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哀时命

【原文】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徕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

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 河广而无梁。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

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弱水汨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白日<日宛>々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车既弊而马罢兮,蹇邅徊而不能行。

身既不容於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於榑桑;

右衽拂於不周兮,六合 不足以肆行。

上同凿枘於伏戏兮,下合矩矱於虞唐。

愿尊节而式高兮,志犹卑夫禹、汤。

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

世并举而好朋兮,壹斗斛而相量。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

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

愿舒志而抽冯兮,庸讵知其吉凶?

璋珪杂於甑窐兮,陇廉与孟娵同宫。

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而盈匈。

魂眇眇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忡。

志欿憾而不憺兮,路幽昧而甚难。

块独守此曲隅兮,然欿切而永叹。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鬲}其若波。

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骋骐骥於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置援狖於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驷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升。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箟簬杂於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矰隿。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务光自投於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於水渚。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虹霓纷其朝霞兮,夕婬婬而淋雨。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下垂钓於溪谷兮,上要求於仙者。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后。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魂眐々以寄独兮,汨徂往而不归。

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鸾凤翔於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蛟龙潜於旋渊兮,身不挂於罔罗。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沉於汨罗。

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摡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时厌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纾情。

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伯夷死於首陽兮,卒夭隐而不荣。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得逞。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生天墬之若过兮,忽烂漫而无成。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怛而萌生。

愿壹见陽春之白日兮,恐不终乎永年。

【鉴赏】

此篇作者为庄忌所写,东汉为了避明帝讳,改「庄」为「严」,从《哀时命》一篇来看,提到屈原投泪罗而死,虽然身体腐败,但是屈原的志节却不改变,可见是庄忌哀屈原之忠贞而写,王逸曾说:「忌哀屈原受性忠贞,不遭明君而遇暗世,斐然作辞叹而述之,故曰哀时命也。」虽然是「叹而述之」,但从全文来看,却没有提及屈原的各种生平遭遇,又加上文中又言「子婿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泪罗。虽体解而不变兮,启忠信之可化。」将屈原和子婿的忠信作为例子,因此可能不是叹述屈原的遭遇,加上文中多提及赤松、王乔等得道仙人,诗中表现出强烈的追求功名和远离祸患以保全身的思想,与屈原的高洁人格有所不同,因此,极有可能是庄忌对自身的遭遇而有所抒发,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概,强烈表现出愤世嫉俗的的思想,而文中提到「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正是此篇的主旨所在。从全文来看,作者于文中提及:「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表达出作者认为时光已渐渐离离去,但是我的声名却还没有建立,此种心志和古代的知识份子期待国君的选贤与能,能够一举发挥长才,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和屈原的忠贞爱国的心志有所不同,在文章艺术上则缺少创造性,但却可从另一角度来赏析,窥见庄忌内心的抒发之情。

庄忌,汉会稽吴(今苏州)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名严忌,与邹陽、枚乘等唱和,是梁孝王门下著名辞赋家。作品仅此一篇。

此赋感叹屈原生不逢时,空怀壮志而不得伸。此赋纯属騷体,保持了由贾谊开创的西汉早期騷赋所具有的特点。感情真挚,篇幅短小精悍,是咏屈赋中的佳品。

【评价】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哀时命》是 (庄)忌哀屈原受性忠贞,不遭明君而遇暗世,斐然作辞,叹而述之,故曰' 哀时命' 也。 这种看法并不确切,实际上时即当今,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此 予就是自己,并非指屈原。这从篇中援引古代贤士高风亮节的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汨罗。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中,可以清楚看出。因此,庄忌此作,是在哀伤自己虽然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但是却生不逢时,颠沛流离,一直沉于下僚,不过寄贵族篱下作清客,无由施展才智,以致 老冉冉而逮之 ,白白虚度时光的人生际遇。因此,他对当时社会美丑不辨、贤愚不分, 璋珪杂于甑窐兮,陇廉与孟娵同宫 ,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权! 的不正常、不健康、不合理的现实深感不满,故而 志憾恨而不逞兮,抒中情而属诗。 强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当时很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内心苦闷和抗争。这样的内容题材又是汉初騷体赋最适于表现的,所以《哀时命》大体上完全模拟《离騷》的形式,尽管在艺术上没有多少创新的意向,然而在感情的宣泄上毕竟较真切、沉实,非一般无病呻吟者所能比。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一百零一·彭定求
  ●第四十出 诘祟·孟称舜
  ●第二十三出 妓饮·孟称舜
  第一折·佚名
  第四折·武汉臣
  冻苏秦衣锦还乡·臧懋循
  卷第二十四·陈与义
  卷274 ·佚名
  巻十二·刘履
  卷八十·陈起
  卷一百八十六·陈思
  提要·陈焯
  卷三百六十一·佚名
  宋词鉴赏辞典·前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彭定求

        卷7_1 【虚池驿题屏风】宜芬公主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卷7_2 【嘲陆畅】宋若华   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鸾相对立梧桐

  • 祭日·戴望舒

    今天是亡魂的祭日,我想起了我的死去了六年的友人。或许他已老一点了,怅惜他爱娇的妻,他哭泣着的女儿,他剪断了的青春。他一定是瘦了,过着飘泊的生涯,在幽冥中,但他的忠诚的目光是永远保留着

  • 卷九十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七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静志居诗话明以贾客而称诗者众矣若歙州之郑作程诰龙游之童佩皆贾也然郑程皆受学于李空同童执经于归太仆则不得以贾人目之故録杂流自谷淮以下而傔从之能诗者附焉】谷 

  • 卷八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秦藩【二人】朱敬錪【一首】敬錪字季量秦愍王樉八世孙有自吟亭诗草【静志居诗话季量诗太浅率曩富平李孔德曽以秦藩二诗集见贻久乃失去不复再覩当更访之】江邨雨夜骤雨连

  • 卷六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二罗隐夜泊义兴戏呈邑宰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一作在】图经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一作醉】灵听琵琶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大抵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一作是】不知

  • 卷一百四十 齊紀六·司马光

      起旃蒙大淵獻(乙亥),盡柔兆困敦(丙子),凡二年。   高宗明皇帝建武二年(乙亥,公元四九五年)   春,正月,壬申,遣鎮南將軍王廣之督司州、右衞將軍蕭坦之督徐州、尚書右僕射沈文季督豫州諸軍以拒魏。   癸酉,魏詔:「淮北之人

  • 卷七 前赵录七·崔鸿

    刘曜下 光初九年春三月曜立刘氏为皇后遣将军康平冦魏兴及南阳石勒将石他自雁门出上郡袭安国将军北羌王盆句除俘三千余落获牛马羊百余万而去曜大怒投袂而起即日次于渭城遣中山王岳追之曜进次富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六·佚名

    台阳集台阳集唐赞衮光绪十七年,奉调渡台,权台澎道兼按司篆,于七月二十二日履任;旋补台南府知府:在台将及四载矣。窃思红毛辟地,赤嵌营城;自建行省,如适乐土。三千界外,白浮吉贝之花;九十峰前,红醉槟榔之酒。听羊更于老衢之岭,浪静

  • 一○四九 湖北巡抚李绶奏续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及作速抽改给还缘由折·佚名

    一○四九 湖北巡抚李绶奏续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及作速抽改给还缘由折乾隆四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湖北巡抚臣李绶跪奏,为遵旨抽改《纲目续编》,恭折汇奏,仰祈睿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一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因披

  • 卷十六·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六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齐灭纪隐公元年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 二年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

  • 五七 一个有利的特点·邹韬奋

    我在上次和诸位谈过香港新闻检查的情形。我们主张言论自由的人们根本反对新闻检查的制度,所以对于香港的新闻检查当然也说不上有什么好感。但是平心而论,中国人在香港办报,尤其是在当前的阶段,所受到的检查制度的桎梏,比在

  • 卷一五二·邱濬

    ▲列屯遣戍之製 《詩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杕杜》以勤歸也。 程頤曰:“毒民而不由其上

  • 论功第五十二·桓宽

    【题解】经过西汉人民长期奋战,到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战争,终于取得很大胜利,对统一中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夫高度赞扬&ldquo;先帝征不义&rdquo;,是&ldquo;为万世度&rdquo;,认为&ldquo;以义伐不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rdqu

  • 集文字禅序·蕰上

    我夫子以生民未有之圣兢兢焉取六经而删定笔削之日述而不作窃比于我老彭噫何德之盛而辞之谦也今我达公者系出帝胄少负颖异及国破家亡晦迹缁侣阅历艰险固已老其才矣矧又面壁有得证无上三昧传正法眼藏以慧心而发辩才即高

  •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五·明盂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普說普說。喝一喝云。山僧連日來。抖擻尿腸。費盡氣力。總不見有箇出格丈夫。向山僧未開口前。掀翻法座。把山僧打進方丈去。一者見得顯聖法社有人。二者免致山僧向耳裏

  • 乌蒙秘闻·许指严

    《乌蒙秘闻》一书是许指严在民初"反满"思想的影响下,为生计考虑,以清初滇东北改土归流为背景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

  • 却温黄神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或谓系唐代不空所译。又作却(却)温神咒经、却温黄神咒经。却,退却避除之意;温,指瘟疫毒气。本经明示退却毒害、消殃之法。收于卍续藏第三册。乃佛陀游王舍城竹林精舍说法时,毗耶离国(梵Vais/a^li )疫气流行,会

  • 自说经·佚名

    《自说经》(巴利文:Udana),为佛教典籍,此经在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语《巴利大藏经》中收于小部 (佛经)十五尼柯耶第三部。该经主要是叙述佛陀(释迦牟尼)从证得缘起法至入涅槃的一生游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