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教经典《观无量寿经》的注释书。亦称《观经疏》、《证诚疏》或《四帖疏》。唐善导集记。4卷。此书由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部分组成。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把称名念佛作为“正业”,而把读经、礼拜、赞叹、观察作为“助业”,认为“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死后均可往生净土。其特点是:①辨《观无量寿经》的宗体不同。以观佛三昧二义为宗,一心回向发愿往生净土为体;②显示往生的门路不同。即经中所说定、散二门,本书以十六观的前第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定善是韦提希启请,散善是佛陀自说;③净土的果体不同。众生所生的净土和所见的弥陀佛身,本书认为是报身报土,并主张凡夫身可以带业往生;④指出须要发三种心。即若有众生愿生净土者,发三种心即得往生;一为至诚心即真实心,二为深心即深信心,三为回向发愿心;⑤指出念佛的因缘有亲缘、近缘、增上缘三种;⑥说明二类净业。一类是依据净土三经一论所说,为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五行。其中称名行,即念佛名号,念念不舍而入正定(心系一境),名为正业;其余读诵、观察等四行作为回向,名为助业。这两种业称正行。此外种种散善又成一类,称杂行。

《观无量寿佛经疏》全部章节目录

(1)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2)观经序分义卷第二
(3)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
(4)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

猜你喜欢
  大意经·佚名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佚名
  四人出现世间经·佚名
  金色王经·佚名
  十地经·佚名
  金耀童子经·佚名
  如来智印经·佚名
  月灯三昧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南本涅槃经)·佚名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佚名
  金身陀罗尼经·佚名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摄大乘论释·世亲
  异部宗轮论·世友
  通玄百问·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槐书屋诗钞卷三·金朝觐

    锦州金朝觐午亭撰 奉和洪玉亭送别元韵四首 有感 题孙墨林小照一首 送伊莘起主事任满赴都一首 楳澥所赠柳春日复萌书此寄怀 和答同年何愚溪都中见怀元韵二首 塞上吟二首 课农七首 李将军射虎石 吴越王铁弩射潮 读吊古

  • 昆明即景·林徽因

     一 茶铺这是立体的构画,隐隐起喧腾声一片。阴凉南瓜棚下茶铺,都暂要时间茶杯上这是立体的构画,跷起膝盖的是疲乏,赤着臂膀好同乡邻闲话。设色在小生活旁边,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老的,慈祥的面纹,破石子路在楼前,无人种花,矮檐

  • 卷九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陶邕州小集陶弼字商翁永州人以军功补官两知邕州善为诗山谷志其墓许可之其诗尤善言风土蜡茶诗至五十韵事母孝谨少时尝聚徒讲授六经以奉甘防年三十乃从军

  • 卷十三·乾隆

    卷十三襄阳杜甫诗五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配极玄都。凭虚禁皔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

  • 马融列传第五十·范晔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

  • 卷之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五五、宁越考·钱穆

    《汉志》儒家有《宁越》一篇。班固云:“中牟人,为周威王师。”今按:《吕览 贵应篇》:“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年,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

  • 卽位年·佚名

    十一月11月28日○二十八日戊申,王卽位于景福宮。是日,睿宗大漸,高靈君申叔舟、上黨君韓明澮、綾城君具致寬、寧城君崔恒、領議政洪允成、昌寧君曺錫文、左議政尹子雲、右議政金國光集思政殿門外。辰時,睿宗薨,太妃令內官安

  • 大学衍义卷三十九·真德秀

    齐家之要二严内治内臣忠谨之福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既入【文公重耳也】吕郤畏偪【吕甥郤苪惠公之臣畏为文公所偪害】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寺人内官披其名也】公使让之且辞焉【辞不见】曰蒲城之役君命

  • 论语精义卷七上·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论语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七上 宋 朱子 撰 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明道曰子路问政孔子旣告之矣及请益则曰无倦而已未尝复有所告姑使之深思也 伊川曰昔周公

  • 楊仁山居土傳·欧阳竟无

    清末,楊仁山居士講究竟學、深佛法,于佛法中有十大功德︰一者、學問之規模弘擴;二者、創刻書本全藏;三者、搜集古德逸書;四者、為雕塑學畫刻佛像;五者、提倡辦僧學校;六者、提倡弘法于印度;七者、創居士道場;八者、舍女為尼,孫女、

  • 论掌珍论之真性有为空量·太虚

      吕澄君因明纲要,依瑜伽宗出清辨量五过,判为似比;然此量加“自许”言简得成,可改作云:依我宗佛法真谛言:有为是空──宗;缘生故──因;如幻──喻。清辨简以“我宗”,谓我中观宗自许其真谛中诸法皆空,故有为与缘生及幻皆是空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三卷·无著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三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云何缘。几是缘。为何义故观缘耶。谓因故等无间故所缘故增上故。是缘义。一切是缘。为舍执着我为因法故。观察缘何等因缘。谓阿

  • 中州人物考·孙奇逢

    明末清初孙奇逢撰。八卷。是书为作者晚岁居夏峰村时所撰,所收二百余人,均系明代河南人。分理学、经济、忠节、清直、方正、武功、隐逸七类,每类又以世次为序。各人传赞详略不等,由于史料无征,少的仅一行,并不以详略定褒贬。

  • 馥芬居日记·王汝润

    王汝润撰,1926年印本,1册。记咸丰三年太平军在嘉定上海作战及人民响应事。

  • 乡党图考·江永

    清江永以经传考证《论语·乡党》篇制度名物的礼学研究专著,共10卷。江永之学远承朱熹 “格物”遗教,意欲完成朱子未竟之志,成礼乐之完书,虽被指斥为僭妄也有所不辞。他痛惜经学研究中 “著述家得其大者,遗其细,如宫室、衣服

  • 琉璃王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舍卫国波斯匿之子,嗣王位,灭迦毗罗国释种,堕于地狱之始末。

  • 法界宗五祖略记·续法

    应戴京曾之请而作。是华严宗五位祖师(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五祖宗密)的合传,其中杜顺传和智俨传取材于《华严悬谈会玄记》,法藏传取材于《法藏和尚传》,澄观传和宗密传取材于诸种疏记。书中否定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