  佛说八部佛名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佚名
  瑜伽师地论·无著
  后出阿弥陀佛偈·佚名
  华严经搜玄记·智俨
  番大悲神咒·佚名
  盂兰盆经疏·宗密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智顗
  大乘起信论疏·元晓
  宏智禅师广录·正觉
  受十善戒经·佚名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智升
  优婆夷志·圆信
  永济融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楚辞説韵·蒋骥

    武进蒋骥撰离骚庸【一】降 名【二】均 能【三】佩 与【四】莽 序 莫度 路 在【五】 路【六】步 隘【七】绩 武【八】怒舍 故 路 他【九】化 畮【十】芷 刈 秽 索【十一】妒 急【十二】立 英【十

  • 皱水轩词筌·贺裳

    ○序余之於词数矣,顾词旃止掇芳蕤,未商工拙也。词榷止陈昭代,未及前朝也。因就尤所赏心,及当避忌者,漫列数端,谓之词筌。诚知一漏万,所冀达者三隅悟耳。夫词小技也,程正叔至正色责少游,晦庵夫子乃不免涉笔,正如烹鱼者或厌其腥

  • 卷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十四苏頲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炎历事边陲昆明始凿池豫游光後圣征战罢前规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微臣比翔泳恩广自无涯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

  •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班固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四·乾隆

      后汉  孝安皇帝  【壬戌】延光元年夏四月雨雹【京师及郡国凡二十一河西雹大者如斗】  辽东都尉厐奋承伪诏斩元菟太守姚光徴抵罪元菟太守姚光幽州刺史冯焕【巴郡宕渠人】数紏发奸恶怨者诈作玺书谴责焕光赐以

  • ●卷十一·邵廷采

    ○郑芝龙郑芝龙,字飞黄,福建南安人。父绍祖,为泉州库吏。库接太守官舍,芝龙十岁时,戏投石子,中知府蔡善继额。捕治,见姿容丽秀,笑曰:“孺子贵而封”释之。不数年,流入海岛颜振泉党中为盗,颇桀黠。振泉死,代领其众,屡抗官

  • 卷二百八·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春正月丙午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戊申立春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贺礼赐宴○壬子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癸丑○安定王尚炌至景先是西安中获卫百户张诚小旗孙成告王谤毁朝廷咒咀魇镇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一·佚名

    三皇三皇之化【六一】尧遗风【栁州】刑赏【东坡】比屋可封【东坡】鲧治水【王荆公 颍滨】许由【栁识 东坡】三皇之化六一曰夫至治之极也涂耳目以愚民之识畅希夷以合道之极化被而物不知功成而迹无朕古有臻于是者其大

  • 卷十·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乙酉(一六四五)夏四月癸丑朔享太庙。御史毕十臣疏言:『孟夏享太庙,文武陪祀者多不至』。有旨:『着行申饬』。颁各衙门印信。先是,二月二十四日管绍宁私宴,夫去「礼部印信」。商之马士英;二十九日,士英

  • 武陵王萧纪传·李延寿

    武陵王萧纪,字世询,是梁武帝的第八位皇子。他从小待人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勤奋学习,有文学之才。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武陵王。不久,任命他为扬州刺史。中书诏书写成之后,武帝又加写了四句话说:“贞白而朴素,是其清也;临财能谦

  • 八八、庄周生卒考·钱穆

    《史记 老庄列传》:“楚威王聘庄子为相,庄子却之。”《庄子 秋水篇》亦云:“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二大夫往。”《释文》司马曰:“威王也。”事虽不必信,(《黄氏日钞》云:“楚聘庄周为相,史

  • 所染第三·墨子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

  • 例言·江永

    乡党圗考例言孔子先世及纪年及制度名物当为圗谱以显圗谱正未易言史记家语阙里志歴聘纪年年谱诸书参错不一当加考核以审从违他书所绘制度器服诸圗多本宋初聂崇义三礼圗徃徃与经谬戾讹以传讹鲜能订正古人宫寝朝庙苟无

  •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行道者当为五十五因缘自观身。是身为譬如沫不能捉。是身为譬如大海不厌不足五乐。是身为譬如大河日愿至死海。是身为譬如大便慧人不欲故。是身为譬如沙城疾坏散去。是身为譬如会坏城多怨家。是身为譬如化城不自有亦不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八·澄观

    疏。十句文下释文不释总句者。有二意。一以下别成总义故。二者前生起中已显意故。谓菩提心依于大悲为根本故。亦即瑜伽四因之中。大悲因也。疏一增上。大疏文有八。一标名。即经智慧增上智导前悲所以先辨。二细行苦下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七·澄观

    疏。然即缘因即是了因下。第二拣定二因。于中有二。先标二别。因有亲疏者。总示别义。疏者是了亦是缘因。亲者是了非是缘因疏。善友是缘因而必是了下。出其二相。善友是疏亦缘亦了如酵暖等。是酪了因亦是缘因疏。佛性

  • 周礼集说·佚名

    十卷。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陈友仁生卒不详,字君复,浙江湖州人。宋之遗民。《周礼集说》前有陈友仁序,称其友得书于霅(今浙江吴兴),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读诗记》、东斋《书传》相似,名氏则未闻,故携以归。训诂未详

  • 添品妙法莲华经·佚名

    凡七卷。又作添品法华经。收于大正藏第九册。隋仁寿元年( 601),阇那崛多与笈多共译于长安大兴善寺。法华经之汉译本,依经录所载,共有六译,然仅存本经及妙法华、正法华三本。多用什师之译文,变其品之前后。但添罗什本之不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