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六十三

 

  卷463_1 【七老会诗(杲年八十九)】胡杲

  闲居同会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霜鬓不嫌杯酒兴,

  白头仍爱玉炉熏。裴回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搜神得句题红叶,

  望景长吟对白云。今日交情何不替,齐年同事圣明君。

  卷463_2 【七老会诗(皎年八十八)】吉皎

  休官罢任已闲居,林苑园亭兴有馀。对酒最宜花藻发,

  邀欢不厌柳条初。低腰醉舞垂绯袖,击筑讴歌任褐裾。

  宁用管弦来合杂,自亲松竹且清虚。飞觥酒到须先酌,

  赋咏成诗不住书。借问商山贤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

  卷463_3 【七老会诗(真年八十七)】刘真

  垂丝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赏景尚知心未退,

  吟诗犹觉力完全。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临阶花笑如歌妓,

  傍竹松声当管弦。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卷463_4 【七老会诗(据年八十五)】郑据

  东洛幽闲日暮春,邀欢多是白头宾。官班朱紫多相似,

  年纪高低次第匀。联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说古今人。

  更无外事来心肺,空有清虚入思神。醉舞两回迎劝酒,

  狂歌一曲会娱身。今朝何事偏情重,同作明时列任臣。

  卷463_5 【七老会诗(真年八十三)】卢真

  三春已尽洛阳宫,天气初晴景象中。千朵嫩桃迎晓日,

  万株垂柳逐和风。非论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

  对酒歌声犹觉妙,玩花诗思岂能穷。先时共作三朝贵,

  今日犹逢七老翁。但愿醁醽常满酌,烟霞万里会应同。

  卷463_6 【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张浑

  幽亭春尽共为欢,印绶居身是大官。遁迹岂劳登远岫,

  垂丝何必坐谿磻。诗联六韵犹应易,酒饮三杯未觉难。

  每况襟怀同宴会,共将心事比波澜。风吹野柳垂罗带,

  日照庭花落绮纨。此席不烦铺锦帐,斯筵堪作画图看。

  卷463_7 【一字至七字诗·竹】韦式

  竹。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卷463_8 【奉和白太守拣橘】张彤

  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树树笼烟疑带火,

  山山照日似悬金。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

  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卷463_9 【和白太守拣贡橘】周元范

  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影下寒林沈绿水,

  光摇高树照晴空。银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谁知造化功。

  看取明朝船发后,馀香犹尚逐仁风。

  卷463_10 【句】周元范

  谁云蒿上烟,随云依碧落。(投白公)

  莫怪西陵风景别,镜湖花草为先春。(贺朱庆馀及第。

  已上并见张为《主客图》)

  卷463_11 【书巫山神女祠】繁知一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卷463_12 【唐昌观玉蕊花折有仙人游怅然成二绝】严休复

  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

  不如满树琼瑶蕊,笑对藏花洞里人。

  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睹蕣颜。

  唯有多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云鬟。

  卷463_13 【江亭寓目】卢拱

  江郭带林峦,津亭倚槛看。水风蒲叶战,沙雨鹭鸶寒。

  晚木初凋柳,秋丛欲败兰。哀猿自相叫,乡泪好无端。

  卷463_14 【中元日观法事】卢拱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卷463_15 【句】卢拱

  地甃如拳石,溪横似叶舟。(骆浚春日,见《语林》)

  卷463_16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李谅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首开三百六旬日,

  新知四十九年非。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

  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旧交邂逅封疆近,

  老牧萧条宴赏稀。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

  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未知今日情何似,

  应与幽人事有违。

  卷463_17 【月生】刘猛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

  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

  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卷463_18 【苦雨】刘猛

  自念数年间,两手中藏钩。于心且无恨,他日为我羞。

  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象。夜梦戈甲鸣,苦不愿年长。

  卷463_19 【晓】刘猛

  朝梳一把白,夜泪千滴雨。可耻垂拱时,老作在家女。

  卷463_20 【献卢尚书】万彤云

  荷衣拭泪几回穿,欲谒朱门抵上天。

  不是尚书轻下客,山家无物与王权。

  卷463_21 【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卢贞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

  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卷463_22 【和刘梦得岁夜怀友】卢贞

  文翰走天下,琴尊卧洛阳。贞元朝士尽,新岁一悲凉。

  名早缘才大,官迟为寿长。时来知病已,莫叹步趋妨。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一十·彭定求
  卷三百三十四·彭定求
  陈从古·唐圭璋
  秦湛·唐圭璋
  ●第四十一出 明妖·孟称舜
  第二幕·老舍
  第十六折 血奏·李玉
  第一折·郑廷玉
  卷五·唐圭璋
  宋词三百首(1)·朱祖谋
  卷八十五·陆游
  卷九十六·朱彝尊
  韦斋诗钞·吴之振
  卷四十一·陈焯
  岑参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466_1 【享太庙乐章】牛僧孺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纂尧付启,亿万熙熙。   卷466_2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牛僧孺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

  • 卷二十三·何汶

      警句上  五言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后山诗话》云:“裕陵尝言子美诗云云,谓甫他诗皆不迨此。”  卷帘残月影,欹枕远江声。  《谩斋语录》云:“不言见闻两字,此便是字中无斧凿痕也。&rd

  • 卷十五·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五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十五【律诗五言七言九十九首】 渭邨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疎卜式尚少弃

  • 卷511 ·佚名

    赵蕃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 去年迫重九,倦游正长干。 税驾僧屋古,无从借船官。 今年山中居,朝暮无续餐。 朔身谩九尺,何时辞馁寒。 货殖赐何有,箪瓢未舑

  • ●卷七·魏泰

    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元参政绛为翰林学士、判群牧,常问三命僧化成曰:“吕参政早晚为相?”化成曰:“吕给事为参政,譬如草屋上置鸱吻耳。”元曰:“然则其不安乎?”成曰:“

  • 路史卷五·罗泌

    前纪五因提纪吉夷氏吉夷氏,后有吉氏。几遽氏几遽氏之在天下也,不治而不乱,狥耳目,内通而外乎?不知其父,鹑居鷇饮而不求不誉。昼则旅行,夜乃类处。及其死也,槀舁风化而已。令之曰:知生之民。天下盖不足治也。天下莫难于无事,莫险

  • 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四八 湖广总督特成额奏遵旨查办《通鉴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八 湖广总督特成额奏遵旨查办《通鉴续编》情形折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十六日湖广总督臣特成额跪奏,为遵旨抽改《通鉴续编》,设法查办,奏请圣鉴事。窃照《通鉴续编》,仰荷圣明,将删润改补之处,发交直省各一部,照本抽改,钦遵

  • 七四六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办《西斋集》情形片·佚名

    七四六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办《西斋集》情形片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六日查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请将两江督臣萨载解缴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恐各省亦有刊刻流传,请旨行文各省严查销毁。臣等查此项书本,上年正月间曾经两

  • 田铎传·张廷玉

    田铎,字振之,阳城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员外郎、郎中。弘治二年(1489)奉诏前往四川赈灾,在宣读诏书时,因遗漏了其中的语句,而被贬谪为蓬州知州。该州东南有江州八十二顷,为豪强侵占,铎将这些土地收来全部还

  • 二十五年·佚名

    (甲寅)二十五年大明弘治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上進宴于兩大妃殿。○有豹踰城歷市肆入南山,命捕之。1月2日○壬辰,傳曰:「後苑假農作有弊,前日臺諫亦有言者,然此乃爲民祈年,不可廢也。自今但依《幽風》《七月篇》所載而爲之

  • 卷七·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七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官职卿士疏郑以卿士为六卿之外更为都官兼总六官之事朱传或曰卿士盖太宰之属公羊所谓宰士以宰属而兼总六官位卑而权重也许氏谦曰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师皇父是以卿士而兼太

  • 春秋左传补注卷二·惠栋

    元和惠栋撰僖廿二年传蠭虿有毒 李翊夫人碑作蠭□蠭古文蠭□説文作□云或从防又云蠇蚌属从虫万声非毒虫也大司马固谏曰 顾炎武曰大司马即司马子鱼也固谏坚辞以谏也杜以固为名谓庄公之孙公孙固者非朱鹤林案史记宋世家

  • 续高僧传卷第十二·道宣

      义解篇八 本传十五 附见四。   隋丹阳彭城寺释慧隆传一。   隋江都安乐寺释慧海传二。   隋江都慧日道场释慧觉传三。   隋终南山龙池道场释道判传四。   隋终南山悟真寺释净业传五。   隋西京大禅

  • 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上·智顗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九想初门第二十一  一胀想 二青瘀想 三坏想 四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 六啖想 七散想 八骨想 九烧想  次通明禅。而辩九想者。上所明禅。虽有定慧。但是实观。未有得解之观。则

  •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

    文学论著。约写于1932年至1934年之间,为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编的教材,由齐鲁大学文学院印行。1984年6月北京出版社初版。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5卷。全书共15讲。包括《引言》《中国历代文说》(上下)、《文学的特质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肃

  • 梵女首意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有德女所问大乘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