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折

(赵光普引祗从上,云)两朵肩花擎日月,一双袍袖理乾坤。休言天下王都管,半由天子半由臣。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到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圣主常夜半幸某第,立风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设重裀席地,炽炭烧肉。小官夫人行酒,上以嫂呼之,遂定下江南之计。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一天下。雷德骧尝诋毁某,上日:“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一社稷臣乎?”今主公同楚昭辅、石守信随处私行,以小官为留守。一今东京官吏,申将文书到此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知何人失误半月假限,罪当处斩。祗侯人门首看者.若有人来时,报复我知道。(祗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赵元也,误了假限,疾快行动些。一天好大雪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六出花飞,碧大也乐云不退,抱双肩紧把头低。醉魂消,洒才醒.四肢无力。眼见得命掩泉泥,这场灾怎生冲避

【醉春风】送了我也竹叶瓮头春,花枝心爱妻。则为恋香醪寻着永别离,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云)可早来到丞相府门首也。我来到这仪门首。我试看者。(做见祗候人摆着科)(正末云)兀的不唬杀我也!(唱)

【迎仙客】狼虎股排着从人,雁翅般列着公吏。这无常略来人不知,我又不会脱身术,又不会插翅飞。止不过泪若扒推,这的是自寻的无头罪。

(云)祗候哥哥,报复一声,有东京申送文书来到。(祗候云)你这厮寻死也,这早晚才来!你则在门首,我报复去。(做报科,云)告的大人得知。有东京申解文书开到。(光普云)这厮好胆也,教他过来!(祗候云)理会的。教你过去哩。(正末做见科)(光普云)兀那厮,你是那里解送文书的人?(正末云)大人!小的是东京差来的。(光普云)兀那该房吏典,这厮误了多少时假限?该甚罪?(吏典云)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这厮误了半月假期也。(光普云)既然如此,收了所送文书。左右人推转这厮斩了者!(祗候云)理会的。(做拿正末科)(正本云)大人爷爷,有你哥哥的信,我带着哩。(光普云)带着甚么?左右拿回来。(正禾云)们。人说一遍者。(唱)

【上小楼】有你哥哥信息,小人阶前分细。怏怏疾疾,端端的的,诉说真实。(光普云)你说我听,若说的是呵,万事罢论;说的不是呵,必不轻恕!(正末唱)若赵元,说的来,差之毫厘,情愿便命归泉世。

(光普云)你在那里见俺哥哥来?有几个人跟随?你说一遍,我试听者。(正末云)小人在于酒店中相遇着来。(唱)

【幺篇】一行三个人,殷勤劝一杯。不承望少下酒钱,店主人家唱叫扬疾。(光普云)你可怎么劝来?(正末唱)我替还了二百钱,别无思议,出此上认为兄弟。

(光普云)你从头至尾,你慢慢的说一遍。(正末云)小人申解文书,来到草桥店酒肆中,见三个秀才吃酒.无钱还他,被店主人吵闹要钱,小人替还了。那三个秀才,问我姓氏名谁。小人道姓赵,他道我也姓赵,他认义我做兄弟,我拜他做哥哥,因此上修了一封书。他道是大人的哥哥哩,若见了我的书信,我必然不死也。(光普云)书信在那里?将来我看。(正末舒臂膊科,云)兀的不是?因途中无纸,就写在臂膊上了。(光普云)左右与我扶起来者。(祗候云)扶起来了。(光普看科,云)左右人一壁厢将朝衣来。(抵候云)理会的。兀的不是朝衣?(光普云)扶起来,着穿朝灭,交椅上坐着。早知御弟前来,只合远接;接待不着,勿令见罪。(正末惊科,云)兀的不唬杀我也!(唱)

【十二月】纳我在交椅上坐地,拿着我手脚身躯。地铺着绣褥,香喷着金猊。唤大夫是甚脉息?则我这病眼难医。

(光普云)小官不是也。(正末唱)

【尧民歌】几曾见悲田院土地拜钟馗,判官当厅问牙椎。神针法灸那般疾,恰便似蓝采和舞不迭看花回。冷笑微微,吾皇敕赐的,判断开封位。

(光普云)御弟你听者:圣人命加你为东京府尹,即今走马到任,一壁厢便造文书。(正末云)教我做东京府尹?那衙门里有酒么?(光普云)作则要吃酒,则今日便索长行也。(正末唱)

【耍孩儿】不会做官看取傍州例,五刑文书整理。便萧曹律令不曾习,有档案分令交支持。没酒的休入衙门里,除睡人间总不知。无萦系,问甚从人司吏,吃了后回席。

(光普云)你今日将着文书,到于东京衙门里开罢,那其间自有意思也。(正未唱)

【二煞】饮酒如李太白,糊突似包待制。唤我做没底瓶,普天下人皆识。青云有路终须到,好酒无名誓不归。每日价醺醺醉,管甚么三推六问,不如那百盏充席。

(光普云)你则今日便索长行,东京赴任去。(正末唱)

【尾声】问甚么秋泉竹叶青,九酝荷叶杯。不拣你与我沧浪水,也强似忍风雪饥寒半路里。(下)(光普云)此人去了也。谁想此人酒务中,遇见上皇,就臂膊上写了花押,认为兄弟,加为东京府尹,走马到任。圣人若回家,别有加官。今日无甚事,左右将马来,且回私宅中去来。圣人酒店逢知己,加做东京府尹官。(下)

猜你喜欢
  周容淑·唐圭璋
  卷第九·黄彻
  田间诗学卷二·钱澄之
  ◆苕溪渔者郯韶(云台集)·顾嗣立
  《词综》(卷二十三)·朱彝尊
  茶山集卷一·曾几
  提要·史谨
  卷一一·郭则沄
  谷城山馆集卷七·于慎行
  余集卷十六·乾隆
  四集卷三十五·乾隆
  陵阳集巻一·韩驹
  卷七十六·徐倬
  四集 一卷·钱德苍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阮阅

      ●卷三·孝义门  徐师川诗云:“楚汉纷争辨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胡颜肯信刘。”谓项伯,籍之近族,乃附刘而背项,郑君以(已)为汉臣,乃违汉而思楚也。余尝论之曰:方刘、项之势雌雄未决也,其

  • 卷五十九·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九 宋 陆游 撰 游山 四序虽悉佳莫若新秋时已脱烹煮厄未兴揺落悲鹭集水落渚鹊争风堕枝烟村乌桕丹晩日望最奇岂无一舴艋往赴幽人期婆娑下堂迎坏衲颠倒披丹果垂中庭碧花蔓疎篱秋高财一来

  • 卷一百五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六 邹浩 寄楼谦中 三年客扬州鄙吝谁与晤美人海上来青眼独余顾荒凉吊遗踪每每参杖屦败意无俗物欣快平生遇陶丘今杜门习懒殆成痼麈尾挂壁间琴书自朝暮

  • 卷二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五 苏頲【字廷硕瓌之子】 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 朝上高楼上俯见洛阳陌揺荡吹花风落英纷已积美人不共此芳妍空所惜揽镜尘网滋当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誥授朝議大夫廣東廣州府知府高公家傳·高廷瑶

    遵義唐樹義撰公諱廷瑤字青書貴筑洪邊里北衙人父大受鄉里稱善人以公貴贈如其官母宋治家有法度公以乾隆丙午舉於鄉四上公車不售家有田在定番多識定廣人嘉慶初興義苗為亂定廣不靖當事延公往撫全活數萬人庚申馬場苗又為亂

  • 卷五十五·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二 吴臣 周瑜【子胤】 鲁肃【子淑】 谨案周瑜传阙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肃魁梧有壮节喜奇计知天下将乱乃学

  • 刘怀珍传·萧子显

    刘怀珍字道玉,是平原人,汉代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人。祖父刘昶,在宋武帝平齐后,被任命为青州治中,官至员外常侍。伯父刘奉伯,在宋朝曾任陈、南顿二郡太守。刘怀珍幼年时曾跟随父到寿陽,有一回豫州刺史赵伯符出来打猎,老百姓都跑去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四扶植纲常疏【成化二年】     罗 伦臣闻近者李贤遭丧朝廷援杨溥故事下起复之命臣窃谓李贤大臣起复大事纲常所关风化所系天下所瞻後世所监左右侍从给舍台官必有知礼义不顾流俗陈正论

  • 九经辨字渎防卷七·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先儒异读周易【易书诗三经异读皆据释文其出于注疏者各摽识之】造 【干】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造刘歆父子作聚仁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宋唐荀爽董遇本作体信物 利物足以和义 孟喜京荀陆绩作利之乎 不成乎

  • 卷一百六十·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八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地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地界地界自性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一]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二]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三]之一   [四]本事與決擇 是各有四種. 三法.攝.應.成. 諦.法.得.論議。   幾.何因.取.相. 建立.與次第. 義.喻.廣分別. 集總頌

  • 佛学大系·太虚

    一 三唯论二 三唯论之含摄 甲 三唯论的各摄 乙 三唯论的互摄三 三唯论之贯通 甲 三唯论与大乘宗 乙 三唯论与哲学  一 三唯论  凡治彻头彻尾之学,有“展手撑破虚空边,伸脚踏透宇宙底”之大丈夫志量者,殆

  • 惟日杂难经一卷·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初受道遮利。菩萨遮利者。为受行转上至阿惟越致。阿惟越致者。为不复转心。次为菩夷菩萨。一为飞行菩萨。次为作佛菩萨。一名度士。亦为道人。菩萨行亦出十二门断三恶道故。在十方佛前生。不在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三·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词感赋四首(金衣公子)建极起龙光玉马金牛色杳茫论三旌孰肯换屠羊圣功余事藐姑秕糠洗耳溪头水不尝欲真乡白茅特室膝造至人旁百辟镇巍峨相成大盗守者多陈宝祠空对萍实果葵丘华胥践土南柯蜗角锱谯恨怎么快

  •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贞元元和间人间佛理悉显宗风唯楚灯钵犹盛微直挺生其际钟湘泽之灵者也一时荆湖鼎朗之间晃晃灯明如天王天皇龙潭药德夹山诸方狞龙香象授衣付钵者遂如日如月如星灿五叶儿孙几半天下矣嗣是以还载微

  • 雅道机要·徐寅

    五代时期诗论著作。1卷。徐寅著。书的前半部实际上是对齐己《风骚旨格》的阐发,多处抄录《风骚旨格》的内容。但其中也表达了徐寅的一些观点,如“明联句深浅”中指出诗的句法须有高度概括力,“明势含升降”中认为诗中

  • 庐山集·董嗣杲

    宋诗别集。5卷。董嗣杲著。本集收入的,是诗人在九江任职时所写的诗。原本久佚,今传本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出。与《庐山集》同时辑成,并附于一册的,还有董嗣杲另一诗集《英溪集》,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