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齐梁诗

   评曰:夫五言之道,惟工惟精。论者虽欲降杀齐梁,未知其旨。若据时代,道丧几之矣[239]。诗人不用此论,何也?如谢吏部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 央。'柳文畅诗:‘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王元长诗:‘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亦何减于建安?若建安不用事,齐梁用事,以定优劣,亦请论之。如王 筠诗:‘王生临广陌,潘子赴黄河。'庾肩吾诗:‘秦皇观大海[240],魏帝逐飘风。'沈约诗:‘高楼切思妇,西园游上才。'格虽弱,气犹正。远比建安, 可言体变,不可言道丧。大历中,词人多在江外。皇甫冉、严维、张继[241]、刘长卿、李嘉祐、朱放,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吾知诗道初 丧,正在于此,何得推过齐梁作者?迄今余波尚寖,后生相效,没溺者多。大历末年,诸公改辙,盖知前非也。如皇甫冉《和王相公玩雪诗》:‘连营鼓角动,忽似 战桑干。'严维《代宗挽歌》:‘波从少海息,云自大风开。'刘长卿《山鸜鹆歌》:‘青云杳杳无力飞,白露苍苍抱枝宿。'李嘉祐《少年行》:‘白马撼金珂, 纷纷侍从多。身居骠骑幕,家近滹沱河。'张继《咏镜》[242]:‘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朱放诗:‘爱彼云外人,来取涧底泉。'已上诸公,方于南朝 张正见、何胥、徐摛、王筠,吾无间然矣。

  有事无事第四格于第三格情格稍下,故居第四。

  沈约《冬至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吴均《代妇答妾》[243]:‘君爱一匹缣,不怜五丈素。青蝇复何忍,临危来见蠹。'

  徐摛《咏笔》:‘直写飞蓬叶,横承落絮篇。一逢掌握重,宁忆仲升捐。'

  朱超《舟中望月》:‘入风先绕晕,排雾忽移轮。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又《咏城上乌》:‘朝乌集丽城,犹作夜啼声。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尚惊。'

  庚肩吾《望月》:‘星流时入晕,桂长欲侵轮。愿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尘。'

  庾信《寒园作》:‘游仙半壁画,隐士一床书。'‘苍鹰斜望雉,白鸟下看鱼。'

  何逊《学古赠邱永嘉》:‘龙马鱼肠剑,蹀躞起高尘。结客葱河返,喧喧动四邻。'

  又《学古》:‘昔随张博望,谒帝长杨宫。独好山西勇,思为漠北雄。'‘愿因上林雁,一见平陵东。'

  又《早行》:‘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水底映行云,天边看独树。'

  又《早朝中听望》:‘诘旦钟声罢,隐隐禁门通。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

  又《咏扇》:‘如圭信非玷,学月且为轮。机杼蘼芜妾,裁缝箧笥人。摇风入素手,召曲掩丹唇。'

  沈君悠《咏落叶》:‘耻与周圭竞,羞成楚箭功。何悟冲飙起,遂欲混征蓬。'

  庾肩吾《赋诗得檐燕应令》:‘依檐本相贺,近幕愿同栖。无由学仙履,犹得竞春鸡。'

  朱超《送别》:‘急风乱归鸟,轻寒静暮蝉。'

  庾信《北园新斋》[244]:‘长藤连格徙,高树带巢移。'

  又《赠酒》:‘野炉烧树叶,山杯奉竹根。'

  吴均《古意》[245]:‘绿鬓愁中改,红颜悲里灭。非独泪成珠,亦见泪成血。'

  又《赠柳恽》:‘幂?蚕萦茧[246],差池燕拾泥。愿逐春风去,飘荡至辽西。'

  周弘正《入关》:‘武关设地险,游客愧邅回。将军上天落,童子弃繻来。'又:‘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

  阴铿《登百花亭怀荆楚》:‘江陵一柱观,浔阳千里潮。风烟望似接,城阙限相遥。'

  洪偃法师《北湖游望》:‘浴凫衔藻戏,惊鹭带鱼飞。'

  张正见《赋得日中市朝满》[247]:‘云阁绮霞生,旗亭丽日明[248]。尘飞三市路,盖入九重城。'

  又《山园闺怨》:‘山中桂花落,不为俗人留。'

  又《从籍田》:‘洛城钟鼓急,灵台云雾卷。森森虎棨下,霭霭鸾和转。'

  阴铿《咏雪里梅》:‘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消。'

  沈炯《长安少年行》:‘泪尽眼方暗,脾伤耳自聋。'

  齐赵儒宗《咏龟》:‘有灵堪托梦,无心解自谋。不能蓍下伏,强从莲上游。'

  王褒《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半形随汉阵,全影逐胡兵。'

  隋炀帝《塞外行》:‘旌旗挂龙虎,壮士慕鹰鹯。'

  尹式《别宋常侍》:‘游人杜陵北,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终是一飘蓬。愁鬓含霜白,衰容寄酒红。'

  江总《秋日昆明池》:‘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

  又《秋日登广川城南楼》[249]:‘远气疑埋剑,惊禽似避弓。'又:‘夜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又:‘徒怀建业水,复想洛城宫。不及孤飞鸟,独往上林中。'

  刘臻《咏江边枯柳》:‘无复凌云势,空余激浪根。'又:‘可嗟摧折尽,讵得上河源。'

  虞世基《咏栖鹊》:‘风栖叶难隐,月宿影常危。惊心不自定,还绕暗中枝。'

  又《零落桐》:‘零落三秋干,摧残百尺柯。空余寸心在,生意渐无多。'

  又《昆明织女石》[250]:‘支机就鲸石,拂镜取池灰。'

  又《述怀》:‘去国嗟人事,反袂岂须论。岭外无春草,何处觅王孙。'

  明余庆《咏死乌》:‘暮空长罢噪,箭急不知惊。赖余琴曲里,犹有夜啼声。'

  李巨仁《咏镜》:‘无波菱自动,不夜月常明。非唯照佳丽,复得厌山精。'

  岑德润《咏尘》:‘漠漠素尘扬,霭霭满康庄。无由裨峻岳,暂得绕歌梁。'

  江淹《咏古》:‘昔与三端竞,能回百万兵。今日如桃李,翻悲荆棘生。'

  孙万寿《咏庭中枯树》[251]:‘庭前生意尽,井上半心空。匠石无劳顾,臃肿甚难工。'

  魏彦《咏雏燕》[252]:‘欲举翅无力,思鸣声不啭。徒结衔泥心,未有凌风便。'

  庾信《咏镜》:‘光如一片水,影似两边人。月出无有桂,花开不待春。'

  又《麟趾殿校书》:‘月落将军树,风惊御史乌。'

  又《寄王琳》:‘玉关道路远,金徽音信疎。独下千行泪,看君万里书。'

  孔范《和陈主咏镜》[253]:‘虎贲秋兴日,龙镜览颜时。衔思未得报,空叹鬓如丝。'

  柳正言《咏挑灯杖》:‘徙倚膏腴侧,点染兰泽脂。虽无匡救力[254],曾有助明时。'

  卢思道《从军行》:‘寒风萧萧度水来,归雁翩翩映天没。'

  明余庆《从军行》:‘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李百药《昆明池》:‘大鹏方远击,沈灰独未然。知君啸俦侣,短翮从连翩。'

  萧悫《闲斋叙望》:‘星文如鼎足,云势似冠缨。'

  王胄《悲秋云》:‘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

  薛道衡《春闺怨》:‘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王褒《凌云台》:‘窗开神女殿,梁照美人虹。'

  又《赠周处士》:‘犹持汉使节,尚服楚臣冠。'‘飞蓬去不已,客思渐无端。'

  陈晤《经孟尝君墓》:‘泉户无关吏[255],鸡鸣谁为开。'

  胡师耽《初秋独坐》:‘落花覆幽渚,宿鸟惊暗丛。'

  许倪《破扇》:‘蔽日无全影,摇风有半凉。不堪障巧笑,犹足动衣杳。'

  黄叔度《看王仪同拜》:‘春花舒汉绶,秋蝉集赵冠。浮云生羽盖,明月上银鞍。'

  伏道和《从军五更转》:‘强听梅花落,误忆柳园人。'

  尹式《送晋熙公》:‘太行君失路,扶摇我独飞。无复红颜在,空将白发归[256]。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又:‘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

  萧悫《寻卢黄门》:‘超忽暮涂远,放旷神襟清。'

  虞世基《初渡江》:‘仗策暂回首,掩涕望江濆。无复东南气,空随西北云。'

  王慎《七夕》:‘天河横欲晓,凤驾俨应飞。落月依妆鉴,浮云动别衣。'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又《入龙州》:‘夜杂骊龙睡,晨披鬼魅行。'

  又《谒二妃庙》:‘送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江鸢啸风雨,山鬼哭朝昏。'

  又《初发荆府赠崔长史》[257]:‘仍随五马谪,载与两禽奔。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

  又《赠严侍御》:‘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

  又《至韶州谒能禅师》:‘愿以有漏躯,幸薰无生慧。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又:‘坐禅罗浮中,寻异南海裔。何辞御魑魅,自可乘炎厉。回首望故乡,云林浩亏蔽。不作别离苦,归期多年岁。'

  又《题梧州陈司马山斋》[258]:‘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春至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沈佺期《春日昆明池侍宴》:‘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

  又《春雨应制》:‘周原五稼起,云海百川归。愿比零陵燕,长随征旆飞。'

  又《送司马二侍郎北征》[259]:‘云迎出塞马,风卷度河旗。'

  又《禁省叹狱中无燕》:‘拾蕊和丛棘,衔泥怯死灰。不如黄雀语,能雪冶长猜。'

  又《题铜柱》:‘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不知林邑地,犹隔通明天。'‘思君无限泪,堪作日南泉。'

  又《出塞》:‘饥乌啼旧垒,疲马思空城。辛苦皋兰北,胡霜犯汉兵。'

  褚亮《禁苑饯别应令》:‘大藩初锡瑞,出牧迩皇京。暂以绿车重,言乘朱传荣。'

  孙逖《饯许评事摄御史巡南军》[260]:‘议狱持邦典,临戎假宪威。风从阖闾去,霜入洞庭飞。'

  又《游卢山》:‘野桐出炉上,山花落镜前。'

  陈子昂《咏燕昭王》:‘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261],昭王安在哉?'

  贺朝《宿云门寺》:‘蛛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

  乔知之《疲骏篇》:‘扣冰朝饮黄河源,拂雪夜食天山草。'

  董思恭《昭君怨》:‘汉日正南远,燕山直北寒。'

  崔国辅《古意》:‘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着。'

  孔德绍《经太华山》:‘疎峰起莲叶,危塞越桃林。'

  庾抱一《骏马》[262]:‘回鞍拂桂白,赪汗类尘红。灭没虽留影,无因圉汉宫。'

  孔绍安《咏叶》:‘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郭元振《昭君怨》:‘闻道河南使,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遣惜蛾眉。'

  弘执恭《秋池一株莲》:‘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

  杜淹《咏鬭鸡应秦王教》[263]:‘虽言百鬭胜,会自不论功。'

  綦毋潜《题高峰院》:‘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徐伯乐《赋得班去赵姬升》[264]:‘今日持团扇,非是为秋风。'

  包融《咏阮公啸堂》:‘至今来清风,时时动林树。'

  裴延《隔壁闻妓奏乐》:‘徒闻弦管切,不见舞腰回。赖有歌梁共,尘飞一半来。'

  孔德绍《照镜见白发》:‘谁分菱花影[265],还看蓬鬓秋。'

  孔绍安《咏石榴》:‘可怜中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张九龄《望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泠然《回山寺》:‘林狖欺童子,山精试老僧。'

  杜审言《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长孙无忌《灞桥待李将军》:‘飒飒枫叶下,遥遥烟景曛。灞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

  张九龄《湘中言怀》:‘归去田园老,谪来轩冕轻[266]。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鱼意思在藻,鹿心怀食苹。时哉苟不达,取乐遂吾生。'

  又《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某祷虽已久,毗心难重违。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我来不外适,幽抱此中微[267]。静入南风奏,凉生松柏围。'

  又《从驾潼关》:‘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李峤《从驾出都》:‘雷奋六合开,天行万乘出。'‘芒巩云外来,咸秦雾中失。'

  宋之问《则天挽歌》:‘还应鼎湖剑,千载忽同归。'

  又《杨将军挽歌》:‘亭寒照苦月,陇暗积愁云。今日山门树,何处有将军。'

  又《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王维《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回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又:‘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又《从蓬莱道中遇雨》[268]:‘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又《田家》:‘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柴车驾羸犊,草屩牧膏豨。多雨红榴折,新晴绿芋肥。'

  又《积雨辋川庄作》[26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又《早春行》:‘紫梅花发遍,黄鸟声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又《敕赐百官樱桃》:‘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春樱出上栏。自是寝园新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又《和晋公扈从》[270]:‘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寒山天仗外,温谷洛城中。'又:‘出游逢牧马[271],罢猎见非熊[272]。'

  又《早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又:‘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又《送刘司直赴安西》[273]:‘苜蓿随天马,蒲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274],不敢觅和亲。'

  又《送李太守赴上洛》:‘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又《汉江临岘》:‘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又《题李山人壁》:‘人事皆如梦,狂来止自歌。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又:‘翻嫌枕席上,无奈白云何。'

  又《被黜济州》:‘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275]。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奚贾诗:‘眠磵花自落,步林鸟不飞。'

  又:‘溪谷何萧条,日入人独行。'[276]

  又:‘落日下平楚,孤烟生洞庭。'

  常建《吊王将军墓》:‘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又《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277]:‘山人弹琴处,石上青萝盘。'

  祖咏《归汝坟庄别卢象》[278]:‘沤麻入南涧,刈楚向东灾。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

  又《渡淮河寄武平一》:‘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279]。'又:‘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280]。'

  又《寄王长史》[281]:‘汝颍俱宿好[282],往来托层峦。终日何寂寞,绕篱生蕙兰。'

  又《宿李明府客堂》:‘旅宿倦愁卧,空堂闻曙更。风帘摇烛影,秋雨带虫声。'

  又《登蓟邱》:‘燕台一望客心惊[283],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又《长乐驿留别卢象裴总》:‘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灞水行人少,商山驿路深。'

  钱起《空宗寺哭玄上人》:‘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又《赠阁下阎舍人》:‘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又《湘灵鼓瑟》[284]:‘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又《驾避狄岁送韩云卿》:‘白发壮心死,愁看国步移。关河惨无色,亲爱忽惊离。影绝龙分剑,声哀鸟恋枝。茫茫云海去,相忆不相知。'

  又《宿毕侍御宅》:‘落叶绕秋竹,丛兰思暗虫。薄寒灯影外,残漏雨声中。'

  严维《代宗挽歌》:‘波从少海息,云自大风开。'

  皇甫冉《早春登徐州城》:‘落日凭危堞,春风似故乡。江流通楚塞,山色远徐方。'

  又《寄李侍御》:‘长在府中持白简,岂知天外有青山。'

  祖迥《怀欧阳山人严秀才》[285]:‘鸦鸣东牖曙,草秀南湖春。'

  -------------------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七十六·彭定求
  蒋捷·唐圭璋
  阎苍舒·唐圭璋
  卷六·杜文澜
  第二十六出 合鎞·叶宪祖
  第二折·关汉卿
  提要·储光羲
  卷四·顾瑛
  宋词三百首(4)·朱祖谋
  卷十六 茕斋歌诗三十八首·李白
  卷七十·曹学佺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残春·徐志摩
  28、纳婢·蒲松龄
  九思·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558_1 【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薛能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细飞斑户牖,干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鼎消微是滓,车碾半和尘。   茶

  • 第五回 占龙头孙继成及第·佚名

    诗曰:落落堂中七尺躯灵前冷淡少人知杜鹃色染伤心泪孝媳贤孙实羡斯闲言丢开,书接上部,却说龙氏与爱姐,跪在老夫人灵前,眼望着死尸,母女们就一齐哭起来。唱:他母女双膝跌跪在草堂,与他那婆母蒙上纸一张,摆一个含口铜钱放口内,打狗

  • 卷一百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四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刋词话【宋一】词盛於宋而国初宸翰无闻然观钱俶之金凤欲飞遭掣搦为艺祖所赏李煜之一江

  • 列传第十七 李贤 弟远·令狐德棻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父,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魏大统末,以贤兄弟着勋,追赠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

  • 列传第五十九·刘昫

    ○冯盎 阿史那社尔 子道真 叔祖苏尼失 苏尼失子忠附 契苾何力黑齿常之 李多祚 李嗣业 白孝德 冯盎,高州良德人也。累代为本部大首领。盎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

  • 卷一百二十 志九十五·赵尔巽

      ◎食货一   明末,苛政纷起,筹捐增饷,民穷财困。有清入主中国,概予蠲除,与民更始。逮康、乾之世,国富民殷。凡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又普免天下租税,至再至三。呜呼,古未有也。道、咸以降,海禁大开,国家多故。耗财之途广,而生财

  • ●卷一·夏仁虎

    ◎俗尚都人习见官仪,多讲礼貌,周旋应对,往往中程,然其弊也伪。风气刚劲,不屈不挠,勇于赴义,重名知耻,然其弊也狠。顾本性多近质实,常见故家老辈,其接子弟后进,礼倨而词直,貌严而情亲,尚不失先民矩范,迨末季渐浇漓耳。妇女见客,非特旗

  • 卷六·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六 纪年 太宗文烈皇帝四 【庚戌】天会八年春尼雅满乌绅伊都居云中鄂勒欢居燕山 逹兰屯潍州 遣台吉贝勒逹尔吉天使铁黑贝勒提兵南援乌珠 因围楚州【宋史本纪云正月】 右都监栋摩以病

  • 四三六 军机大臣奏阅看发下拟交武英殿书目单并无应抄录之本片·佚名

    四三六 军机大臣奏阅看发下拟交武英殿书目单并无应抄录之本片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二日蒙发下拟交武英殿书目一单,臣等阅看有无应交四库馆抄存书籍。臣查单内所开《御纂朱子全书》等书十九种,均已拟入钞录;其《苏米志林》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阿桂

    九月庚辰阿尔泰岳钟璜奏言金川与绰斯甲布九土司攻鬬一案【臣】等防同出口查办先令委员传示各土司随于八月十三日起程兹行抵维州据副将董天弼知州王采珍禀称奉传各土司齐集丹坝适遇郎卡差人跪于岭上喊禀愿退碉卡只求准

  • 王恭传·房玄龄

    王恭,字孝伯,为光禄大夫王蕴的儿子,定皇后的兄长。少负美誉,清高过人。以门第高贵才能超拔而自负,常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与王忱齐名且有深交,仰慕刘忄炎的为人处世。谢安常说:“凭王恭的才品和门第,将来可以做一方诸侯。”曾

  • 自序·姚莹

    台湾郑氏之平也,提督施琅自海道驰奏,七日达京师。圣祖嘉之,封靖海侯。总督姚启圣得台湾报,乃奏,已迟旬日,故不得封。然启圣经营台湾二十年,黄梧、施琅皆郑氏故将,为启圣招降,本遣平台;琅功实启圣功也。乃琅封而启圣不封,当时大臣

  • 唐纪七十三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887)·司马光

    唐纪七十三 唐僖宗光光启三年(丁未,公元887年) [1]夏,四月,甲辰朔,约逐苏州刺史张雄,帅其众逃入海。 [1]夏季,四月,甲辰朔(初一),徐约赶走苏州刺史张雄,张雄率领他的人马逃往海上。 [2]高骈闻秦宗权将寇淮南,遣左厢都知兵使毕师铎将

  • 卷三·杨士勋

    ◎桓公起元年,尽七年[疏]《鲁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以桓王九年即位。《世本》作轨。《谥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春,王正月。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诸侯无专立之道,必受国于王。若桓初立,便以见治,故详其即

  • 律吕阐微卷七·江永

    婺源江永撰旋宫按礼运曰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爲宫也谓十二律皆迭爲宫宫者一钧之主也毎一律爲主则商角徴羽变宫变徴或用倍或用半或在后或在前各有当用之律与之相比而成钧调也欲眀旋宫之理当先知清浊高下有倍有半之理朱载

  • 隐公·隐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

  • 齐民要术·贾思勰

    北魏贾思勰编撰。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而且比较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作者总结了历史上的重农思想及经验。“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著成了此书。全书约十一万多字,卷首有作者自己写的《序》和《杂说》

  •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刘宋功德直玄畅共译。一向出生菩萨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