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目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序目    宋 王与之 撰

编姓氏世次

汉  杜氏【子春见本经注今作杜氏】

郑氏【兴字少赣河南人见本经注今作郑氏】

郑氏【众字仲师见本经注今作郑司农】

郑氏【字康成见本经注今作郑康成】

唐  贾氏【公彦见本经疏今作贾氏】

崔氏【灵恩间有数说今作崔氏】

国朝

刘氏【敞字原父立说见七经小传今作刘氏】

临川王氏【安石字介父有全解今作王氏】

南康刘氏【恕字道原间有数説今作刘氏】

明道程氏【灏字伯淳有数説见语録今作程氏】

伊川程氏【颐字正叔间有数説见语録今作程伊川】

横渠张氏【防字子厚秦人有数説见语録今作张氏】

龟山杨氏【时字中立惟辨王荆公数十处及语録有数説今作杨氏】

王氏【昭禹字光逺有详解用荆公而加详今作王昭禹】

陆氏【佃字农师采之礼记解中今作陆氏】

南城李氏【觏字泰伯有周礼致太平论今作李氏】

礼图说【未详谁氏所编得自闽中大槩用三礼图礼象图或立新説攷证最明今

作图説曰】

礼库【未详谁氏今作礼库曰】

建宁胡氏【安国字康侯间有数説今作胡康侯】

五峯胡氏【宏采之语録并集中今作胡氏】

陈氏【祥道有礼书见于礼图今作陈氏】

刘氏【字执中有全觧号曰中义今作刘执中】

方氏【慤采之礼记解中今作方氏】

三山林氏【之奇字少颖有全解祖荆公昭禹所説今作林氏】

三山郑氏【锷字刚中有全解淳熙十年经进今作郑锷】

四明史氏【浩字直翁有天地二官讲义今作史氏】

建安朱氏【熹字元晦见集中今作朱氏】

东莱吕氏【祖谦字伯恭士人其集解内有数説今作吕氏】

永嘉薛氏【季宣字士隆有释疑今作薛氏】

永嘉陈氏【傅良字君举其説有一集及经进四篇今作陈君举】

永嘉郑氏【伯熊字景望文集有数説今作郑景望】

刘氏【迎间有数説今作刘迎】

王氏【未详谁氏建阳作王状元详説刋行今作王氏详説】

永嘉杨氏【恪字谨仲间有辨疑今作杨谨仲】

永嘉陈氏【汲字及之间有辨疑今作陈及之】

山隂黄氏【度字文叔有五官解刋在浙东仓同今作黄氏】

永嘉郑氏【伯谦字节卿有太平经国书刋行今作郑节卿】

括苍项氏【安世字平甫间有数説今作项氏】

莆阳李氏【叔寳字景齐有周礼精意刋行今作李景齐】

龙泉叶氏【适字正则有数説见习学记言今作叶氏】

长沙易氏【祓字彦祥有周礼总义皆推广诸家説今作易氏】

金华薛氏【衡字平仲有周礼序官考今作薛平仲】

天台陈氏【用之有考工解今作陈用之】

郑氏【敬仲间有数説今作郑敬仲】

庐陵周氏【必大字子充有讲义数条今作周氏】

永嘉曹氏【叔逺字器逺有地官遂人至槀人讲义今作曹氏】

永嘉林氏【掎字奇卿有周礼纲目于开禧间曾进】

金华赵氏【溥字兰江有兰江考工记解今作赵氏】

永嘉陈氏【汪字蕴之集传中间有数説今作陈蕴之】

永嘉李氏【嘉防字子华有小集今作李嘉防】

山隂孙氏【之宏字伟夫有小集今作孙氏】

已上共五十一家以氏言者或同姓数人以前说者为氏【若郑兴説在郑众郑之前故言郑兴为氏之类】或一姓一人以其姓为氏【若贾姓止有贾公彦故曰贾氏之】以官名者别前説之出氏别后説之出名字【若郑众以司农言前以别郑兴之言氏后以别郑康成言其字郑锷言其名之】以字言者别前同姓之已称氏【若郑言康成以别郑兴先言郑氏之】以名言者不详其字【若陈祥道言其名之】或其名最着【若王昭禹不言其字而言其名之】以号名者共闻其号【若程伊川之】以书名者但见其书【若图説之类】其余散于他书者得一二説着其姓氏而已【若毛彦清之】

猜你喜欢
  九、释地·佚名
  十、释丘·佚名
  指物論·谢绛
  厚黑丛话卷四·李宗吾
  卷七十八·湛若水
  序·史洁珵
  目录·沈棐
  第十七章 7·辜鸿铭
  卷十·林岊
  纲领·胡广
  何草不黄·佚名
  卷二十一·姜炳璋
  十誦比丘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第六卷·佚名
  心地光明魔自远离·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葛郯·唐圭璋

      郯字谦问,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葛立方之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首七年(1171),常州通判。守临川,淳熙八年(1181)卒。有信斋词一卷。   玉蝴蝶   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   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何事

  • 第一折·朱凯

    (冲末诸葛亮领卒子上,云)前次春花桃喷火,今日东篱菊绽金。谁似豫州存大志,求贤用尽岁寒心。贫道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人也,在于卧龙冈办道修行。自玄德公请贫道下山,拜为军师,头一阵博望烧屯,杀夏侯惇十万

  • 巻十·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十元 顾瑛 编姚文奂字子章昆山人聪敏好学过目即成诵博涉经史搢绅先生咸加推重辟浙东帅阃掾虽公事旁午不废吟咏把酒论诗意气豁如每过予草堂必有新作故所录尤多家有书声斋野航亭自号娄东生云题

  • 卷二百四十九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己亥朔,不受朝。   詔諸州自來不造酒處,許以公使錢造,每百貫造十石,額外造者以違制論。見會要七年正月一日。   頒諸班直禁軍名額。會要具載名額資次,或並附此。   癸卯,定教

  • 卷三十三 前秦録一·崔鸿

    苻洪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其先葢有扈氏之苖裔子孙强盛世居武都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生蒲长五丈五节状如竹时咸异之谓之蒲家因以氏焉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母姜氏因寝产洪惊觉而寤先是陇右大雨霖百姓苦之謡曰雨若不止洪

  •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八月。甲戌朔谕吏部山东一省官员平日不知重积蓄、备荒灾。所以一遇凶年束手无策致劳京师遣官赈济。今应将山东合省官员、停其升转。俟民生复苏之日再行开复。此内除丁忧离任外有以老病乞休

  • 孙炎传·张廷玉

    孙炎,字伯融,句容人。面铁色,跛一足,言谈风生,自负有济世之才。与丁复、夏煜等交游,有诗人名声。太祖攻下集庆,召见孙炎,请他招纳贤士豪杰共成大业。这时刚成立中书省,任用炎为中书省官员。随太祖征浙东,授池州同知,进升华阳知府

  • 卷二百五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五上 朱批高斌奏摺 雍正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苏州织造兼理浒墅关税务郎中【臣】高斌谨 奏为奏 闻事【臣】於本年二月十二日同巡抚【臣】张楷

  • 月出·佚名

    ——不可再现的月下惊艳【原文】月出皎兮①,佼人僚兮②。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4)。月出皓兮(5),饺入镏兮(6)。舒忧受兮(7),劳心慅兮(8)。月出照兮,佼人燎兮(9)。舒夭绍兮(10),劳心惨兮(11)。【注释】①皎

  • 卷三·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传卷三宋 刘敞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君弑则子何以不言即位授受之道也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不忍即位焉先君不以其道终而子即位是无恩于先君也三月夫人孙于齐孙者何奔也

  • 中国今日所需者是何事·太虚

    ──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新繁公园讲──中国国势之衰落,是不可讳言的。一般人推厥原因,大致不出经济之恐慌,教育之欠良,政治之失败,军事之未定,然吾则谓今日欲转乱而入治,须从建立国民思想信仰之共同重心为根本,否则治丝愈棼,徒

  • 王法正理论·佚名

    弥勒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如佛世尊为出爱王所说经言。彼王一时往诣佛所顶礼佛足。白言。世尊。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来至我所。以不真实过失现前呵谏于我。我于尔时。其心不生悔恼忧戚。何以故。观此过失。于我自身

  • 卷第九(金刚部卷下)·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九(金刚部卷下)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金刚乌枢沙摩法印咒品 乌枢沙摩(二合)护身法印咒第一(唐云不净洁金刚印有十七咒有四十二) 两手掌向身。相叉中指及无名指。头博著掌上。小指斜竖头相拄。

  • 白云集·许谦

    四卷。元许谦(1270—1337)撰。一名《许白云先生文集》。许谦字益之,金华(今浙江)人。少孤,颖悟异常,稍长即力致于学,受业于金履祥。公卿累荐,不仕。暮年讲学从者千余人。晚年自号白云山人,世称白云先生。著有《白云集》、《

  • 双龙传·储仁逊

    此剧由真假皇帝拉开整个剧情,明朝后期,皇帝数十年未临朝,宦官当道,朝廷党争,民不聊生。在御医告知皇帝病危期间,乞丐何天养被宦官抓进宫充当假皇帝,以达到其篡权目的。一个真皇帝整天不理朝政,成天和妃子们饮酒作乐,一次在和妃

  • 诗经·佚名

    儒家经典之一。本称《诗》。编成于春秋时。共三百零五篇。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包括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多为民间诗歌; “雅”分“大雅”、“小雅”,一百零五篇,多为贵族

  • 如幻三昧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会异译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二卷。是《金刚经》各家疏注的辑要。书首序文略述《金刚经》成书缘起及大义。正文分为二:初解经题、后释经文。“释经文”又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疏解时先举经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