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孝则先生书问

孙孝则先生书问

昨於西关伫觅仙舟。竟不可得。怅然久之。正拟来朝发广陵棹。奉晤台从於旌忠。乃接翰教欣然信未我远也。即戒舆人。造请大教。盛使又谓舄凫他适。不获相见。不得不却读示编。知老道翁为佛祖慧命。不惜眉毛。良可赞叹。敢以管见上佐高明者。近日衲子家颇多褊见。牙齿又复尖利。吾辈必应使之帖然俛首。乃图天下太平。如洞山近裔掀翻世派。其持论未尝不坚。而济上家各抱不平。多有向弟哓哓者。惟以苍天苍天一语答之。窃见大编详於世裔。政可上接传灯。而编名指月。顾名思义。指月重在法要。不在源流。倘以世裔为主。则须凿然辟之。方塞其口。否则资之谈柄。道我辈於指月二字。颟顸了也。若据法要。其间详略异同。首正尾正。止须竿头商酌矣。及此枣梨初试。或仍传灯之名可乎。惟高明喝正之。弟虽同诸方草草往来。初无所见。若谓脚根随人。久无此心。或以点缀行墨。断不敢落在谁家。蒋虎老不知於诸方亦有所向否。惟与弟晨夕间语。略见梗概。容书出另请法诲可也。文选楼良晤不远。不尽欲言。弟宗彝顿首。

(近阅浙中诸刻。掀翻世次。自相互异。识者悲之。孝则先生乃当代法门尊宿。来书谆谆以传灯世次为重。甚合乐读着录苦心。文字禅永为法护。谅佛祖龙天必同声赞助云 济阳江湘识)。

猜你喜欢
  卷之一·佚名
  卷第三十七·佚名
  第十六 舍利弗经之义释·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二卷·宝亮
  新旧问题的根本解决·太虚
  构成佛教之要素·太虚
  佛说宝带陀罗尼经·佚名
  卷十七·性音
  佛学院院董会略史·太虚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序·宗喀巴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湛然
  摄大乘论本卷上·无著
  生经卷第四·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三目录【一百十六字】摸鱼儿【又一体】程垓黄机卢祖皋张榘【五首】黄昇陈允平李演王沂孙张炎【四首】欧良陈策林正大李彭老王易简【二首】葛长庚程

  • 唐诗镜卷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八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八 张九龄【本传云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登进士第拜校书郎玄宗在东宫举天下文藻之士亲加策问九龄对策高第开元中选中书舍人後出为桂州都督充岭南按察使召入累

  • 卷一百八十五·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货下七·脱脱

        ◎食货下七   ○酒 坑冶 矾 香附   酒 宋榷酤之法:诸州城内皆置务酿酒,县、镇、乡、闾或许民酿而定其岁课,若有遗利,所在多请官酤。三京官造曲,听民纳直以取。   陈、滑、蔡、颍、随、郢、邓、金、房

  • 卷八·本纪第八·柯劭忞

      ○世祖二   至元元年春正月丁丑朔,高丽国遣使贺正旦。戊戌,杨大渊进罗绢三百端,优诏谕之。癸卯,罢宋人互市。   二月辛亥,选儒士译写经书,并纂修国史。丙辰,罢陕西行户部。癸酉幸上都。诏总管史权等二十三人入觐。

  • 前汉高后纪卷第六·荀悦

      初。高后命孝惠张皇后。取后宫美人子养之。而杀其母。以为太子。立为皇帝。皇帝年幼。高后临朝称制。立兄子台为楚王。台弟产为梁王。禄为赵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高皇后将王诸吕。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

  • ●客滇述·顾山贞

    云间顾山贞撰戊辰毅宗崇祯元年,陕西延安府保定县杜木川有耕夫闻空中声,仰视之,见火一簇从天而下,急避入岩中,火即坠前数十步,光焰蓬勃,尘土涌起十余丈。耕夫趋归,呼众往视,土皆焦灼,尚炽热不可近。明日,锄得一物,如舂石而黑色,错杂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明山宾传·姚思廉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父亲明僧绍,隐居不入仕途,宋代末国子博士征召,不去上任。明山宾七岁便能讲大道理,十三岁博通经传,居丧尽礼。服丧期满,任职州从事史。起家到朝廷作官。他的哥哥明仲璋被痼疾缠绕,家财渐被耗尽,明山宾便

  •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

  • 卷七 谏诤章第十五·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言为臣子之道,若遇君父有失,皆谏争也。曾子问闻扬名已上之义,而问子从父之令。夫子以令有善恶,不可尽从,乃为述谏争之事,故以名章,次《扬名》之后。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

  • 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第二十四·晏婴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榖,其县十七,着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以为其子孙赏邑。寡人不足以辱而先君,今为夫子赏邑,通之子孙。”晏子辞曰:“昔圣王论功而赏贤,贤者得之,不肖者失之,御德修礼,无有荒怠。今事君而免

  • 襄公·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秋八月己巳,诸侯同盟于重丘。公至

  • 大雲初分得转生死业烦恼健度第六·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生死烦恼业田。得心定愿藏法门。唯愿如来。广为生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开示解说。此经有得生死烦恼田果实法门。复有生死田乐王法门。复有生死庄严住

  • 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太虚

    ──二十二年十月在汉口市商会讲──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这是题目的概括意义,此次由汉口律师公会、佛

  • 第三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三(三十三天之十)时诸天众。心生敬重。复听帝释所说法要。合掌顶上。白帝释言。我今现见此法势力。天王说法。随我等心。得信清净。阎罗使者。亦随渐灭。随闻如来所说法力。即皆消灭。何况修行。若有修行至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八·澄观

    疏。大文第五。有十善友寄十地。第一婆珊婆演底夜神。寄初欢喜地者。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故。以于春时主当等者。盛德如春和畅发生故。表分别见日皆已亡者。初地断见惑即分别烦恼故。疏宗说兼通者。前

  • 卷第十三·元来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