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下

  【巳上人茅斋】余尝闻刘右司棐以子美“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最得避暑之佳趣,余不以为然。郑武子曰:“此句非不佳,但多‘僻’与‘迟’两字,若云‘枕簟入林,茶瓜留客’,岂不快哉!”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以神武定天下,高祖、太宗之功也,何必以家世不若商、周为愧,而妄认老子为祖,必不足以为荣,而适足以贻世笑。子美云“世家遗旧史”,谓老子为唐之祖,其家世不见于旧史也;“守祧严具礼”,谓以宗庙事之也。“五圣”、“千官”等句,虽若状吴生画手之工,而其实谓无故而画五圣千官于此也。凡此事既明白,但直叙其事,是非自见,六义所谓赋也。身退知周室之卑,汉文景尚黄老,垂拱无为而天下治,老子之道如此。故子美云“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也。

  【戏为六绝句】此诗非为庾信、王、杨、卢、骆而作,乃子美自谓也。方子美在时,虽名满天下,人犹有议论其诗者,故有“嗤点”、“哂未休”之句。夫子美诗超今冠古,一人而已,然而其生也,人犹笑之,殁而后人敬之,况其下者乎。子美忿之,故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也。然子美岂其忿者,戏之而已,其云:“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若子美真所谓掣鲸鱼碧海中者也,而嫌于自许,故皆题为戏句。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少陵在布衣中,慨然有致君尧舜之志,而世无知者,虽同学翁亦颇笑之,故“浩歌弥激烈”,“沈饮聊自遣”也。案:此诗刊本“自遣”或作“自适”。此与诸葛孔明抱膝长啸无异,读其诗,可以想其胸臆矣。嗟夫,子美岂诗人而已哉!其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案:此诗刊本“鞭挞”或作“鞭箠”,“实欲”或作“实愿”。又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方幼子饿死之时,尚以常免租税不隶征伐为幸,而思失业徒,念远戍卒,至于“忧端齐终南”,此岂嘲风咏月者哉?盖深于经术者也,与王吉、贡禹之流等矣。

  【哀王孙】观子美此诗,可谓心存社稷矣。乌朝飞而夜宿,今“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者,长安城中兵乱也。鞭至于断折,马至于九死,“骨肉不待同驻驱”,案:此诗刊本“又向”或作“又来”,“不待”或作“不得”。则达官走避胡之急也。以龙种与常人殊,又嘱王孙使善保千金躯,则爱惜宗室子孙也。虽以在贼中之故,“不敢长语临交衢”,然“且为王孙立斯须”者,哀之不忍去也。朔方健儿非不好身手,而“昔何勇锐今何愚”,不能抗贼,使宗室子孙,狼狈至此极也。“窃闻太子已传位”,必云太子者,以言神器所归,吾君之子也。言“圣德北服南单于”,又言花门助顺,所以慰王孙也。其哀王孙如此,心存社稷而已。而王深父序,反以为讥刺明皇,失子美诗意矣。

  【行次昭陵】自“文物多师古”以下四句,不惟美太宗之治,亦叹今之不然也。《书》云:“上帝降灾于下方。”太宗即位之初,兵戈犹未已,然太宗指挥而安率土,遂荡涤污俗而致太平,其易如此。“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盖叹其威灵如在。“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叹后世子孙寂寥,无复太宗开国时遗风,是以“流恨满山隅”也。

  【洗兵马】山谷云:“诗句不凿空强作,对景而生便自佳。”山谷之言诚是也。然此乃众人所同耳,惟杜子美则不然。对景亦可,不对景亦可。喜怒哀乐,不择所遇,一发于诗,盖出口成诗,非作诗也。观此诗闻捷书之作,其喜气乃可掬,真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曰“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案:此诗刊本“安巢”或作“安枝”。言人思安居,不复避乱也。曰“寸地尺天”,曰“奇祥异瑞”,曰“皆入贡”,曰“争来送”,曰“不知何国”,曰“复道诸山”,皆喜跃之词也。“隐士休歌紫芝曲”,言时平当出也。“词人解撰河清颂”,案:此诗刊本“解撰”或作“角撰”,“河清”或作“清河”。言当作颂声也。“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言人思归农也。“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言戍卒之归休,室家之思忆,叙其喜跃。不嫌于亵,故云“归莫懒”、“愁多梦”也。至于“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虽但叙一时喜庆事,而意乃讽肃宗,所谓主文而谲谏也。“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虽似憎恶武夫,而熟味其言,乃有深意。《易·师》之上六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三略》亦曰:“还师罢军,存亡之阶。”子美于克捷之初,而训勅将士,俾知帝力,不得夸身强,其忧国不亦至乎?子美吐词措意每如此,古今诗人所不及也。山谷晚作《大雅堂记》,谓子美诗好处,正在无意而意已至。若此诗是已。

  【秦州杂诗】“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此晚唐佳句也。然子美“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则留人送客不待言矣。第十八首“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此两句画出边塞风景也。“山雪河冰野萧索,青是烽烟白入骨”,亦同。

  【苦竹】观此诗前四句,则苦竹丛在目前矣。

  【乾元中寓居同谷七歌】杜子美、李太白,才气虽不相上下,而子美独得圣人删诗之本旨,与《三百五篇》无异,此则太白所无也。元微之论李、杜,以为太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摹写物象,诚亦差肩于子美。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李尚未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鄙哉,微之之论也!铺陈排比,曷足以为李、杜之优劣。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又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序》曰:“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子美诗是已。若《乾元中寓居同谷七歌》,真所谓主文而谲谏,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者也。“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诚哉是言。“乾元元年春,万性始安宅”,故子美有“长安卿相多少年”之羡,且曰:“我生胡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盖自伤也。读者遗其言而求其所以言,三复玩味,则子美之情见矣。

  【剑门】“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余尝闻之王大卿俣曰:“一夫怒乃可,若不怒,虽临关何益也。”《昭陵》、《泥功山》、《岳麓寺》、《鹿头山》、《七歌》、《遭田父泥饮》、《又上后园山脚》、《收京》、《北征》、《壮游》,子美诗设词措意,与他人不可同年而语。如状昭陵之威灵,乃云“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案:此诗刊本“铁马”或作“石马”。状泥功山之险,乃云“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状岳麓寺之佳,乃云“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案:此诗刊本“塔劫”或作“塔级”,“宫墙”或作“宫坛”,“香厨”或作“石厨”,“清凉”或作“清崇”。此其用意处,皆他人所不到也。《鹿头山》云“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案:此诗刊本“京华”或作“咸京”。《七歌》云“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遭田父泥饮》云“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又上后园山脚》云“到今事反复,故老泪万行。龟蒙不可见,况乃怀故乡”,案:此诗刊本“不可”或作“不复”,“怀故”或作“复旧”。皆人心中事而口不能言者,而子美能言之,然词高雅,不若元、白之浅近也。《收京》云“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有旨哉,与陆宣公谏德宗《寻坊内人疏》何异?子美颠沛造次于兵戈之中,而每以宗庙为言,如《北征》往往是也,此其意尤不可及。《壮游》云“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不待褒贬而是非自见矣。

  【江头五咏】物类虽同,格韵不等。同是花也,而梅花与桃李异观。同是鸟也,而鹰隼与燕雀殊科。咏物者要当高得其格致韵味,下得其形似,各相称耳。杜子美多大言,然咏丁香、丽春、栀子、鸂鶒、花鸭,字字实录而已,盖此意也。

  【屏迹二首】“用拙存吾道”,若用巧,则吾道不存矣,心迹双清,纵白首而不厌也。子美用意如此,岂特诗人而已哉?“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此子美观物之句也,若非幽居,岂能近此物情乎?妙哉,造化春工,尽于此矣!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严云:“莫倚善题《鹦鹉赋》。”杜云:“阮籍焉知礼法疏。”二人赠答,不可谓无意也。

  【陈拾遗故宅】此宅盖拾遗与赵彦昭、郭元振辈尝题字于壁间,云“公后登宰辅”,少陵诗纪此而已。

  【谒文公上方】此僧不下阶除十年余,虽长者布金,而禅龛只宴如。子美以为“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必高僧也。“庭前猛虎卧”,或实有之,子美不徒用事尔。汲引吹嘘,皆传法之意。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此非诗也,家书也。弟归检校草堂,乃令数鹅鸭,闭柴荆,趁腊月栽竹,可谓隐居之趣矣。

  【江陵望幸】此非诗,乃望幸表也。“通蜀照秦”,“含越控吴”,则指陈江陵建都大略也。“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则祈请语也。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山寺】章留后游山寺,以僧告诉,“遂为顾兵徒,咄嗟檀施开”。子美讽之曰“以兹抚士卒,孰曰非周才”,又曰“穷子失净处,高人忧祸胎”,何哉?夫穷子以净处为安,高人隐士以避世为福,以近人为祸,今山寺以使君之威,“咄嗟檀施开”,虽栋宇兴修,而烦扰之祸,必自此始矣。子美之诗,有味其言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子美自云“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又乞哀于山人云“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然则子美亦尝于仙术留意耶?子美于仙佛皆尝留意,但不知其果有得否尔?云“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恐未必实录也。

  【严郑公宅同咏竹】【阶下新松】竹“欲令无翦伐”,松“欲高一百丈”,虽云美意,亦有讥也。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此两句不待他求,而得高人之趣。匡床竹火炉,无长物也,可谓简易矣。

  【莫相疑行】以子美之才,而至于头白齿落无所成,真可惜也。故尝有“中宵只自惜,晚起索谁亲”之句。案:此诗刊本“中宵”作“宵中”,或作“消中”。榖梁子曰:“名誉既闻,而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有司举之,而王者不用,有国者之罪也。”子美之自惜,盖叹时之不用,人之不知耳。悲夫!“往时文彩动人主”,今不幸而流落,至于“饥寒趋路傍”,“晚将末契托少年”,岂其得已?“当面输心背面笑”,案:此诗刊本“契托”或作“节契”,“输心”或作“论心”。乃俗子常态,古今一也。夫子美名垂万年,岂与世上儿争好恶者哉!而或者疑之,故有“寄谢”之句,且题曰《莫相疑行》。

  【赤霄行】子美自以为孔雀,而以不知己者为牛。自当时观之,虽曰薄德可也,自后世观之,与子美同时而不知者,庸非牛乎?子美不能堪,故曰“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盖自遣也。渊明之穷,过于子美,抵触者固自不乏,然而未尝有孔雀逢牛之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此渊明所以不可及也欤!

  【杜鹃】山谷云:臣甫杜鹃再拜诗,为明皇迁南内时作也。

  【武侯庙】孔明卧于南阳之时,岂期为人用耶?及玄德三顾,意气相感,遂许以驱驰。更幼主之托,抗表以辞,仗义北伐,卒死于军,义风凛然,竦动千载。故子美于空山之中,睹其遗庙而曰“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者,追想而叹慕之也。此诗若草草不甚留意,而读之使人凛然,想见孔明风采,比夫李义山“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之句,又加一等矣。

  【斗鸡】“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此名《斗鸡》,乃看棚诗尔。

  【偶题】此少陵论文章也。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乌可以轻议哉!

  【秋野】“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夫生理有何难识,观鱼鸟则可知矣。鱼不厌深,鸟不厌高,人岂厌山林乎?故云:“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几杖,不厌北山薇。”案:此诗刊本“吾老”或作“衰老”,“北山”或作“此山”。此子美悟理之句也。杜子美作诗悟理,韩退之学文知道,精于此故尔。

  【晴】“啼鸦争引子,鸣鹤不归林。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案:此诗刊本“啼鸦”或作“啼鸟”。子美之志可见矣。“下食遭泥去”,则固穷之节,“高飞恨久阴”,则避乱之急也。子美之志,其素所蓄积如此,而目前之景,适与意会,偶然发于诗声,六义中所谓兴也。兴则触景而得,此乃取物。

  【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少陵遭右武之朝,老不见用,又处处无所遇,故有“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涂”之句,余三复而悲之。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观历代史册,人主之美,莫先于纳谏。陆宣公云:以太宗有经纬天地之文,有底定祸乱之武,有躬行仁义之德,有理致太平之功,其为体烈耿光,可谓盛极矣。然而人到于今称咏,以为道冠前古,泽被无穷者,则从谏改过为其首焉。是知谏而能从,过而能改,帝王之美莫大于斯。子美“刺规多谏诤,端拱自光辉”之句,即此意也。

  【可叹】观子美此篇,古今诗人,焉得不伏下风乎?忠义之气,爱君忧国之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其词气能如此,恨世无孔子,不列于《国风》、《雅》、《颂》尔。“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案:此诗刊本“如白”或作“似白”。此其怀抱抑扬顿挫,固已杰出古今矣。河东女儿,不知以何事而抉眼去其夫,岂秋胡妇不忍视其夫之不义而死者乎?“丈夫正色动引经”,伟哉王季友之为人也。“群书万卷常暗诵”,而《孝经》一通,独把玩在手,非深于经术者,焉知此味乎?季友知之,子美亦知之,故能道此句,古今诗人岂知此也。“贫穷老瘦家卖履”,案:此诗刊本“履”一作“屦”,或作“屐”。而高帝之孙,二千石之贵,乃引为宾客,虽三年之久,而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宾主之间如此,与夫势利之交,朝暮变炎凉者,异矣,故曰“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复看亦丑”。案:此诗刊本“亦丑”或作“已丑”。陈蕃设榻于徐孺,北海徙履于康成,颜回陋巷不改其乐,澹台灭明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于王季友复见之,子美以为可以佐王也,故曰“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死为星辰终不减,致君尧舜焉肯朽”。夫佐王治邦国者,非斯人而谁可乎?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彭定求
  第二十一出 缄愁·李渔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孙柚
  第二出 言怀·汤显祖
  第一折·尚仲贤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七言巻十七·洪迈
  卷三百七十九·曹学佺
  卷二百四十七·曹学佺
  卷六十六·陈焯
  卷五百十一·佚名
  登途遇贼·佚名
  皇甫冉诗鉴赏·佚名
  綦毋潜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善扛·唐圭璋

      善扛字文鼎,别号解林居士。商王元份六世孙。绍兴十一年(1141)生。曾守蕲州及处州。淳熙年间卒。   传言玉女   上元   璧月珠星,辉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与人间富贵。东风巷陌,春在暖红温翠。人来人去,笑歌声里。

  • 卷二十二·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二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中秋十五夜月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翫相呼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余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衆象叫鸿孤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 鹭鸶有怀【前东阳王慥

  • 卷二百三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孝诗林同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人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监丞刘仝子纠义兵即其家置忠义局敌至同死之有孝诗一卷尧道之大原出扵天尧以是道传之舜

  • 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却敌军段孝先建功·蔡东藩

      却说陈宝应逃至莆田,被陈军从后追及,日暮途穷,如何支持,眼见是束手受擒。就是宝应妇翁留异,也与宝应同逃,无从漏网,翁婿妻孥,一并就缚。还有宝应宗族,及幕下僚佐,俱捉得一个不留,悉数械送建康。叛徒头脑,怎得免死,就是子弟党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二·佚名

    卷二十二   康熙十五年三月癸未朔,追封殉难海澄公黄芳度王爵,其将士皆赠官有差。海寇围漳州,芳度独力死守孤城,坚拒逆贼。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六日,叛将吴淑等与贼通,引郑锦入城,漳州遂陷;芳度与标将蔡隆等力战而死,阖门老幼暨

  •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九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传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六中上·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六中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中上 文艺 汉 荀悦 仲长统 陈寿 谨案荀悦仲长统二传文阙止存议 议曰仲豫公理立言论政深知治体不当文景明章之盛而奔走於曹袁

  • 七八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七八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户部为遵旨〔察〕议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三月初七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公 额驸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十月

  • 己酉被水纪闻·姚济

    姚济本年自前四月初,至闰四月底,晴少雨多,或连五六日不止,或连昼达夜大雨如注。西北低洼之田,已尽没水中,荒象已见。乡民赴县报荒,不期而至者约有四、五处。以后景象,当有不止于此者。因就所见闻,按日记之,以便稽考。五月 初一

  • 秦围赵之邯郸·佚名

    【提要】 本章中“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典故千古传诵,鲁仲连不仅以他的铮铮铁骨、对强暴的决不屈服的勇气节义赢得了世人的仰慕,而且以他深刻洞察、说理透彻、鞭辟入里的辩才折服了当时的策士们。他一去不返之前抛下的那

  • 六·钱穆

    如果没有外来侵略,我们如上述的这一种富于哲理的日常生活的享受和体味,当然是很舒服。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实在并不错,错的只在他的世界主义上。要真实表现出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则非真达到世界主义的路程上不可。但中国人自始

  • 骨相篇第十一·王充

    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见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

  • 在仰光答佛教小集团问·太虚

    ──十二月二十一日──团员:中国佛教的中心地点在那里?  师:这很难说,因为中国的佛教,分大小乘,大乘又有许多宗派,各宗有各宗的理论,不像缅甸那样的单纯。  团员:缅甸和尚有十万,每天托钵化缘,仅注重外表的仪式,而对于佛教的

  • 第十五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十五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天伏阿修罗品第三十三阿修罗本业品第三十四杂类本业品第三十五说无相品第三十六劝修行品第三十七三字门品第三十八天伏阿修罗品第三十三尔时世尊告天帝释言。憍尸

  •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上·书玉

      清 古杭昭庆寺传律沙门 书玉 记授本法尼戒具十八法初净坛敷座法(式叉摩那。或沙弥尼。学戒年满。欲受大戒时。先徃大僧中。启白和尚。和尚允许。先差尼部十师。其尼部十师。先到方丈顶礼和尚已。次领求戒尼至

  • 三闲集·鲁迅

    鲁迅著。上海北新书店1932年9月出版。除《序言》外,收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34篇以及《鲁迅译著书目》。作品记录了作者在革命转入低潮年代里的愤激心情和对反动势力坚持英勇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关于“革命文学”的论

  • 正易心法·麻衣道者

    旧题五代末宋初麻衣道者撰,陈抟受并消息。一卷。《津逮秘书》本。凡四十二章,每章四句,每句四言;各章后附训释文字。卷首《正易卦画》图,以对卦、反卦形式排列,得上经十八卦、下经十八卦,共三十六卦。书前小序云:“正易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