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守

  八声甘州

  寿萧帅参九月廿三

  问梅边消息有还无,似微笑应人。道近来别有,相家一种,叶叶都新。趁得嫩寒轻暖,七日小阳春。一点和羹意,来做生辰。

  锦绣香中开国,向绮霞洞里,暂寄闲身。欠朝家多少,未了底经纶。便如何、偷闲去得,也须烦、妙手略调钧。归来也,恨寻棋局,点检园椿。

猜你喜欢
  古今滑稽联话十一·范左青
  卷之六·高启
  ◆杨推官载(仲弘集)·顾嗣立
  第一场·老舍
  第二十一出 赴难·姚茂良
  楔子·孔文卿
  第一折·石君宝
  楚辞辩证目录·朱熹
  卷三·叶昌炽
  卷三·汪广洋
  提要·佚名
  提要·成廷珪
  卷四百九十三·佚名
  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雍陶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元诗卷五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二七言律诗十吕思诚桂林八景【録二首】尧山冬雪尧山絶秀岭南天雪压林峦飘素烟高倚暮云屏掩翠半消晴日玉开田驿梅逢腊岩前发羽檄冲寒徼外传何日楼头闲拄笏两堦舞罢对琼筵西峰晩照西风吹向桂

  • 卷十一·连横

    教育志连横曰:嗟乎!自井田废,而学校息,人才衰;朝廷之所以取士者,唯科举尔。夫科举非能得人才也,而人才不得不由科举,故以管商之政治,仲舒之经学,相如子云之文章,苟非一入主司之目,亦终其身而不遇。是科举非能得人才也,又且抑遏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第一○四比单(堂谕)同治十三年十月九日一一三○四-一三·佚名

    淡水分府陈,讯问脱逃跑勇温天送,并堂谕:限三日缴银比单承温程差李禄计开:差带温天送系第四次比追,吞没勇粮延不交缴由。〔堂谕〕限三日缴银。(朱书)〔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九日比(淡水分府陈)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五 【起甲寅梁武帝中火通六年魏孝武帝永熙三年东魏孝静帝夫平元年○止己巳梁武帝太清三年魏文帝大统十五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凡十六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自宋暨梁代已三易俱

  • 志卷第三 高丽史四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三[月五星凌犯及星变]。○忠烈王元年二月辛酉太白犯昴。 七月丁酉流星大如缶自东至西而堕光芒照地。 十一月癸巳月犯太白。二年六月

  •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蒋廷黻

    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与外人通商已经三百多年,好像广州人应该比较的多知道外国的情形,比别处的中国人应该更能与外人相安无事,其实不然,五口通商以后,惟独广州人与外人感情最坏,冲突最多。此中原因复杂。第一,英国在广州受了多

  • 校正明会典官员职名·佚名

    校正明会典官员职名总裁︵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李东阳【臣】焦 芳︵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杨廷和副总裁掌詹事府事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梁 储纂修翰  林  院

  • 第九 权篇 1·王诩

    【原文】说者,说之①也;说之者,资之②也。饰言③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④也;应对者,利辞⑤也,利辞者,轻论⑥也;成义⑦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⑧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⑨也。【注释】①说之:劝说对方听从自己。②资之:帮助对方。③

  • 卷第七·道宣

      辩惑篇第二之三   叙列代王臣滞惑解下。   梁荀济齐章仇子陀周卫元嵩宋刘慧琳齐顾欢魏邢子才凉高道让齐李公绪隋卢思道唐傅奕十五荀济。颖川人。后居江左。博涉众书志调矫俗。初与梁武布衣相知。及帝登位。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四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四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破假观中文自为两。谓略广二破。初略破者。略秖是总。先序略境次明略观。境四观二合为六略。言境四者。一者见略。不列有等四句。但云必属一见。二者假略。不明

  • 卷第十三(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三(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之四第八十九事尔时诸比丘尼不安居游行人间。或遇八月贼。或遇水火诸难。诸长老比丘尼见种种诃责。云何名比丘尼不夏安居。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亦如上说

  • 异部宗轮论一卷·世友

        世友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佛般涅槃后  适满百余年  圣教异部兴  便引不饶益  展转执异故  随有诸部起  依自阿笈摩  说彼执令厌  世友大菩萨  具大智觉慧  释种真苾刍  观

  • 中州名贤文表·刘昌

    地方诗文合集。文三十卷,诗七卷。明刘昌编纂。刘昌字钦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历官河南提学副使,迁广东参政。此编即其提学河南时所编。刘氏在此为官九年,多有馀暇,为表彰中州先贤,乃选许衡(河南沁阳人)

  • 淞故述·杨枢

    枢字运之,自称细林山人,华亭人。嘉靖戊子举人,官至江西临江府同知。是书乃所述松江一郡遗闻轶事,以补志乘之阙略者。松江本以吴淞江得名,明初因地多水灾,故去水旁以禳之。此书标目,则犹仍其本名也。书中於地理、人物、行谊、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

    论述中国隋唐两朝制度的历史著作。陈寅恪(见“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著。1945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三联书店再版,此后,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重印。共10万余字,文言文写成。分叙论、礼仪、职官、刑律、音乐

  • 禅家龟鉴·清虚休静

    全一卷。朝鲜清虚休静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书中载明参禅工夫之要旨,并附略解。其内容系论述一物不生不灭、心佛众生、教禅二途、祖师公案、话头工夫、无生空、戒定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持咒礼拜念佛、听经看经

  • 一切善见律注·佚名

    南传巴利《律藏》之注释书。觉音(Buddhaghosa)释。据锡兰所传,西元前250年左右,阿育王于华氏城结集三藏后,派遣传教师入边境各国。其时,阿育王子摩哂陀被遣至师子国(即今日之斯里兰卡)。摩哂陀入师子国时,尝携入三藏及其注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