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七 坦白从宽

“我溥仪没有良心。政府给我如此人道待遇,我还隐瞒了这些东西,犯了监规,不,这是犯了国法,这东西本来不是我的,是人民的。我到今天才懂得,才想起了坦白交代。”

在所长的接待室里,我站在所长面前,低着头。在靠窗的一张桌子上,那四百六十八件首饰,发射着令人惋惜的光彩。假如我的“主动坦白”可以挽救我,假如宽大政策对我有效验的话,那么光彩就让它光彩去吧。

所长注视了我一阵,点点头说:“坐下来吧!”从这一声里,我听出了希望。

“你为了这件事,经过了很多思想斗争吧?”所长问。

我避开了那个纸条,说我一直为这件事心中不安。在我说的那些话里,只有最后一句是真的:“我不敢坦白,我怕坦白了也得不到宽大处理。”

“那为什么呢?”所长的嘴角上漾着笑意,“是不是因为你是个皇帝?”

我怔了一下,承认了:“是的,所长。”

“也难怪你会这样想,”所长笑起来了,“你有你的独特历史,自然有许多独特想法。我可以再告诉你一次: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是说到做到的,不管从前是什么身分,坦白的都可以从宽,改造好的还可以减刑,立功的还可以受奖。事在人为。你这些东西当初没交出来,犯了监规,并且藏在箱底里一年多,如今你既然自己来坦白,承认了错误,这说明你有了悔悟,我决定不给你处分。”

说罢,他命令门外的看守员去找保管员来。保管员到了,他命令道:

“你把那堆东西点收下来,给溥仪开一个存条。”

我感到太出乎意料了。我连忙站起来:

“不,我不要存条。政府不肯没收,我也要献出来。”

“还是给你存起来吧。你在这里点交。”所长站起来要走,“我早已告诉过你,对我们说来,更有价值的是经过改造的人。”

我带着四百六十八件首饰的存条,回到了监房。同伴们正开讨论会,讨论着正在学习的《中国怎样降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这本书里的问题。他们看见我回来了,停下讨论,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待遇,庆贺我有了进步。

“老溥,佩服你!”他们现在已经不叫我溥先生,而是一视同仁地以“老”字相呼了。刚一听到这称呼,我比听叫“先生”更觉着不是滋味,不过今天被他们叫得很舒服。“老溥,从你这件举动上,给了我启发!”“老溥,没看出你真有勇气。”“老溥,我有你这例子,更相信宽大政策了。我向你表示感谢。”等等。

我这里该补充说明一件事。自从我的衣物自洗自缝以来,我的外形比以前更加狼狈不堪了,而同伴们对我的尊敬也随着“先生”的称呼去了一大半,有人甚至于背后叫起我“八杂市”(哈尔滨从前一个专卖破烂的地方)来。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无知,也时常引起他们的毫无顾忌的笑声。总之,我明白了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身分。现在他们再三对我表扬,我顿时有了扬眉吐气之感。

这天休息时,我在院子里听见前伪满驻日大使老元对别人谈论这件事。老元这人心眼极多,可以说眼珠一转就够别人想一天的。这个多心眼的人说出一段话,大大触动了我的心事:

“老溥是个聪明人,一点不笨。他争取了主动,坦白那些首饰,做的极对。其实,这种事瞒也瞒不住,政府很容易知道的。政府掌握着我们的材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你们想想报上的那些三反、五反的案子就知道。千百万人都给政府提供材料,连你忘了的都变成了材料,飞到政府手里去了。”

照他这话说来,我在自传里扯的谎,看来也瞒不住了。

如果我说了出来,会不会像交出珠宝一样的平安无事呢?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能一样对待吗?所长可没说。可是似乎用不着说,犯了法就是犯了法,经济上犯罪也是犯罪,三反、五反案件重的重办、轻的轻办,,坦白的从宽,应该全是一样的。

话是这样说,事情不到临头,我还是下不了决心。跟上回不同的是,报上一出现“宽大”二字,我比以前更加想看个究竟了。

三反、五反运动接近了尾声,结案的消息多了起来,而且尽是“宽大处理”的。老王是干过“法官”的,我曾跟他研究过报上的那些案件。每次研究,我总在心里跟我自己的事情联系起来,反复考虑,能否援用这项政策。后来所方叫我们写日寇在东北的罪行材料时,我想的就更多了。

政府为了准备对日本战犯的处理,开始进行有关调查,号召伪满战犯提供日寇在东北的罪行材料。那天所方干部宣布这件事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问题:“除了日寇的,别的可不可以写?”干部回答:“当然可以写,不过主要的是日寇罪行。”我听了,不由得犯了嘀咕:他要写什么别的?别的当然是中国人的,中国人最大的罪犯当然是我!我家里的人会不会也要写点“别的”?

伪满战犯对于写日寇在东北的罪行,都很积极。我们这个组,头一天就写出了十多份。组长老王收齐了写好的材料,满意地说:“我们的成绩不错!明天一定还可以写出这么多。”有人接口说:“如果让东北老百姓写,那不知可以写出多少来。”老王说:“那还用说,政府一定会向东北人民调查的!你看呢,老溥?”我说:“我看是一定的,可不知道这次除了日寇,还调查别人不?”“不调查别人,可是准有人要写到我们。老百姓恨我们这些人不下于恨日本人呢!”

吃晚饭的时候,是大李来送饭。我觉着他好像特别有气似的,他不等我把饭菜接过来,放在地上就走了。他走开以后,我立刻想起了我离开静园的时候,是他帮助我钻进车厢里去的。

第二天,我们又写了一天材料。我知道的不多,写的也少了。老王收材料时,仍很满意,因为别人写的还是不少。他说:“你们瞧吧,以此推想,东北人民写的会有多少!政府掌握了多少材料!干过司法工作的就知道,有了证据就不怕你不说。从前,旧社会司法机关认为顶难的就是证据,可是在人民政府这里,老百姓都来提供材料,情形就不同了。”我听了这话,心里又是一跳。

“政府掌握了材料!”这话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了。今天早晨,我们议论报上一条关于捕获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消息时,我不由得又想起了这句话。报上这条消息中说,一九三五年杀害了红军将领方志敏的刽子手,已经在湖南石门的深山中捕获了。这个刽子手在湖南解放后,先藏在常德县,后来躲到石门的深山里,继续干反革命活动,但是终于给公安机关侦察出来。怎么查出来的,报上没说。我心想,这大概又是掌握了材料,大概共产党从一九三五年就把这个刽子手的材料记下来了。我跟老王学得了一句司法术语,这叫“备案存查”。

第三天,当我写下了最后的一条材料,忽然听到楼梯口上有人声。我扭过头来,看见有个陌生的中年人出现在岗台的附近,后面随着所长。根据经验,我判断出这是上级机关来人视察。这位视察人员挨次察看了每间监房,听着看守长报告每个监房犯人的名字,面上毫无表情。他没穿军衣,我却觉得他像一位军人,这与其说是由于他的一精一确适度的每个动作和他的端正的体型,无宁说是由于他的严肃的面容。他大约不到五十岁。

“你在于什么?”他在我们的监房外停下了,这样问着,眼睛看着我。我没料到他的声调很温和,而且他脸上浮着一丝笑容。

我站了起来,报告说我正写日寇的罪行。他对我的回答感到兴趣:“你知道些什么日寇罪行?”

我把刚写好的,从前听佟济煦说的那段屠杀建筑秘密工程工人的故事说了。

也许是我的神经过敏,也许事实就是如此,我觉得他脸上的那一丝笑容突然消失了,他的目光变得非常严峻。我万没料到这个故事引起了他这么强烈的反应。

“我当时听了很刺激,我原没想到日本人这样残忍。”我不安地说。

“你为什么不向日本人抗议呢?”他逼视着我的眼睛。

我觉出他在生气,赶紧低下了头,轻声说:

“我……不敢”

“你不敢,害怕,是吗?”他不要我回答,自顾说下去,“唉,害怕,害怕就能把一个人变成这样!”末后这句,又恢复了平静的声调。

我低声说:“这都是由于我的罪过造成的,我只有向人民认罪,我万死不足以蔽其辜!”

“也不要这样,把一切揽到自己头上。你只能负你自己那部分责任。应当实事求是。是你的,你推不掉,不是你的,也不算在你的账上。”

我仍继续说,我的罪是深重的,我感激政府对我的待遇,我已认识自己的罪恶,决心改造好。我不知道他是否在听我的话,只见他察看我们的监房各处,并且叫一个犯人拿过漱口杯看了一看。等我说完,他摇摇头,说道:

“应当实事求是。只要真正认罪,有了悔改表现,一定可以得到宽大。共产党说话算数,同时重视事实。人民政府对人民负责。你应当用事实和行动而不是用嘴巴来说明自己的进步。努力吧。”

他对我写的那堆东西看了一眼,然后向隔壁的监房走去了。

我的心沉重得厉害。我拿起写好的那堆材料重看了一遍,似乎今天我才感到这类事情的严重性。

从这以后,那双严峻的目光似乎总也离不开我,那几句话也总冲击着我的心:“是你的,你推不掉!”“应当实事求是!”“用事实和行动而不是用嘴巴来说明自己的进步!”我觉得自己正处在一个无法抗拒的冲力面前。是的,这是一种不追究到底誓不罢休的冲力。就是由于这股冲力,一九三五年杀害方志敏的刽子手藏在深山中也没能逃脱掉。我觉得在这股冲力面前,日寇在东北的罪行必将全部结算清楚,伪满大小汉奸的!日账都无法逃掉。

这天是星期日,我在院子里晾晒洗好的衣服,忽然看见大率和小瑞。还有一位所方干部从远处走过来。他们三个人在花台附近立了一会儿,分手走开了。小瑞向我晾衣服的地方走来,我想跟他招呼一下,他却看也不看我一眼,一直走了过去。我不禁狐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真往绝处走吗?”

我回到屋里,找出了一些旧报纸,专挑上面关于宽大处理三反、五反案件的消息和文章来阅读。看了一阵,老王过来说:

“你干什么?研究五反?”

“不研究了。”我放下报纸,下了决心,“我想起过去的一些事,以前认识不到它的性质,现在看起来正是罪恶,把这些写到感想里你看好不好?”

“怎么不好?当然好啦!”他又放低声音说:“再说政府掌握咱们很多材料,还是先说了好。”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五十二·柯劭忞
  始诛第二·王肃
  卷三十四·吴广成
  卷二百六十八·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三十三·叶盛
  第二卷 厅汛表·缪荃孙
  一○一五 谕内阁陆费墀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四·刘凤
  崔慧景传·萧子显
  操演全图·佚名
  卷九·佚名
  卷九十四·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去 春·林徽因

    不过是去年的春天,花香,红白的相间着一条小曲径,相伴着动人的细致,在此时,时间里悬挂,迎面阳光不来,就吹成长长的距离,在自己身旁。在今天这苍白的下午,再一次登山回头看,小山前一片松风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已全变了画。人去时

  • 提要·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宋元诗会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宋元诗会一百卷国朝陈焯撰焯字默公桐城人顺治壬辰进士选庶吉士以耳聋告归不复出覃思着述取所见宋元诗人之作辑为此编每人各纪其爵里本末于

  • 后集卷八·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八    元 孙存吾 编真山民陈云岫爱骑驴君不学少陵骑驴京华春一生旅食长悲辛又不学浪仙骑驴长安市凄凉落叶秋风里却学雪中骑驴孟浩然冷湿吟敲吟鞭梅花溪上日来往身迹懒人中仙有时清

  • 卷四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九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二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元稹集和此诗注内本题末尚有兼投吊席八舍人七字】

  • 卷一百五十五 志一百三十·赵尔巽

      ◎邦交三   △法兰西   法兰西一名佛郎机,在欧罗巴之西。清顺治四年来广东互巿,广东总督佟养甲疏言:“佛郎机国人寓居濠境澳门,与粤商互巿,仍禁深入省会。”法人素崇天主教,康熙以来,屡禁汉人入教。   道光二十五

  • 卷八十三 后凉录三·崔鸿

    吕隆 吕隆字永基光弟右将军宝之子也美姿貌善骑射光末年拜北部护军稍歴显位声称并着超既杀纂让位于隆隆有难色超曰今如乘龙上天岂得中下隆遂以晋安帝隆安五年春二月僭即天王位超先以番禾得小鼎

  • 卷第十二·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五张慎言(子履旋) 徐石麒(子尔榖) 张有誉 解学龙 练国事张慎言(子履旋)徐石麒(子尔榖)张有誉解学龙练国事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万历庚戌(一六一○)进士。天启时,除

  • 卷之五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一·阿桂

    十二月辛巳鄂寳顔希深奏言查周叟至带石大营约有四十余里其间层峦叠嶂隆冬氷涷势难一日往回若于周叟添夫俾得往还更替不惟稍息夫力兼可迅速挽输查周叟站员向管周叟穆差觉两站其穆差觉一站原为下接择里呀嗗而设今择里呀

  • 干文传传·宋濂

    干文传字寿道,平江人。祖父干宗显,是宋朝承信郎。父亲干雷龙,是乡贡进士。宗显的祖辈以武弁入官,而尽力教其子以文代武,所以雷龙是两次中举的进士,宋亡,未能做官。待生文传,于是取今天之名,以示期望。文传幼年就好学,十岁能写文

  • 选举三一·徐松

    辟举【宋会要】高宗建炎元年十一月六日,诏应巡检、县尉、刑狱官阙,许令提刑司具名奏辟一次。 《文献通考》:高宗建炎初,兵革方殷,诏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使及安抚等使,皆得辟置将佐官属,行在五军并御营司将领,亦辟大小使臣。

  • 帝系第六十三·戴德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元嚣,元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

  • 卷四○·邱濬

    ▲礼仪之节(下) 《春秋传》:周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僖公十一年)孟献子曰:“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孔颖达曰:“干以树本为喻,基以墙屋为喻。” 刘

  • 卷十三·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十三明 柯尚迁 撰乡遂圣王有作必先制畿建侯以立民主别乡分遂以比民居井牧田野以定民业然后设官分职以维持之是必制定而后建官官定而后分职耳人知制畿封

  • 卷第十一·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一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middot; 云居舜禅师法嗣十五人 &middot;蒋山法泉禅师 &middot;天童澹交禅师 &middot;崇梵余禅师 &middot;慈云修慧禅师 &middot;长耳子良禅师 &middot;开元莹禅师(已上六人见

  • 国学知识大全·吕思勉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就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民国时期一经出版,即受到当时的国学爱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虽世易时移,但其价值却历久弥新,仍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

  • 上清素灵上篇·佚名

    《上清素灵上篇》,又名《玄丹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陶弘景《登真隐诀》已引此篇。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存思人首九宫神君之法。其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所载《太上道

  • 文陀竭王经·佚名

    一卷,北凉昙无谶译。与顶生王经同本,二经皆是中阿含四洲经。文陀竭为顶生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