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仰光答佛教小集团问

──十二月二十一日──

团员:中国佛教的中心地点在那里?  师:这很难说,因为中国的佛教,分大小乘,大乘又有许多宗派,各宗有各宗的理论,不像缅甸那样的单纯。  团员:缅甸和尚有十万,每天托钵化缘,仅注重外表的仪式,而对于佛教的真正的道理和修持,一点说不上。  师:各位观察得很清楚,佛教原要注重理论与实行;各位所行的“四无量心”,就是大乘佛法真精神。


猜你喜欢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佚名
  序·佚名
  降象品第二十五·马鸣
  无异禅师语录序·元来
  卷第二十二(弥沙塞)·佚名
  论谤佛·印光
  第六十一章 四王行状次第·佚名
  附三大师传赞卷之全·德清
  第三章 摩诃三摩多之王系·佚名
  又序·智旭
  一、赵州狗子·慧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九·欧阳竟无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卷上·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欧阳竟无
  好喜品法句经第二十四(十有二章)·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唐宋大曲考·王国维

    大曲之名始见于蔡邕女训曰琴曲小曲五终则止大曲三终则止【太平御覧卷五百五十七】而详于宋书乐志志曰清商三调平调清调瑟调下列大曲十六一曰东门行二曰折杨栁行三曰艶歌罗敷行四曰西门行五曰折杨栁行六曰煌煌京洛行七

  • 七言巻三十七·洪迈

      七言  宫乌栖          赵嘏  宫乌栖处玉楼深微月生檐夜夜心香辇不回花自落春来空佩辟寒金  长信宫  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长绕御帘飞  广陵城  红映髙台绿绕城

  • 卷一百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苕溪诗集下方欲相约为孔侯溪上之逰忽辱佳篇复次元韵山色溪烟淡墨成隔溪幽鸟自呼名未妨浊酒陪心赏更借清诗作眼明桃叶不闗今夕恨竹枝犹是古时声扁舟

  • 卷七十八 蜀录三·崔鸿

    李班 李班字世文荡第四子也少而聪慧见养于雄初署平南将军年十六立为太子谦虚博纳敬爱儒贤自何点李钊班皆师事之又引名士王嘏及陇西董融天水文夔等以为宾友每观书传谓融等曰吾每观周景王太子晋

  •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十六·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五月。壬午朔。总督河道杨方兴、进济宁州瑞麦有三四歧者。有八歧十歧者。得上□日、时和年丰。人民乐业。即是祯祥。不在瑞麦。地方官当益加抚辑。惠养元元。副朝廷爱民德意  ○顺天府府丞张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纪昀

    列传唐 【六十八】○唐六十八钱徽 崔咸韦表微高釴【湜 铢错 湘】冯宿【定审】 李虞仲李翱 卢简 辞【简能 宏止简求】高元裕封敖郑熏敬晦 韦博李景让【景温】钱徽崔咸韦表微高釴冯宿李虞仲李翱卢简辞高元裕封敖

  • 七八八 谕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佚名

    七八八 谕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吏部议办理四库全书处之总裁皇八子仪郡王、总阅周煌等照例罚抵一疏,奉谕旨:皇八子永璇着罚尚书俸六个月,董诰、周煌俱着罚俸六个月,励守谦、戴衢

  • 卷一·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一大学士傅以渐恭纂孝之道事舅姑内则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潄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大觽木燧衿缨綦屦以适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疴痒而敬

  • 卷十二·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二     明 夏良胜 撰九经之义【来百工 柔远人 怀诸侯】兑彖曰説以先民民忘其劳説以犯难民忘其死程頥曰君子之道其説于民如天地之施感于其心而説服无斁故以之

  • (十一)·钱穆

    《近思录》卷十一教学之道,凡二十一条。明道言:“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今按:教者必为学者留地步,且让学者自求,教者只开示门路,不烦多言。引其端,使学者自启自发。果学者愚无知,多言亦适以增惑。谢上蔡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念常

    佛祖历代通载目录  第一卷目录  第二卷 七佛偈 彰所知论器世界品 日轮 月轮 诸星宿 妙高山三十三天 情世界总有六种 人祖大梵 三末多王及诸王种 器世界坏(并赞)  第三卷 盘古王 天皇 地皇 人皇 

  •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人俱。三慢陀颰陀文殊师利菩萨等。八万四千人。弥勒菩萨等。拔陀劫中千人。释王等。与忉利诸天不可复计。梵王。与诸梵不可复计。阿阇世王。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二·雍正

    魔忍曰。祖有信心铭近千言。其略曰。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要知临济德山千奇百怪处。不过驱学者丧尽心智。与此数语符合耳。彼义学之徒解曰。至道本无难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佚名

    佛言。地深二十亿万里。地下有润泽。深二十亿万里。泽下有金粟。深二十亿万里。金粟下有金刚。深二十亿万里。金刚下有大水。深八十亿万里。水下有无极大风。深五百二十亿万里。刚维天地制使不落。天地欲坏时有七日出

  • 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真经·佚名

    元始天尊劝人持诵真经,以求长生、福庆、度幽。

  • 元始八威龙文经·佚名

    元始八威龙文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分作八节,论述修真炼养之道。大致以子母、阴阳、水火、动静、虚实等相对概念。阐述守神、固精、和炁等炼养术。文句模仿老庄,颇为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