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止禅师

随机推荐

  • 萧崱·唐圭璋

      崱字则山,号大山,临江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以太府丞奉祠。各书又载其名为山则,未知孰是,俟考。   朝中措   半山社雨欲黄昏。燕子不过门。杨柳染深绿意,海棠啼损红痕。   绮寮妆束,宝钗歌舞,玉枕温存。一段旧情

  • 第七出 却奁·孔尚任

    ◎癸未三月(杂扮保儿掇马桶上)龟尿龟尿,撒出小龟;鳖血鳖血,变成小鳖。龟尿鳖血,看不分别;鳖血龟尿,说不清白。看不分别,混了亲爹;说不清白,混了亲伯。(笑介)胡闹,胡闹!昨日香姐上头,乱了半夜;今日早起,又要刷马桶,倒溺壶,忙个不了。那些孤

  • 第十七出 效颦·梁辰鱼

    【普贤歌】〔丑扮东施做大肚上〕奴家还是个女裙钗。长被奸情弄出来。淸明受得胎。端阳便养孩。未到中秋身子又大。奴家姓施。住在苎萝东村。因此唤作东施。我家祖居在此。只因人丁众多。分下一支往西村去。西村叔叔

  • 卷五十四 无世次下·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四 无世次下章导章导,字子诲。恋名妓梁楚楚,后殉情而死。题诗枕屏两意而今惜别离,焚香发愿告神祇。一条彩索双双挂,愿学千年连理枝。 【见《绿窗新话》卷上引《南楚新闻》。】许古被召过少室老病无堪合

  • 卷一百六十四 表四·赵尔巽

      ◎皇子世表四   表略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五·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乙未(一六五五)、大清顺治十二年(永明王永历九年、鲁王十年)春正月丙戌朔永明王在安龙,鲁王在金门。李定国败于新会。定国至高明桥,杀大清将郭虎、杜豹,遂围新会。定国连年用兵,所遇州郡闻风倒戈;及兵

  • 卷二·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二明 郭良翰 撰諡法上文 武 成 宣 正 贞 端 定 元 仁 淳纯 刚 毅 威 烈 桓 勇 壮 果 忠 孝友 信 礼 义 理 度 明 章 光 昭 英睿 熙 显 景 恒 献 宪 

  • 十八年·佚名

    (壬戌)十八年清乾隆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酉,下勸農綸音于諸道。1月2日○壬戌,贊善朴弼周上疏辭,別諭敦召之命。又請勿毁三聖祠院,其略曰:臣於聖批所謂正道尊賢之敎,竊有復焉。臣非敢謂聖上不正道也不尊賢也。特以處分過中之

  • 卷三·高诱

    [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淮南鸿烈解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三汉 高诱 注天文训【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天墬【地籀文】未形冯冯翼翼洞【桐】洞灟【镯】灟故曰大昭【冯翼洞灟无

  • 第十九章 17·辜鸿铭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辜讲同一位学生(曾参)说:“我听先生说,‘人总是自己意识不到内心真正怎么样,直到父母死亡特别哀痛的时候。’”

  •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惠洪

    禅林僧宝传者。宋宣和初。新昌觉范禅师之所撰次也。觉范尝读唐宋高僧传。以道宣精于律。而文非所长。赞宁博于学。而识几于暗。其于为书。往往如户昏按捡。不可以属读。乃慨然有志于论述。凡经行诸方。见夫博大秀杰之

  • 卷第二十三·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义解科(三) 唐昙良 生潞之栗氏。年逾志学出家。讲大论识者为之赏音。入京住真寂寺。仁寿诏送舍利于亳州开寂寺。寺与老君庙相去不远。於是置塔而葬焉。卒年八

  • 法华灵验传卷下·佚名

    湖州天下上座师本名抱玉。吴兴人也。母梅氏。孕恊灵祥即恶熏秽。既诞。齔岁於尼总持法华寺出家。愿诵莲经。三月通贯。日持七部。年登二十。诣京受戒。时肃宗皇帝夜梦吴僧诵法华经。口出五色光。吴音清亮。洎翌旦。勑

  • 易经存疑·林希元

    明林希元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体例,用孔颖达《周易正义》之本。训解经传,则宗主朱熹《周易本义》,兼取蔡清《易经蒙引》之说,其大旨在阐发“义理”之学。《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用《注疏》本。其解

  • 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佚名

    法琳《破邪论》列举道经中有《智慧观身大戒经》,该经当出自六朝。唐孟安排《道教义枢》引该经,但引文不见今本,本经或是残卷,或是缩本。述静观真人观身实相,了见世法皆空,劝人修心静心。

  • 图民录·袁守定

    清袁守定著,4卷。本书据经史所载及著者阅历所得,论居官为政之道,用以自镜以期对斯民有所裨益。取古人“夫苟中心图民,智虽不及,必将至焉”之义而名此书。内有为民、视民如子、治民如家、祥刑、治狱至仁恕、非至明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