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己酉被水纪闻

姚济

本年自前四月初,至闰四月底,晴少雨多,或连五六日不止,或连昼达夜大雨如注。西北低洼之田,已尽没水中,荒象已见。乡民赴县报荒,不期而至者约有四、五处。以后景象,当有不止于此者。因就所见闻,按日记之,以便稽考。

五月  初一日,竟日小雨。

初二日,夏至。晴雨参半。

初三日,辰刻大雨,至晚大河中潮汛,已涨有四、五尺。

初四日,阴雨。闻华、娄署前来报水者,均有三百多人。

初五日,竟日阴。

初六日,竟日雨,闻东北乡已有借灾肆抢者。

初七日,竟日雨,有人从张泽来,云彼处水已出场,幸未入室。

初八日,自辰至酉,大雨倾盆。小街极低处,已积水半尺许矣。

初九日,阴,夜复大雨。

初十日,竟日阴,报荒乡民日多一日。夜仍雨。

十一日,竟日大雨。市中米价已增至每升四十六文,稻草每斤四文。

十二日,雨。是日娄邑尊(李公名辉海)下乡勘水。

十三日,阴雨参半。

十四日,日夜大雨。

十五日,自黎明至夜晴。

十六日,雨。有地方公呈,请禁客籴,颇为有益贫民。

十七日,竞日大雨。夜复东北风大作,竞夕风声、雨声、坍墙倒壁声不绝于耳。

十八日,小暑,雨。余家后墙亦坍。

十九日,大雨三四次。水势自月初至今,日涨一二寸、三四寸不等。闻白龙潭一带,人家已住水乡矣。

二十日,雨。闻江阴东门外地陷成河,未知其细。

二十一日,雨,复大雨。而风闻金陵人多避居钟山上,未知试期何如。

二十二日,雨,闻乡民报荒,有在府堂啰扰者。太守请城守营及华、娄两邑尊曲为开谕而退。太守练公名廷璜。

二十三日,雨。闻金山有拆毁大堂之信,未知确否。

二十四日,阴,夜雨。闻北乡境倪、陈各家被抢状。

二十五日,大雨。华、娄已通谕各富户平粜,并设局劝捐备赈。地方官之心,不可谓不静,其如乡民藐不畏法,日逐聚众报荒,出言无状,人心之坏,不知其何以至此。

二十六日,阴,夜仍微雨。闻省中被水状。并有人自清江浦来信,除邵白等处,人家半没水中。其余各府县城内外,无不积有二三寸水。高处尚属可免。特此在发【信】日前所见,现更不知何如。闻昨日娄邑有解到抢犯三人,当堂杖责收禁。

二十七日,晴,夜有微雨。天虽有好意,然河水日涨,高处尚与岸平,低处如北外下塘及城中吴家汇、邱家湾等处,均已上岸半尺许。吁,可畏哉!昨悉乡中富户以怕抢故,纷纷搬入城中。然仅可挈眷,不能运物。运则无有不抢。如此借荒行劫,藐视王章,宜乎彼苍之隐夺其食,听其积久而毙也。闻浙江严州起蛟,漂没无算。

是日,有青浦千余人,硬开吕岗泾坝,意在泄青浦水故也。

二十八日,竟日晴。闻娄署前有二十图乡民哄事索食,唐突县尊。立擒四人杖放。并闻某县韩某为乡民咬伤而死,亦异事也。河水又涨二三寸。乡间牛羊等俱寄养城中。

二十九日,辰刻雨,即晴。娄县有东外马姓,解进抢犯一名(姓彭),当堂杖责,并令插耳箭出游四门示众。甚为快事。此等强民不可无此大戒。并闻华邑亦将抢犯杖至盈千,监候详办。同一疾恶如仇,似少作用。未识四乡闻之,亦稍知警否也。水势又涨三四寸。

三十日,竟日晴。傍晚东南风大作。据云,乡间水势渐退去一二寸,而城中河水仍无退象。午刻,闻佘山十四图地保擒到抢犯三名,当堂杖责后,插箭游门,稍彰国法。其如东北一路,仍抢者纷纷。

顷闻,莘庄冯小泉家,于二十六、二十七两日有乡民千余人,聚将肆抢,当雇庄丁一二百人隔河把守。又得莘庄来人三百名,及马家(十四图)所雇乡勇五六十人,闻风来助。相持两日,各执器械并鸟枪等,两不相逊,几成械斗。小泉因来城请示。似此抢劫成风,以强为胜,实为乱阶。吾辈虽无民任,然睹此情形,于心闷闷。未识当事者将何以处此也。

并闻娄邑在西外劝捐,在城各绅富如韩瘦山封翁、张梅岭学博各捐钱二千千文;以次乐输,颇为踊跃。惟有监生卫书源者,初以河车起家,积田至三千余亩,吝不肯捐。闻邑尊已将该图地保枷号卫姓门首,催令书捐。未知河车肯发善心否。

华亭设局,四五日并无一绅富到局书捐。惟闻西内侯姓许捐钱二百千文。邑尊金公(名咸)甚不惬意而去。旋令仓书送来告示底一纸。内有:“本县既因福薄累民,又无才具,不能劝捐集事。惟有听民自向各富户踵门求食,切弗生事。即或遇有为富不仁之家,将尔等或麾门外,或加唾骂,只宜顺受。再四哀求,务望激发天良,解囊肯救而后已。含泪书此”等语。闻之可为三叹。

竟夕风。有人述上邑尊王公(名绍复)在二十日左右,有乡民一、二千名哄堂不退。邑尊期拔备刀自刎,为左右夺住。即请道台及右营参将到署,力劝乡民,各给点心钱四十文而后散。亦一骇事也。

六月  初一日,晴,竟日东南风,向夜更大。闻北乡水势又退二三寸,城中仍无退意。然只要乡间有日退之势,城中多涨几寸,亦属无害。华邑赈捐闻少有起色。然办事非其人,恐日后终归无济耳。接松隐顾小野(名乃海)信,知亭林大寺前,旧有石藏一座,与华署南一座,俱唐咸通朝物,相传建此以镇海眼者。近于数日前,藏侧忽涌醎水,流濯田数亩,至今未定。彼地人甚忧之,不知主何灾。凶年再兴大役,恐不及继也。奈何!娄邑尊已将河车发捕厅管押,尚吝如前。多见其不知量也。闻嘉兴亦有坍城之说。

初二日,竟日东南风。太阳燥物,此是今夏第一日。城中水亦退二三寸,乡间当不止是也。有人自都中回,谈及当前四月上去时,山东道上遇雨雹,约有城砖大,骡马被打死者无数。亦异闻也。

初三日,晴。城中水势正值顶汛,旋退旋涨。唯闻浦南一路,则已退去一二尺矣。西、南门外均有堕水死者。

初四日,晴。娄署前又于西外二图获一抢犯,如前插箭游城。四五日来,闻乡民已稍为敛迹,此用威之效。盖惩奸即所以安民。治借灾生事之众,有不得不如此者。华邑亦日有抢犯,邑尊仅予以监禁,未能彰明其犯,故纷纷者犹未定也。惜之!

闻三月中七宝案,已有人参奏专责书吏,此治治民则可,治乱民恐书吏纵不尽无罪,而恃众制官,此风日长,居者之忧也。志之以俟后日公论。

又闻二日前,在华娄学宫前,有一人堕河身死。其尸立而不倒,未知何故。或曰人身上携有银金等,总不肯倒。此理或有之,然究未尝见也。

初五日,晴。闻瓜洲地坍入水中,口上停船失去六七十号,不知所终。亦一劫数也。竟日热。

初六日,晴。河中水两日来反有涨意,不知何兆。想各上游泄泻不及,致有此患。特不知汛底能退出否,闷甚。闻金陵制军因城中水大,移驻鸡鸣山十庙中,看来八月省试时,当不能退净也。竟日大热,夜则少有风。

初七日,晴。闻高淳有偷开东坝,苏抚即拨本标兵一千,请尤军门往守矣。相传此坝下用生铁铸成,倘被一开,江浙下游皆成巨浸。防之不可不严如此。

昨娄邑有三保二十八图解来抢犯一名,惩治如前。

是后天虽老晴,而四方被水灾区,十居七八。松属大势,娄、青为甚,华、上次之,奉、南又次之,金山为上。然于七月底,闻金山钱氏出米,被乡民围扰。有捕厅王公者,以往送故,即于该处堕河身死。事经上闻,金属乡民又将遭一番枉劫也。闻之可为三叹。华、娄两邑已于七月十一日起给口粮,每月约【非】二万千文不可。小民有因户口不均之故,日向公堂申诉。然皆当堂开发不及备记。

猜你喜欢
  卷十五 開寶七年(甲戌,974)·李焘
  第四十七回 闻警回銮下诏罪己 护丧嗣统边报惊心·蔡东藩
  ●卷五·司马光
  张文襄公事略·佚名
  前汉书续集卷下·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七四二 河南巡抚雅德奏遵旨查缴《青霞集》等书折·佚名
  六十七、移居上海之始·包天笑
  卷四·会奏嘉义匪徒滋事一案附摺·丁曰健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柳裘传·魏徵
  阎鸣泰传·张廷玉
  王世贞传·张廷玉
  卷九·黄佐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回 披图胜读荆钗记 佳节犹传绮席杯·萧晶玉

    且说伏准被梦鸾小姐抢白一场,自觉无趣,回至书房,烦燥不安。劳勤说:“若依小人的愚见,莫如叫太太如此这般,硬作主张,只怕有准。”伏生说:“太大的秉性你难道不知道吗?向他老一说,先就不肯;再不然就是个总不哼。”劳勤

  • 第三折·朱凯

    (周瑜领卒子上,云)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某乃周瑜是也。我遣鲁肃持书一封,直至赤壁连城。请刘玄德赴会,此人欣然而来。某今日在此黄鹤楼上,安排筵宴,等待刘玄德,他此一来中我之计。英雄甲士,暗藏在壁衣之后。令人楼

  • ●卷一百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   起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尽五日甲午。   中兴记曰:初命滕康草赦文或诋斥围城士大夫有愤怒意上命耿延禧改定以进。且云:围城士大夫一切不问众服上有大度真宽仁圣主矣。。   朱胜非南都翊戴记曰: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徐乾学

    宋纪一百七【起屠维作噩四月尽上章阉茂三月凡一年】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建炎三年夏四月戊申朔太后下诏还政帝复位与太后御前殿垂帘诏尊太后为隆祐皇太后 己酉诏访求太祖神主 以苗傅为淮西制置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一·佚名

    台湾之狱台湾之狱夏燮道光二十一二年间,英夷舟过闽洋,屡犯福建之台湾,皆败焉。初,英人修粤东烧烟之怨,数以舟师分寇闽、浙间;时任福建总兵官逵洪阿、台湾兵备道姚莹先后调集官兵乡团,防其内窜。值定海、厦门相继告陷,遂窥台湾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正德二年夏四月甲戌朔子 太庙○升山西按察使李善为四川右布政使○丙子赐钜野恭定王阳蓥碑名曰旌孝鲁王阳铸奏王事其继母妃李氏孝行笃至王弟阳锱等于其葬所自为立碑表之以名请 上特赐焉○巡按广东监察御史陈霖奏官兵以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四节寄托·佚名

    第一之一诉状及批具呈人恒邑枫港庄蔡万枝,为强霸鲸吞,恳乞恩准追还产业事。窃枝有一叔公元吉,无嗣;枝父阿抵二房过继,祀吉香烟,历来春、秋坆墓枝父子担理,吉出文凭一纸,交枝亲公天宝收存。次生一女名兰,招赘本庄陈老福为婿,吉置

  • 二八五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复行查缴不应存留书集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八五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复行查缴不应存留书集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九月二十二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谨奏,为复行查出不应存留书集,恭折奏缴销毁事。窃照钦奉上谕,查缴违碍书集,经臣等饬令各属,传集地保,逐户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吏部文选清吏司官制三盛京官盛京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侍郎各一人正二品所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品级与在京部院同【堂司官均满员惟刑部有汉军堂主事一人蒙古主事二人汉司狱一人】户部属司三郎

  • 審大臣第十六·徐干

      帝者昧旦而視朝廷(《治要》無"廷"字),南面而聽天下,將與誰爲之,豈非群(各本皆同,徐本據《百子全書》本改作"辟"。並曰:"辟公,此指諸侯。《詩·周頌·烈文》:'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朱熹《集傳》:'辟公,諸侯也。'"按"羣公卿士"屢

  • 卷二十七·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七   明 湛若水 撰襄公【靈王十八年】十有九年【晉平四年齊靈二十八年卒衛獻二十三年殤五年蔡景三十八年鄭簡十二年曹武公滕元年陳哀十五年杞孝十三年宋平二十

  • 直觉与理智·钱穆

    思想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运用语言文字而思想的,我已在物质与精神,经验与思维的两篇中约略说过。另有一种不凭借语言文字而思想的,这一种思想,最好先用不能运用语言文字的动物来说明。其实此种思想,用语言说来,便是不思想。

  • 卷四十六·赜藏主

      ○滁州琅琊山(慧)觉和尚语录(参学门人元聚集)   示众云:“主宾互换坐断乾坤。料简双施谁人举目。释迦圣主示灭双林。达磨大师真归熊耳。琅邪门下还有具眼衲僧真正道流么?若无。应病与药。诊候临时。”   示众云:“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二·澄观

    大文第三十种力持下有三十门。答前十行三十句问。古德分三。初六门明大志旷远行。二从十种不思议下九门。明定慧业用行。三从十种园林。下十五门。明德备成满行。然约圆融此意非无。今不坏次。亦次第显十行中行。第一

  • 卧虎藏龙·王度庐

    《卧虎藏龙》作者是清末民初北京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小说讲述清朝年间九门提督之女玉娇龙与沙漠大盗罗小虎的爱情悲剧。玉娇龙为了维护家庭的声誉,不得不嫁给鲁翰林,但又始终与罗小虎割不断情丝。不久。玉娇龙假装跳崖

  • 湘烟小录·陈裴之

    《湘烟小录》,含《香畹楼忆语》、《紫姬小传》、《紫湘诔》及各类诗词序跋二十馀种。皆围绕着清道光年间名媛王紫湘而作。王氏名子兰,字紫湘,一字畹。秣陵才女,钱塘世家才子陈裴之(陈小云,陈孟楷)之侧室,以貌美、才高、行洁、

  • 列祖提纲录·呆翁行悦

    凡四十二卷。清代僧呆翁行悦(1619~1684)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行悦二十年间云游四方,广收博录诸祖师耆宿之殊言异行,或以事集言,或因言立事,随见随记,而无古今、尊卑、世次、宗派之分。集录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