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
--自救者得救
【原文】
目居月诸(1),照临下土(2)。
乃如之人兮(3),逝不古处(4)。
胡能有定(5),宁不我顾(6)。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7)。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一之人兮,德音无良(9)。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10)。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11)。
【注释】
(1)居、诸:语气助词,没有实意。(2)下土:在下面的地方,大地。(3)如之人:象这样的人。(4)逝:语气词,没有实意。古处:象从前那样相处。(5)胡:何怎么。定:止,停止,止息。(6)宁:岂,难道。顾:顾念,顾怜。(7)冒:覆盖。普照。(8)报:理会,搭理。(9)德音:动听的言词。(10)畜:同“慉”,意思是喜好。卒:终,到底。(11)述:循,依循。不述:指不遵循义理。(1)居、诸:语气助词,没有实意。(2)下土:在下面的地方,大地。(3)如之人:象这样的人。(4)逝:语气词,没有实意。古处:象从前那样相处。(5)胡:何怎么。定:止,停止,止息。(6)宁:岂,难道。顾:顾念,顾怜。(7)冒:覆盖。普照。(8)报:理会,搭理。(9)德音:动听的言词。(10)畜:同“慉”,意思是喜好。卒:终,到底。(11)述:循,依循。不述:指不遵循义理。
【译文】
太阳月亮在天上,光辉普照大地。
世间竟有这种人,待我不像从前样。
何时他不在放荡,难追不顾我忧伤?
太阳月亮在天上,每天升起在东方。
世间竟有这种人,花言巧语没心肠。
何时他不再放荡,何时我才忘忧伤?
太阳月亮在天上,每天升起在东方。
生我养我亲父母,他竟半路把我抛。
何时他不再放荡,待我无情更无义!
【读解】
先说日月。日月在天,虽然有可能暂时被阴云退档,却始终在天,光鉴大地,把一切阴暗邪恶不可告人的污秽暴露在它们的光辉之下,没有什么可以逃脱。
以日月为题,日月起兴,日月作比,大有深意焉。日月象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经地义,正气凛然。
一位弃妇,以日月的名义,控诉丈夫的朝三暮四,忘恩负义,抛弃合法妻子。她慷慨陈词,音调铿锵,凛然不可冒犯,道义的力量于此展露无遗。
被人抛弃,就像坐翘翘板,另一头的人突然不辞溜掉,这一头的人栽下来,摔得遍体鳞伤,青一块紫一决。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污迹,义正辞严地谴责忘恩负义者,这是顺理成章的。问题在于,义正辞严地谴责之后怎么办?他人纵然可以同仇敌忾,可以洒一掬同情之泪,可以帮忙抚慰创痛,而拯救还得靠自己。正如自己肚子饿了,任何人都不能帮忙吃饭而使自己的肚于饱他起来,还得靠自己一口一。把饭吃下去。
自救是以实际的行动来告别过去,告别过去的自己,宣告对自己的信心和价值的确认,同时也是新的自我的诞生。挺起胸来朝前走。前面是大路和山丘,不管风吹和雨打,人生百年莫蹉跎。
所以,自救者得救,不自救者即使上帝也爱莫能助。
猜你喜欢 卷十九 吕刑第二十九·孔颖达 能天第十八·鹖冠子 原序·陈傅良 卷十四·山井鼎 卷三·欧阳修 卷七十八·乾隆 卷二十二 士丧礼第十二之三·李如圭 卷三十一·严粲 卷十五·魏了翁 第22章 丧大记·戴圣 第七 揣篇 2·王诩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三十一·智旭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