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翰苑羣书卷四

宋 洪遵 编

韦执谊翰林院故事

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考视前代即无旧名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或当时才彦皆以文馆学士会于禁中内参谋猷延引讲习出侍舆辇入陪宴私十数年间多至公辅当时号为十八学士其后永徽中黄门侍郎顾琮复有丽正之称开元初中书令张说等又有集仙之目皆用讨论未有典司宗以四隩大同万枢委积诏勅文诰悉由中书或虑当剧而不周务速而时滞宜有偏掌列于宫中承导迩言以通密命由是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别防于是中书舍人吕向谏议大夫尹愔首充焉虽有密近之殊然亦未定名制诏书敕犹或分在集贤时中书舍人张九龄中书侍郎徐安贞等迭居其职皆被恩遇至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由是遂建学士俾专内命太常少卿张垍起居舍人刘光谦等首居之而集贤所掌于是罢息自后给事中张埱中书舍人张渐窦华等相继而入焉其外有韩翃阎伯璵孟朝陈兼蒋镇李白等在旧翰林中但假其名而无所职至徳以后军国务殷其入直者并以文词共掌诰敕自此北翰林院始无学士之名其后又置东翰林院于金銮殿之西随上所在而迁取其便穏大扺召入者一二人或三四人或五六人出于所命盖无定数亦有鸿生硕学经术优长访对质疑主之所礼者颇列其中崇儒也初自徳宗建置以来秩序未立廷觐之际各趋本列暨贞元元年九月始有别敕令明预班列与诸司官知制诰同列故事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独得用黄麻其白麻皆在北院自非国之重事拜授将相徳音赦宥则不得由于斯稽夫发挥大猷藻绘上命只简片削可以动乎人神风行四方万里始觐非制诰之谓欤盖人君深拱端黙于穆清之中茫茫九区视聴不及虽尧徳舜智汤明禹哲不能庭防以朝告不能家阅以户臻必欲忘典谟掩训誓隂谕于天下密符于胷襟洪荒以还所蔑闻也故议定于内而事修于外言发于上而防达于人防乎斯百度阙矣况此院之置尤为近切左接寝殿右瞻彤楼晨趋琐闼夕宿严衞密之至也骖镳得御廏之骏出入有内使之导丰肴洁膳取给大官衾裯服御资于中库恩之厚也备待顾问辨駮是非典持缣牍受遣羣务凡一得失动为臧否职之重也若非谨恪而有立秉贞而通理俾又枢要简于帝心言不及温树之名慎不遗辕马之数处是职者不亦难乎至于强学修词刀笔应用或久洽通儒之望或早升文墨之科虽必有之乃余事也自立院已往五纪于兹连飞继鸣数逾三十而屋壁之间寂无其文遗草简略于防编求名时得于邦老温故之义于斯阙如羣公以执谊入院之时最为后进纪叙前辈便于列词收遗补亡敢有多让其先后嵗月访而未详独以官秩名氏之次述于故事庶后至者编继有伦贞元二年龙集景寅冬十月记

开元已后

吕向【自中人充供奉出为工侍】尹愔【自大谏充供奉】

刘光谦【自起人充累改司中又充】 张垍【自太常卿充贬卢谿郡司马】

张淑【自给中充】 张渐【自中人充】

窦华【自中人充】 裴士淹【自给中充出为礼侍】

至徳已后

董晋【自校书郎充出为汾州司马】 于可封【自补阙充出为司业】

苏元明【自中书舍人充】 赵昂【自太博充祠外又充卒于驾外】潘炎【自五骁衞兵曺充累改驾中又充中人又充出守本官】

宝应已后

常衮【自补阙充迁考中又充出知制诰】栁伉【自校书郎充出鄠县尉改太博又充兵外

又充大谏又充寻丁忧】于益【自驾部员外充大谏又充卒】张涉【靖恭太子庙丞充迁左省常侍又充卒】 于肃【自比外充考中又充给中又充卒】

建中已后

张周【自洛阳尉充改河南县丞又充改兵曺又充改虢州司马又充】

姜公辅【自拾遗充改京兆府尹曺又充迁大谏平章事】

赵宗儒【拾遗充屯外又充出守本官】归崇敬【司业充常侍又充戸曺又充工书又充兵书致仕】

贞元已后

陆贽【祠外充考中又充大谏又充中人又充丁忧权兵侍又充】

吴通微【金外充职中又充知诰又充赐紫改大谏又充与通是兄弟】

吴通【侍御史充起人又充又知制诰又赐紫又大谏充并同年月日授】

顾少连【水外充礼中充又中人充出为户侍】 吴陟【起郎充病不入】

吉中孚【司封郎中知诰充大谏又充出为户侍判度支】

韦执谊【拾遗充又知制诰又赐绯又起人充】 梁肃【补阙兼太子侍读充】

韦绶【补阙充】 郑絪【封外知诰充赐绯】

郑余庆【库中充】衞次公【补阙内供奉充】

李程【察院充水外又充】 王涯【蓝田尉充补阙供奉又充】

张聿【正字充拾遗又充】 李建【校书郎拾遗充出为府司直】淩凖【浙东判官充都外又充出判度支】王叔文【起人充出为度支副使】

王伾【翰林待诏充改常侍赐紫】李吉甫

裴垍

元和已后

李绛【东台察院充水外又充中人又充出为户侍改中书侍郎平章事】

崔羣【补阙充库外又充郎中又充中人又充出为礼部侍郎】

白居易【盩厔尉授集贤校理充拾遗又充京兆府户曺又充】

钱徽【左补阙充祠外又充中人又充出守本官】 韦景

独孤郁【补阙充病拜秘书少监卒赠绛州刺史】萧俛【驾中充又加知制诰出守本官】刘从周【补阙充卒赠礼部员外】 徐晦【都外充赐绯封中又充出守本官】令狐楚【职外知诰充又赐绯又正郎充中人又充出守本官】

郭求【蓝田尉授集贤校理充拾遗又充出守本官】王涯【中书舍人充又赐绯】

段文昌【祠部员外充】 张仲素【礼部员外充】

杜元颖【太博充拾遗又充】沈传师【补阙充】

李肇【监察御史充】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一 百官上·魏徵
  列传第七十二 三王鲁辛冯三李曲二卢·欧阳修
  提要·吴兢
  求谏第四·吴兢
  第六十回 遘宫变妃嫔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蔡东藩
  纲目续麟卷十二·张自勋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五·倪在田
  卷二十二·朱轼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第四·班固
  刘一止传·脱脱
  陆炳传·张廷玉
  后记·罗大春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司马光
  卷七十六·佚名
  卷八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132_1 【湘夫人】李颀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佩在芳洲。   卷132_2 【塞下曲】李颀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

  • 卷二十·何汶

      杂编十  题孤山寺  张祜  《西清诗话》云:“《百家诗选》,余读之,见其取张祜《惠山寺》诗‘泉声到坡尽,山色上楼多’,而不取《孤山寺》诗云云。又贾岛平生得意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rsq

  • 卷六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景迂小集晁说之字以道济州钜野人端彦之子自号景迂生元丰五年进士苏轼以著述科荐元符末与崔鸥同书邪籍靖康初召为著作郎试中书舍人兼东宫詹事建炎初终徽

  • 卷九·魏源

    江行杂诗五首(嘉庆庚辰,奉母东下。)试登大别观荆鄂,何似君山俯洞庭?如束估帆三楚至,无穷征雁六朝听。大江东去风月白,春色南来天地青。何事悲歌更怀古?乾坤元气是吾形。◇侧闻淫雨告荆邦,泽国鼋鼍恣潦洚。平世务耕非务战,只今防

  • 卷二百七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四菱芡类五言古采菱曲         【梁】简文帝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采菱曲         【梁】陆 罩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宻转叶任香风舒花

  • 卷一百八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六钟类五言古山夜闻钟        【唐】张 说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霜风吹寒月防窱虚中上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烟际钟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张廷玉

        杨洪 石亨 郭登 朱谦 孙镗 范广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才也。”令识其名,进

  • 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六十七·赵尔巽

      陈若霖 戴三锡 孙尔准 程祖洛马济胜 裕泰 贺长龄   陈若霖,字宗觐,福建闽县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束鹿县民王洪中为人聚殴,讼不得直,自经死。若霖鞫得其实,被议叙。秩满当外用,仍留部

  • 九州春秋全文·司马彪

      ○崔烈  崔烈,廷尉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烈时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曰,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倖者曰:“恨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於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

  • 四○三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筹办领回书籍及解交违碍书籍折·佚名

    四○三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筹办领回书籍及解交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二日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本年五月二十一日,臣于阅兵途次江陵县地方,钦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云云。钦此。仰见我

  • 卷上·吴德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历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中日和议画押,各派大臣至燕台换约,台湾割让日本。朝鲜之役,我师败绩,群臣请幸西蜀。皇上下罪己之诏,声泪俱下,不忍播迁,恐惊皇太后圣心。先遣大臣张荫桓侍郎、邵友濂抚宪往日

  •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正义】:尺证反。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集解】:徐广曰:“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吴回。”谯周曰:“老童即卷章。”【索隐】:卷章名老童,故系本云“老童生重黎”

  • 提要·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读春秋编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读春秋编十二卷宋陈深撰深字子微平江人尝题所居曰清全斋因以为号朱彜尊经义考载卢态苏州志称深生于宋宋亡笃志古学闭门着书

  • 第一篇 学贵有恒(中)·丰子恺

    两个“?”我从幼小时候就隐约地看见两个“?”。但我到了三十岁上方才明确地看见它们。现在我把看见的情况写些出来。第一个“?”叫做“空间”。我孩提时跟着我的父母住在故乡石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自融

    紫箨山沙门自融撰门人性磊补辑闽莆林友王较 订佛灯珣禅师禅师名守珣。号佛灯。出吉安州施姓巨族。早岁弃家。得道于太平佛鉴勤公。珣初参广鉴瑛不契。竟谒佛鉴。佛鉴孤硬难入。珣乃封其衾而矢曰。此生不悟。不展此也

  •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长者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多诸大菩萨摩诃萨。尔时世

  •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上·书玉

      清 古杭昭庆寺传律沙门 书玉 记授本法尼戒具十八法初净坛敷座法(式叉摩那。或沙弥尼。学戒年满。欲受大戒时。先徃大僧中。启白和尚。和尚允许。先差尼部十师。其尼部十师。先到方丈顶礼和尚已。次领求戒尼至

  • 安乐院开堂疏·寒松智操

    安乐院开堂疏隐不择地岂买山之可安佛欲栖云纵泛海而非远托可中之钵不必狮岩结午夜之跏何须牛首恭惟寒松大和尚人天法慧云海弘慈入次第之定五色皆空游解脱之门一尘不染处必争之地而示以无争舍罔觉之场而归于有觉洵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