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中上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六中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中上

文艺

荀悦 仲长统 陈寿

谨案荀悦仲长统二传文阙止存议

议曰仲豫公理立言论政深知治体不当文景明章之盛而奔走於曹袁之间终以不用惜哉仲豫之汉纪其论辩精当高出迁固尽变史法真奇才也公理之论井田肉刑有意乎三代之治矣谓光武矫枉太过不任三公政归台阁曩者任之重而责之轻今也任之轻而责之重东汉之膏肓也不任三公故大臣无权政柄下移故窃于宦戚天子不能总揽大臣不能有为王室遂卑底于亡灭光武基之也议者谓其当专用一相委任责成以为饵操呜呼是六官冢宰之义三代任相之道也光武昧其统体隘高皇之规模不举大纲而张衆目所以不能如西汉之可继而复兴也以是致讥过矣陈夀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延熙末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朝柄大臣皆曲意附之夀独不为之屈由是被黜遭父丧有疾使婢剂药【谨案晋书作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汉亡以是沈滞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夀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着作郎出补阳平令撰丞相诸葛亮集奏之除着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才夏侯湛时着魏书见夀所作便坏已书张华深善之谓夀曰当以晋书相付尔初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夀谓其子曰可覔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不与竟不为立传【谨案晋书本传作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云云考陈夀三国志立文简约文学如应刘辈亦附见王粲传丁氏兄弟本无事蹟可述如粲传末云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绰等亦有文采而不在七人之列然七人皆不立专传岂亦有所覔乎故史存或云两字有阙疑之意而此书删去则直以此罪夀矣盖经本不满夀书故责备尤甚也】夀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夀父亦坐髠夀尝为诸葛瞻门下佐被挞百下故为亮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华将举夀为中书郎荀朂忌华而疾夀遂讽吏部徙夀为长广太守以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于帝宜补黄散由是以为治书侍御史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雒阳夀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复被贬议出为平阳侯相初谯周尝谓夀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夀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後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襌事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夀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録于是诏下河南尹雒阳令就家写其书夀又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余文章传於世【原注北史毛修之以军功迁特进抚军大将军位次崔浩下浩以其中国旧门虽不博洽犹涉猎书传与共论说之次及陈夀三国志云有古良史风其所着述文义典正班史以来无及夀者修之曰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夀曾为诸葛门下书佐得挞百下故其论武侯云应变非其所长浩乃与论曰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非挟恨之言夫亮之相备英?奋?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守穷崎岖之地僭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以赵他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且亮既据蜀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欲以边夷之衆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衂而反後入秦川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以不战屈之智穷势尽?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知难乎修之谓浩言为然孔明三代之佐承祚方之管箫而加非短已获罪於天下崔浩乃以偏覇功利之术比拟得失又重毁诋可】

【谓小人而无忌惮者也卒讦暴虏杀身赤族宜哉】

议曰三史亚六经法制备矣夀为国志序事典赡评论卓然足以继其後也末帝之世国不置史记注无官非夀书所睹记昭烈之伟蹟孔明之盛心後世不可得闻矣则夀于汉季不为无功但其以晋承魏夀仕晋依违从谀失其统纪於昭烈孔明增尘饰玷而推奬操懿故遗万世之恶而行道之人弗是焉且其尚典质崇简壮志其大而舍其细故多疏略不能完史而传信于後也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六·徐乾学
  卷二十四·沈德符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十九·佚名
  陆逞传·令狐德棻
  王绩传·欧阳修
  吴曦传·脱脱
  李彦仙传·脱脱
  熙宗悼平皇后传·脱脱
  彭庭坚传·宋濂
  卷四十八·宋敏求
  税课例·佚名
  卷十九·佚名
  卷14·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孙舣·唐圭璋

      舣字济师。   菩萨蛮   落梅   一声羌管吹呜咽。玉溪夜半梅翻雪。江月正茫茫。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著枝酸。吴姬先齿寒。

  • 卷538 ·佚名

    周弼 南楼怀古五首 昔人有意久经营,极望寒芜远更平。 三国旆旌群鹊散,六朝楼阁一鸠鸣。 雪消晴嶂沉孤垒,风打寒潮入废城。 多少怨魂销不尽,草根烧断又还生。 周弼 南楼怀古五首 事久销沉只等

  • 卷十一·舒赫德

    乙酉上御西苑丰泽园亲讯逆犯王经隆王朴孟灿梵伟阎吉仁吴清林李旺等于廷同日舒赫徳奏言查逆犯王伦罪大恶极今因情急自焚幸逃寸磔其母妻子女自应一并擒捕騈诛以彰国法【臣】遇有获到之犯即严加诘讯前据王伦之表弟张发祥

  • 附录二·佚名

    郑氏史料初编补辑兵部题、行「推补福建烽火寨把总」稿兵部题「注销事」稿兵部行「总理卢象升咨」稿兵部题内有「陈鹏仍以副将留用」残稿兵部题、行「推补福建烽火寨把总」稿兵部尚书臣张等谨题:为缺官事。职方清吏司案

  • 税课例·佚名

    目录 行用番银税契章程 造送红簿契根 根契纳税,就佃征粮■〈舟午〉船烙号给照,军流分都安置 闽省产茶各县给照征税例册 劝办捐厘章程条款 七关商税改归局办章程 行用番银税契章程 一件骗赃已经处还等事。乾隆三十七年六

  • 易经·说卦传·第七章·佚名

    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 第十二 符言 4·王诩

    【原文】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①。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一奸一者干君②。右主赏③。【注释】①“刑赏”句:陶弘景注:“赏信则立功之士,致命捐生;刑正则受戮之人,没齿无怨也。言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因品师子吼经第七(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中有第一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此外更无沙门.梵志。异道一切空无沙门.梵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庄严品第十七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大庄严,何等是大庄严?何等菩萨能大庄严?”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大庄严,所谓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庄严,四念处庄严乃至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二·佚名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尔时阿难白佛言。文殊师利法王子。问佛世尊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耶。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法王子。问我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诸佛世尊。皆转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阿难白佛言。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佚名

    宋沙门释僧璩于杨都中兴寺依律撰出(羯磨随事乃有众多且依成文略出要用苦余不尽在于大本凡在大众内欲作羯磨作羯磨者集唱僧今和集欲作何事僧中一人应随答作某羯磨)又唱不来诸比丘说欲(说已唱白羯磨若在戒场上但唱也)。

  • 杂毒海卷八·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山居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隐山)。一杯晴雪早茶香。午睡初醒春昼长。拶着通身俱是眼。半窗疎影转斜阳(雪岩钦)。春山笋蕨正蒙茸。好把黄

  • 华严经文义记(卷第六)·灵裕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灌顶之土相。是自在起用无碍。故名□□□□。若实慧纳受圣职。名曰童女。法名波若庄严法门也。恭敬心者。能求之念也。好乐等者。教颀之法也。就所顺中。大乘者名总句。求诸已下名曰别也。

  • 第四 根相应·佚名

    第一 清净品[一]第一 清净一~二舍卫城因缘。……于此处,世尊说示曰:三“诸比丘!有五根。以何为五耶?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诸比丘!此为五根。”[二]第二 预流(一)※三“诸比丘!有五

  • 桯史·岳珂

    宋岳珂撰,15卷。记载两宋故事,凡140余条。所述宋金和战、交涉诸事,皆较正史详备。 所录诗文,亦多足以旁资考证。 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采是书资证。是书始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旧版刻于浙江嘉兴,现残存亡卷,藏北京图

  • 诗缵绪·刘玉汝

    诗经学专著。十八卷。元刘玉汝撰。玉汝字成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尝举乡贡进士。所作《石初集》序,末题洪武癸丑(1373),则明初尚存也。元代的诗经学,已成为朱熹学派的天下,当时的诗学著作,如刘瑾《诗传通释》、梁益

  • 八大人觉经略解·智旭

    西土圣贤集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明蕅益释智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