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龙王说法印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635~713)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篇幅极短,内容为海龙王问佛陀,如何能受持少法而获得多福,佛陀告以‘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之四法印功德殊胜,应时常念诵。

《海龙王说法印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猜你喜欢
  罗湖野录·晓莹
  雪堂拾遗录·雪堂道行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
  三转法轮经·佚名
  弥勒上生经·佚名
  弘道广显三昧经·佚名
  佛语法门经·佚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佚名
  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佚名
  莲华面经·佚名
  宝生陀罗尼经·佚名
  大乘广五蕴论·安慧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昨夜入梦 三·胡也频

    给爱从你如春光般飘去,我的花园便变了景色:蟋蟀唱秋天的曲子,草坪为乌鸦的战场。我终日无语如平沙之沉默,我的狂笑与长吁,亦无能避免那回忆的诱惑,与消灭此长别之哀戚。当恍惚地见你的影儿,盼燕羽剪断我苦恼之束缚,或弃我的笔

  • 卷四十四·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四    宋 陈起 编敖陶孙臞翁诗集 以入定大士太乙真人像送莞晦叔 真人与大士兰菊而异芳坐卧得定力铜眼铁脊梁是中有佳趣山海俱茫茫或时现神妙尘蹟生怪光云何得此本有僧吴下狂饮酒不

  • 卷二百十八·毕沅

      ◎元纪三十六 ∷起阏逢执徐四月,尽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一三六四年   夏,四月,甲午朔,命库库特穆尔讨博啰特穆尔。   吴王退朝,与孔克仁等论前代成败,因曰:“秦以暴虐,宠任

  • 卷一百九十五 嘉祐六年(辛丑,1061)·李焘

      起仁宗嘉祐六年閏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閏八月乙酉,復以成都府為劍南西川節度。   己丑,遣官祈晴。   戶部郎中、知制誥張瓌為契丹國母生辰使,如京使朱克明副之;度支判官、刑部員外郎、集賢校理宋敏求為契丹生辰

  • 卷三 建隆三年(壬戌,962)·李焘

      起太祖建隆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己巳,命淮南道官吏發倉廩以賑饑民。初,戶部郎中沈義倫使吳越歸,言:「揚、泗饑民多死。郡中軍儲尚百餘萬可貸,至秋乃收新粟。」有司沮義倫曰:「若歲洊饑,將無所取償,孰當執其咎

  • 卷第十七·徐鼒

    庚寅、我大清顺治七年(一六五○)春正月(明永历四年、鲁监国五年)乙卯朔,明桂王在肇庆府。明监国鲁王在舟山。明赐李元胤爵南阳伯;元胤固辞,不许。王以成栋死难,晋元胤车骑将军,封南阳伯。元胤力辞,不许;乃勉受车骑将军印,而章疏多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佚名

    万历十六年七月壬子朔孟秋 上享 太庙遣定国公徐文璧临淮侯李言恭分献○总督四川兵部尚书徐元泰奏平腻乃诸夷功次谓腻乃久据凉山地近马湖黄郎雷坡皆马湖编氓为之羽翼又有瓜姓数支实其党与而瓜夷中最狡黠者曰白禄与西

  • 卷之十一·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三月。庚戌朔。内务府奏、恭备本年三月十二日。德宗景皇帝梓宫奉移梁格庄行宫暂安。十三日。皇太后启銮驻跸行宫。十四日。恭谒各陵各要差。请援案饬部筹拨款项。以济急需。得旨、着度支部拨给十五

  • 翰苑羣书卷四·洪遵

    宋 洪遵 编韦执谊翰林院故事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考视前代即无旧名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或当时才彦

  • 八年·佚名

    (庚午)八年大明崇禎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巳,上行望闕禮。○禮曹以三公意,啓曰:「自古亂賊之徒,何代無之,而今此兇逆之慘,更有甚於謀亂城中之賊,此實古今、天地所未有之大變也。誅討之典,雖已行矣,而若不頒布中外,明其罪惡,則將無

  • 卷七·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七唐风一之十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周成王以封弟叔虞其俗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焉后改号晋仍谓之唐者从其初也蟋蟀在堂歳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 大学章句序·朱熹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

  • 印度之佛教当时思想界之革新及其混乱·梁启超

    达摩像 王震 (日)泉屋博古馆藏 佛时代之印度思想界,恰如战国时代之中国思想界。写战国思想界最有趣味之著作,莫如《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在佛典中求此类性质之作品,则《长阿含》里头的《梵动经》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归命十方无边际  所住一切世界中过未现在诸如来  菩萨声闻缘觉等智者当知。人身难得。于刹那间。成诸胜行亦复为难。

  • 卷第四十三·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三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宋(都汴京)太祖(宣祖第二子。母杜氏。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 葬永昌陵)建隆元年(庚申)正月甲辰周恭帝逊于位。初上受诏北征宿陈桥驿。将士推戴拥入京师

  • 明道杂志·张耒

    笔记。或作《张太史明道杂志》1卷。宋张耒著。书中多记著者当时见闻及朝野文人轶事,涉及苏轼、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晁补之、沈括、刘贡父等文学家多人。又多谈论诗文,或评论唐人及时人诗歌短长,或研讨诗歌技巧,并录

  • 清朝柔远记选录·王之春

    本书不分卷,王之春撰。之春字芍棠,湖南清泉人。清光绪间,以湖北布政使使俄,官至广西巡抚。所著「国朝柔远记」,又名「通商始末记」(亦称「国朝通商始末记」),凡十八卷;用编年纲目体裁,记有清开国以后(至同治朝止)二百三十年间对

  • 宝行王正论·龙树

    梵名Ratna^vali^ (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即安乐解脱品、杂品、菩提资粮品、正教王品、出家正行品等。此系龙树居于大乘佛教之立场,对宝行王(梵S/a^tava^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