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

禅林僧宝传者。宋宣和初。新昌觉范禅师之所撰次也。觉范尝读唐宋高僧传。以道宣精于律。而文非所长。赞宁博于学。而识几于暗。其于为书。往往如户昏按捡。不可以属读。乃慨然有志于论述。凡经行诸方。见夫博大秀杰之衲。能袒肩以荷大法者。必手录而藏之。后居湘西之谷山。遂尽发所藏。依仿司马迁史传。各为赞辞。合八十有一人。分为三十卷。而题以今名。亦既锓梓以传。积有岁月。二十年来。南北兵兴。在在焚毁。是书之存。十不一二。南宗禅师定公。时住大慈名刹。慨念末学晚辈。不见至道之大全。古人之大体。因取其书。重刊而广布之。且以序文属予。俾书始末。传之永久。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而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迁盖因之以作史记。而言与事具焉。觉范是书。既编五宗之训言。复著诸老之行事。而于世系入道之由。临终明验之际。无不谨书而备录。盖听言以事观。既书其所言。固当兼录其行事。觉范可谓得迁之矩度矣。而或者则曰。迁盖世间之言。而觉范则出世间者也。出世间之道。以心而传心。彼言语文字。非道之至也。于此而不能以无滞。则自心光明。且因之而壅蔽。其于道乎。何有是大不。然为佛氏之学者。固非即言语文字以为道。而亦非离言语文字以入道。观夫从上西竺东震诸师。固有兼通三藏。力弘心宗者矣。若马鸣龙树。永嘉圭峰是也。学者苟不致力于斯。而徒以拨去言语文字为禅。冥心默照为妙。则先佛之微言。宗师之规范。或几乎熄矣。觉范为是惧而撰此书。南宗亦为是惧而刊布之。欲使天下禅林。咸法前辈之宗纲。而所言所履。与传八十一人者。同归于一道。则是书之流传。岂曰小补之哉。传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又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后之览者勉之哉。洪武六年腊月八日九灵山人戴良序。

猜你喜欢
  卷十七·彭绍升
  卷第十四·宗密
  法海观澜卷第一·智旭
  央掘魔罗经卷第一·佚名
  大光明藏中卷·宝昙
  宗镜录卷第六十六·延寿
  卷十一·佚名
  卷四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无文和尚语录·道璨
  佛说尊上经·佚名
  卷第三十二·普瑞
  卷之三·佚名
  浮石和尚語錄敘·通贤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救世军绪言·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夜歌·闻一多

    癞是蟆抽了一个寒噤,黄土堆里钻出个妇人,妇人身旁找不出阴影,月色却是如此的分明。黄土堆里钻出个妇人,黄土堆上并没有裂痕,也不曾惊动一条蚯蚓,或绷断蛸一根网绳。月光底下坐着个妇人,妇人的容貌好似青春,猩红衫子血样的狰狞

  • 卷三·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三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观兖国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欧阳文忠封兖国】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柳子厚答元饶州论陆先生春秋书曰若吾生前距此数十年则不得是学矣今适後之不为不遇也此句

  • 卷七十九·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六 简文帝三 登城北望 登楼传昔赋出蓟表前闻灞陵忽囘首河堤徒望军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 登琴台 芜阶【一作陌】

  • 卷三十三·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三钱塘 王琦 撰诗文【五十九首】调张籍           韩 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後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

  • 卷之四十六·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十二月。辛未朔。谕内阁监国摄政王面奉隆裕皇太后懿旨。明年元旦。皇帝毋庸行礼停止筵宴在外公主福晋命妇。亦毋庸进内行礼  ○又谕、礼部奏、明年元旦礼节请旨遵行一摺着停止升殿受贺。  ○谕

  • 三七七 寄谕各省督抚盐政各省进到书籍校办完竣后给还藏书之家·佚名

    三七七 寄谕各省督抚盐政各省进到书籍校办完竣后给还藏书之家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各省督抚、盐政,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于每书面页注明年月姓氏,押以

  • 卷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一礼部四十祭祀二时享太庙庙号洪武元年上高祖考尊諡曰玄皇帝庙号德祖妣曰玄皇后曾祖考尊諡曰恒皇帝庙号懿祖妣曰恒皇后祖考尊諡曰裕皇帝庙号熙祖妣曰裕皇后考尊諡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陈氏曰淳

  • 第八卷·冯梦龙

    《江南士民公禁檄【张国桢等】》檄为严党贼之诛,申煽惑之禁,以折奸谋,以杜乱萌。事闯逆无天,震惊宫阙,屠我忠良,嵗我士女。杀掳之酷,亘古未闻。侦报甚明,万口无异,乃闻有衣冠狗彘,丧心从贼者,贼淫其妻妾,而反认为亲,贼拷其体肤」而

  • 自然篇第五十四·王充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万物之生,含血之类,知饥知寒。见五谷可食,取而食之,见丝麻可衣,取而衣之。或说以为天生五谷以食人,生丝麻以衣人,此谓天为人作农夫桑女之徒也,不合自然,故其义疑,未可从也。试依道家论之。

  • 大学衍义卷九·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伦之正【夫妇之别】礼记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孰爲大对曰古之爲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爲大所以治礼敬爲大敬之至矣大昬为大【大昬国君昬礼】大昬旣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

  •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身界清净。身界清净故精进波罗蜜多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身界清净。若精进波罗蜜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

  • 卷二十八·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八复次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无明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具寿善现答言:世尊,若无明若行乃至老死。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无明增语及行乃至

  • 东方文化正名·太虚

    ──十九年作──东方一名,盖随用处而不同义。我国古来,大概以对于印度或西域诸国,而自称东方;但在古来之日本,则以东方自居,而指我国为西方,甚至以我国为极西。故某日皇致我隋帝书,自称日出处天子,而称隋帝为日没处天子。然在

  • 卷第七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阿僧祇品第三十 【论】将释此品约立四门一释品来意二释能问之主三释说法之主四随文释义一释

  •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

  • 谈虎偶录·徐枕亚

    文虎小道也,然非心灵手敏者,不足以语此。灯谜。以古籍中文句、诗句或人名、地名为谜底的谜语。形容猜谜如射虎难中,故称。又称灯虎。

  • 老子校释·朱谦之

    《老子》校释本。两篇八十一章,今人朱谦之撰。成书于一九五五年。《老子校释》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为底本,以敦煌写本和遂州碑本为主要参订本。还批判地选用了王弼,河上公等注本,“御注”、“广明”、“景福

  • 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其白德富

    清德富说,园顶等编。共三卷。卷首收像、赞、序;卷上收上堂;卷中收上堂、法语、机缘、像赞;卷下收拈古、偈、普说、分灯、颂古、行实、书问、杂著、佛事、塔铭;卷末附融彻顶禅师语录一卷(清园顶说、明盛、明聪等编、彻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