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祯传

元祯是干的儿子。他胆量过人。太武帝时,担任司卫监。从征蠕蠕时,突然遇到敌人的别部人马,兵力悬殊。元祯就让部下在山上解鞍放马,以示有伏兵。敌人果然起了疑心而退避。孝文帝初年,赐爵为沛郡公,后任南豫州刺史。大胡山的蛮人经常出来抢掠,前任的刺史大多采取笼络的办法而已。祯便召来新蔡、襄城的蛮人首领,让他们参观射箭。他先挑选身边善于射箭的二十多人,祯自己先射,连射几箭,箭箭命中目标,然后让左右依次射箭。他又预先放出一位犯有死罪的囚徒,让他参加射箭,没能射中,祯当即责骂他然后斩首。蛮人的头目都非常佩服他的箭术,害怕他的威严,相互看着双腿战栗。他又预先让人从牢里取出十名死囚罪犯,让他们都穿上蛮族人的衣裳,说成是出来抢掠的贼徒。祯便坐在那里,假装抬头望天,见略有风吹动时,元祯就对蛮人说:“风气有些暴烈,似乎有抄掠的贼人入境,人数不超过十人,应当是在西南五十多里路的地方。”他当即命令骑兵前去追捕,果然缚回来十个人。元祯便对群蛮们说“:你们乡里有人这样作贼,是否应该死?”蛮人等都叩头说“:合该万死!”元祯立即将他们斩首。于是,他又安慰了蛮人一番,送他们回去,从此以后,境内再也没有人敢出来抢劫掠夺了。淮南人相继前来归附的有三千多家,元祯把他们安置在城东面的汝水旁,把这里命名为归义坊。

  起初,豫州城里有个豪强名叫胡丘生,他多次和外面的贼人勾结。当元祯任刺史时,胡丘生曾经犯法获罪,因而怀恨在心,图谋不轨。他假称办婚事召集了城里人,告诉他们说:“刺史想把城中大户人家迁走,送到代州去。”他们合谋叛乱。城中人石道起把这件事秘密报告了元祯,让他立即逮捕丘生和那些同谋的人。元祯说:“我不负人,人为什么背叛我?只是因为受胡丘生欺骗而失误。如果立即把他们都抓起来,大家一定会大惊。我暂且安静地等待,不久一定有人会自己来表示悔恨和归服的。”话还没有说完,城里有三百人自缚前来州衙门前,陈述胡丘生造谣欺骗的罪状。这时胡丘生单骑出逃,元祯放过大家并不追究。后来朝廷召他任都牧尚书。死后,追赠侍中、仪同三司,谥为“简公”。他有八个儿子。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 马浑·欧阳修
  卷一·常璩
  ●卷二·邵伯温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二·李心传
  第九十一回 曾元裕击斩王仙芝 李克用叛戮段文楚·蔡东藩
  ●丁编·姜侠魂
  卷第六十三·徐鼒
  第一章土地制度之沿革·佚名
  卷十六史十二·何良俊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杨士奇
  卷之七百十·佚名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九七三 满票签为本处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李敏传·李延寿
  卷五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阮阅

      ●卷十一·雅什门下  张瀛,碧之子也,事广南刘氏,官至曹郎。尝为歌赠琴棋僧,同列见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诗云:“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我尝听师禅

  • 第三折·吴昌龄

    (陈太守领张千上,云)老夫陈全忠。今日张真人回信州龙虎山修行去?要来作别。张千,门首觑着,若真人来时,报复我知道。(张千云)理会的。(外扮天师引道童上,诗云)鼎内丹砂变虎形,匣中宝剑作龙声。法水洒来天地暗,灵符书动鬼神惊。

  • 第二折·关汉卿

    (李存孝领番卒子上,云)铁铠辉光紧束身,虎皮妆就锦袍新。临军决胜声名大,永镇邢州保万民。某乃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也。官封为前部先锋、破黄巢都总管、金吾上将军。自到邢州为理,操练军卒有法,抚安百姓无私;杀王彦章,不敢正眼视之

  • ●瑶峰集叙·王尔烈

    辽阳王瑶峰先生以文章书法鸣于干嘉之盛更以二甲进士第一人入翰林为侍从臣洊升卿贰至今邑之父老每喜谈其轶事虽至妇人孺子亦能举其姓名所以致此诚非偶然盖科名之见重于世人也久矣余访求先生遗着积有岁时仅见同邑孙氏弃

  • 卷四 五言律·佚名

    元好问少室南原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九月晦日王村道中水涸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惜

  •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三·祭祀一·宋濂

        ◎祭祀一   礼之有祭祀,其来远矣。天子者,天地宗庙社稷之主,于郊社禘尝有事守焉,以其义存乎报本,非有所为而为之。故其礼贵诚而尚质,务在反本循古,不忘其初而已。汉承秦弊,郊庙之制,置《周礼》不用,谋议巡守封

  • 宋史纪事本末原序·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者论次宋事而比之以续袁氏通鉴之编者也先是宗伯冯公欲为是书而未就侍御斗阳刘先生得其遗稿若干帙以视京兆徐公徐公以授门下沈生俾讐正之因共属不佞续成焉凡不佞所増辑几十七大都则侍御之指而宗伯之志也编

  • ◎父入女胎·李定夷

    士人张某者,皖建德人也。娶同邑某氏宿儒之女为妻,生三子。长十八,次十六,俱已教读。未几又生一子,年七岁,不能语,众疑其哑。一日张拟一题,课二子。已则有事外出,二子难其题,构思不就,相与商论作法。其幼子在旁,谓二兄曰:是题扼要在

  • 第三八七佥禀同治九年十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一--二·佚名

    绅衿、乡耆等禀举族长陈宗器具佥禀竹南二保后垄街生员陈绍熙、乡耆〔陈〕仕乖、职员陈清〔凉〕、〔童生陈大宾〕、〔铺户成金号〕等,为佥举认充,恳给谕戳,以专责成事。切独力固所〔难支〕,〔众〕□□

  • 傅亮传·沈约

    傅亮字季友,是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咸是司录校尉。父亲傅瑗,因学业有成就而闻名,官至安成太守。傅瑗与郗超关系很好,郗超曾经到傅瑗家,傅瑗让他的两个儿子傅迪和傅亮出来拜见郗超。傅亮当年只有四五岁,郗超叫人把傅亮的衣服脱

  •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157)·司马光

    汉纪四十六 汉桓帝永寿三年(丁酉,公元157年) 春,正月,己未,赦天下。 [1]春季,正月己未(疑误),大赦天下。 [2]居风令贪暴无度,县人朱达等与蛮夷同反,攻杀令, 聚众至四五千人。夏, 四月,进攻九真,九真太守式战死。诏九真都尉魏朗讨破之

  • 谢短篇第三十六·王充

    《程材》、《量知》,言儒生、文吏之材不能相过;以儒生修大道,以文吏晓簿书,道胜于事,故谓儒生颇愈文吏也。此职业外相程相量也,其内各有所以为短,未实谢也。夫儒生能说一经,自谓通大道,以骄文吏;文吏晓簿书,自谓文无害,以戏儒生。

  • 卷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四大射仪第七之二司马师命负侯者执旌以负侯正义郑氏康成曰司马师正之佐也负侯获者也天子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掌以旌居乏待获 敖氏继公曰负侯获者皆士

  • 卷三上·傅恒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三上【戊子】庄王四年【在位十有五年子僖王立在位五年子惠王立】庄公名同桓公世子也元年春王正月庄何以不书即位谷梁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不忍即位是也然所谓不

  • 原序·朱鹤龄

    禹贡长笺原序记称书教为疏通知逺夫推之时务有不宜非通也试之异代或不騐非逺也逖览史籍凡职方地理河渠田赋诸书其文皆祖禹贡盖经国鸿规莫备于此后之人以为文焉而已即哆口自命专门者亦苟安旧闻弗加深考九河两汉若追

  • 卷第八·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八 述曰。灵峰老人有怀於净土要典随缘会取次流通。癸巳后尚名九要。成时白老人云。西斋诗千古绝倡。请以十要行。庶可称观止矣。老人抚掌称善。甲午成时从金陵入山。老人曰。西斋汤头而

  • 红与黑·司汤达

    法国司汤达著。中译本由罗玉君据巴黎费尔南·罗歇出版社1929年版译出,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新1版。《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写于1828—1829年,1830年出版。小说的副标题为《1830年纪事》,司汤达通过描写小资产阶

  • 大孔雀咒王经·佚名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与《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同,而华梵音声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