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量寿经义疏

凡二卷,或一卷。隋代慧远撰。又称无量寿经疏、大无量寿经疏、大经义疏、净影大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康僧铠所译无量寿经之注释书。于文前举出二藏二教之教判,以无量寿经为菩萨藏顿教所摄;次释经名,分科经文,一一解释文义。本书为无量寿经现存最古之注疏,其分科及三愿分类等方法,为古来之净土诸家所引用。

《无量寿经义疏》全部章节目录

(1)无量寿经义疏上卷
(2)无量寿经义疏下卷

猜你喜欢
  饿鬼报应经·佚名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元来
  鹿母经·佚名
  法集经·佚名
  龙施菩萨本起经·佚名
  未曾有正法经·佚名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佚名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佚名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佚名
  念佛镜·善导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德清
  弘赞法华传·佚名
  祖庭指南·徐昌治
  预修十王生七经·佚名
  御制拣魔辨异录·雍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六·彭定求

        卷76_1 【仪坤庙乐章·永和】徐彦伯   猗若清庙,肃肃荧荧。国荐严祀,坤兴淑灵。   有几在室,有乐在庭。临兹孝享,百禄惟宁。   卷76_2 【仪坤庙乐章·金奏】徐彦伯   阴灵效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

  • 卷一百二十九·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八 郊庙歌辞 周祀圆丘歌十二首     庾信【下并同隋书乐志曰周闵帝受禅居位日浅明帝虽革魏氏之乐而未臻雅正天和元年武帝初造山

  • 火柴·闻一多

    这里都是君王底 樱桃艳嘴的小歌童: 有的唱出一颗灿烂的明星, 唱不出的,都拆成两片枯骨。

  •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七月二十七日,发兵片明,辰刻启程。命杜度台吉、萨哈廉台吉、豪格台吉留守都城。二十八日,汗集诸武将谕曰:&ldquo;我等所居沈阳、辽东之地,原系我属乎?乃天赐与我也。若不事征讨,坐视明国开拓

  • 通志卷一百二十四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七上晋皇甫谧【子方囘】挚虞 束晢 王接 郤诜 阮种华谭【袁甫】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夏侯湛【弟淳淳子承】潘岳【从子尼】张载【弟协】江统【子

  • 夹古清臣传·脱脱

    夹谷清臣本名夹谷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他身材魁伟,善长骑马射箭。皇统八年(1148),继承祖父的驳达猛安。大定元年(1161),听说金世宗即皇帝位,他率领本部军队六千人赴中都会师,因功升为昭武大将军。夹谷清臣跟从右副元帅纥

  • 尹文子卷上·尹文

    大道上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大道不称,众有必名。生於不称,则群形自得其方圆;名生於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大道治者,则名、法、儒、墨自废;以名、

  • 卷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      明 湛若水 撰 谋虑上 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臣若水通曰天上水下其行相违相讼之象作事谋始所以止讼端也张载曰戏动作于谋也谋而善则善谋而

  • 序目·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序目    宋 王与之 撰编姓氏世次汉  杜氏【子春见本经注今作杜氏】郑氏【兴字少赣河南人见本经注今作郑氏】郑氏【众字仲师见本经注今作郑司农】郑氏【字康成见本经注今作郑康成】唐

  • 卷五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四道统三程子门人程门弟子亲炙伊川亦自多错盖合下见得不尽或后来放倒盖此理无形体故易差有百般渗漏【以下总论】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

  • 第三章 孔子的智慧·林语堂

    《论语》一书,一般认为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就犹如西洋耶教的《圣经》一样。其实这部书是未经分别章节未经编辑的孔子混杂语录。所论涉及诸多方面,但对所论之缘起情况则慨不叙明,而上下文之脉络又显然散乱失离。读《论语

  • ◎方法篇 参禅法要·虚云

    本篇所收禅修方法,是全书的精华,特别是《参禅的先决条件》和《:参禅法要》两篇是禅修的精髓所在,悉心领会,认真修习,对禅宗就会有个人处,从而深入堂奥,降伏身心,见性成佛。参禅的先决条件一、参禅的目的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

  • 佛说胜幡璎珞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喜乐山顶。天宫不远仙人住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童子及贤护菩萨等。十六大士皆来集会。尔时世尊三昧正受。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七卷·宗赜慈觉

    大小便利欲上东司应须预往。勿致临时内逼仓卒。乃迭袈裟安寮中案上或净竿上。问讯而去。即先披挂子。然后左臂搭净巾。不得由尊殿经过。於东司近外净竿上安挂子手巾讫。卷裙迭徧衫。搭东司前竿上。仍置徧衫於裙上。以

  • 茶笺·闻龙

    明代茶书,1卷,明闻龙撰。龙字隐鳞,一字仲连,晚号飞遁翁,四明(治今浙江宁波)人。工诗博学,崇祯时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受,年八十一卒。事具《鄞县志》及《宁波府志》。此书凡千余字、无序跋,有《续说郛》本(卷三七)、《古今图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