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东坡《中秋》诗云:“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与高适“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之句暗合。罗隐《中秋不见月》诗云:“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本于卢仝《月蚀》诗,然尤简明。林和靖绝句云:“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少结庐。”然贾岛已云:“犹嫌佳处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杨诚斋五言诗云:“犹道山中浅,仍移水上居。俗人又剥啄,棹入白芙蕖。”亦本此。

  卢纶、李益善为五言绝句,意在言外。纶《伤秋》云:“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宫词》云:“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春风解天意,偏发殿南枝。”学士院春帖子可用。又云:“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君王若看貌,甘在众妃中。”益《送人》云:“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照镜》云:“衰鬓朝临镜,将看各自疑。惭君明似月,照我白如丝。”《阳城烽舍》云:“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皆有无穷之味。刘幽求,功业人,不以诗名,其五言云:“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田园芜没尽,归路路何从。”《裴晋公题太原厅壁》云:“危事经非一,浮荣的是空。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皆微婉不刻露。顷选绝句,或未见前集,或偶漏落,可收入也。《石林避暑录》载楚州紫极宫壁间诗云:“宫门闲一入,独凭栏干立。终日不逢人,朱顶鹤声急。”亦可收。

  贾岛《哭孟郊》云:“家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此为郊写真也。及《哭张籍》云:“即日是前古,何人耕此坟。”施之他人皆可,何必籍也?籍尽有可说,今八句无一字著题,良不可晓。

  王简卿侍郎题园扉:“只教人种菜,莫误客看花。”陈抑斋枢密则云:“寄语园丁勤刬草,有时病叟出看花。”尤有味。辛幼安《晚题桃符》云:“身为僧禅老,家因赴诏贫。”杜子昕则云:“父子俱开国,朝廷不负人。”两联皆微而婉。

  《宾戏》犯《客难》,《洛神赋》犯《高唐赋》,《送穷文》犯《逐贫赋》,《贞符》犯《封禅书》、《王命论》。洪氏《随笔》记《阿房赋》犯《华山赋》中语。余读陆傪《长城赋》,首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竭,秦君灭。”不觉失笑,曰:“此岂非‘蜀山兀,阿房出’之本祖欤!”傪名辈在樊川前。

  唐人“交疏贫病后,身老是非间”之句可讽咏。

  王简卿侍郎尝自诵其赠刘改之一联云:“骂坐有人皆辟易,处穷无鬼敢揶揄。”道得他著。

  福州仁王寺,有僧喜唱《望江南》词,一日忽题壁曰:“不嫌夫婿丑,亦勿厌深村,但得一回嫁,全胜不出门。”或谓之曰:“此僧欲出世矣。”言于当路,延主一刹。未久,若有不乐者,又题云:“当初只欲转头衔,转得头衔转不堪。何似仁王高阁上,倚阑闲唱《望江南》。”李内翰元善每称此二绝,倦游辄曰:“吾欲唱《望江南》矣。”

  李义山《虱赋》云:“尔职惟吃,而不善吃。回臭而多,跖香而绝。”虽甚简短,然有义味。

  近人长短句多脱换前人诗句,如《七夕》词云:“今夜为情忙,人那得、工夫送巧。”然罗隐已云:“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送别》词云:“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然刘驾已云:“我愿醉如泥,不见君去时。”《宫词》云:“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然王建已云:“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王岐公《宫词》云:“翠眉不及池边柳,取次飞花入建章。”虽本王昌龄“玉颜不及寒鸦色”之句,然殊不相犯。又云:“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残红作地裀。”又云:“吹回一觉昭阳梦,帐外春风太薄情。”其意致在王建之上。

  退之自负去陈言,然“坐茂树,濯清泉”,即《楚词》“饮石泉,荫松柏”也。“飘轻裾,翳长袖”,即《洛神赋》“扬轻袿,翳修袖”也。岂非熟读,忘其相犯耶!

  《前史》谓祢衡附孔融慢曹操,操以其才名不欲杀,送刘表。后复慢表,表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送衡与之,为祖所杀。按《鹦鹉赋》极笼槛栖托之悲,有母子伉俪众雏之感。又云:“宁顺从以远害,不违忤以丧生。”又云:“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噫!衡自知不免,哀鸣踯躅求容于祖者如此,亦可怜矣!时操、表皆欲篡汉,而融独欲存汉,衡与融善,自无可活之理。操能害融,而不忍毙一衡,表亦避此名。惟祖凶粗,敢于下手。原其意,不过一时粗豪风旨尔,岂性急之罪哉!顷见余子寿云:“谢希孟为某总饷所恶,假手留钥、张定叟劾去之。”希孟有诗云:“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作黄祖。”余谓祖为曹、刘驱使已可笑,又有一种人为祖驱使,更可笑也。

  退之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是柳倡而韩和矣,今柳集乃无此作。唐家数诗,往往一集可采者止一二首,余皆不必传,而传子厚诗□□妙□□□□不入集者,可惜也。周六、周七辈能登科而不能收拾父诗,必是其时尚幼。

  山谷以崇宁甲申谪宜州,道由洞庭、潭、衡、永、桂,皆有诗。是岁五六月间至宜。明年乙酉九月卒,年六十一,以集考之,在宜仅有七诗。《与黄龙清老》三首,《别元明》一首,《和范寥》二首,而绝笔于《乞钟乳》一首。岂年高地恶而然耶!其《别元明》犹云:“术者谓吾兄弟寿俱八十。”盖亦不自料大期止此。少游在藤州自作挽歌之属,比之尤悲哀。惟坡公海外笔力,益老健宏放,无忧患迁谪之态。黄、秦皆不能及,李文饶亦不能及。

  秦会之常记曾南丰辟陈后山为史属,且涂改后山史稿,世谓元无此事,乃秦谬误,殆以人废言也。按魏衍为《后山集记》,明言元丰四年神宗命曾典史事,曾荐后山为属,朝廷以白衣难之。衍乃后山高弟,《集记》作于政和五年,秦说有据,非误。

  后山生不肯著赵挺之丞相背心,其死也,友人邹道卿买棺以殓,二事尤伟。魏衍作《集记》不敢书前事,岂赵公方贵盛,有所避就乎?

  余旧喜杜牧《忆李给事》诗,云:“元礼去归缑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妙于用事,缑、犬借对尤工。后读膺传,居纶氏,教授千人,非缑氏也。牧岂别有所本耶!

  杜牧常为牛奇章公掌书记,后志牛公墓,书维州事,是牛而非李。又云:“李太尉专柄,多逐贤士。”牧弟顗常为李卫公巡官,后李贬袁州,牛公欲辟致,顗辞以李公方在困,不愿就。牧志顗墓,备载其事。牛、李相反如冰炭,门下士各分朋党。二杜于其时一为牛客,一为李客,各行其志,各主其所主,不以牛、李之存没用舍为向背,其兄弟俱豪杰之士矣!自唐至今,维州曲直之论未定,惟温公是奇章,与牧之论同。

  徐夤先辈诗,如“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如“身闲不厌常来客,年老偏怜最小儿”,皆律切。又五言云:“岁计悬僧债。”以此知闽人苦贫贷僧而取其息,自唐末已然矣。但近岁取诸僧者愈甚,十刹九废,有岁收数千百斛尽入豪右,而寺无片瓦者,则前世之所未有也。

  前辈称王君玉诗刻琢深淳,且举“蚕寒冰茧瘦,蜂老露房欹”,“鱼寒不食清池钓,鹭静频惊小阁棋”二联。余以其集考之,五言如“露槿东西照,风荷向背愁”,七言如“凉吹易成团扇恨,夕阳偏结小窗愁”,如《咏明皇》云“谁将水调歌秋雁,不遣君王待曲终”,绝句如“香溪春老误寻芳,只有愁云映夕阳。今日重来已如此,何须更问海生桑”,如“正月初弦二月赊,小园春事已如麻。强夸力健因移石,不减公忙为种花”,皆精妙有思致。绝句可入《选》,而《诗话》所称二联乃不在集中。君玉,晏元献客也,尝与杨大年、欧公唱和。

  刘驾《古意》云:“新人莫欢喜,故人曾如此。燕赵犹生女,郎岂有终始。”比之香山“更有新人胜于汝”之句稍含蓄。

  汉以孝廉取士,其末也,孟德、仲谋皆曾举孝廉来。唐人尤重进士,其末也,如李振劝朱温,一日杀司空裴贽等百余人于白马驿,苏楷驳昭宗谥,李山甫教罗从训害王铎一家三百口,皆不得志于场屋者为之。乃至巢寇,亦进士也。科目之弊如此。当时惟罗隐有诗声,屡摈于名场,然逢世乱离,依钱氏以庇身,未尝失节。五言云:“四海霍光第,六龙张奉营。”此必是诸镇皆封王赐功臣号及岐汴劫质天子之时。又云:“陪臣无以报,西望不胜情。”又《闻幸蜀》七言云:“静怜贵族谋身易,危惜文皇创业难。”犹有惓惓本朝之意,可嘉也。

  司空表圣有书《与李生论诗》,略云:“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岂妨遒举。贾浪仙虽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寒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余谓四灵辈□□□□□□自摘其警联二十六,如“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憀”。《乐府》云:“晚妆由拜月,春睡更生香。”七言云:“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皆甚佳。然世人惟诵其“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幢高”,“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之句。表圣有《绝句》云:“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其高自标致如此。

  退之以师道自任,自李翱、张籍、皇甫湜辈皆名之,惟推伏孟郊,待以畏友。世谓谬敬,非也。其自叹云:“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攲倾。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黄河奔浊浪,是天产不清。四蹄日月多,双轮日月成。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吊国殇》云:“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灞上轻薄行》云:“自叹方抽身,忽逢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游子吟》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去妇》云:“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安知御轮士,今日翻回辕。一女事一夫,安可再移天。君听去鹤言,哀哀七丝弦。”《教坊歌儿》云:“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能嘶竹枝词,供养绳床禅。能诗不如歌,怅望三百篇。”《长安旅情》云:“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秋怀》云:“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秦火不爇舌,秦火空爇文。”《赠无本》云:“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有诗踉蹡行,人惊鹤阿师。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又云:“十月鲸口边,何人免为吞。”《游侠行》云:“平生无恩仇,剑闲一百月。”《吊元鲁山》云:“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将谣鲁山德,颐海谁能涯。”当举世竞趋浮艳之时,虽豪杰不能自拔,孟生独为一种苦淡不经人道之语,固退之所深喜,何谬敬之有!

  文字意脉,人生通塞系焉。东野诗云:“万物皆及时,独予不觉春。”又云:“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衔泪痕。”又云:“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有妇吐向床,枕席不解听。”又云:“山壮马力短,路行石齿中。”又云:“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其《峡哀》、《杏殇》、《哭刘言史》、《卢殷》诸篇,极其诡怪幽愤。所谓《峡哀》者,似为逐客而作,如云:“沙棱箭箭急,波齿龂龂开。呀彼无底吮,待此不测灾。谷号相喷激,石怒争旋回。古罪有复乡,今累多为能。”其辞可以痛哭,不知哀何人也。屈宋《大招》、《招魂》等作,虽穷极天地之外,龙蛇鬼魅,千变万态,然又称述宗国宫室钟鼓歌舞之乐以返之。孟生纯是苦语,略无一点温厚之意,安得不穷?此退之所以欲和其声欤!

  孟诗亦有平淡闲雅者,但不多耳。如“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如“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如“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如“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皆与唐人同一机杼。《咏蚊》云:“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烛蛾》云:“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又唐人所不能道。

  王赞序方干诗云:“张祜升杜甫之堂,方干入钱起之室。”祜尤为杜牧所称,林逋亦有“张祜诗牌妙入神”之句。牧、逋非轻许可者。干《送喻凫》云:“送我樽前酒,与君身上衣。”又云:“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又“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考功以五言擅名,干亦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入室之评不为过矣。

  荆公选唐百家诗,于高适、岑参各取七十余首,其次王建、皇甫冉各六十余首。冉诗佳句如“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如“那堪闭永巷,闻道选良家”,如“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皆不在选中。冉弟曾,诗亦工,如“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如“孤村明夜火,稚子候归船”,如“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皆精妙,亦不入选。余尝谓,如两皇甫、五窦,皆唐诗高手,野处洪公所谓窦氏《联珠集》,恨未之见。

  刘叉嘲退之谀墓,岂惟退之哉!蔡中郎自谓平生作碑惟于郭有道无愧词,则他碑有愧者多矣。李北海为谏官时,面折廷诤,是甚气魄!其词翰俱妙,碑板满天下,外国至持金帛购求。及为《叶有道碑》,称美其孙景龙观道士鸿胪卿越国公法善,为帝傲吏,作人宗师,以台阁名士而为一黄冠秉显扬之笔,读之可发千载一笑。史谓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之盛,岂非法善辈润笔耶!使皆为郭泰作碑,昌黎安得数斤之金,北海安得珊瑚钩、骐驎罽与紫骝、剑、几之玩乎!

  郎士元“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秦系“流水闲过院,春风为闭门”,善状幽居者。唐求“沙上鸟犹在,渡头人未行”,“树色野橘暝,雨声孤馆秋”,善状行役者。周贺“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张蠙“共看今夜月,独照异乡人”,善状离别者。贺又云“雨雪生中途,干戈阻后期”,蠙云“塞深行客少,家远识人稀”,善状边地者。蠙又有《宫词》云:“日透珠帘见冕旒,六宫争逐百花球。回头不觉君王去,已听笙歌在远楼。”甚工。

  唐人为乐府者多,如刘驾《邻女篇》云:“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祝河水篇》云:“河水清弥弥,照见远树枝。征夫不饮马,再拜祝冯夷。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语简味长,欲逼王建。

  郑谷多佳句,而格苦不高,甚推尊薛能。能自负不浅,其实一谬妄人尔。其《黄河》、《太华》二篇,尤自夸诩,然以弱笔赋巨题,每篇押十四韵,殊无警策,曾不如司空表圣“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十字道尽。尚不足以望表圣。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齐鲁青未了”等句法何常梦见仿佛,谷辈北面之,良不可晓。

  魏野诗,除前辈拈出数联之外,如“棋退难饶客,琴生却问儿”,“松风轻赐扇,石井胜颁冰”,“鹤病生闲挠,僧来废静眠”,“雁急长天外,驴迷落照中”,又《咏菊》云:“五色中偏贵,千花后独尊。”皆逼姚、贾,而少有诵之者。

  五言尤难工。林和靖一生苦吟,自摘出十三联,今惟五联见集中。如“隐非秦甲子,病有晋春秋”,“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风回时带笛,烟远忽藏村”。如“郭索”“钩辀”之联,皆不在焉。七言十七联,集十逸其三,向非有摘句图傍证,则皆成逸诗矣。梅圣俞作集序,谓先生诗未尝自贵,就辄弃之,所存百无一二,盖实录云。

  黄庶亚夫,山谷之父,世所称《怪石》绝句之外,如“书对圣贤为客主,竹兼风雨似《咸》《韶》”,如“史解戮人惟戮古,地能埋死只埋愚”,皆奇崛不蹈袭。如《大孤山》:“不知天星何时落,《春秋》不书不可寻。”如《宿赵屯》云:“芦花一股水,弭棹日已暮。山间闻鸡犬,无人见烟树。行逐羊豕迹,始识入市路。菱芡与鱼蟹,居人足来去。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稚乳。鞭笞公私急,醉眠听秋雨。”杂之谷集中不能辨。谷常手书此二诗,刻于星子湾,跋云:“先君平生刻意于诗。”与子美“吾祖诗冠古”之评何异。亚夫真黄氏之审言矣!

  曾子固《明妃曲》云:“丹青有迹尚如此,何况无形论是非。”诸家之所未发。《哭尹师鲁》云:“悲公尚至千载后,况复悲者同其时。”意甚高。《挽丁元珍》云:“鵩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尤精切。《北归》绝句云:“江海多年似转蓬,白头归拜未央宫。堵墙学士争相问,何处尘埃瘦老翁。”极似半山。谁谓子固不能诗耶!

  前辈《咏蝶》云:“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无处寻。”乃脱换唐人《白鹭》诗“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之句耳。

  古今赋咏闺情者,不过恩怨相尔汝。贺方回词云:“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无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陈子高《绝句》云:“壁间卫玠眉目是,膝下枚皋言语真。纵使无情似郎主,那能对此不沾巾。”乃就幼稚上发意尤新。前世惟蔡琰《胡笳》诸篇为然。子高别有句云:“莫向边鸿问消息,断肠书信不如无。”甚有思致。

  唐有“双角犊子恣狂颠”之谣,故周子谅弹牛仙客,以为姓符谶书。李文饶亦谓:“牛奇章怀异志于图谶,恨不族之。”又欲以太牢少长俱置之法。朱新仲云:“信谶书而诬人以大逆,李窜海岛,周杖死朝堂,报也。”又云:“终唐之世,无牛姓为盗者,夫犊子双角,殆析朱字尔。”泚问鼎于前,温改物于后,谶亦有时而验耶!

  王民瞻《题石人峰》云:“伟岸棱棱似立朝,巍峨冠剑想风标。可怜有貌无肝胆,何用昂然近紫霄。”其托讽与退之《石鼎》之作何异!

  梁邵陵王《代旧姬》云:“怨黛舒还敛,啼妆拭更垂。”武陵王《夜梦》云:“昨夜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悬知君意薄,不著去时衣。”施荣泰《咏昭君》云:“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姚翻《梦故人》云:“觉罢方知恨,人心定不同。谁能对角枕,长夜一边空。”虽南朝人语,骎骎入晚唐矣!

  春端帖子,前辈有绝工者,有不甚工者。坡公“欲使秦郎供帖子”,岂非以其才思尤宜用于此耶?少游不历此官,无以验工拙。周美成亦有才思者,集中有代内制作春帖子三十首,皆平平无警策。余尝忝儤直,幸不当笔尔,否则亦露拙矣。偶读诚斋诗云:“玉堂著句转春风,诸老从前亦寓忠。谁为君王供帖子,丁宁绮语不须工。”使此老为之,必有可观。

  秦相当国,桂师胡舜陟谓古县乃秦父旧治,讽县立祠。令高登彦先也,为太学诸生时屡上书,与陈东齐名。既登第,考试潮州,以论题策问忤秦相者,至是以为不可祠。舜陟怒,捃它事劾上,兴狱逮捕。彦先母死舟中,而彦先航海投匦上书,乞纳官葬母。秦素蓄恨,下彦先静江狱。比至,舜陟为渭吕源发买马事先下吏死。秦人皆哀舜陟之非辜,而不知有天道焉。舜陟谄秦而死,彦先忤秦而生,亦可为士大夫谬用其心者之戒。高《端午》诗云:“无邪烦艾子,有愠赖桐孙。”用事琢对,深于五言者。

  鹤相在海外,效唐李峤为单题诗,一句一事,凡一百二十篇,寄洛中子孙,名《青衿集》,徐坚《初学记》之类也。贬所无书籍,而默记旧读历历不忘,且篇篇用李韵。又自序云:“三岁欲齿诸兄行冠礼,祖母曰:‘女能讽五七言诗数十章,当从汝。’至翌日,能诵之,遂免总角。六七岁,侍祖母读《华严经》,即解句读、辨难字。十四五举业,为前辈推赏,擢高第,登贵仕,皆早学之力。”又云:“家仆至,得琪书,笔札精丽,字字可爱。又得诸孙简牍,各言日夕所学。知患难之间,不废素业,旷然忘远迁之意。”今之贵人,位望稍通显,便放下书册,子弟怙势崇侈,为不肖而已。鹤相处祸患迁谪,乃能以学自娱,又能以学励其子孙,有过人者,不可以人废言也。坡公《书》、《易》、《论语》注成于儋耳,胡明仲《读史管见》作于新州,又非鹤相口耳记诵之学所及。

  “欲驱残腊变春风,只有寒梅作选锋。莫把疏英轻斗雪,好藏清艳月明中。”杨龟山为胡文定作也。“千亩寒林一树梅,自妍自笑已堪哀。今朝更被风吹却,拟遣春从底处回。”项平庵为朱文公作也。二诗一欲文定琐闼之留,一惜文公经筵之去。

  李侍郎似之诗云:“老子因何一念差,肯将簮绂换袈裟。”折枢密仲古南迁,寄李相伯纪云:“待公辅佐中兴了,乞取袈裟送暮身。”二公一为侍从,一为执政,晚年乃有袈裟之羡,其谁信之!

  杨文公《谈苑》云:“近世钱惟演、刘均首变诗格,得其格者蔚为佳咏。”又云:“二君丽句绝多。”且各举数十联。钱《咏汉武》云:“立候东溟邀鹤驾,穷兵西极待龙媒。”刘《咏明皇》云:“梨园法部兼胡部,玉辇长亭更短亭。”工则工矣,余按首变诗格者,文公也。自欧阳公诸老,皆谓昆体自杨、刘始,今文公乃逊与二人,若己无与者,前辈谦厚不争名如此。文公亦《咏汉武》云:“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明皇》云:“河朔叛臣惊舞马,渭桥遗老识真龙。蓬山钿合空传信,回首风涛百万重。”比之钱、刘,尤老健。

  公孙贺当拜相,涕泣不肯受印绶。蔡谟宁免为庶人,不肯当司徒之拜。然贺不能坚辞而覆族,谟能固拒而全身。如谟者,可谓智矣。南朝人云:“我为公计,不如饮酒乐。”刘叉诗云:“尽欲调太羹,今古无好手。所以山中人,兀兀但饮酒。”皆名言也。

  王质景文《与王枢使公明》诗云:“试看公出手,毋谓我无人。”《与虞丞相》云:“寄身江汉归无所,开眼乾坤见有公。”甚隽快,但下联云:“修造凤楼须有手,住持乌寺可无人。”几于自鬻矣。

  临川危逢吉诗有思致,《禽言》二首尤佳。《接客篇》云:“接客接客,高亦接,低亦接。大儿稳善会传茶,小儿踉蹡能作揖。家人不用剪髻云,我典《唐书》充馔设。《唐书》典了犹可赎,宾客不来门户俗。”《郭公篇》云:“郭公郭公,闻尔失国春秋时,何事到此犹悲啼。郭公前言亡国故,当时只缘臣子误。百年社稷不得归,而今家住柘冈西。满目春风都是恨,声声说与齐侯知。郭亡矣,君勉之。”词意音节欲迫张籍、王建矣。《题杨妃齿痛图》云:“痛入香龈欲不禁,三郎心痛亦何深。当时更有唇亡处,自是君王不动心。”《妇叹》云:“记得萧郎登第时,谓言即日凤凰池。而今老等闲官职,日欠人钱夜欠诗。”《落花》云:“马嵬路险失妃子,金谷楼高坠绿珠。”皆清婉可爱。然古今咏落花,无出二宋兄弟,两联追琢精妙,逢吉语稍率矣。 

猜你喜欢
  逸民·唐圭璋
  詹克爱·唐圭璋
  蒋氏女·唐圭璋
  第二折·狄君厚
  甲集前编第九·钱谦益
  卷一·黄希
  深夜里听到的乐声·林徽因
  卷二·徐世昌
  卷六·韦庄
  卷186 ·佚名
  卷一·乾隆
  卷六十九·高棅
  第二回 是逃命计·蒲松龄
  云谣集杂曲子·佚名
  解嘲注释·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内篇 浮词第二十一·刘知几

      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而史之叙事,亦有时类此。故将述晋灵公厚敛雕墙,则且以不君为称;欲云司马安四至

  • 卷五十二·杨士奇

    永乐四年三月辛卯朔 上视太学先是敕礼部臣曰朕惟孔子帝王之师帝王为生民之主孔子立生民之道三纲五常之理治天下之太经太法皆孔子明之以教万世朕 皇考太祖高皇帝膺君师亿兆之任正中夏文明之统复衣冠礼乐之旧渡江之初

  • ●崇祯实录卷之八·佚名

    怀宗端皇帝(八)崇祯八年春正月壬子朔,左良玉于汝州、南山逐贼,斩获甚众。甲寅,兵部职方主事贺王盛再劾温体仁奸庸误国;谪外。叛兵焚五台,流盗掠沔、洋、城固、南郑。唐通战沔县,斩二百余级;左光先战城固,斩百四十五级。丙辰,命吏

  • 一一一○ 军机大臣为传谕查改《通志 食货略》体例内容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佚名

    一一一○ 军机大臣为传谕查改《通志 食货略》体例内容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乾隆五十年八月十八日启者:本日面奉谕旨:此次呈进之《通志 食货略》内所载《田制》一门,首列屯庄、旗地,于节制未为妥协。天下民田,为国家惟正之供,则

  • 志卷第十五 高丽史六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三。太庙。○太庙四孟月及腊亲享仪。斋戒。 前享七日行事执事官誓戒散斋致斋 如 享仪。陈设。 前享三日尙舍局设大次于庙东门外道北南向

  • 151.狄仁杰桃李满门·林汉达

    武则天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但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

  • 六年·佚名

    (甲辰)六年大明永樂二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戊寅朔,上以黑衣,群臣朝服,行望闕禮。停本朝賀禮,議政府率百官,獻鞍馬及表裏,諸道進箋獻方物。日本國王使臣圭籌、梵齡,船主久俊等六十餘人,亦詣闕拜正,進土宜,回賜圭籌正布二百六十匹,梵

  • 十六年·佚名

    (乙巳)十六年大明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百官分半,以權停例,賀正如儀,一半詣景福宮,賀兩大妃殿。命都承旨權健,進表裏于兩大妃殿。○中宮還昌德宮。1月2日○乙酉,兀良哈護軍回伊波等七人,來朝。○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

  •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

  • 利害第四十七·佚名

    利害者,得失之本也,得失者,成败之源也。故就利而避害,爱得而憎失,物之恒情也。人皆知就利而避害,莫知缘害而见利,皆识爱得而憎失,莫识由失以至得。有知利之为害,害之为利,得之成失,失之成得,则可与谈利害而语得失矣。夫内热者之饮

  • 卷九·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九宋 夏僎 撰甘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之作盖啓欲征有扈氏将战于甘之野先事于其地以誓众故其书谓之甘誓犹誓于牧野则谓之牧誓说者多疑天子有征无战今此言战于甘之野以天子而与其臣战

  • 卷十五·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传卷十五宋 刘敞 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左氏传续説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左氏传续説十二卷宋吕祖谦撰祖谦是编继左氏传説而作以补所未及故谓之续说久无传本今见于永乐大典者惟自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至三十三年襄公十六年

  • 杂论第六十·桓宽

    【题解】本篇是桓宽说明自己编述此书的原因和对辩论的看法。犹如今人所写的“编后记”或“后序”。桓宽的倾向性是很鲜明的。他对贤良、文学倍加赞赏,说他们“智者赞其虑,仁者明其施,勇者见其

  • 卷三·佚名

    △初诵第三(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阿修罗。集诸四兵象马车步。悉皆严备斗战之具。欲诣忉利天宫。与诸天共斗。尔时帝释。闻阿修罗庄严四兵。即告须毗罗天子。我闻阿脩罗庄严四兵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朱棣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陈雄曰】随顺者。随顺众生而为说也。但说是经一偈之处。则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者。举皆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

  • 卷第一·佚名

    月幢了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达最等编师于庚子年三月十四日护法禹洪王公明宇杨公等请住云南府石宝禅院。三门云尽无量无边世界无量无边虚空界以至通身遍身总是个刹且道门在甚处卓拄杖云八字打开便进。据室摩竭掩室毗

  • 涉史随笔·宋葛洪

    一卷,南宋葛洪撰。葛洪字容父,自号蟠室老人,婺州东阳 (今属浙江) 人,淳熙十一年 (1184),曾从吕祖谦学,历官尚书员外郎,上疏乞请严饬将帅、整军图治。嘉定中,累官工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绍定元年 (1228),迁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