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八十九

 

  卷589_1 【送张郎中赴睦州】李频

  青山复渌水,想入富春西。夹岸清猿去,中流白日低。

  美兼华省出,荣共故乡齐。贱子遥攀送,归心逐马蹄。

  卷589_2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李频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

  卷589_3 【送崔侍御书记赴山北座主尚书招辟】李频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

  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同为入室士,不觉别销魂。

  卷589_4 【入朝遇雪】李频

  霜鬓持霜简,朝天向雪天。玉阶初辨色,琼树乍相鲜。

  密翳空难曙,盈征瑞不愆。谁为洛阳客,是日更高眠。

  卷589_5 【勉力】李频

  日月不并照,升沈俱有时。自媒徒欲速,孤立却宜迟。

  尽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谁。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

  卷589_6 【郊居寄友人】李频

  林色树还曛,何时得见君。独居度永日,相去远浮云。

  故疾随秋至,离怀觉夜分。蛩声非自苦,偏是旅人闻。

  卷589_7 【送陆肱归吴兴】李频

  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

  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

  卷589_8 【暮秋重过山僧院】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卷589_9 【送新安少府】李频

  南浮虽六月,风水已秋凉。日乱看江树,身飞逐楚樯。

  后期谁可定,临别语空长。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

  卷589_10 【送人归吴】李频

  何人不归去,君去是闲人。帝里求相识,山家即近邻。

  交情吾道可,离思柳条新。未饮青门酒,先如醉梦身。

  卷589_11 【送姚评事】李频

  儒服从戎去,须知胜事全。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风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新诗随过客,旋满洛阳传。

  卷589_12 【题栖云寺立上人院】李频

  是法从生有,修持历劫尘。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卷589_13 【黔中罢职过峡州题田使君北楼】李频

  巴中初去日,已遇使君留。及得寻东道,还陪上北楼。

  江冲巫峡出,樯过洛宫收。好是从戎罢,看山觉自由。

  卷589_14 【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李频

  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坟籍因穷览,江湖却纵游。

  眠波听戍鼓,饭浦约鱼舟。处处迎高密,先应扫郡楼。

  卷589_15 【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李频

  坐举天涯目,停杯语日晡。修篁齐迥槛,列岫限平芜。

  乱水通三楚,归帆挂五湖。不知从此去,何处是前途。

  卷589_16 【华山寻隐者】李频

  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

  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馀。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卷589_17 【题荐福寺僧栖白上人院】李频

  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内殿频征入,孤峰久作期。

  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

  卷589_18 【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下孙氏居】李频

  久在仙坛下,全家是地仙。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不知尘世事,双鬓逐流年。

  卷589_19 【和太学赵鸿博士归蔡中】李频

  得禄从高第,还乡见后生。田园休问主,词赋已垂名。

  扫壁前题出,开窗旧景清。遥知贤太守,致席日邀迎。

  卷589_20 【送寿昌曹明府】李频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卷589_21 【哭贾岛】李频

  秦楼吟苦夜,南望只悲君。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

  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

  卷589_22 【送薛能赴镇徐方】李频

  列土人间盛,彭门属九州。山河天设险,礼乐牧分忧。

  皎日为明信,清风占早秋。虽同郤縠举,郤縠不封侯。

  卷589_23 【送凤翔范书记】李频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

  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若共将军语,河兰地未收。

  卷589_24 【岐山逢陕下故人】李频

  三秦一会面,二陕久分携。共忆黄河北,相留白日西。

  寄来书少达,别后梦多迷。早晚期于此,看花听鸟啼。

  卷589_25 【送友人陆肱往太原】李频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卷589_26 【赠李将军】李频

  吾宗偏好武,汉代将家流。走马辞中禁,屯军向渭州。

  天心待破虏,阵面许封侯。却得河源水,方应洗国仇。

  卷589_27 【送友人喻坦之归睦州(一作送人归新定)】李频

  归心常共知,归路不相随。彼此无依倚,东西又别离。

  山花含雨湿,江树近潮欹。莫恋渔樵兴,生涯各有为。

  卷589_28 【寻华阳隐者】李频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

  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长闻得药力,此说复何如。

  卷589_29 【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李频

  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

  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

  卷589_30 【送友人游塞北】李频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

  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卷589_31 【陕府上姚中丞】李频

  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觅句秋吟苦,酬恩夜坐劳。

  天开吹角出,木落上楼高。闲话钱塘郡,半年听海潮。

  卷589_32 【送供奉喻炼师归天目山】李频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

  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卷589_33 【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李频

  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

  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

  维舟绿溪岸,绕郡白云峰。将幕连山起,人家向水重。

  短才无独见,长策未相逢。所幸分尧理,烝民悉可封。

  卷589_34 【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李频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

  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便欲归田里,抛官逐隐侯。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卷589_35 【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李频

  因为太学选,志业彻春闱。首领诸生出,先登上第归。

  一荣犹未已,具庆且应稀。纵马行青草,临岐脱白衣。

  家遥楚国寄,帆对汉山飞。知己盈华省,看君再发机。

  卷589_36 【陕州题河上亭】李频

  岸拥洪流急,亭开清兴长。当轩河草晚,入坐水风凉。

  独鸟惊来客,孤云触去樯。秋声和远雨,暮色带微阳。

  浪静澄窗影,沙明发簟光。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卷589_37 【留题姚氏山斋】李频

  未厌栖林趣,犹怀济世才。闲眠知道在,高步会时来。

  露滴从添砚,蝉吟便送杯。乱书离缥帙,迸笋出苔莓。

  异果因僧摘,幽窗为燕开。春游何处尽,欲别几迟回。

  卷589_38 【长安书怀投知己(一作投邢员外)】李频

  所学近雕虫,知难谒至公。徒随众人后,拟老一生中。

  间岁家书到,经荒世业空。心悬沧海断,梦与白云通。

  玉漏声连北,银河气极东。关门迢递月,禁苑寂寥鸿。

  地广身难束,时平道独穷。萧条苔长雨,淅沥叶危风。

  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因依非不忝,延荐况曾蒙。

  与善应无替,垂恩本有终。霜天摇落日,莫使逐孤蓬。

  卷589_39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李频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

  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

  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卷589_40 【长安书情投知己】李频

  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转觉功宜倍,兼令住更坚。都忘春暂醉,少省夜曾眠。

  烦暑灯谁读,孤云业自专。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

  此事勤虽过,他谋拙莫先。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

  取第殊无序,还乡可有缘。旅情长越鸟,秋思几秦蝉。

  月色千楼满,砧声万井连。江山阻迢递,时节暗推迁。

  道即穷通守,才应始末怜。书绅相戒语,藏箧赠行篇。

  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人心期际会,凤翼许迁延。

  毕竟良图在,何妨逸性便。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

  隐几闲瞻夜,临云兴渺然。五陵供丽景,六义动花笺。

  倘与潜生翼,宁非助化权。免教垂素发,归种海隅田。

  卷589_41 【府试丹浦非乐战】李频

  自古为君道,垂衣致理难。怀仁须去杀,用武即胜残。

  毒帜诛方及,兵临衅可观。居来彭蠡固,战罢洞庭宽。

  雪国知天远,霜林是血丹。吾皇则尧典,薄伐至桑干。

  卷589_42 【府试风雨闻鸡】李频

  不为风雨变,鸡德一何贞。在暗长先觉,临晨即自鸣。

  阴霾方见信,顷刻讵移声。向晦如相警,知时似独清。

  萧萧和断漏,喔喔报重城。欲识诗人兴,中含君子情。

  卷589_43 【府试观兰亭图】李频

  往会人何处,遗踪事可观。林亭今日在,草木古春残。

  笔想吟中驻,杯疑饮后干。向青穿峻岭,当白认回湍。

  月影窗间夜,湖光枕上寒。不知诗酒客,谁更慕前欢。

  卷589_44 【府试老人星见】李频

  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

  临空遥的的,竟晓独荧荧。春后先依景,秋来忽近丁。

  垂休临有道,作瑞掩前经。岂比周王梦,徒言得九龄。

  卷589_45 【省试振鹭】李频

  有鸟生江浦,霜华作羽翰。君臣将比洁,朝野共相欢。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际残。翻飞时共乐,饮啄道皆安。

  迥翥宜高咏,群栖入静看。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

  卷589_46 【寄辛明府】李频

  何处无苛政,东南有子男。细将朝客说,须是邑人谙。

  别业空经稔,归田独未甘。目凝烟积树,心贮月明潭。

  晓鼓愁方乱,春山睡正酣。不任啼鸟思,乡社欲桑蚕。

  卷589_47 【苑中题友人林亭】李频

  井邑藏岩穴,幽栖趣若何。春篁抽笋密,夏鸟杂雏多。

  坐有清风至,林无暑气过。乱书还就叶,真饮不听歌。

  片影明红藓,斜阴映绿萝。雄文终可惜,莫更弃高科。

  卷589_48 【投京兆府试官任文学先辈】李频

  高兴每论诗,非才独见推。应当明试日,不比暗投时。

  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孤单虽有托,际会别无期。

  取舍知由己,穷通断在兹。贱身何足数,公道自难欺。

  泽国违甘旨,渔舟积梦思。长安未归去,为倚鉴妍媸。

  卷589_49 【宋少府东溪泛舟】李频

  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晚叶低众色,湿云带繁暑。

  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卷589_50 【闻北虏入灵州二首】李频

  河冰一夜合,虏骑入灵州。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

  见说灵州战,沙中血未干。将军日告急,走马向长安。

  卷589_51 【送友人下第归感怀】李频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

  卷589_52 【赠桂林友人】李频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卷589_53 【长安感怀】李频

  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空将灞陵酒,酌送向东人。

  卷589_54 【题长孙桐树】李频

  一去龙门侧,千年凤影移。空馀剪圭处,无复在孙枝。

  卷589_55 【渡汉江】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年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卷589_56 【嵩山夜还】李频

  家住东皋去,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卷589_57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李频

  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证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

  卷589_58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卷589_59 【赠立规上人】李频

  竹向空斋合,无僧在四邻。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卷589_60 【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李频

  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几宿投山寺,孤帆过海门。

  □声泼火雨,柳色禁烟村。定看堂高后,斑衣灭泪痕。

  卷589_61 【即席送许□之曹南省兄】李频

  梅烂荷圆六月天,归帆高背虎丘烟。到时自见成行雁,

  别处休听满树蝉。卖剑为赊吴市酒,携家犹借洞庭船。

  待看春榜来江外,名占蓬莱第几仙。

  卷589_62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著作尝宰苏州吴县)】李频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科条尽晓三千罪,

  囹圄应空十二州。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在虎丘。

  卷589_63 【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李频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

  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骢马未来朝,嘶声尚在耳。

  卷589_64 【答韩中丞容不饮酒】李频

  老大成名仍足病,强听丝竹亦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卷589_65 【句】李频

  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北梦琐言》)

  楚里八千里,槃槃此都会。巍峨数里城,远水相映带。

  (《方舆胜览》)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六十·吴景旭
  第三十六出 全终·李渔
  吴西逸·隋树森
  见毋忘我花·戴望舒
  珂雪词巻上·曹贞吉
  ●跋·纪坤
  卷106 ·佚名
  卷一百十六·曹学佺
  卷二十三·高棅
  提要·董嗣杲
  唐贤三昧集巻下·王士祯
  卷五·陈廷敬
  卷四十·徐倬
  巻十四·宋绪
  鞠部明僮选胜録 (清)了然先生(李毓如) 撰·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674_1 【感兴】郑谷   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   卷674_2 【望湘亭】郑谷   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   卷674_3 【采桑】郑谷   晓陌携笼去,桑

  • 谭菀醍醐卷四·杨慎

    查字考说文查浮木也今作槎非槎音诧邪斫也国语山不槎蘖是也今世混用莫知其非畧证数条于此王子年拾遗记尧时巨查浮西海上十二年一周天名贯月查一曰挂星查道藏歌诗扶桑不为查王勃诗澁路拥崩查又送行序云夜查之客犹对仙家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二·丘逢甲

    (丙申稿)(清光绪二十二年) 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缉·山居诗(五首)白云海上来,飘摇无归期。微风起天末,吹寄兹山陲。悦山本云性,草木生妍姿。山中有轶士,独往人寡知。末世何皇皇?寸心勉自持。故国何迢迢?

  • 乖崖诗钞·吴之振

    张咏悼蜀四十韵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奢僣极珠贝,狂佚务娱乐。虹桥吐飞泉,烟柳闭朱阁。烛影逐星沉,歌声和月落。斗鸡破百万,呼卢纵大噱。游女白玉珰,骄马黄金络。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惭怍。禾稼暮云连,纨绣淑气错。熙熙三十年

  • 第二十六回 皇孙北返灵玺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蔡东藩

      却说伯颜因诸将争议,复说明本意道:“海都悬军入寇,十步九疑,我若胜他一仗,他即遁去。我拟诱他入险,使他自投罗网,然后一战可擒。诸君定欲速战,倘或被他逃走,哪个敢当此责?”诸将还是未信,复道:“主帅高见,原是不错,但皇孙及太

  • 卷二·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二 有虞氏帝舜 舜典粤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放勲以成功言重华即重放勲之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七·佚名

    嘉靖九年九月丁亥朔○庚寅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昌化伯邵杰祭 景陵○辛卯吏科都给事中夏言兵科都给事中张润身等各言迩来人心玩愒朝参礼废或借言公差或妄称疾病填注门籍岁无虚月自今乞严示法程每月终将门

  • 卷之八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六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

  • 魏王欲攻邯郸·佚名

    【提要】 南辕北辙的故事就出现在下面这篇中。人人都会嘲笑南辕北辙的荒唐,但真正荒唐的是干了荒唐事的我们却不自知自己也在南辕北辙。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

  • 襄公卷十九(起元年,尽十一年)·何休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华元曷为与诸侯围宋彭城?(据晋赵鞅以地正国,加叛文。今此无加叛文,故问之。○殖,市力反。)[疏]注“据晋”至“问之”。○

  • 卷八·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八陈一之十二集传陈国名太皥伏羲氏之墟【孔氏頴逹曰大皞又号虙戏故连言之虙戏即伏义字异音义同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许氏谦曰

  • 卷五·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五周易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右中允【臣】朱良裘王弼注曰相临之道莫若説顺也朱子本义曰地临于泽上临下也教之无穷者兑也容之无疆者坤也【臣】

  • 大雲初分至心健度第二十七·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至心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住善界法门。大海智法门。潮法门。神通行法门。虚空神通法门。无热法门。初成法门。随行

  • 卷第三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门第十子摄颂之二内摄颂曰。众集敬大师  闻法生正信自述年衰老  说行雨因缘尔时世尊。告具寿阿难陀曰。我今欲往波吒离邑。阿难陀言。如是世尊。即与

  •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佚名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十种早期天师道法箓。即元命赤箓、青甲箓、赤甲箓、武甲箓、文甲箓、圣真神箓、黄图中纲箓、兼

  • 唐朝大历史·吕思勉

    本书是史学家吕思勉倾力著述的断代史,也是史学界关注最高的唐史读本。独孤家族何以飞黄腾达于隋唐两室?唐高祖为何向匈奴称臣?李世民修改国史为哪般?魏徵之墓被掘背后的真相是?李治何德何能竟登上帝位?上官婉儿留宫之谜?女皇

  • 大乘三聚忏悔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及笈多等译,同《菩萨藏经》,而悔过经文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