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慧经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旦扮刘皇后上,云)子童乃刘皇后是也。虽无绝色,幸掌中宫。奉九重之欢,享万年之福。近日闻得西宫李美人生下一子,我想他久后在天子跟前,可不夺了我的宠爱?则除是这般。寇承御那里?(旦儿扮寇承御上,云)有。(做叩头科)(刘皇后云

  • 雪岩集钞·吴之振

    宋伯仁戏作青梅黄尽雨无多,柳影重重午日过。忽听隔篱人语笑,采莲艇子上新河。寓西马塍十亩荒林屋数间,门通小艇水弯环。人行远路多嫌僻,我得安居却称闲。樽酒相忘霜后菊,一诗难尽雨中山。作年脱下浮名事,只与田翁胜往还。羊

  • 卷七十九·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九兵部主事陈焯编陈 旅【字衆仲兴化莆田人先世以儒学称旅幼孤资禀颖异於书无所不读稍长至温陵从傅古直游声名日着用荐为闽海儒学官适御史马祖常使泉南一见奇之劝其游京师既至虞集见其文慨

  • 张绍文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绍文(生卒年不详)字庶成,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张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载其词四首。 ●酹江月·淮城感兴 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 淮山隐隐。 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 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

  • 附录·唐顺之

    廣右戰功錄一卷(户部尙書王際華家藏本)明唐順之撰順之字應德一字義修武進人嘉靖已丑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淮揚天啟中追諡襄文事蹟具明史本傳此錄述右江叅將都督同知沈希儀討平廣西諸蠻事順之工於古文故敘事具有法度明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隆庆三年闰六月癸卯朔○命福建坐营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晏秋元佥书广东都司事○升湖广运粮把总指挥佥事曹清为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西都司事○山东旱蝗继以水灾○甲辰总督蓟辽侍郎谭纶言新选达兵犷悍难驭宜隶之总督标下设裨

  •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双槐岁钞卷第十·黄瑜

    孝穆诞圣万贵妃始为宫人,司东驾盥栉,谲智善媚。既颛宠,居昭德宫。太监段英掌其宫事,与其兄弟子侄万通、万喜、万达辈,威福赫奕。大学士万安认为同族,与刘吉皆附之,朝士无耻希进者群趋其门。成化戊子九月,彗星见,扫三台。彭文宪

  •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佚名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收应毁书籍暨起获书板,恭折具奏事。窃照浙江省收缴应毁各书,前已陆续查缴过六十种,连重复者共计二百八十八部、书板六副,经臣先

  • ·克复彰城斗六并攻克山路抗庄拟即移师赴嘉搜捕到郡接印摺·丁曰健

    奏为克复彰化城后续克斗六,并攻克彰属山路抗庄,大获胜仗,流离招集,开圳劝农;现在会商分兵追剿逃匪逆巢,筹办善后,拟即移师南驻嘉义,搜捕安抚,赴郡接印: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十一月初三日会同镇臣曾玉明督饬

  • 张承业传·欧阳修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的宦官。本姓康,幼年被阉,当内常侍张泰的养子。晋王军进攻王行瑜,承业数次来往军中,晋王喜欢他的为人。到昭宗被李茂贞所迫,准备出奔太原,就先派承业到晋说明原因,派他当河东监军。后来,崔胤诛宦官,宦官在

  • 杨万里传·脱脱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并以“正心诚意”之学相勉励,杨万

  • 卷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三土田志二土田规制畿辅规制二【雍正元年至十三年】雍正元年谕曰口外地方辽濶开垦田地甚多将京城无产业兵丁移驻於彼殊为有益着古北口提督定议再着总理事务王大臣等会同该部详议具奏寻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土官底簿二卷原本不题撰人姓名朱彛尊跋但云抄之海盐郑氏亦不言作者为何人凡明正德以前云贵诸省土司爵氏因袭皆载焉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疑当时案牍之文而好事者録存之也所载云南百五十一家广西百六十七家四川二

  • 论将第四·吴起

    论将,就是论述对将领的要求和判断。全篇共五节,前三节论述对己方将领的要求,后两节论述对敌方将领的判断。23、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夫勇者必轻

  • 卷第二十九·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九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一性无性等者蹑前出现品以明佛性上来展转三义皆於一性义分。钞十住菩萨者即十地菩萨也。▲钞答中答第一问等者以经中第一义空即是佛性之体名为智慧即是佛性之相故

  • 六道伽陀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

  • 阿毗昙甘露味论·佚名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译失三藏名。布施持戒品第一。界道品第二。住食生品第三。业品第四。阴持入品第五(持即界也)。行品第六。因缘种品第七。净根品第八。结使禅智品第九。三十七无漏人品第十。智品第十一。禅定品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