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

随机推荐

  • 唐诗三百首卷二五言乐府·蘅塘退士

    《塞下曲·其一》: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解】: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

  • ●附录·况周颐

    ○蕙风词话诠评(不归按:人文本《惠风词话》无此评,乃唐圭璋作。) 临桂况舍人夔笙,最善于论词。虽其所作之词,亦不能尽符其论词之旨,要其所论,类多名言。兹择其《蕙风词话》中之有关作词旨要者,加以扩充阐明。其所说未惬吾意者,

  • 卷三十一·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一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一【律诗凡七十首】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别後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多欢酒军诗敌如相遇

  • 嘉禾百咏·张尧同

    宋 张尧同 撰胥山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此山空庙貌何以劝忠臣附考山在郡东二十五里接嘉善县境一名张山乃硖石之余支也吾郡诸山自天目发源尽于海盐北一支由硖石蜿蜒而来发为胥山平田突兀广寻数亩旧经云子胥伐越驻兵于

  • 卷七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一赵铎【一作驿诗一首】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圣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岂唯求傅野更有叶钧天审梦西【一作南】山下焚香北阙前道光尊圣日福应集灵年咫尺真容近巍峩大象悬觞从百寮献形为

  • 卷七十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七十二姚合合陜州人崇之?孙以诗闻元和十一年第进士歴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宝歴中监察殿中御史戸部贠外郎歴金杭二州刺史爲刑户二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陜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合世号以诗名

  •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司马迁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

  • 卷五十八·志第十·地理一·宋濂

        ◎地理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万历十八年八月庚午朔升佥事史旌贤为贵州右参议○以神机营参将许从谦充神枢营右副将○巡按云南御史杨绍程参黔国公沐昌祚贪纵不法诸状部议请 上裁夺令罚禄米半年原参人犯巡按官提问○狭西督抚奏言顺义王乞庆哈自伊祖

  • 宋之问传·刘昫

    宋之问,虢州弘农人。父亲宋令文,勇武有力,又工于书法,善于写文章。高宗时,任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宋之问二十岁时便知名,尤其善长于写五言诗,当时没有人比得上他。最初征召他与杨炯分别执掌内教,不久授官洛州参军,后转任

  • 张德胜传·张廷玉

    张德胜,字仁辅,合肥人。才略雄迈。和俞通海等人率舟师自巢湖来归附。从太祖渡江,攻克采石、太平。陈聎先前来进攻,和汤和等人打败来犯之敌,授予太平兴国翼总管。攻破蛮子海牙的水寨,生擒了陈兆先。攻下集庆,攻克镇江,授予秦淮

  • 卷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八职官略【五】领侍卫府三旗领侍卫内大臣【六人】掌统领侍卫亲军内大臣【六人】散秩大臣【无定员俱掌先後  宸御左右翊卫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   天子自将爰抡其

  • 卷八·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八呉江朱鹤龄撰太甲阿衡阿孔训倚疏云古人读阿倚同音故阿作倚也王安石曰阿大林之有助者保其君如阿平其国如衡苏阿衡尹之号犹太公号师尚父师其官也尚父其号也顾諟天之明命经典稽疑顾諟天之明

  • 摄大乘论卷中·无著

        无著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应知胜相第二之二  若唯识似尘显现依止。说名依他性。云何成依他。何因缘说名依他。从自熏习种子生故。系属因缘不得自在。若生无有功能过一刹那得自住故。说名依他。若分

  •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华

    作者是亚瑟·叔本华。逻辑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个先验的、在它之前的真理,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现形式的第二个形式。叔本华将引导至真理的途径分为逻辑的,经验的,超验的,超逻辑的。这四种理由和根据证明真理本身的同时也表

  • 百越先贤志·欧大任

    (明)欧大任撰,4卷。这是一部记述古代闽浙一带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体工具书,共收录从西周到东汉的历史人物如欧冶子、畴无余、讴阳、文种、计倪、范蠡等134人。古代闽浙一带有东越、闽越、欧越、南越、西越、骆越,统称百越

  • 北平录·佚名

    一卷。著者姓名不详。此书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遣徐达、李文忠分道出塞,追击王保保以及袭破应昌府的战事。但记载颇为简略。此篇载明初太祖命将北征之事。纪事简略,惟详于徐达、李文忠所上二表,太祖封爵诸臣诏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