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沙门不敬王者论

全一卷。略称不敬王者论。东晋慧远(334~416)撰。论述沙门不须礼敬王侯之理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东晋时,鉴于太尉桓玄之压迫佛教,佛教教团乃发表宣言,认为佛教教团应处于国家权力之外,然同时代之车骑将军庾冰则主张佛教沙门应对王者礼敬。安帝之际,桓玄支持庾冰之论,谓佛教教团应从属于国家权力之下。本书作者则本佛教徒之立场,主张沙门不必礼拜帝王。在印度佛教之理念中,在法(真理)之前,不论帝王或沙门一律平等;法即是不变之真理。此一观念于佛教传入我国后,因佛教势力之逐渐强大,而形成国家权力与佛教理想之冲突。作者于本书序论中叙述其撰述理由,其次再从第一‘在家’、第二‘出家’两篇中论述佛教出家之本质,强调出家者之生活必然超越世俗生活。第三论‘求宗不顺化’,谓求佛道者,不应随顺世俗,而须否定世俗之生活。第四论‘体极不兼应’,谓体得佛法者,不应再顺应世俗。第五论‘形尽神不灭’,谓肉体终将一死,而精神永不灭绝。于本书中,显示佛道之追求者坚守宗教真理,对于世俗之权威丝毫不让步,然此一思想随时代之变迁而逐渐步上妥协迎合之道。唐朝彦悰根据本书而将历代之不拜论集录成‘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一书,共六卷。

《沙门不敬王者论》全部章节目录

(1)沙门不敬王者论

猜你喜欢
  无门关·慧开
  法海观澜·智旭
  优婆夷堕舍迦经·佚名
  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佚名
  金刚般若论·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慧远
  梵天择地法·佚名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佚名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净源
  华严经关脉义记·法藏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佚名
  续传灯录·居顶
  增支部经典·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六·王十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诗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六 宋 王十朋 注 送别 送贾讷倅眉二首【尧卿讷时朝散郎】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峩眉肯再来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尊罍【李大夫眉之贤太

  • 巻一·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一元 顾瑛 编陈基字敬初台之临海人明敏好学受知于晋卿黄先生明春秋后以举子业无益于学克志为古文诗章同辈虽极力追之不能及名重于时游京师公卿争与之交而其德性慎重事亲尤尽孝望而知其为君子

  • 卷八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八十四 宋 陆游 撰 自立秋前病过白露犹未平遣怀 门冷荒车辙囊空别醉乡嬾行眠亦好倦话默何伤野叟占幽梦山僧送秘方病怀虽忽忽随事答年光 又 饥能坚志节病可养精神不动成罴卧微劳学鸟伸功名

  • 御选明诗卷一百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五七言絶句五沈愚寄淮南江南相望路迢迢风满闗河雁影飘最好鳯凰台上月共谁携酒听吹箫过桃叶渡江花含笑欲争春江水笼烟栁色新商女停舟唱桃叶东风愁杀渡江人石头城谷口青鞵踏软沙桥头艇子载琵

  • 卷二百十五 列传二·赵尔巽

      ◎诸王一   △景祖诸子   武功郡王礼敦孙色勒 慧哲郡王额尔衮 宣献郡王斋堪 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显祖诸子   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子襄敏贝子务达海 庄亲王舒尔哈齐子阿敏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靖定贝勒费扬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一·焦竑

      中書科中書舍人   行人司司正   行人司行人   都督府斷事   錦衣衞經歷   ◆中書科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梁良王   中書舍人何?   中書舍人宋和郭節(忠節錄)   王孟端紱傳(王洪)   中書舍人陳登傳(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九·王祎

    甲申晋肃宗明皇帝太宁二年【赵帝刘曜光初七年成武皇帝玉衡十四年后赵明皇帝六年 凉张骏建兴十二年】春正月王敦杀其従事周嵩周筵及会稽内史周扎一门【以列传修】后赵陷东莞东海兖州刺史刘遐退保泗口【以列传修】解题

  • ●卷八·钱谦益

    ○周张士诚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天十二年)二月丙午,李伯升寇诸全。张士信愤诸全之败,集兵号二十万,遣李伯升挟我叛将谢再兴寇诸全之新城,部阵延亘十余里,造庐室,建仓廪,为必拔之计。城中胡德济坚壁拒守。(《太祖实录》)辛酉,大明左

  • 说林上第二十二·韩非

    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仆与行事,孟卯曰:‘ 公不如为仆。公所长者、使也,公虽为

  • 卷八 论语·钱时

    卷八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问陈[去声]于孔子。孔子对曰:&ldquo;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rdquo;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去声]者病,莫能兴。子路愠[纾问切]见[贤遍切]曰:&ldquo;君子亦有穷乎?&rdquo;子曰:&ldquo;君

  • 乐者,通伦理者也(1)·戴圣

    ——文艺是一种工具【原文】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2)。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指引,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道政,而治道备矣(3)。

  • 卷三百六十三·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十三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为住胜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耶。不也善现,世尊,为住颠倒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耶。不也善现,世尊,若不住胜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不住颠倒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者,将无。世尊,不证

  • 跋佛学苑女学员论义会记·太虚

    禅宗上堂时的问答,亦即是古代论义的遗风,不过与根据教义的辩论不同而已。此会提倡根据教义的辩论,那是极有意义的;各处佛学苑学生最好每星期都有这样的一次。此中问答各义,都还通顺,只是以靠自力、仗他力来分别显教密教,因之

  • 佛说盂兰盆经疏上·宗密

    充国沙门宗密述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应孝子之恳诚。救二亲之苦厄。酬昊天恩德。其唯盂兰盆之教焉。宗密罪衅早年丧亲。每履雪霜之悲。永怀风树之恨。窃以终身坟垄。卒世蒸尝

  • 丹霞淳禅师语录目次·丹霞子淳

    卷上  序  大洪山上堂法语  真赞  偈颂卷下增辑  上堂法语  举古  颂古

  • 01.说戒品·佛音

    说戒品 虽以如是包摄诸德的戒定慧三门而显示清净道,但太简略,为了饶益一切(众生)是不够的,所以再加详细叙述。这里先设些关于戒的问题:一、什么是戒?二、什么是戒的语义?三、什么是戒的相、味、现起、足处?四、什么是戒的功

  • 吴中故语·杨循吉

    杨循吉撰。一卷,今存版本有:《广百川学海》本、 《烟霞小说》本、 《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等。本书所录凡七则,每则均千字左右。其中载有况钟任苏州太守事,以及明代中期白莲教的活动。内

  • 集文字禅·蕰上

    明末清初释蕰上著。释蕰上是明末清初诗僧群体中的一员,虽声名不彰,但其集句诗集《集文字禅》一卷却相当特别。《集文字禅》是专集惠洪《石门文字禅》而成,是今可知唯一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诗僧集僧诗的集句诗集,而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