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纪实门上 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曰:“朕非好游观,盖与民同乐。” 翌日,蔡君谟献诗云:“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夕,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
喻文鏊喻文鏊,字冶存,一字石农,黄梅人。贡生,官竹谿教谕。有《红蕉山馆诗钞》。观怡亭石刻樊楚壮南服,岷涛涌晴雪。城郭凌江皋,云本互遮{辶世}。怪石势崩腾,状熊矜诡谲。如象复如马,又如龙出没。伊昔营飞亭,岛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二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上虞人】 从军行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劒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絶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五海类四言古观沧海 【魏】武 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藂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五言
起著雍涒灘(戊申)三月,盡屠維作噩(己酉),凡一年有奇。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乾祐元年(戊申、九四八年) 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復,加兼侍中。 侯益家富於財,厚賂執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爭譽之。丙寅,以益兼中書令,行
却说唐主李嗣源,宠任枢密使安重诲,连他矫制与否,亦未尝过问。重诲冤杀任圜,才行奏闻,唐主反诏数圜罪,说他不遵礼分,潜附守殷,应该处死。惟骨肉亲戚仆役等,并皆赦罪云云。在唐主的意见,还算是格外矜全,其实已为重诲所蒙蔽,枉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魏纪八〔起昭阳作噩(癸酉),尽旃蒙大渊献(乙亥),凡
一三六三 寄谕浙江巡抚海宁等仿照前次发去装潢书匣等式样制造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大学士 公阿<桂> 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浙江巡抚海<宁>,传谕两淮盐政全德,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前因江浙两省为人文之薮,
元 翟思忠 撰太宗坐于丹霄门外之西堂引公及右仆射李靖中书令温彦博等入宴言及羣臣才行谓靖等曰朕自为主至于今日官人或上书献计规朕为善者多矣日月稍久官职渐大志意即移言论渐少无不衰倦唯魏徴与朕为善官职益高志节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三十七【上】 凶礼二 品官丧仪 总叙 丧礼者圣人之所以慎终饰哀者也盖人子送亲之终不可以径情而直行故为之仪节以文之周衰典籍散失重遭秦皇焚书旧制遂皆堙灭汉兴诸儒虽有所记録而载在正经者士丧
尚灝王即位元年【大清嘉慶九年甲子也】元年甲子正月初九日夜,柔遠驛樓既自廳堂失火,防而不能,遂燒樓屋及所有天后、神主、土地神併先人神主。此時接貢船水梢蒲户仲村渠亦致燒死。隨請仍舊起盖。案蒙海防官批,燒館非自外廷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九宋 李明復 撰襄公十年春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吳于柤程氏學曰成十五年會吳于鍾離襄十年會吳于柤十有四年會吳于向三者殊會吳者聖人罪諸侯而外吳人
文言合一,盖时彦所哗言也。此事固未可猝行。藉令行之不得其道,徒令文学日窳,方国殊言,间存古训,亦即随之消亡,以此闿<囗Э>黎,翩其反矣。馀以为文字训故,必当普教国人;九服异言,咸宜掸其本始。乃至出辞之法,正名之方,各得准绳,悉能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八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诸大弟子及佛自说业报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因缘曰。具寿蜜性。已说业报讫。次至具寿说。于时因缘即说颂曰。九十一劫时 我在亲慧城见毗钵尸佛 欲入大都
银州郝浴撰考《释传》,洞宗博山之嗣曰华首,独千山剩大师函可实印其法。可,字祖心,岭外闻家儿也。以世度沧桑,号剩人。始生而龀,随父谒任长安道,出匡庐山下止驿亭,仰金轮峰,仿佛记白莲开谢,成措大用。象山慈湖书说鲁论,偶下一指,于
古代内丹术书。元玄全子集。二卷。收集道教全真派多位大师的语录,阐述修心养性、内炼丹道的道理。上卷五章,分别为:《马丹阳语录》、《刘长生语录》、《谭长真语录》、《丘长春寄西州道友书》、《郝太古语录》;下卷只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四卷三十二回。不题撰人。据序署名作者当为无名氏,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京宏文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文贤阁石印本;
二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录甚多,有《周礼疑义举要》等书。是书上卷首论蔡元定的律书,次论五声、黄钟之宫、黄钟之长、黄钟之积、十二律、三分损益、二变声、变律。下卷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