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綦毋潜诗鉴赏

生平简介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湖北西南部)人。开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一度弃官还江东,后复任宜寿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复授校书,终著作郎。晚年退隐江南。他与王维、王昌龄、李欣,储光羲等人有交游,彼此有唱和。他的诗歌常写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风格清秀而峭拔。王维称赞他“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别綦毋潜》)。《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

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

却听钟声连翠微。

綦毋潜诗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上山寺访友不遇,却被山中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过,访问之意;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过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禅室里,写得干净利落。

次句紧承首句,指出“窗外无人”,也是静悄悄的。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溪上有各种鸟儿飞来飞去。

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和动态,反衬出山寺环境的清静。

接下去,第三句“黄昏半在下山路”,省略了主语,句法简洁。七个字兼有叙事、抒情、写景。“黄昏”,暗示诗人尽管访友不遇却兴致未减,已在山顶佛寺四周流连了大半天。“下山路”,说明此刻诗人正慢慢沿着山路往回走。“半在”,表明山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

“却听钟声连翠微”,“却”字,不仅起到转折句意的作用,还能使人想象诗人蓦然闻钟、回首驻足的情状。“钟声连翠微”五个字,以景物形象、色彩和声音收束全篇。因为作者凝神聆听着悠扬的晚钟声在深山里荡漾、萦绕,所以他感到钟声同这浮荡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一片。“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这一句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深情,就从这幅深山幽景中透露出来。

七绝诗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笔墨精炼。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无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摄取的景物虽不多,却显得丰富多采。

猜你喜欢
  卷一百零四·彭定求
  曾惇·唐圭璋
  孔平仲·唐圭璋
  卷一六·袁枚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十·邵雍
  ◆刘都事致(时中集)·顾嗣立
  第六十三回 巾帼丈夫不殊包老 飘零湖海重见云英·萧晶玉
  ●李义山诗集注卷二下·朱鹤龄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汪廷讷
  提要·郭翼
  四集卷三十一·乾隆
  卷209 ·佚名
  南宋襍事诗卷一·佚名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二·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静夜·戴望舒

    像侵晓蔷薇底蓓蕾含着晶耀的香露,你盈盈地低泣,低着头,你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你哭泣嘤嘤地不停,我心头反复地不宁;这烦忧是从何处

  • 卷七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四伍乔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僻居谢何明府见访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满斋尘土一牀藓多

  • 卷二百三十一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起神宗熙寧五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辛巳朔,權御史中丞鄧綰言:「昨彈奏馬仲甫,朝廷令韓縝根治,聞縝乃累責汲光分析。況朝廷增置主簿,本欲振舉頹弊,光盡心職事,若非理責令分析,恐乘此不敢措置,非朝廷設官之意。」仲甫性素寬,

  • ●卷七  选举第七·王克昌

         殷梦高曰:唐虞三代之士,皆以德升。《尚书》、《周礼》炳然可睹。汉氏略仿古制,有孝弟、力田诸科,与征聘辟召之法,时称得人。至魏陈群设九品中正,以选择州郡人物,奸弊遂滋。厥后荐辟间行,然随举随废。盖世道江河,矫伪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三家世典·郭勋

    ○徐达徐达,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进封魏国公,参军国事,食禄五千石,赐诰命铁券,子孙世世承袭。追封中山王,谥武宁。濠州(今凤阳县)永丰乡人。元至正癸巳,天下大乱,我太祖集义旅,达来麾

  • ◎妓界助赈之韵启·李定夷

    香港石塘嘴各妓,对于赈灾事,极抱热心。有秀云等六校书,特捐助局赈一月,并相约当筵演说,力为灾民请命,募集尤多。兹将其劝捐小引录下: “落花有恨,流水无情。春雨残红,谁家血泪。莲方烁火,问洒露以何人。蕉纵有心,已御风而无力,同

  •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二·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议礼(上)祖宗时凡国家礼乐制度皆命本院儒臣议而行之洪武元年二月壬寅朔中书省臣及学士陶安等进郊社宗庙议曰圜丘曰方丘曰宗庙曰社稷各具沿革安等奏天子大社必受风雨霜露以达天地之气若亡国之社则屋之

  • 卷二百六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仁宗时张方平上食货论曰臣闻食者生民之命货者百用之权兴自古初世所最急神农氏始辨五种为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民

  • 卷六 太宗克汴·李有棠

    太宗天会三年,即宋徽宗宣和七年也。夏六月庚申,遣李用和等充告庆使,以获辽主告宋。冬十月甲辰,诏诸将侵宋。以安班贝勒杲兼领都元帅,伊勒齐贝勒宗翰兼左副元帅,杀尹为元帅右监军,伊都为元帅右都监,自西京入太原。六部路军帅达

  • 卷九十九航业·冯煦

    自长江三公司轮船既行,扬子江流域交通便利,而内河支港亦相率经营。皖省居长江之中,下游芜湖久立商埠,行旅繁颐,风气亦渐开通。自光绪二十四年英商新顺昌始设立生祥记小轮公司,购船行驶庐州、太平等处,航业日有推广,继起请牌照

  • 月令明义卷三·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孟秋章第七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旧厯不用改从今左】孟秋之月日在七星昏房中旦中【立秋之日日在栁九度昏氏二中旦胃八中栁之上有文昌三台焉天子所赋湛露诵鳬鹥也于是则昏无星鸟矣张之九度天

  • 入楞伽经卷第九·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总品第十八之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罗深义。而说偈言。  如夏诸禽兽  迷惑心见波  诸禽兽爱水  彼水无实事  如是识种子  见诸境界动  诸愚痴众生  如眼[目*壹]见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一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一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一观心下正解十法中。初释境者。问。前引诸文广明境竟。此中秖应明能观观。何故复明不思议境。答。前虽示体但直指心。心为一切法文本。故示体是心。然未委示不思议

  • 卷第十·如卺

    禅宗正脉卷第十 南岳临济宗 【标】杨岐方会禅师 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遁。入瑞州九峰。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霜。师皆

  • 卷第八·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八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咸 住持 毗尼戒藏佛法寿命诸祖传持延洪教观轨范三界拯拔四生明出世事转大法轮解行兼济名实相当如说而行师承有据开发上根提诱中上成就胜缘权衡纵夺致若行道说法之

  • 第八 婆耆沙长老相应·佚名

    [一]第一 出离一如是我闻。尔时,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尊者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毗之阿伽罗婆奢提耶。二其时,尊者婆耆沙乃出家不久之新比丘,被留作精舍之看守人。三其时众多妇人为参观精舍,装饰打扮而来阿兰若。四时尊者婆耆

  • 彼得·卡门青·黑塞

    《彼得·卡门青》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是他的成名之作。书中写了一个在瑞士中部山区的农家弟子,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寻求理想的人生,进入都市上流社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