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雅不作,古义寝衰,末学肤词,尠所阐发。求其扶植根柢、陶冶性情,作诗家指南者,百不获一也。乡先达洪稚存先生,忠谠伟节,详载国史,生平著作等身,以诂经舆地之学为本朝巨擘,故刊行各种,几于家有其书。此《北江诗话》六卷,乃晚年手定 
-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      宋 陈起 编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列岫亭书事	极浦遥山合翠微周回秀色自清机长江淡淡吞天去白鸟翩翩接翅飞屐齿苔痕犹故迹露沙霜树映斜晖牧童何处吹羌笛吓得巢禽不敢归	【皇 
-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以参为太原王,以胜为梁王。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 
- 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静,乐山水,求爲天门太守。及之郡,妻弟荆州刺史桓玄遣信要令过己,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正当欲见其姊,我不能爲桓氏赘婿。”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游适,意甚 
- 						 			  李衡 王自中 家愿 张纲 张大经 蔡洸 莫濛 周淙 刘章 沈作宾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高祖昭素仕至侍御史。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二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查获《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查获《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恭折奏闻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前于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 
- 李郁,字文纬,是后唐王室的同姓宗族。年轻时任过宗寺官,天成、长兴年间,接连迁为宗正卿。性情平和诚实,所经历的事情,没有因偏爱憎恶而诽谤赞誉的。高祖即位称帝,授予光禄卿。一天白日睡觉,做梦吃巨大的枣子,醒来后得了病。李郁 
-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三御名      圣节御名天防十四年六月齐国申乞降下御名音切及同音字号下礼部检讨问具申覆施行【天防十三年十一月巳依亡辽干统二年体式定撰帖草令沿边 
- 叔向问晏子曰:“何若则可谓荣矣?”晏子对曰:“事亲孝,无悔往行,事君忠,无悔往辞;和于兄弟,信于朋友,不谄过,不责得;言不相坐,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莅修,足以变人,身无所咎,行无所创;可谓荣矣。” 
-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四  宋 时澜 撰多士第十六      周书迁洛之事召诰则经始之也洛诰则考成之也多士则慰安之也亦既慰安之矣而践奄之后复待多方之诰然后人情始定与其再喻之烦曷若一喻之至乎曰圣 
-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求彼真实无修可得。最上颠倒成就灾祸。善因无有憍慢情深。无我远离。是处伽蓝寂静无缚。布施虽多全无诤讼。有情所居广大清净。声闻动转大乘安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一卷 (之上)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圣教万差。要唯有二。谓声闻藏及菩萨藏。教声闻法名声闻藏。教菩萨法名菩萨藏。声闻藏中所教有二。一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声闻声闻者。是人先来求声闻道。 
- 夫初心之人。须远离恶友亲近贤善。受五戒十戒等。善知持犯开遮。但依金口圣言。莫顺庸流妄说。既已出家参陪清众。常念柔和善顺不得我慢贡高。大者为兄小者为弟。傥有诤者两说和合。但以慈心相向。不得恶语伤人。若也 
- 夫佛法首重实证,非实证无以契真常。因一切众生,皆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盖妙理空寂,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即此义也。然众生之欲契入实相,必 
- 	林我禅师语录卷之一嗣法门人 海珍编 海兹录住河南南阳府岝峉山当道护法本山勤旧等请住法海禅寺于康熙乙巳年十月十五日开法至佛殿拈香云。丹霞燎火御寒。云门一棒打杀。南阳上来此间。净瓶沩山踢倒。法海今日就地 
-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 
- 全一卷。隋代吉藏述于扬州慧日道场。又称华严经游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乃立于三论宗之立场,由化主、化处、教门、徒众四方面,论华严教学之佛身、佛土、因果等问题。并就舍那佛与释迦牟尼佛之关系,评论南方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