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一

三皇

三皇之化【六一】

遗风【栁州】

刑赏【东坡】

比屋可封【东坡】

鲧治水【王荆公 颍滨】

许由【栁识 东坡】

三皇之化

六一曰夫至治之极也涂耳目以愚民之识畅希夷以合道之极化被而物不知功成而迹无朕古有臻于是者其大道之行乎圣人之兴也捐仁义以为德之细放约束以取民之信德及而物自化言行而人必从古有盛于此者其三皇之世欤故孔子有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之说敢试论之若乃畅上古之至道张亿世之逺御结绳所以为信也而惧信之未孚我则有书契之易于是乎画八卦以由数起茹毛所以养生也而惮生之未具我则有烹餁之利于是乎尝百糓以粒蒸民网罟利人以为用使以畋而以渔牛马异性而必驯使可乘而可服壮栋宇以易古者之居垂衣裳以兴天下之治凡所以使民不倦者皆伏牺神农黄帝之为也然而治既行矣民既赖矣守之以至静化之以无为上有淡泊清浄之风下无薄恶叛离之俗故言为教命非诰誓而自听言为号令不鞭扑而自随且夫歃血以莅盟约要之于信者由不信而然也为刑以残肌骨威之使从者由不从而设也不若御至质之民行大道之化恱不以爱故不待赏而劝畏不以威故不待罚而责政不罔民故不待约而信事不申令故不待诰而从一言以行万民禀命赖其德者百年而利服其化者百年而移非三皇之德其孰能与于此乎噫商人作誓欲民之从也而人始疑周人会盟欲信之固也而诸侯叛由是而言则诅民于神明狃民于赏罚而违之者末世之为也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而人自从之者三皇之盛也夫设言而不违者其在兹乎

遗风

栁州曰三河古帝王之更都焉而平阳尧之所理也有茅茨采椽土型之度故其人至于今俭啬有温恭克让之德故其人至于今善让有师锡佥曰畴咨之道故其人至于今好谋而深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于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有昌言儆戒之训故其人至于今忧思而畏祸有无为不言垂衣裳之化故其人至于今恬以愉此尧之遗风也愿以闻于子何如吴子离席而立拱而言曰美矣善矣其蔑有加矣此固吾之所欲闻也夫俭则以足用而不淫让则遵分而进善其道不鬬谋则通于逺而周于事和则仁之质戒则义之实恬以愉则安而久于其道也至乎哉今主上方致太平动以尧为准先生之言道之奥者若果有贡于上则吾知其易易焉也举晋国之风以一诸天下如斯而已矣

刑赏

东坡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寛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圯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不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寛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比屋可封

东坡曰尧之民比屋可封桀之民比屋可诛若信此说则尧时诸侯满天下桀时大辟遍四海也

鲧治水

荆公曰尧咨孰能治水四岳皆对曰鲧然则在廷之臣可治水者惟鲧耳水之患不可留而俟人鲧虽方命圯族而其才则羣臣皆莫及然则舍鲧而孰使哉当此之时禹盖尚少而舜犹伏于下而未见乎上也夫舜禹之圣也而尧之圣也羣臣之仁贤也其求治水之急也而相遇之难如此后之不遇者亦可以无憾矣

颍滨曰四岳荐鲧于尧尧知鲧之不可用而屈于四岳民被其害者九年后世疑之知其不可用而用之不仁屈于四岳而不能信不知予尝论之水之为害不可一日不治而知治水者虽圣贤不能也是以尧舜皆不自治使禹而后济方禹之未见也天下言治水者莫如鲧弃鲧而不试有不仁焉斯尧之所以用鲧也欤

许由

栁识曰天清既能久地静不能朽先生清静天地全性出于肧浑入于鸿蒙云游鸟还蓊郁和风当时帝道已半滋章欲深大朴散于人未散于山林乃有巢父杳冥同心尧赍公器退然见推遇圣相感不得不知耳虽濯于清流道终播于无为所谓春膏时蒸朽叶自滋先生含德唐尧发之颍阳之仁德日大天下之禄利日卑且圣主所重者名器至人所重者感通推以大名义同让终廉能感俗道自为功任应会之偶然生垂后之清风人登云岭多忆箕颍猗欤先生山水齐名

东坡曰马迁曰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此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耻之逃隠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东坡曰士有箪食豆羮见于色者自吾观之亦不信也又曰巢由不受尧禅尧舜不害为至德夷齐不食周粟汤武不失为至仁孔子不废是说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扬雄者独何人乃敢废此曰允哲尧禅舜则不轻于由矣陋哉斯言使夷齐不经孔子雄亦且废之矣世主诚知揖逊之水尚污牛腹则干戈之粟岂能溷夷齐之口乎于以知圣人以位为械以天下为牢庶乎其不骄士矣

历代名贤确论卷一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三十五·胡三省
  肯綮录·赵叔向
  今献备遗卷三十二·项笃寿
  清波别志卷二·周煇
  第二○八札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初九日一一四一○—四四·佚名
  第五十六册 天命八年六月至七月·佚名
  一五一七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折·佚名
  凡例·朱轼
  史记集解卷四十三·裴骃
  搠思监传·宋濂
  卷三十 世宗致治·李有棠
  卷六十一·佚名
  卷四·佚名
  卷第三十二·佚名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八      休寜孙默编陆求可月湄词一序文温和生而花间作刻羽引商李晏出而草堂兴谐声依咏淮海漱玉倡温丽之微言稼轩放翁极雄豪之变态投袂而赴节咏歌朝

  • 卷100 ·佚名

    高绅 咏华林书院 元秀峰前累世居,圣朝旌表振门闾。 四方来客多登弟,一邑为儒喜读书。 诗阁夜闻吟木狖,水亭晴见戏荷鱼。 石娇华表溪山里,晚景寒烟尽不如。 高绅 游峡山飞来寺 古寺清江上,维舟

  • 七言巻五十八·洪迈

      七言  暮春对柳二首      司空图  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恼得闲人作酒病刚湏又扑越溪茶  洞中犹说看桃花轻絮狂飞自俗家正是阶前开逺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戊午三月晦二首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

  • 卷四百二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三孔雀类七言古孔雀图         【明】胡 俨有鸟有鸟名孔雀文采光华动挥霍修颈昻昻翠羽翘大尾斑斑金错落由来丽质产南方丹山碧水多翺翔芭蕉花开风正软桄榔叶暗日初

  •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司马光

      起閼逢閹茂(甲戌),盡柔兆困敦(丙子),凡三年。   孝愍皇帝建興二年(甲戌、三一四年)   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隕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東行。   丁丑,大赦。   有流星出牽牛,入紫微,光燭地,墜于平陽北,化為肉,長三十步,廣

  • 卷三十五·连横

    列传七孝义列传勇士列传货殖列传列女列传孝义列传夫人肖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也。然而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德慧术智,尤贵其有仁心;仁者何?爱也。能爱其亲者谓之孝,能爱其群者谓之义。孝义之行,天下之大本

  • 卷五十八·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八 【起丁未尽辛亥】考异【提要起丁未下有汉高祖刘知远晋天福十二年尽辛亥下有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凡五年 【丁二月汉高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四)·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壬午朔以上尊谥册宝祭告 大行皇帝 仁孝皇后祝文曰仰惟 皇考 皇姚圣德神功亘古莫伦谨命文武群臣议上尊谥众心仰戴与论翕同恭惟册宝上尊号 皇考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位至孝 文皇帝庙号太宗

  •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二月。癸巳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申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本月初七日朕恭诣圜丘告祭。初八日。祗谒大社大稷告祭。先期斋戒三日。以伸诚

  • 卷六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伯夷列传第一 【索隐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

  • 卷十六·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丙戌(一六四六)秋七月乙巳朔唐王世子琳源生。群臣表贺,有「日月为明,止戈为武」之语;王大称赏。大赦覃恩,手诏进郑芝龙泉国公、郑鸿逵漳国公,郑氏厮养俱得三代诰;撰敕及织轴者,日不暇给。寻改芝龙平国

  • 桑世杰传·张廷玉

    桑世杰,无为人,也是从巢湖前来归附太祖的。赵普胜有异心,世杰发觉了他的阴谋,赵普胜逃走。从太祖渡江,率舟师攻破元军水师。授予秦淮翼元帅。攻下镇江,随军征讨金坛、丹阳,攻打宁国长枪诸军,攻克水阳,平定常州。担任枢密院事。

  • 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甲申、624)·司马光

    唐纪七唐高祖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 [1]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宫避暑。 [1]六月,辛丑(初三),高祖前往仁智宫避暑。 [2]辛亥,泷州扶州獠作乱,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击平之。 [2]辛亥(十三日),泷州、扶州獠人发生叛乱,高祖派遣南尹州都

  • 欧阳月·周诒春

    欧阳月 字日如。年三十二岁。生于广州。叔庚。任驻爪哇总领事。永久通信处。上海老靶子路十六号。已婚。女一。光緖二十六年。自费游美。光緖三十二年。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业。光緖三十三年。入芝加哥大学。光緖三

  • 八年·佚名

    (癸酉)八年大明正德八年春正月1月1日○辛未朔,命饋宗宰二品以上、臺諫、弘文館、承政院、史官及入直諸將于殿庭。○上設曲宴於內庭,爲慈殿也。1月2日○壬申,臺諫合司啓曰:「復昭陵事,請速快從。方輪以邊將失體,不可在任。洪赫

  •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晏婴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

  • 卷六·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六    明 熊过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在位十八年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踰年虽未葬称公不可旷年无君也殷则於王崩之年嗣君改元太甲以二十五月而即吉仲壬之末年遂称元年矣

  • 佛印三昧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