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一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一【律诗凡七十首】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别後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多欢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

即事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期宿客不至

风飘雨洒帘帷故竹映松遮灯火深宿客不来嫌冷落一尊酒对一张琴

问移竹

问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间窠多种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偶吟二首

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无喜亦无忧正如身後有何事应向人间无所求静念道经深闭目闲迎禅客小低头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

晴教晒药泥茶竈闲看科松洗竹林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老去生涯祗如此更无余事可劳心

何处春先到

何处春先到桥东水北亭冻花开未得冷酒酌【一作着】难醒就日移轻榻遮风展小屏不劳人劝醉莺语渐丁寜

勉闲游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唯有分司官恰好闲游虽老未能休

寄两银榼与裵侍郎因题两絶句

贫无好物堪为信双榼虽轻意不轻愿奉谢公池上酌丹心緑酒一时倾

惯和麴糵堪盛否重用盐梅试洗看小器不知容几许襄阳米贱酒升寛【银匠洗银多以盐花梅浆也】

小桥柳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哭微之二首

八月凉风吹白幕寝门廊下哭微之妻孥朋友来相吊唯道皇天无所知

文章卓荦生无敌风骨英灵殁有神哭送咸阳北原上可能随例作灰尘

【立名按纪事太和中稹拜左丞相自越过洛别乐天云君应怪我流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又云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囘白尽老髭须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後囘相见无未几死于鄂乐天哭之曰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兹笔相诀其今日乎○稹以太和三年过洛五年卒于鄂州六年葬咸阳书録解题元稹与乐天齐名文章相上下出处亦不相悖晩而欲速托依奄宦得相卒为小人之归而居易始终全节呜呼为士者可以监矣】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氊帐里暖如春十分满琖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任老

不愁陌上春光尽亦任庭前日影斜面黑眼昏头雪白老应无可更增加

劝欢

火急欢娱切勿迟眼看老病悔难追尊前花下歌筵里会有求来不得时

荅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

虹梁雁齿随年换素板朱阑逐日修但恨尚书能久别莫愁州守不频游重移旧柱开中眼乱种新花拥两头李郭小船何足问待君乘过济川舟

晩归府

晩从履道来归府街路虽长尹不嫌马上凉於牀上坐緑槐风透紫蕉衫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

双刹夹虚空缘云一径通似从忉利下如过劒门中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可怜狮子座舁出净名翁

宿龙潭寺

夜上九潭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明年尚作三川守此地兼将歌舞来

嵩阳观夜奏霓裳

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爱者谁人唯白尹奏时何处在嵩阳迥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立名按韵语阳秋云沈存中谓霓裳为道调法曲观公此诗则霓裳用商调非道调明矣厥後文人往往指为亡国之音如杜牧诗霓裳一曲千峯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元家履信宅

鸡犬丧家分散後园林失主寂寥时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风荡醼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前庭後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和杜録事题红叶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绦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轝看风前唯两人题崔常侍济上别墅【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

求荣争宠任纷纷脱弃金貂祗有君散员疎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山色好当晴後见泉声宜向醉中闻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过温尚书旧庄

白石清泉抛济口碧幢红斾照河阳村人都不知时事犹自呼为处士庄

天坛峰下赠杜録事

年顔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顶上将探小有洞【小有洞在天坛顶上】喉中须咽大还丹【时杜方链伏火砂次】河车九转宜精链火候三年在好看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埽天坛

赠僧五首

鉢墖院如大师【师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年每岁於师处授八关戒者九度】

百千万劫菩提种入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荅佛恩深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殷懃一戒重千金

神照上人【照以说坛为佛事】

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曾向衆中先礼拜西方去日莫相遗

自远禅师【远以无事为佛事】

自出家来常自在缘身一衲一绳牀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相逢是道场

宗实上人【实即樊司空之子舍官位妻子出家】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清闲上人【自蜀入洛於长夀寺说法度人】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夀坛场近日开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弹秋思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疎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自咏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煖身未必得年非痩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寜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相府念多病春宫容不才官衔依【一作随】口得俸料逐身来白首林园在红尘车马回招呼新客旅【一作侣】埽掠旧池台小舫宜携乐新荷好盖杯不知金谷主早晩贺筵开

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棃次第开荠花榆荚深邨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洛桥寒食日十韵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府醖伤教送官娃岂要迎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乡国真堪恋光隂可合轻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快活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可怜月好风凉夜一部清商伴老身饱食安眠消日月闲谈冷笑接交亲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

六纛双旌万铁衣并汾旧路满光辉青衫书记何年去红斾将军【藩镇例驱红斾】昨日归诗作马蹄随笔走猎酣鹰翅伴觥飞北都莫作多时计再为苍生入紫微

不出

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好是老身消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惜落花

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枝上三分落园中一寸深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莫怪添杯饮情多酒不禁

老病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忆晦叔

游山弄水携诗卷看月寻花把酒杯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送徐州高仆射赴镇

大【一作伏】红斾引碧幢【一作油】旌新拜将军指点行战将易求何足贵书生难得始堪荣离筵歌舞花丛散候骑刀枪雪队迎应笑蹉跎白头尹风尘唯管洛阳城

琴酒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啓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

梦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六年秋重题白莲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揺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卤簿长後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苍苍露草咸阳壠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琴书劒佩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附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之坏久矣楼亭骞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耻之予亦耻之顷予为庶子宾客分司东都时性好闲游灵蹟胜槩靡不周览每至兹寺慨然有葺完之愿焉迨今七八年幸为山水主是偿初心复始愿之秋也似有缘会果成就之予早与故元相国微之定交於生死之间冥心於因果之际去年秋微之将薨以墓志文见托既而元氏之老状其臧获舆马绫帛洎银鞍玉带之物价当六七十万为谢文之贽来致於予予念平生分文不当辞贽不当纳自秦抵洛往返再三讫不得已回施兹寺因请悲智僧清闲主张之命谨干将士复掌治之始自寺前亭一所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次至石楼一所连廊六间次东佛龛大屋十一间次南宾院堂一所大小屋共七间凡支坏补缺垒隤覆漏圬墁之功必精赭垩之饰必良虽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长者坏宅欝为导师化城於是龛像无燥湿陊泐之危寺僧有经行宴坐之安游者得息肩观者得寓目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士君子佛弟子豁然如释憾刷耻之为清闲上人与予及微之皆夙旧也交情愿力尽得知之感往念来欢且赞曰凡此利益皆名功德而是功德应归微之必有以灭宿殃荐冥福也予应曰呜呼乘此功德安知他劫不与微之结後缘於兹土乎因此行愿安知他生不与微之复同游於兹寺乎言及於斯涟洏涕下唐太和六年八月一日河南尹太原白居易记】

阙塞龙门口只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四望穷沙界孤标出赡洲地图铺洛邑天柱倚崧丘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台殿朝弥丽房廊夜更幽千花高下墖一叶往来舟岫合云初吐林开雾半收静闻樵子语远听櫂郎讴官散殊无事身闲甚自由吟来携笔研宿去抱衾裯霁月当窗白凉风满簟秋烟香封药竈泉冷洗茶瓯南祖心应学西方社可投先宜知止足次要悟浮休觉路随方乐迷涂到老愁须除爱名障莫作恋家囚便合穷年住何言竟日游可怜终老地此是我菟裘

卧听法曲霓裳

金磬玉笙和【一作调】已久牙牀角枕睡常迟朦胧闲梦初成後宛转柔声入破时乐可理心应不谬酒能陶性信无疑起尝残酌听余曲斜背银缸半下帷

结之

欢爱今何在悲啼亦是空同为一夜梦共过十年中

五凤楼晩望【六年八月十日作】

晴阳晩照湿烟消五凤楼高天泬寥野緑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寄刘苏州

【附与刘苏州书梦得阁下前者枉手札数幅兼惠荅忆春草报白君巳下五六章发函披文而後喜可知也又覆视书中有攘臂痛拳之戏笑与忭会甚乐甚乐谁复知之因有所云续前言之戏耳试为留听与阁下在长安时合所着诗数百首题为刘白唱和集卷上下去年冬梦得由礼部郎中集贤学士迁苏州刺史氷雪塞路自秦徂吴仆方守三川得为东道主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各赋数篇视草而别岁月易迈行复周星一往一来忽又盈箧诚知老丑冗长为少年者所嗤然吴苑洛城相去二三千里舍此何以啓齿而解颐哉嗟乎微之先我去矣诗敌之勍者非梦得而谁前後相荅彼此非一彼虽无虚可击此亦非利不行但止交绥未尝失律然得隽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能发也所以辄自爱重今复编而次焉以附前集合前三卷题此卷为下迁前下为中命曰刘白吴洛寄和卷自太和六年冬送梦得之任之作始居易顿首立名按姑苏志禹锡以太和五年冬除苏州刺史六年二月至任此云六年盖传写之误送梦得之任一首集中失载今蒐入补遗卷】

去年八月哭微之今年八月哭敦诗何堪老泪交流日多是秋风揺落时泣罢几囘深自念情来一倍苦相思同年同病同心事除却苏州更是谁

送客

病上篮轝相送来衰容秋思两悠哉凉风嫋嫋吹槐子却请行人劝一杯

秋思

夕照红於烧晴空碧胜蓝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萧条秋气味未老巳深谙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

碧簟绦纱帐夜凉风景清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

题周家歌者

清紧如敲玉深圆似转簧一声肠一断能有几多肠

忆梦得【梦得能唱竹枝闻者愁絶】

齿髪各蹉跎疎慵与病和爱花心在否见酒兴如何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

赠同座

春黛双蛾敛【一作嫩】秋蓬两鬓侵谋欢身太晩恨老意弥深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後吟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夜招晦叔

庭草留霜池结氷黄昏钟絶冻云凝碧氊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为君更奏湘神曲夜就侬家能不能

戏荅皇甫监【时皇甫监初丧偶】

寒宵劝酒君须饮君是孤眠七十身莫道非人身不煖十分一琖煖於人

和杨师臯伤小姬英英

自从娇騃一相依共见杨花七度飞玳瑁牀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

池边即事

氊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何言此处同风月蓟北江南万里情

闻乐感邻

老去亲朋零落尽秋来弦管感伤多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东邻王大理去冬云亡南邻崔尚书今秋薨逝】緑绮窗空分妓女绦纱帐掩罢笙歌欢娱未足身先去争奈书生薄命何

太和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时为河南尹】

鬓毛霜一色光景水争流易过唯冬日难销是老愁香开緑蚁酒煖拥褐绫裘已共崔君约尊前倒即休

戏招诸客

黄醅緑醑迎冬熟绦帐红炉逐夜开谁道洛中多逸客不将书唤不曾来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

案头历日虽未尽向後唯残六七行牀下酒缾虽不满犹应醉得两三场病身不许依年老拙宦虚教逐日忙闻健偷闲且欢饮一杯之外莫思量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一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白香山诗集>

 

猜你喜欢
  刘仁父·唐圭璋
  百兰·唐圭璋
  王洧·唐圭璋
  李久善·唐圭璋
  第一折·佚名
  任昱·隋树森
  第一折·关汉卿
  卷五十·徐世昌
  卷161 ·佚名
  卷三百八·陈思
  卷三百十三·陈廷敬
  卷五百八十三·佚名
  卷六十三·佚名
  唐温如诗鉴赏·佚名
  张若虚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579_1 【车驾西游因而有作】温庭筠   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   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林。   卷579_2 【伤温德彝(一作伤边将)】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

  • 卷八·应劭

      ○祀典《礼》:"天子祭天地山川岁遍"。《春秋国语》:"凡帝、郊、宗、祖、报,此五者国之典礼。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质者也;及天之三辰,所昭仰也;地之五行,所生殖也;九州名山川泽,所出财

  • 卷十四·李心传

     财赋一  国初至绍熙天下岁收数国朝混一之初天下岁入缗钱千六百余万太宗皇帝以为极盛两倍唐室矣天禧之末所入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余万缗嘉佑闲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其后月增岁广至熙丰闲合苗役易税等钱所入乃至

  • 序·张居正

    皇祖肃皇帝在位时侍臣有请纂辑圣训名之曰嘉靖政要者我皇祖谦让未遑且曰他日朕身后史臣必书之呜呼逖矣神衷其俟诸后者晰也兹者恭修实录成一代中兴大烈已可概见朕仍命儒臣就中掇其睿谟伟制便于诵法者遵旧例为宝训二十四

  • 元明事类钞卷四十·姚之骃

    虫豸门蝉旧殻新声 张宏范新蝉诗一自返魂遗旧殻便将秋恨入新声短翼含风 马臻闻蝉诗短叶含风薄似秋一声声带夕阳愁年年古栁官塘路催得行人白尽头乗夜出 潜确类书蝉皆乗昏夜方出土中升髙处背拆而出所以夜出者一似畏人

  • 卷之五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辑·佚名

     澹归和尚遍行堂集案  福隆安奏查办高秉等住房书籍折 军机处档  军机大臣太子太保臣福隆安谨奏为奏闻事臣遵旨前往原任广东韶州府知府高纲家查得伊子高秉在地安门内宫监胡同居住有自置房五间半详加搜查仅有破烂

  • 列传卷第十四 高丽史一百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闵令谟[*(闵)湜]。○闵令谟黄骊县人父懿户部员外郞令谟少好学仁宗朝登第累迁吏部员外郞。 明宗在潜邸梦一宰相出自广化门驺从甚盛有人曰: "

  • 世家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二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元宗一。元宗忠敬顺孝大王讳* 字日新旧讳 高宗长子。 母曰安惠太后柳氏高宗六年己卯三月乙酉生二十二年正月册为太子四十六年四月入朝

  • 卷七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内治周襄王十七年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夫婚姻祸福之阶也利内则福由之利外则取祸今王外利矣【

  • 卷一百二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二宋 宋敏求 编政事舍雪下重原宥淮西将士等诏放淮西生口归本贯诏释放妖妄人李广弘支属勅【阙】雪王承宗诏宥淄青大将诏赦镇州德音雪王庭凑诏洗涤长庆乱臣支党德音复陈敬瑄官爵制舍

  • 春秋集传纂例卷九·陆淳

    唐 陆淳 撰讳义例第三十四啖子曰公羊云春秋为贤者讳为尊者讳谷梁云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旧说隐讳也乃隐其恶耳若隐其恶何名为直笔乎葢讳避之也避其名而逊其辞以示尊敬也犹鲁讳具敖以乡名山非谓隐讳言鲁无

  • 偶会篇第十·王充

    【题解】本篇在《逢遇篇》、《幸偶篇》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吉凶是由偶然禀气所形成的“命”支配的,“命,吉凶之主也。”在这个前提下,王充重点论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不是什么东西有意造成的,而

  • 八经·韩非

    一、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赏罚下共则威分。是以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故听言不

  •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观品第二十四  眉间白毛相  其明逾日光  犹鹄飞空中  远近无不见  其身如师子  超越天帝象  肩胸而广姝  愿稽首佛尊  臂肘平正而满足  世尊之脐如水洄  髀膝[蹲-酋+(十/

  • 天潢玉牒·解缙

    此书载明太祖历代世系,及其自微时以至即位后事。略以编年为次。凡皇后、太子、诸王谥号封爵,皆详列之。书中称成祖为今上,则永乐时所编。天潢:皇族,宗室。玉牒:帝王族谱。此书以编年体叙明初帝王世系,故名之日《天潢玉牒》。

  • 刘铬传抚台前后档案·刘铭传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博物馆所藏清季光绪年间恒春、彰化两县部分档案整理刊行。此一档案,一般通称「刘铭传抚台档案」;但实际上全部档案有起自光绪二年并有至于二十一年台湾沦日前不久者,综计先后历时十有九年;虽其中以刘

  • 法华传记·佚名

    凡十卷。唐代僧详撰。又称唐法华传、法华经传记、法华经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记述有关法华经之由来、传译及灵验等事。分为部类增减、隐显时异、传译年代、支派别行、论释不同、诸师序集、讲解感应、讽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