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

乙未(一六五五)、大清顺治十二年(永明王永历九年、鲁王十年)春正月丙戌朔

永明王在安龙,鲁王在金门。

李定国败于新会。

定国至高明桥,杀大清将郭虎、杜豹,遂围新会。定国连年用兵,所遇州郡闻风倒戈;及兵至新会,坚守不下。新会邑虽僻小,倚山海滨,险阻不可攻;定国围之数重,期克日破之。值潮落,兵半陷沙洲,终不能登城。相待月余,城中食尽,掠人为脯;男女死者七万余人,力竭乞降。定国怒其不早,欲尽屠之;城中益死守。而大清援兵四集,定国分屯诸山,于峡口列巨象、红夷炮为阵,别以劲旅屯左山,为乘高骤下之势;大清兵惮其严正(一作整),挥骑尝之。左山兵败走,炮喑不发火,大清兵遂据左山,挥步兵分攻峡口;尚可喜、耿继茂分两翼进,群象惊走,自相蹴踏,阵遂大乱。定国走高州;敌追之,复走南宁。李定国败回,高文贵等不知虚实,奔入黔中;谓定国将卷土而来。孙可望大惊,即遣关有才统十三营兵马从安龙迎拒定国。

郑成功陷仙游。

郑成功应粤东之师败还,降统军黄梧级。

孙可望在贵州大兴土木,建立宫殿楼观甚伟。又作行宫十余所于滇、黔孔道,以备巡幸。

五月甲申朔

郑成功遣忠振伯洪旭、北镇陈六御攻舟山,破之。以六御守备;因招降大清宁波镇将张洪德。时大清舟山守将巴成兴因中军陈虎战死,遂以城降。张名振徒步入城祭其母,大作佛事七日夜,哀动三军。成功祭旗,大演陆师。

六月甲寅朔

永明王在安龙,涂苇薄自蔽,日食脱粟。守将、文吏俱承孙可望意指,无人臣礼。

郑成功破安平镇及惠安、同安、南安三县。祭旗(一作海),大演水师。

八月壬子朔

李定国袭关有才于田州,有才弃营逃还。有才屯兵田州,军中乏食,于近路劫掠,仅存空营。田州去南宁止十站,定国知其无备,兼程疾进;凡三昼夜,骤至田州。入其营,有才等跨空马而逃。

孙可望遣白文选率兵援关有才;文选至安龙朝帝,闻有才已弃营走,遂驰启可望而驻安龙。

十一月辛巳朔

大清镇守台州副将马信叛降于张名振。信先纳母为质,大掠城中子女、财帛一空。知县某怀印,同妻缢死。道、府及各属官俱缚送至舟山。

十六日(丙申)

大清兵再遣使与郑成功议和,不从。

二十八日(戊申)

鲁王定西侯、太傅张名振卒于舟山。是日戌末,有大星陨海,光芒如电,轰然有声。亥刻,名振起坐,搥床大呼「先帝」数声而殁。

大清定远大将军庶子王至闽,郑成功遁回岛中。

孙可望侦知李定国将由安陆走滇,促永明王移跸归黔。

可望遣伪百户叶应祯至行在,要驾入黔。

吉水故兵科给事中周瑞豹不薙发,被逮;庭讯,瑞豹曰:『有发在,不须更推也』!系狱绝粒七日,死(瑞豹,天启壬戌进士)。

杨履圜妻氏蔡避乱海滨;兵猝至,蔡刎颈未断,以右指探喉将钩而绝之,指入而仆。兵怒,挥刃裂其项,又斫眉、断耳而去。医士郭□台见之,叹曰:『有忠臣,必配烈妇』!招一道姑扶之上床,登山采龙舌草敷之;夜半醒,十日愈。年至七十余,孤子生两孙。蔡能诗,有「招亡女」一篇,漳人传诵之。

十二月辛亥朔

马信叛降张名振,麾下有冯用者通州人,亦从信至舟山。遇如皋人徐见湖,拜恳曰:『用随马信来,大清以我叛逆,一家老幼必加诛戮;愿得一良策自拔』!见湖曰:『某日当拔营,各舟闻号炮,即扬帆迅发。汝将篷索斩断,炮发时,佯作击索状;汝舟稍后大军,一刻即可脱归矣』!用如其言,得返。返则室家已被收系,求一大僚为之辨雪免罪,年已六十余矣(用,字春华;有膂力,欲投军而无资。同里蒋郎头赠以三十金,诣狼山营为兵,隶刘良佐麾下。良佐识其才,授守备。杀流寇有功,升秩为淮抚朱大典中军。大清兵破金华,大典焚死,用降;取大典女孙,配蒋郎头子以报德。从良佐破江阴,擢都督佥事,镇守台州。用故居在南通州新城水西关,草舍而已。微时种菜为业,虽贵不讳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一·刘昫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脱脱
  卷六十一·志第十三·地理四·宋濂
  卷一百九·毕沅
  第一百二十四回 疑案重重督军自戕 积金累累巡阅殃民·蔡东藩
  凡例·张廷玉
  宋季三朝政要卷一·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一二四三 吏部为知照大学士和珅参奏王燕绪等人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佚名
  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鄂尔泰
  卷四十五·高士奇
  弁言·佚名
  宋显传·李百药
  孔觊传·李延寿
  曹雄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88 ·佚名

    方回 三月六日再用韵二首 百杯不乱善食酒,如手拜玉肘生柳。 貌醉心醒戒亢悔,一斟一酌乾用九。 犹龙世岂无斯人,渔网可致皆常鳞。 蜾蠃螟蛉勿浪语,得似刘伶鸡肋身。 方回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

  • 卷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三状元郑内翰子聃【一首】子聃字景纯大定人少日有赋声时辈莫与为敌天德三年第三人登科士论仍以为屈而海陵不之许也正隆二年诏景纯再试择能赋者八人先以题付之以困景纯且将视其中与

  • 第六十回 泄秘谋拒绝卖国使 得密书发生炸弹案·蔡东藩

      却说周自齐奉命出使,本受老袁密嘱,要他联络日本,愿将从前中日悬案的第五款,再予让步,作为承认帝制的交换品。相传密嘱中有七种条件:(一)是将吉林割归日本,(二)是将奉天司法权让与日本,(三)是将津浦铁路北段,割归日本,(四)是将天津

  • 涌幢小品卷之一·朱国祯

    太白神太祖定鼎金陵。凡十二年。用小明王龙凤年号。小明王既殂。改明年丁未为吴元年。正月。有省局匠对省臣云。见一老人语之曰。吴王即位三年。当平一天下。问老人为谁。曰。我太白神也。言讫。遂不见。省臣以闻。上

  • ◎风雨话金陵·李定夷

    秦淮妓女,当年繁盛时,至多不满三百人,近来已有五百七八十人。从前多属扬妓,间有苏帮。近来则大多数为本地人,下关妓女最多时百数十人,近来亦满四百人。其情形与秦淮同向来妓女以歌曲擅长,近则以曾在女校肄业稍有程度者为占优

  • 第二六八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一七○一--七·佚名

    铺户陈恒裕号呈称:该大枋实系己物,催淡水分府查验给领,如有虚词冒认,愿甘坐罪;批:毋庸多渎被告住做状自稿干证住歇家地保住认戳具呈人铺户陈恒裕号,住竹南一保中港街,同安属、离城二十五里经承代书原差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起乙酉宋孝宗乾道元年止乙丑宋宁宗开禧元年】 凡四十一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 卷二十七 下下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下·班固

    【原文】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穀梁传》曰,言日不言朔,食晦。《公羊传》曰,食二日。董仲舒、刘向以为,其后戎执天子之使,郑获鲁隐,灭戴,卫、鲁、宋咸杀君。《左氏》刘歆以为正月二日,燕、越之分野也。凡日所躔而有

  • 第五十二章 台儿庄之战·李宗仁

    一我在六安就省政府主席后回到徐州时,已是2月初旬,鲁南保卫战至此已进入紧急阶段。敌军板垣、矶谷两师团正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策应津浦路南段敌军的攻势,企图合攻徐州。 先是,当韩复榘态度游移之时,津浦路敌军可

  • 卷四十九·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九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七【十七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七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毛诗大雅郑氏笺生民考异古本注初始下有也故谓

  • 人品·魏裔介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林和靖]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林和靖]君子所贵,世俗所羞。世俗所贵,君子所贱。[程伊川]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宋潜溪]取与是一大节,其义不可不明。[薛

  • 卷第四·道宣

      归正篇第一之四舍事李老道法诏梁高祖武皇帝废李老道法诏北齐高祖文宣皇帝通极论隋沙门释彦琮舍事李老道法诏梁武梁高祖武皇帝。年三十四登位。在政四十九年。虽亿兆务殷而卷不释手。内经外典罔不厝怀。皆为训解数

  • 骖鸾录·范成大

    笔记。宋范成大著。一卷。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者由中书舍人出知广西静江府。十二月七日,作者自吴郡(今江苏苏州市)起程,经过水陆三千多里程途,于次年三月十日至桂林。此编为沿途纪行之书,取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远

  • 正德姑苏志·王鏊

    明苏州都邑志。六十卷。明王鏊撰。成书于正德元年(1506年)。早在弘治年间,吴宽尝与张习都修《姑苏志》未成而卒。后林世远为苏州牧守,请王鏊继续修《姑苏志》。王鏊依据吴、张遗稿,“芟繁订伪”,经八个月修订成书。姑

  • 古今医统大全·徐春甫

    一百卷。明徐春甫撰。徐春甫,字汝元,号思鹤,祁门(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名医汪宦学医,博通内、妇、儿各科医术。不计名利,以救人为己任,后授太医院官职。以《内经》为本,推崇李杲,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著述颇多

  • 松窗梦语·张瀚

    史料笔记。八卷。明张瀚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张瀚,字子文,号元洲。生于弘治八年(1513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浙江仁和(杭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工部、刑部部曹,庐州、大名知府,长期担任陕西

  • 杜工部年谱·赵子栎

    一卷。宋赵子栎(?~1137)撰。赵子栎字梦授,天水(今属甘肃)人。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元琇六年(1091)进士,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杜工部年谱》又作《杜工部草堂诗年谱》,是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所编的年谱。宋人为杜甫编纂

  • 春秋质疑·杨于庭

    十二卷。杨于庭(生卒不详)撰。杨于庭字道行,全椒(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经学家,诗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职方郎中。除此书外,有《杨道行集》。此书主要针对胡安国《春秋传》而作。丘应和《序》称,杨氏“于六籍靡所不窥,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