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四明 梅鼎祚 编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神弦歌】吴声歌曲【二】上声歌【八首古今乐录曰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如古歌辞所言谓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辞无复雅句】晋宋

  • 日涉园集卷五·李彭

    宋 李彭 撰七言古诗听侍其云叟琴君家建邺城东头卷帘卧对长淮流除书谤书不到耳空洞腹中无片愁白浪从髙瓦棺阁清夜无人响猿鹤琴声时复一挑之北斗横天月将落御风过我故山岑一写太古之清音当春风动为凄波底时闻龙一吟

  • 卷六·王建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王司马集> 钦定四库全书 王司马集卷六 唐 王建 撰 寄杜侍御 何须服药觅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

  • 卷四百十一 列传一百九十八·赵尔巽

      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父文安,刑部郎中。其先本许姓。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洪秀全据金陵,侍郎吕贤基为安徽团练大臣,奏鸿章自助。咸丰三年,庐州陷,鸿章建议先

  • ●卷二十六·赵翼

    ○岁币宋真宗与辽圣宗澶渊之盟,定岁币之数,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仁宗时,辽兴宗以求地为兵端,再与定盟,加岁币银、绢各十万两、匹。夏主元昊既纳款,赐岁币银、绢、茶、彩共二十五万五千。南渡后,高宗与金熙宗和议成,岁币银、绢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三·佚名

    万历九年六月癸巳朔以山西行都司佥书张惟忠掌狭西都司事○总督蓟辽吴兑以该镇防春客兵夏深劳久议将山东河南北直隶班军蓟镇以六月初十日昌镇以五月二十六日为期撤放休息其各路主客南兵并应留延绥宣大真定兵马仍分派防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李军长之荣誉(崇德报功 当然如此)·李定夷

    民国五年,共和再造,日月重光。滇军第二军军长武宁李公烈钧,转战万里,劳苦功高。既率师入广州,广州市民开大欢迎会于东园门。高搭彩棚一座,方二丈许,四围摆列盆景生花,继以花串。棚顶高悬民国国旗,及周番旗帜。棚口则悬生花结成

  • 一四六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各属续收应毁书籍情形片·佚名

    一四六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各属续收应毁书籍情形片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臣陈淮跪奏: 再,查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前抚臣奏明解毁在案。兹乾隆五十七年分各属续收原禁应毁书十六种,计五十四本,俱发局员详查,由藩司

  • 高劢传·李延寿

    高劢,字敬德,高岳之子。他幼时聪明敏捷,容貌秀美,风度翩翩,以仁爱孝顺出名。七岁时继承父亲高岳的爵位为清河王,十四岁任青州刺史,历任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朝廷又改封他为安乐侯。他性情刚烈正直,卓有才干,斛律光很敬重他,每

  • 师逵传·张廷玉

    师逵,字九达,东阿人。少年失怙,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十三岁时,母亲得病,想吃藤花菜。师逵到城南二十余里的地方找到了它,回来时已是夜二鼓时分了。途中遇到老虎,师逵惊呼喊天,老虎舍他而去。母亲的病不久好了。洪武年间,师逵以

  • 卷二百二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後魏宣武帝初秘书令程骏上表曰春秋有云见有礼於其君者若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於其君者若鹰鸇之逐鸟雀所以劝诫将来

  • 卷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四歌颂二十四【词臣十六】万寿诗【五言排律二十韵】翰  林 院  检 讨【臣】陈 均华渚虹光绕枢星电影驰荅阳乘景运缵绪抚鸿基玉烛方调日金瓯全盛时德崇超往圣功懋轶前规继述隆尊

  • 第四节 史 学·吕思勉

    自曹魏以降,作史职在著作,而隶于秘书,隋世仍沿其旧,有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炀帝又于内史省置起居舍人二。《隋书·百官志》。唐贞观二年(628年),省起居舍人,移其职于门下,置起居郎二员。显庆中,又置起居舍人,属中书省,与郎分在左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八礼部十七冠服朝服诸司职掌一文武官朝服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二色绢革带绶佩白袜黑履一品至九品俱以冠上梁数分等第公冠八梁加笼巾貂蝉立笔五折四柱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林语堂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 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语译人类能否和平共处,实

  • 论语卷十·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曽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

  • 宗镜录卷第八十九·延寿

    夫诸佛唯一法身。云何说三身差别。答。约用分三。其体常一。识论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