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全一卷。唐代龟兹国僧若那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属密教尊胜陀罗尼法之经轨。其内容,初述陀罗尼和真言,次则宣说学念梵音法、画像法、念诵法、印法等。此外,与本经同类之仪轨尚有佛顶尊胜陀罗尼注义及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均为唐代不空所译,亦各为一卷。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略称尊胜陀罗尼仪轨,内容详载涂坛法、胎之护身法、辟除结界等,并有息灾、增长、降伏、敬爱等四种法。另有若那译之佛顶尊胜陀罗尼别法,全一卷。最初叙说画像法,次乃说明三十八种之成就法。以上均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全部章节目录

(1)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猜你喜欢
  分别善恶报应经·佚名
  瑜伽师地论·无著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佚名
  幻士仁贤经·佚名
  见正经·佚名
  天请问经·佚名
  十地经论·佚名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佚名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佚名
  回向轮经·佚名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元照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遵式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预修十王生七经·佚名
  法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高文秀

    (赵光普引祗从上,云)两朵肩花擎日月,一双袍袖理乾坤。休言天下王都管,半由天子半由臣。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到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圣主常夜半幸某第,立风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设重裀席地,炽炭烧肉。

  •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三·宋濂

        董文炳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

  • 第一百十四回 挑滇衅南方分裂 得俄牒北府生疑·蔡东藩

      却说王揖唐遇着炸弹,侥幸不死,自思前至江宁,曾被江督李纯,当面揶揄,此次以炸弹相饷,定是李纯主使,遂不加考察,即致书李纯,责他有心谋害。李纯本无此事,瞧着来书,便怒上加怒,便亲笔作复,出以简词道:  公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命故东筦伯何真子荣袭父爵诰曰当元之季海内兵争群雄割据不可胜数其间能识时务而番去就者几人哉尔何荣父东筦伯何真昔能辑众保有岭南俟朕平定之秋不劳师旅即纳其土地而全其民人可谓深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佚名

    嘉靖三年六月甲午朔升山东道御史董云汉为河南按察司佥事○乙未改南京刑部尚书边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分守延绥西路左参将赵瑛充副总兵官协守延绥地方升绥德卫署指挥同知李义保安卫署指挥使李贤为署都指挥佥事各坐营管

  • 卷之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四○认充状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七·佚名

    北门总理候选人王礼让之认充结状具认充状人王礼让,年伍拾岁,原籍晋江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让充当本城北门总理遗缺,小心奉公,不敢玩误。合具认充是实。〔批〕附卷。道光贰拾肆年伍月十六日具认充状

  • 熊希龄·陶菊隐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父为水师管带。凤凰僻在湘边,风俗固陋。熊少年掇巍科,蜚声词苑,湘大吏争礼重之。时陈宝琛为巡抚,黄遵宪为臬司,李经羲为粮道,梁启超入湘主讲时务学堂,会谭嗣同、唐才常、皮锡瑞等创南学会,熊与之臭味相投,时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七 坦白从宽·溥仪

    “我溥仪没有良心。政府给我如此人道待遇,我还隐瞒了这些东西,犯了监规,不,这是犯了国法,这东西本来不是我的,是人民的。我到今天才懂得,才想起了坦白交代。”在所长的接待室里,我站在所长面前,低着头。在靠窗的一张桌子上,那

  • 何福传·张廷玉

    何福,凤阳人。洪武初年,因功屡升为金吾后卫指挥同知。他跟随傅友德征讨云南,被提升为都督佥事。又随蓝玉出塞,到达捕鱼儿海。二十一年(1388),江阴侯吴高率迤北降人南征。抵达沅江时,部众反叛,由思州出荆、樊,取道渭河,企图逃回

  • 二、公侯伯子男释字·傅斯年

    公,君也。《尔雅》,“公,君也”,释名同。《左传》所记,邦君相称曰君,自称曰寡君,而群下则称之曰公。是公君之称,敬礼有小别,名实无二致也。君,兄也。《诗·邶鄘卫风·鹑之奔奔》云: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

  • 卷四 集灵·陈继儒

    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名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毕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集灵第四。 投刺空劳,原非生计;曳裾自屈,岂是交游。 事遇快意处当转,言

  • 论语精义卷六上·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论语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六上 宋 朱子 撰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後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明道曰先进犹言前辈也後进犹言後辈也先进之於礼乐有其诚意而质者

  • 卷二·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二宋 熊 节 编熊刚大 注训【训有诲之义管氏弟子职三篇教人逊弟之方文公取以为幼学训字训一篇乃文公门人程端蒙所作文公见之谓之大尔雅】学则【此篇述弟子为学之法】       文公

  • 庄公·庄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夏,齐人歼于遂。秋,郑詹自齐逃来。冬,多麋。【传】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译文 十七年春季,齐国人抓住郑詹,这是由于郑国不去朝

  • 论禅札记·胡适

    论禅宗史的纲领一、汤用彤教授来书适之先生:前在《现代评论》增刊中见尊作《菩提达摩考》,至为钦佩。兹寄上旧稿一段,系于前年冬日在津所草就。其时手下书稿极少,所作误略至多,今亦不加修正,盖闻台端不久将发表&ldquo;禅宗

  • 卷第一百五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三诸法善无色起。彼法善心俱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说无相应法无生老住灭无退者意。及欲显说自宗正理相应法

  • 玄沙广录序·玄沙师备

    右司谏直集贤院知福州军州事充福建路兵马钤辖高邮 孙(觉) 撰佛学最为多涂。而禅尤多病。唐之盛时。南北更相诋訾。而北禅浸微。逮今可见者。千有余家。皆六祖之所自出。近世言禅尤盛。而云门.临济独传。上自朝廷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