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

皇清赐同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晋封通奉大夫恩给二品封 典加四品衔赏戴花翎礼部铸印局员外郎祉亭郑君墓志铭

北郭园全集序一

北郭园全集序二

北郭园文钞序

皇清赐同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晋封通奉大夫恩给二品封典加四品衔赏戴花翎礼部铸印局员外郎祉亭郑君墓志铭

道光癸卯(二十三年),予权噶玛兰厅事;取道淡北,获识郑君祉亭。嗣两摄淡篆,交益笃。戊午(咸丰八年),复檄赴筹军饷,而君已先数月归道山矣。嗣君如梁捧状泣述遗命,以君易箦之夕曰:『志吾墓者,非朱某不能』。予自维风尘抗走所资,藉良友匡勷无出君右;矧其文章、政绩、行谊,卓有可传,安敢以不文辞?

君讳用锡,字在中,祉亭其号也。籍同安之李洋乡。先世由漳迁金门。至父乡贤公东渡,遂家于淡。少顈异,能读父书,淹贯经史百家,尤精于易,言理而不言数,尝采各说着「钦定周易折中衍义」一书,凡数十万言。性好吟咏,不释卷。主明志讲席前后八年,汲引后进多闻人。课日每自拟文诗为诸生式,试隙一秉至公。复制折卷以书法授来学者。先是淡学隶彰化,未设学校,君请大府,以彰学司训分驻之。淡自开辟,志乘无书,君集弟友纂稿藏为后法,俾典章文物昭昭可考,为功独伟。

君年二十三补弟子员。由廪膳生举嘉庆戊寅(二十三年)省闱,为予同谱。道光癸未(三年)成进士;开淡一百余年,通籍自君始。遂以大令起家。时年伯乡贤公及太夫人尚在,归省之。适制军孙文靖公莅台,君请详建堑城;既蒇事,上其督造功,叙同知衔。捐输出力,复改京秩。丁外艰,服阕,甲午(道光十四年)入都供职,签分兵部武选司行走。乡人有谒选者,私宅未尝接见。乙未(道光十五年),补授礼部铸印局员外郎,兼仪制司事务;凡遇郊坛祭祀,烈日、严霜,不辞劳瘁,必恪恭趋伺,首先至焉。精勤称职,长官嘉之。太夫人邮书,每诫国事为重,勿以家念。乃违晨昏者三载,孺慕益切。丁酉(道光十七年)春,乞养旋里,侍余仍嗜学不倦。遇扞卫桑梓事尤力。壬寅(道光二十二年),洋船扰大安口,措粮率自募勇赴援,生擒洋人白者一、黑者三。事闻,赏花翎。土地公港复获草鸟洋匪,奖加四品衔。乙己(道光二十五年),奉母事毕,以禄不逮养,不复还朝。咸丰甲寅(四年),旨令在籍同进士施琼芳等协办团练劝捐事务,兼以倡运津米,恩给二品封,为一时旷典。

君孝友慈惠,尤人所难。尝建祖祠二,禋祀必虔。为太夫人寿,则捐榖三千赡父党母党之贫乏者,以祝大年。淡南北漳、泉、粤各庄分类成习,君着劝和论勒石后垄,复躬诣慰解。咸丰三年,晋、南、惠三邑人与同安人约期互斗,君籍同安,乃移驻三邑人李某家,以示无他意,变遂止,全活者多。间如建学宫、修桥渡、赈饥寒、恤孤寡,一视同仁,施棺施药,俱能善继父志,数十年不辍;乡人咸称道之。顾处世谦和而治家独严,所编家规,子孙至今恪守,犹榜于门焉。晚筑北郭园以自娱,著述日富,凡诗文若干卷待梓。病之日,里人皇皇称祷。洎病革,道路哭失声。

君卒于咸丰八年二月七日寅时,距生于乾隆五十三年五月七日卯时,享年七十有一。配陈氏,知县士珍公女,先卒。簉室洪氏。子三:长如松,道光丁酉(十七年)优贡、丙午(二十六年)举人;员外郎衔内阁中书,捐升主事。次如梁,候选同知;陈夫人出。三如材,庶也。女二:长适连江县教谕郭公成金四子廷理,庠生。次适詹事府主簿陈公维菁长子鹭升,翰林院待诏。孙九:景南,庠生;自南、宣南,如松出;图南、比南、安南、绥南、雅南、植南,如梁出。女孙六,择对皆名门。以咸丰己未年(九年)葬于香山之麓,后改葬堑南关外竹仔坑乡,穴坐已向亥,兼巽干分金丁巳丁亥。铭曰:文星在东,开先南宫。枢部筮仕,仪曹趋公。挂冠归田,乃近孝衷。根抵六艺,发为事功。泰山北斗,景挹高风。佳城郁郁,千秋崇封。

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噶玛兰厅通判淡水厅同知台湾府知府即补道前翰林院庶吉士年愚弟朱材哲顿首拜撰。

北郭园全集序一

道光癸未(三年),礼部贡士,吾闽通籍者十三人;祉亭郑公与其选,余亦忝附骥焉。

公籍隶台湾淡水,台湾土著之登甲科老自公始。当时春明握手,往来数相见。未几,公归省侍,余在京邸,彼此遂暌隔。及甲午、乙未(道光十四、五年)间,公以部郎进京供职,适余奉讳旋里。余服阕再至京,公又已请养归。浮踪相左,常以不获多聚首为恨。咸丰三年,余自粤归。维时疆事多警,闻公在本籍办团筹饷,保障有功,心窃向往之;而远隔重洋,竟无从相见也。今则距公殁十有六年矣,其次君稼田观察奉公「北郭园全集」,邮寄杨雪沧侍读转达,属序于余;受而读之。

诗钞多归田后所作,抒写性真,不甚事雕饰。杂文无多,而劝和论一作,助宣教化,特有裨风俗。制艺则酝酿深厚,有国初诸大家风力,与试帖若干首,大半课余草也。凡各册,雪沧侍读皆有弁言;制艺又经梁礼堂吏部论定。品评备矣,无俟再赘。

独念公早岁淡于荣禄,笃于行,邃于学,既而力于王事,懋其勋绩,以承宠荣于朝,卓然为海东硕望,楷模一乡。公之著作,自有可传者在,岂以余言为轻重。而稼田顾卷卷属余者,则以五十年前大罗旧侣,谊托金兰,人唯求旧,意良厚也。今读公之集,回忆曩昔,亲承謦欬,恍昨日事。因慨念十数年来同谱凋谢,如飘风坠雨之相续;不但吾闽十三人唯余仅存,即访当日同榜二百四十人之散居海内者,屈指亦复寥寥,殊不胜暮景晨星之感!而如公行纯业盛,其传也无疑焉。稼田观察善继先志,尤堪钦敬,爰书数语以归之。

同治十二年二月,同年愚弟林士传序于榕城乌麓山馆,时年七十有三。

北郭园全集序二

郑祉亭先生殁十有二年矣。嗣君稼田观察捧其遗稿泣告曰:『此先大夫数十年心血也,将谋付剞劂氏;乃人事蹉跎,家庭多难,自亡兄荫坡、犹子小坡相继凋谢,予既困于生计,而诸雏复未长立,深虑遗佚,今编次之役敢请焉』。予受而读之。窃叹老成典型于兹未坠,况习闻先生之嘉言懿行,啧啧闾里;而稼田善继先志,独能拳拳弗失,予奚敢辞。时庚午(同治九年)五月也。予甫纂淡水厅志,簿书丛集,几欲以一身了十人之事,寝馈不遑,日点窜者将及万言,求一暇晷而不可得。稼田延寓于北郭园,晨夕过从,相与搜求遗事,皆有本之言。独惜开淡至今百四十年,著述阙如,后学无模范。先生通籍为此邦第一人,其诗文、制艺、试帖,炳炳具在焉。文献攸关,更不容缓。迨九月厅志告成,遂踵而编次之得十卷。

先生与予寄籍,一磺溪,一榕郡,然同温陵产也。今幸获交稼田,相依日笃。而一门之内,食指千计,黄童白叟,咸蔼然可亲,恂恂有儒素风。益叹先生遗泽未艾,不其山下书带及见于今也!予以海外羁人,得此邂逅,殆文字因缘有夙契欤?嗟夫!海天豪翰,所沾匄来者厥功匪浅,先生斯集既开壖北之先声,后有作者,其亦闻风而奋然起矣!

同治九年十一月,乡愚侄杨浚雪沧氏倚装书于堑城北郭园之试笔寓庐。

北郭园文钞序

祉亭先生文多散佚,此五篇乃稼田观察从丛藁中检以相示。劝和论一作,已刊石于后垄乡,一时传诵,虽密菁村氓,几于家有拓本。十余年来,渐移默化,其消弭之功岂浅鲜哉!

夫文字有关世道;三不朽中,立言居其一也。傥于人心有所裨益,即此数章,而先正之典型具在,亦何必多云。

同治九年九月,乡愚侄杨浚雪沧氏谨序于堑城北郭园之试笔寓庐。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三·彭定求
  ◆余忠宣公阙(青阳集)·顾嗣立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汤显祖
  杜遵礼·隋树森
  荆溪林下偶谈卷四·吴子良
  人境庐诗草·卷三·黄遵宪
  余集卷十三·乾隆
  第十五出 射像 (黄钟调尤候韵)·丁耀亢
  卷250 ·佚名
  卷七十六·陈起
  第十七歌 五六月里天气热旺旺·刘半农
  卷四百七十二·曹学佺
  卷四百八十三·佚名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杨炎正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石湖集补钞·吴之振

    范成大琉璃河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乘轺录》亦谓琉璃河,惟嘉祐中宋敏求《番录》乃谓之六里河。大抵胡语,难得其真。)挽王提刑彦光论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云

  • 张仲素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 约769—819)字绘之,河间(今属河北)人。 贞元进士,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十九首,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 卷六·朱昆田

    途中和答張闇成六首故人一半飄長翮,惟我卑飛劇可憐。帖地只應隨燕雀,懶將短翼刺青天。○年來意氣總消磨,窮達其如有命何。翻怪當年王處仲,唾壺擊缺尚高歌。○床頭有蠍真堪畏,案上多蠅最可憎。顧我狂如浣花老,每思赤腳踏層冰

  • 卷七十七 蜀录二·崔鸿

    李流 李流字玄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学便弓马东羌校尉何攀见而竒之称流有贲育之勇举为东羌督护及避地益州益州刺史赵廞甚器异之乃使庠収合部众流亦招乡里子弟得数千人及庠为廞所杀流从特安慰流民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万历三年五月戊戌朔上御皇极殿○提督两广殷正茂题称抚兵色把总林奇材招抚以来屡立奇功见今角□羊兵散党立籍当差自东粤抚处未有若此停妥宜量授镇抚职衔并言效劳官员都指挥金丹中军把总吴天贵分守岭东左参议夏道南惠州

  • 一三四四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通饬所属再行查缴《一柱楼集》悉营销毁·佚名

    一三四四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通饬所属再行查缴《一柱楼集》悉营销毁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江苏巡抚闵<鹗元>,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奉上谕:江南东台县已故举人徐述夔所著《

  • 卷之四十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二传第二十六喀尔喀右翼部总传喀尔喀右翼部在张家口外至京师千一百三十里东西距百二十里南北距百三十里东界四子部落西界茂明安南界归化城土默特北界瀚海元太祖十六世孙

  • 元祯传·李延寿

    元祯是干的儿子。他胆量过人。太武帝时,担任司卫监。从征蠕蠕时,突然遇到敌人的别部人马,兵力悬殊。元祯就让部下在山上解鞍放马,以示有伏兵。敌人果然起了疑心而退避。孝文帝初年,赐爵为沛郡公,后任南豫州刺史。大胡山的蛮

  • 卷五十四 表记第三十二·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者也。’”)[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此于《别录》属《通论》。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此孔子行应聘诸侯,莫

  • 非命中第三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

  • 近思録集注卷一·江永

    婺源江永撰【朱子曰此卷道体】防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朱子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彚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隂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隂分阳两仪立

  • 理学类编卷七·张九韶

    明 张九韶 撰性命中庸曰天命之谓性 朱子曰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隂阳五形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徳所谓性也又曰天命之谓性言天之所以命乎人者是则人之所以

  • 春秋大全卷三十二·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辛景王二十巳五年崩】二十有二年【晋顷六齐景二十八卫灵十五蔡悼二郑定十曹悼四陈惠十杞平十六宋元十二秦哀十七楚平九吴僚七】春齐侯伐莒【左传春壬二月甲子齐北郭啓帅师伐莒莒子将战苑羊牧之谏

  • 卷一百八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八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二存旧古本篇题同第一卷但足利本作孟子卷第二梁恵王章句下凡十六章无后汉太常等数字以下仿此庄暴见孟子至同乐则王矣【梁恵王下】考异古本文由古之

  • 僖公·僖公三十三年·左丘明

    【经】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齐侯使国归父来聘。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癸巳,葬晋文公。狄侵齐。公伐邾,取訾娄。秋,公子遂帅师伐邾。晋人败狄于箕。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

  • 田园交响曲·纪德

    《田园交响曲》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创作的中篇小说,与《背德者》、《窄门》组成纪德的“道德三部曲”,发表于1919年。讲述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一个成为孤儿的盲女,不仅对她关心备至,还极力启发她的心智,使她脱离蒙昧状态,领

  • 听潮的故事·鲁彦

    鲁彦散文集,收文12篇。发表于1934年《中学生》第47期,收于《鲁彦散文选集》。文章写“我”和妻子到普陀山海岛佛国旅游的一段经历。前半篇写欣赏听潮的感受。作者把沉睡的大海比作“沉吟的诗人”,温柔甜美,令人陶醉;写

  • 菩萨戒羯磨文释·智旭

    律学著述。明智旭撰。一卷。系唐玄奘译《菩萨戒羯磨文》的注释书。按书中所分受戒羯磨、忏罪羯磨、得舍差别三部分随文解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