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三四 谕内阁《三国志》内关帝之谥着改为忠义

三三四 谕内阁《三国志》内关帝之谥着改为忠义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

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所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岂得谓公?从前世祖章皇帝曾奉谕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以褒扬盛烈。朕复于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灵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义烈忠诚,海内咸知敬祀,而正史犹存旧谥,隐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也。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陋习,所有志内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第本传相沿已久,民间所行必广,难于更易,着交武英殿将此旨刊载传末,用垂久远。其官版及内府陈设书籍,并着改刊,此旨一体增入。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表第九·外戚恩泽侯表·张廷玉
  卷四十·志第七·柯劭忞
  卷第二百八十七 後漢紀二·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一百五·王称
  卷二十三 补遗·计六奇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九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第三七四谕同治六年六月十四日一二二○七--九·佚名
  两汉笔记卷三·钱时
  一七二 章太炎的北游·周作人
  ●十 徙筠从州·佚名
  卷五十·佚名
  卷十七风教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785_1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无名氏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西施醉后情不禁,   侍儿扶下蕊珠阁。柔条嫩蕊轻wV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红能柔,绿能软,   浓

  • 卷二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212_1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高適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 李师中·唐圭璋

      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大中祥符六年(1013)生。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仁宗朝,提点广西路刑狱。历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1078)卒,年六十六。有李诚之集,不传。   菩萨蛮  

  • ◆天如禅师惟则(师子林别录)·顾嗣立

    惟则,字天如,吉之永新人。族姓谭氏,得法于普应国师、中峰本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曰「师子林」。有竹万竿,竹外多怪石,其中最高者类狻猊。他石或跂或蹲,厥状匪一,轩堂亭阁,冠绝一时,则公以中峰倡道天目师子岩,故名「师子」

  • 卷247 ·佚名

    马廷鸾 屺瞻拜墓 假汝稀年只八年,争教老境不凄然。 青山慈母已黄壤,绿鬓中男余白颠。 天外群鸿随灭没,云间孤鹤自蹁跹。 共携斗酒浇坟土,衰泪何由滴到泉。 马廷鸾 屺瞻道中 蓐食需明出远村,笋

  • 卷二百六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明 曹学佺 编元诗三十王翰题潮州郡学东亭虚亭倚危矶苍莽澹无迹幽人时往还濯足坐苔石芰荷露涓涓蒲苇风淅淅物性机尽忘上下皆自适遥峰敞空翠落日洞深碧悠然一舒啸造化亘今昔圣门竟

  • 卷六十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五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接武【中之一】皇甫冉巫山高巫山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高仲武云终篇奇丽】秋夜宿严维宅昔闻度宅门

  • 雍熈乐府卷之三·郭勋

    正宫端正好       衣锦还乡一班儿扶社稷衆公卿多应是随圣主天差降一个个

  •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陈寿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江表传曰: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吴录曰:恪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登讲论道艺,并为

  • 卷一百十七·列传第十四·柯劭忞

      札木合塔而忽台 脱黑脱阿   札木合,札只剌氏。太祖九世祖孛端察儿生札只剌歹,其母乃札儿赤兀惕兀良合之妇,已有身,为孛端察儿所掠,及生子,名以札只剌歹,义谓他人子也,是为札只剌氏之祖。札只剌歹生土古儿歹,土古兀歹生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纪昀

    列传宋 【一百十八】○宋一百十八吴泳徐范李韶王迈史弥巩 陈埙赵与■ 李大同 黄■〈田〉杨 大异吴泳徐范李韶王迈史弥巩陈埙赵与■李大同黄■〈田〉杨大异△吴泳吴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二年进士历官为军器少监行

  • 长孙嵩传·李延寿

    长孙嵩是代郡人。父亲名仁,昭成帝时是南部大人。长孙嵩为人度量宽宏,他的名字也是昭成帝给取的。十四岁时,已经代替父亲掌管事务。昭成帝晚年时,几个部落内发生内乱,苻坚让刘库仁管理国家大事,长孙嵩和元他等人率领部众归附

  • 卷47·陈邦瞻

    哲宗元祐七年夏四月己未,立皇后孟氏。后,洛州人,马军都虞候元之孙。帝年益壮,太皇太后历选世家女百馀人入宫。后年十六,太皇太后、皇太后皆爱之,教以女仪。至是,太皇太后谕执政曰:“孟氏女能执妇道,宜正位中宫。”命学士草制。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欧阳竟无

    導引一証智無戲論,佛境菩薩行,此之所謂教。何謂無戲論耶?無著釋龍樹八不偈雲︰非滅不滅,非生不生。應知諸句皆如是說。不可說此法非滅故名不滅,世諦不異第一義諦,一相無相故。亦不可說此法無滅故名不滅,非滅中複有滅故,涅 無體

  • 虚堂录序·丹霞子淳

    续藏经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宋 子淳颂古 元 从伦评唱 ~ 新增句读 虚堂录序 空劫前时。有无手人。入无影林。采无根树。向圆觉伽蓝。依光明藏。布戒定慧之柱础。架体相用之栋梁。以解脱为门。运法空

  •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王真

    又称《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道德经论兵要义》。唐代论述治国治兵之道的著作。王真撰。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刀兵不息,作者忧患于国家安危,惮思竭虑撰成此书,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呈献朝廷。今有明正统《道藏》

  • 诗解颐·朱善

    明人朱善撰。全书四卷,其体例:“不载经文,但以诗之篇题标目,大抵推衍朱子《集传》为说;亦有锲而不说者,则并其篇目略之”,其论诗先分章而论,后乃以“总论”阐明诗旨、发挥题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说云:“其说不

  • 所欲致患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道异学等问彼五阴六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等苦患之因;诸比丘遂诣佛所请示,佛告以五所欲产生之因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