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法灭尽经

又名《法灭尽经》。印度佛教经典。失译人名,附宋录。一卷。首存尾残。经文叙述佛在拘夷那竭,将入涅槃,预言佛法灭尽时的情况。谓其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佛教。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淫佚浊乱,男女不分。真正勤修佛法者反遭诋毁。

《佛说法灭尽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法灭尽经 原文

猜你喜欢
  五蕴皆空经·佚名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佚名
  小道地经·佚名
  小道地经·佚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佚名
  遗教经论·佚名
  金刚般若经疏·智顗
  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二谛义·吉藏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佚名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圆信
  律二十二明了论·佚名
  四分比丘尼戒本·怀素
  黄莲东岩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五十七·彭定求

        卷857_1 【七言】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赤凤髓,   水求北海黑龟精。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

  • 卷三十一·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一 【起丙午梁武帝普通七年魏孝明帝孝昌二年 尽壬子梁武帝中大通四年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凡七年 【丙梁普通七年午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万历十年正月庚甲朔 上御皇极殿受百官朝贺遣侯将建先邓世栋伯卫国本李应臣郭应乾左都督李鹤都指挥佥事陈昌言祭长陵等 九陵及 景皇帝陵 哀冲 庄敬二太子坟○壬戌立春 上御皇极殿受群臣贺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宣

  • 通鉴答问卷二·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赧王燕昭王问郭隗曰得贤士与之共国以雪先王之耻或问燕昭可谓贤君欤曰复雠天下之大义也记礼者曰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寝苫枕干弗与共天下此天之经地之义所谓民彞也周幽之祸申侯为之平王忘雠而戍申扬之水之诗

  • 序·锁绿山人

    尝读明史,自神宗、熹宗时,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创造宏业,启辟疆宇,迨庄烈帝季年流贼李自成陷京师,而世祖章皇帝统一天下,江南、闽粤、滇黔以次皆归版图,明之所以亡,大清之所以兴,其迹灿然着也。昔周之先,太王、王季、文王累

  • 元晖传·魏徵

    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琛,魏国恒、朔二州刺史。 父亲元翌,尚书左仆射。 元晖眉毛胡须美妙如画,举止也很美,很爱学习,广泛读书。 他年少时就在京师得到了好名声,北周太祖遇见了,很礼遇他,让他与诸皇子相处,每每同桌共砚

  • 萧韩家奴传·脱脱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萧安抟之孙。少年时好学,成年后到南山读书,博览经史,通晓辽、汉文字。统和十四年(996)开始出任官职。家中有一头牛,不听使唤,其奴仆得到好价钱将它卖了。韩家奴说:“自己得利,让别人受害,我不能

  • 卷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七赏赉康熙九年庚戌三月辛未上谕户部十库所有旧物与其虚置於此何如分赐旗下贫丁尔部即偕工部察有当给予者集议以闻寻户部工部议覆

  • 卷十六·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六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文公二经【辛丑】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杜须句鲁之封内属国也僖公反其君之后邾复灭之书取易也例在襄十三年○句其俱反】遂城郚【杜无传因伐邾师以城

  • 谈习气·梁漱溟

    我常说;&ldquo;一切罪恶过错皆由懈惰中来&rdquo;,实是如此。精神不振,真是最不[得]了的事。最让人精神不振者,就是习气。凡自己心里不通畅,都是自找,而非由于外铄。心小气狭都是习气,也就是在里边有私意。人人都有要好的心;但终

  • 佛说初分说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优楼频螺耆年迦叶。与五百眷属。还诣佛所。到已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顶礼。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归佛出家奉持戒律。愿佛摄受。佛言善来。汝今于我法中。修持梵行

  • 卷第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辨业品第四之八因辨诸业性相不同。当释经中所摽诸业。且经中说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其相云何。颂曰。安不安非业  名善恶无记论曰。诸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

  • 卷第二十九(第五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九(第五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八法中迦絺那衣法第一佛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于桑祇陀国安居。过三月自恣竟作衣毕。持衣钵向舍卫国。道路多雨泥水。是诸比丘以多雨泥水故。甚大疲极热风所恼

  • 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静泰

    释静泰撰夫文字即解脱真场。摽不二之宗。名句称波若玄扄。开唯一之路。是以法籍驰简。诏百亿而同文。至教驱辙。环大千而共轨。玉箱花题。炳发天城。金牒宝词。昭彰龙宇。自悲云西起。慈液东飞。肇渐昭于周星。终大明

  • 鲊话·佟世思

    1卷。汉军旗人佟世思撰。为作者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访广东恩平时,记其风土人情政事之书。有 《与梅堂遗集》、《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及《辽海丛书》本。

  • 雪宧绣谱·沈寿

    《雪宧(yi)绣谱》是清末民国初年刺绣大师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绣谱,她开创了“仿真绣”技法,作品在海外受到了意大利皇室等的嘉奖;在全国各地开办绣校,尤以南通女红传习所最为出名;在生命的后期,完成了这本《雪宧绣谱》。

  • 人间乐·天花藏主人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18回。清无名氏撰;题“天花藏主人编次”。今有清乾隆年间宝轮堂刊本。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又有清初刊本,目录叶有题“新镌批评绣像锦传芳人间乐”,卷首有“锡山老叟题于天花藏”的序。

  • 出家缘经·佚名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又作出家因缘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旨在说明毁犯五戒之罪报,即:(一)杀生,若犯此罪,则有恒常痛苦、怨怨不息、思虑多恶、见者怖惧等十恶报。(二)偷盗,若犯此罪,则有恒为众疑、亲友恶逆等十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