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今滑稽联话十一

《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一狂生拣花之好者摘两三枝,戴于头上。东桥不悦,因出对曰:“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东桥曰:“此语已佳,不必更对矣。”遂酌酒尽欢而罢。

《稗史类编》云:长乐马状元铎,少时梦一人语之曰:“雨打无声鼓子花。”不省所谓。后与同郡林志同举进士,志乡会皆第一,殿试时忽梦马踏其首,以是怏怏,争于上前。上曰:“朕有一对,对佳者状元也。”曰:“风吹不动铃儿草。”马即对以梦语,而志思竭不能对,铎于是得状元。

祝枝山《猥谈》载:梁文康公储髫龄时,随父浴于小沼中,父出对曰:“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公对曰:“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晓山堂外纪》云:徐晞既贵,传乘归,守令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甲出身,玩忽不成礼节,守令因出对云:“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思久不能对,晞代答云:“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服,遂相率请罪。

又载陆浚明一对云:“棗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构思固巧,而笔画间遂不免稍有假借矣。

黄印《梁溪识小录》云:莫天佑绰号老虎,守无锡时,残忍嗜杀,每出入,人皆走匿。有稚子沈龙者,负笈趋塾,误冲节幢,为所执。天佑曰:“汝为学生,能对乎?”曰:“能。”天佑曰:“有人称我为:‘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者,汝能对则赏,不能对,断汝头。”龙略不畏惧,整容对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天佑喜,赏银一锭,为之止杀者累月。

又云:明嘉靖间,一内珰衔命入浙,与司北关南户曹、司南关北工曹,及工部郎中某君等饮宴。珰欲侮缙绅,乘酒酣为对云:“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面八方商商贾贾,辛苦东西。”此珰故卑微,曾司内阊,工部君所素识者,因答云:“我须相报,但勿嗔乃可。”遂云:“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珰怒愤攘臂,至欲自戕,二司力劝乃止。

《野获编》云:贾宪使实斋以名儒里居,一日雪后披貂裘立门前,有一邻舍少年号倪麻子者,颇少慧,好侮人。贾见其着屐弄雪,呼前曰:“我有一对,汝能属句否?”因曰:“钉鞋踏地泥麻子。”倪曰:“对则能之,但不敢耳。”贾曰:“吾不汝罪。”倪乃对曰:“皮袄披身假畜生。”贾面赤,咄嗟诟詈而入。

又一则云:楚中耿天台定向,为南直提学御史。初莅任,即遣牌往松江山欲观海。时徐文贞少湖为首相,耿其讲学至交,实借此往拜其先祠也。云间士子为之语曰:“名虽观海,实则望湖,耿学使初无定向。”久而未有对者。适河南刘自强为应天尹,以户曹隶不逮,奋拳殴之。刘多力,至折隶齿几死。乃得对曰:“京卿攘臂,衙役折齿,刘府尹果能自强。”同时松江有郡丞潘大泉,名仲骖,以名翰林谪外,傲睨侮人;华亭尹倪先荐者,谦和下士,松江士人又为之对曰:“松江同知恣肆,合得重参;华亭知县清廉,允宜先荐。”各取姓名同音也。

《文行集》云:郑洛书,莆田人,正德丁丑进士,为上海知县。同时永丰聂豹为华亭知县,并有政声。一日同坐察院门,适人来报上海秋试脱科。聂笑曰:“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洛书。”郑应声曰:“华亭百姓遭灾,皆因孽报聂豹。”

陈眉公《见闻录》云:西涯李公善谑,居政府时,庶士进见,公曰:“今日诸君试属一对,句曰:‘庭前花始放。’”众哂其易,各漫应之。公曰:“总不如对‘阁下李先生’也。”众一笑而散。

长洲韩慕庐先生菼为秀才时,曾落四等。后登会状,故其家有“四等秀才;一甲进士”门联。当未第时,尝授读蒙馆,而馆主人识丁不多,复强作解事,往往干与馆政,将经书句读点破。韩偶与争,即谓“汝是四等秀才,能得甚事”?韩亦忍受而已。一日,生徒读《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毋”字误读作“母”字。有吴中名下士适过门,闻而窃笑,不知是主人所授,非先生意也。遂高声作七字讥之曰:“曲礼一篇无母狗。”令作对语。韩应声曰:“春秋三传有公羊。”其人大服,询姓名而去。或云吴士即健庵先生也。

相传钱虞山有一杖随身,自制铭刻其上云:“用之则行,含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及入清朝,此杖失去已久,一日忽得之,已有人续铭其旁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钱为之惘然。

对句有以文字分合见巧者。某书载陈元孝与梁药亭诸公夜饮唱酬,以“夕夕多良会”对“人人从夜游”。又某公为巡河道,即景云“少水沙即露”对“是土堤方成”。又:“此木成柴山山出;因火为烟夕夕多。”“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人从门内闪;公向水边古今滑稽联话(范笵) <wbr>[11]。”

某君徘徊溪畔,得一对云:“独立小桥,人影不随流水去。”久无对句。一友闻之,欣然曰:“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古人对句,有用口头常语而对仗极工稳者,如:“兔走乌飞,地下相逢评月旦;雁来燕去,途中偶遇说春秋。”又:“杨柳花飞,平地上滚将春去;梧桐叶落,半空中撇下秋来。”

乾隆某年,工部署被火,金尚书简奉命督修。一朝士出对曰:“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久无能对者。适有新选中书科中书某君,状貌魁梧,自负为南人北相。纪文达闻之,冁然曰:“‘南人北相,中书科甚么东西’,可借伊属对矣。”

又,河间某道士娶妻,有作贺联者,先得出句云:“太极两仪生四象。”下句不属。时纪晓岚尚幼,从旁诵苏句足之曰:“春宵一刻值千金。”

某塾师年老健忘,出一对自嘲云:“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或对:“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塾师嫌其马快对先生,虚实未称,然舍此亦无佳句也。他如“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对“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亦取其以经对经,灵妙可喜,不必以字句差互绳之也。

某达官延一老诸生教其宠妾某学诗,诸生令先学作对。适斋僮烹茶将熟,因以“茶声”二字命对,妾应声曰“酒色”,诸生为之匿笑。

吉林某氏弟兄,同时为江浙民政长,凡有优差美缺,无不位置亲戚故旧、同乡僚属。当时有人以联语嘲之云:“好官自为之,试看半壁东南,难兄难弟同开府;居上后来者,从此一班龌龊,议亲议故尽弹冠。”

某邑史茂才性喜诙谐,适邻居有一医生尤姓,年老讳言死。一日史戏之曰:“尤郎中直脚便为犬。”医生大怒,几欲挥拳。茂才曰:“子毋然,看我对来。”因自嘲云:“史先生脱口不成人。”

泰州某校算术教员程度不甚高,平日对于学生严厉无比。此次四年级生毕业,某生特书一联于该教员卧室门上,其联云:“上数次讲堂,板板居然六十四;演几条算术,真真活出么二三。”

纪晓岚《滦阳消夏录》云:冀宁道赵公署中有两幕客,一姓乔,一姓车,合雇一骡轿回籍。赵公戏以其姓作对曰:“车乔二幕客,各乘半轿而行。”恰皆轿之半字也。时署中召仙,即举以请对。乩判曰:“此是实人实事,非可强凑而成。”越半载,又召仙,乩忽判曰:“前对吾已得之矣:‘卢马两书生,共引一驴而走。’”又判曰:“四日后辰巳之间,往南门外候之。”至期遣役侦视,果有卢、马两生,以一驴负新科墨卷,赴会城出售。赵公曰:“巧则诚巧,然两生之受侮深矣。”此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仙人亦忍俊不禁也。

贺耦庚中丞有一对云:“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月浮水面,捞将水底月还沈。”眼前光景,说来殊有理致。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此古人绝对也。缪莲仙以“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对之,字面虽尚工稳,然非天然之景矣。

徐兴公《榕阴新检》载:林太史某善雅谑,尝戏鼓山僧瑶公云:“风吹罗汉摇和尚。”瑶应声曰:“雨打金刚淋大人。”

嘉兴夏绿树君,闻余编《滑稽联话》,寄示古人巧对多则,不知所据何书。姑录如下:一云唐六如尝出对曰:“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陈白杨对曰:“壁上几行文字,那个汉书。”一云有偶见篱边两犬相视者,因取卦名作对云:“大畜革离篱观小畜;家人临困睡也涣唤同人。”一云某君偕友至家,值其妹在窗前扪虱,因出对云:“小妹窗前捉半風。”妹应声曰:“阿兄门外邀双月。”一云蜀中有一奇童应试,太守见其袖底有红花一朵,乃出对云:“书生袖里携花,暗藏春色。”童对云:“太守堂前秉鉴,明察秋毫。”一云通州项炯,幼时随其师舟行,见云起不雨,师出对曰:“密云不雨,通州水不通州。”对云:“钜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一云徐阶幼时应考,适风吹鹊巢落地,宗师命对云:“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徐对云:“雨淋猿穴,众诸侯待漏朝天。”一云万安幼时,有客出对曰:“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万对云:“子居左,女居右,世间定配好人。”一云林大钦幼时喜作大言,师出对云:“议论吞天口。”大钦对曰:“功名志士心。”一云唐伯虎与友人闲行郊野,即景得句云:“嫂扫乱柴呼叔束。”友对云:“姨移破桶令姑箍。”一云有塾师出对云:“论语二十篇,惟乡党篇无子曰。”一童子对云:“周易六四卦,独乾坤卦有文言。”以上诸对,虽各有巧思,然其细已甚矣。

清季长沙某太史,将东狱庙改为小学堂,兼课西文。好事者撰一联云:“东岳庙菩萨搬家,直向奈何天去;西学堂翰林董事,如在华胥国中。”

某县令与某观察,均以捐班出身,同当某局差使。观察好讲体制,见面时如“大人”、“卑职”等称呼,偶一疏忽,辄瞪目以示不怿。令厌苦之,戏缀一联于门云:“什么大人,同是一张皮纸;可怜卑职,只少几两纹银。”

或嘲嗜鸦片烟者联云:“一榻长眠,那管他地裂山崩,海枯石烂;半生虚度,总有日烟消火灭,灯尽油干。”

某处潘、何二姓结婚,或贺以联云:“有水有田兼有米;添人添口又添丁。”又某书载寿孟母何氏一联,嵌姓亦稳。联云:“人间贤母公推孟;天上仙姑本姓何。”

萧山某秀才于中秋日下世,其友顾朴斋挽以联云:“去年在棘闱里,今年在棺材里,两个中秋,两般过法;有命到泮水边,无命到云路边,一场大梦,一笔勾消。”

某书载彭刚直哭子一联,语多不经,恐系伪托,姑录之以质知者。联云:“怎能够踏破天门,直到三千界,请南斗星、北斗星,益寿延年将簿改;恨不得踢翻地岳,闯入十八重,问东岳庙、西岳庙,舍生拚死要儿回。”

西湖无祀木主庙有一联,自叹自慰,足为穷鬼解嘲,不知何人手笔也。联云:“咳!可怜穷性命做鬼无依,禁不住放声大哭,苦雨凄风,萤火三更摇惨碧;呸!你看好儿孙克家有几,到不如异姓同堂,秋霜春露,义田万古荐馨香。”

某君题城隍庙联云:“你的算计非凡,得一步,进一步,谁知满盘都是错;我却糊涂不过,有几件,记几件,从来结帐总无差。”又杨兰坡题倒坐观音像云:“问大士缘何倒坐;恨世人不肯回头。”

寿联皆铺张雕绘,求其颂无溢美者,盖不可多得。番禺许拜庭封翁,五代同堂。孟蒲生孝廉赠以联云:“事祖事父,祖事祖事父,父事祖事父;有子有孙,子有子有孙,孙有子有孙。”如此大题,不赞一辞,真白描之好手也。使骋才使气者为之,必将乱填故实,闹成许多浮话矣。

猜你喜欢
  沈唐·唐圭璋
  胡翼龙·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九·吴景旭
  卷一·董康
  ◆杨处士云鹏(陶然集)·顾嗣立
  ●卷四·李调元
  山带阁注楚辞卷四·蒋骥
  甲集第十八·钱谦益
  榖城山馆集卷十四·于慎行
  卷42 ·佚名
  卷十一·查慎行
  卷三百三十三·曹学佺
  卷七十八·高棅
  御选金诗卷十二·康熙
  卷九·陈镒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97 ·佚名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一二千硕谷,四五百箩粟。 {左禾右罢}稏熟天风,高低布云麓。 辛勤收拾归来,碓捣明玑, 钵盛香玉。无位真人手扪腹, 口唱无生曲。花簇簇, 听不足,歡乃一声山水绿。 释绍昙

  • 卷一百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六目録兽类韦偃牧马图【宋苏轼】奚官牧马图【元元好问】子昂风林牧马图【元刘因】子昂摹韩干牧马图【元吴师道】题赵子昂所画牧马图【元贡奎】牧马图【明陈政】题伯时画顿尘马【宋

  • 卷一百四十·志第九十三·乐十五等·脱脱

        ◎乐十五   鼓吹者,军乐也。昔黄帝涿鹿有功,命岐伯作凯歌,以建威武、扬德风、厉士讽敌。其曲有《灵夔竞》、《雕鹗争》、《石坠崖》、《壮士怒》之名,《周官》所谓"师有功则凯歌"者也。汉有《朱鹭》等十

  • 卷三百十二 列传九十九·赵尔巽

      傅清 拉布敦 班第子巴禄 鄂容安 纳穆札尔 三泰   傅清,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李荣保次子,傅恒弟也。雍正间,授侍卫。乾隆初,累迁至直隶天津镇总兵。康熙中定西藏,留兵镇抚,以大臣驻藏办事,为员二,嗣省其一。是时驻藏副都统

  • 东汉会要卷三十五·徐天麟

    刑法上法令甲令【皇后纪序】令丙【章纪注云令丙为篇之次也前书音义曰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初光武长扵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宻还汉世之轻法【循吏序】建武中桓谭上疏曰今法

  • 卷一百四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秋七月戊寅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和宁王制曰朕恭膺天命奄有寰区日照月临之地罔不顺服尔阿鲁台元之遗臣能顺天道幡然来归奉表纳印愿同内属爰加恩数用锡褒扬特封尔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师和

  • 樊山政书自序·樊增祥

    昔余宰渭南六年、尝裒其公牍批判、付诸剞劂、已数千部、流布人间矣、光绪己亥春开缺、以道府用、辛丑夏遂擢秦臬秋摄秦藩事、其自治文牍、一如为令长时、每一批词挂发吏民传写殆徧、癸卯以后、秦中官报、即以吾公牍为

  • 卷十七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七上    宋 沈枢 撰固位门 汉刘胜隐情惜已自同寒蝉 延熹九年杜密素与李膺名行相次时人谓之李杜故同时被系密尝为北海相行春到高密见郑玄为乡啬夫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卒成大儒

  • 卷三十八 奚酋僭号·李有棠

    天祚帝天庆八年夏六月丁卯,贼霍六格陷海北州,趣义州,军帅和勒博击败之。和勒博,一名翰,奚王忒邻之后。善骑射,与其兄必埒里齐名。天庆初,官北女直详衮,兼知咸州路兵马事,改东京统军。即而诸蕃入寇,悉破之,迁知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

  • 四书因问卷六·吕柟

    明 吕柟 撰离娄上斆问离娄之明以下孟子既言治天下当遵法度又言圣人既竭目力以下者何曰言人当知所以可遵也出于圣人心思之政如之何其勿遵之不然不智孰甚焉何以又言惟仁者宜在髙位曰惟有仁心仁闻者为能遵行仁政故耳故

  •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孔子

    【原文】 冉求①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注释】 ①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②画:画界为限,引申为止。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孔子说:“

  • 第七章 14·辜鸿铭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辜讲随同孔子周游到一个国家(卫国)时,孔子的一位学生(冉有)同一位学生(

  • 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第二分转不转品第五十四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为但名不退转。为亦名退转耶。佛告善现,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既名不退转亦得名退转。具寿善现白言:世尊,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何因缘名不退

  • 永嘉八面锋·陈傅良

    十三卷。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刻刊,永嘉先生所作。又考当时陈傅良、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但《宋史·陈傅良本传》所载,其撰有《诗

  • 乡塾正误·李江

    清代李江撰,传统蒙学书籍

  • 灵剑子·许逊

    东晋·许逊撰。书中以四季配五脏,设计了一十六个姿势,主合成一套完整的动功功法。每个姿势详述具体炼法及功效。

  • 民国野史·佚名

    从来天下愈乱,人才愈多,行出来的事迹也愈离奇。诸君不信,但看《三国志》同《战国策》这两部书便是先例。五花八门,处处引人入胜。盖中国自上古以来,帝王相传,唐虞以降,由传贤改为传子,由揖让变为征诛,都靠着武力取得天下。所以

  • 公债委员·张资平

    《公债委员》属于恋爱小说,主要写的是公债委员陈仲章和阿欢的婚恋生活。小说开头描写一个已经退职的公债委员(陈仲章)伙同一个革了职的排长,携短枪到某村假托发行公债票的名义勒索乡村富绅,最终事情败露,陈仲章被捕。内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