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荆溪林下偶谈卷四

(宋)吴子良 撰

圣上亲政二事

绍定之末史相薨圣上亲政即日梁成大李知孝出国门西山在泉闻之喜甚曰二凶去矣闽特犬豕越乃虺蛇葢梁闽人李越人也未几并除洪公咨夔王公遂为察官西山尤喜曰四十年无此矣余尝叹息此二事与石徂徕所颂庆厯何以异葢进贤退不肖固难而决裂迅疾如此者尤难此非特圣主英断追踪尧舜亦是天理人心终无冺灭时节特其一晦一明各闗气数而气数未尝不回世人但随气数以为变迁者眞冥愚无知者也余贺西山起废再知泉州启云弊事万端终有转旋之理仁心一点本无歇息之期时绍定五年之冬也至六年之冬果验又云百转穷通吾何荣以何辱一畨用舍世有重而有轻西山颇称赏

太史公循吏传

太史公循吏传文简而髙意淡而逺班孟坚循吏传不及也

贾谊传赞

曩见曹器逺侍郎称止斋最爱史记诸传赞如贾谊传赞尤喜为人诵之葢语简而意含蓄咀嚼尽有味也

张守节史记正义

张守节为史记正义云班书与史记同者五十余卷少加异者不弱即劣史记五十一万六千五百言序二千四百一十三年事汉书八十一万言序二百二十五年事迁引父致意班书父修而固蔽之优劣可知矣余谓此言止论才未论识也尧舜典当时史官作也形容尧舜盛徳发挥尧舜心术铺序尧舜政教不过千余言而坦然明白整整有次第详悉无纎遗后世史官曾足窥其藩哉曽子固谓不特当时史官不可及凡当时执笔而随者意其亦皆圣贤之徒也要之论后世史才以迁为胜然视古巳霄壤矣按班固序传称叔皮惟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尊其父至矣谓之蔽其父者非也

司马贞张守节论史记

司马贞云史记十二纪象岁星一周八书法天时八节十表仿刚柔十日三十世家比月有三旬七十列传取悬车之暮齿百三十篇象闰余而成岁张守节亦云而独以列传七十象一行七十二日言七十者举全数也余二日象闰数也余按迁书本无此语葢后人穿凿臆说也亦可谓缪矣

程苏分党

山谷称周濓溪胷次如光风霁月又云西风壮士泪多为程灏滴东坡为濓溪诗云夫子岂我軰造物乃其徒葢苏氏师友未尝不起敬于周程如此惜乎后因嘻笑而成仇敌也

李悦斋和登楼赋

恱斋李季允和王仲宣登楼赋不特语言工其爱君恋国感事忧时忠操过仲宣矣

水心诗

水心诗蚤巳精严晩尤髙逺古调好为七言八句语不多而味甚长其间与少陵争衡者非一而义理尤过之难以全篇槩举姑举其近体成聨者花传春色枝枝到雨逓秋声点点分此分量不同周匝无际也江当阔处水新涨春到极头花倍添此地位巳到功力倍进也万卉有情风暖后一笻无伴月明邉此恵和夷清气象也包容花竹春留卷谢遣蒲荷雪满涯此阳舒阴惨规模也隔垣孤响度别井暗泉通此感通处无限断也举世声中动浮生胥帯来此眞实处非安排也峙岩桥畔船辞柁冷水观邉花发枝此往而复来也有儿有女后应好同穴同时今奈何此哀而不伤也此日深探应彻底他时直上自摩空此髙下本一体特有等级也蓍蔡羲前识箫韶舜后音此古今同一机初无起止也所谓闗于义理者如此虽少陵未必能追攀至于因上岧嶤览吴越遂从开辟数羲皇此等境界此等襟度想象无穷极则惟子美能之他如驿梅吹冻蕋柁雨送春声緑围齐长柳红糁半含桃聴鸡催谒驾立马待紬诗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地深湘渚浪天逺桂阳城置杜集中何以别乃若遣腊冰千筯勾春柳一丝磷迷王弼宅蒿长孟郊坟帆色挂晓月橹音穿夕烟门邀百客醉囊讳一金存难招古渡外空老夕阳濵又特其细者

四灵诗

水心之门赵师秀紫芝徐照道晖玑致中翁卷灵舒工为唐律専以贾岛姚合刘得仁为法其徒尊为四灵翕然做之有八俊之目水心广纳后軰颇加称奬其详见徐道晖墓志而末乃云尚以年不及乎开元元和之盛而君既死葢虽不没其所长而亦终不满也后为王朩叔诗序谓朩叔不喜唐诗闻者皆以为疑夫争妍斗巧极外物之意态唐人所长也及要其终不足以定其志之所守唐人所短也朩叔之评其可忽诸又跋刘濳夫诗卷谓谢显道称不如流连光景之诗此论既行而诗因以废矣濳夫能以谢公所薄者自鉴而进于古人不巳参雅颂轶风骚可也何必四灵哉此跋既出为唐律者颇怨而后人不知反以为水心崇尚晚唐者误也水心称当时诗人可以独歩者李季章赵蹈中耳近时学者歆艶四灵剽窃模仿愈陋愈下可叹也哉

好骂文字之大病

山谷答洪驹父书云骂犬文虽雄竒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切勿袭其轨也往时永嘉薛子长有俊才至老不第文字颇有骂讥不平之气水心为其集序微不满焉余少时未渉事亦颇喜为讥切之文篔窗袖以质水心水心曰隽甚吾乡薛象先端明其初声名满天下特少隽耳然当吴之年未有吴之笔也吴年少笔老脱似王逢原但好骂气未平亦似王逢原耳后二年余以新藁见水心曰此畨气渐平宜更平可也余因是知好骂乃文字之大病能克去此等气象不特文字进其胷中所养亦宏矣

山谷思邢惇夫诗

西山尝举山谷诗云惇夫若在镌此老不令平地生﨑岖余曰镌字未稳事父母几諌不聴则号泣而随之耳子岂应镌其父邪然邢恕游程氏之门早岁立节如此而晚乃顚倒错缪师友且不能而挽回之矣岂一子所能镌邪

止斋送陈益之诗

止斋送陈益之诗甚工且有理致首云论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严整而和平作文不欲如组绣欲如踈林茂麓窈窕而敷荣葢陈益之年正盛论事豪勇而作文喜为诘屈聱牙故以此勉之又云桢干盍亦烦绳墨风味何如余典则末云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皆有深长之意学者所当思也益之自负用世才干而脱略邉幅不覊故又以绳墨典则规之

水心因启事荐士

水心旧为监司有一举员未发批付书史令搜检僚属通启内有两句云气禀天下之至清品列人间之最上吏既检呈即日剡荐惜不记其姓名耳

止斋得谤

止斋倅福州年正盛聪明果决帅梁丞相一委聴之有富人诉仆窃盗仆辞连其主之女止斋必欲逮女以问诸寓公营救不获于是有索贿之谤未几论去后止斋歴郡守部使者死之日囊槖枵然仅余白金数十两以殓其子贫困谒先友黄文叔尚书于建康颇周之止斋得谤如此至今犹有未尽知者可叹也

苏云卿

苏云卿广汉人身长七尺美髭髯寡言笑与张丞相徳逺为友靖康蜀扰避地豫章东湖之南包巾布褐治圃种蔬耘植溉注皆有法视他圃独胜夜则织履履坚致渉逺难败人争取之名曰苏公艹鞋徳逺入相贻书致厚币属帅漕曰云卿管乐流亚也闻今灌园东湖斯人非折简可招为我诣其庐必致之帅漕更野服作游客入圃翁方运锄客揖与语良乆延入坐土炕汲泉煮茗案无他物惟西汉史一册客问翁卿里曰广汉客又问张徳逺亦广汉人尝识之否翁为言徳逺家世歴歴客曰徳逺之才可为宰相否翁掉头不可客问何以翁曰惜其长于知君子短于识小人二客徐拱立出书币谓某等非游客承乏帅漕张丞相命屈先生共济大业翁色变喉间隠隠有声似怨张暴巳踪迹帅漕呼舆隶约同载翁谢以翌日当纳谒晨兴候之戸闭閴无人声抉而闯焉则书币不启翁巳遯矣人莫知所之帅漕复命徳逺附几叹曰求之不早实懐窃位之羞作箴以识之云云卿风节髙于傅霖子期与之共济当今山潜水杳邈不可寻弗力弗早予罪曷针其圃今属郡人宋自适正父赵章泉名其室曰灌园庵云卿今入国史遗逸传

朩尚书诉郑景元

永嘉朩尚书待问少从学于郑敷文敷文大儒也名伯熊字景望其弟名伯英字景元负气尚义之士也登甲科为第四名以母老不肯仕宦奉岳祠养母不出者二十年绍兴末上中兴急务书十篇极言秦桧之罪文亦豪健浩博诸公忌而畏之孝庙朝无人为提拔景元亦不屑求用晚自号归愚翁有归愚集其婿蔡行之帅闽为之锓版三山永嘉称敷文为大郑公景元为小郑公一时英俊皆推尊之敷文死后朩尚书造宅侵郑氏地界景元不平往与朩詈诟而手击之景元亦大为朩之子弟所棰明日朩诉之郡逮景元时景元待次教官扶其母以出朩惭悚退缩而止朩素无问望止以大魁为从官尔因此事永嘉人薄之

绍熈立君诏

绍熈末光庙有疾嘉王之立起于水心先生与徐子宜之谋赵忠定令水心艹诏序孝庙大渐所以立嘉王之故云病无尝药之人崩乏居丧之主忠定不肯用别为之水心曰祸将作矣吾当亟去葢为立君大事不明言其故必有小人造谤兴谗以祸诸君子者水心竟不言功随即去国徐子宜本为都司以功进从官未几侂胄果造谤忠定贬死而子宜亦逺窜水心既不言功受赏亦不因功受祸若水心可谓知几卓识之君子矣此事游丞相语余谓得之于先忠公之说如此又云先忠公尝说如水心先生様人若出而用于朝时节必大好忠公名仲鸿后以伪学与水心同入党籍坐废者也其谥曰忠篔窗为谥义

东莱以誉望取士

淳熈间永嘉英俊如陈君举陈蕃叟蔡行之陈益之六七軰同时并起皆赴太学补试芮国器为祭酒东莱为学官东莱告芮公曰永嘉新俊不可不収拾君举访东莱东莱语以一春秋题且言破意就试果出此题君举径用此破且以语蕃叟蕃叟其从弟也遂皆中榜此葢以誉望取士犹有唐人之意似私而实公也

蔡行之省试

蔡行之本从止斋学既以春秋为补魁止斋遂改为赋以避之东莱为省试官得一春秋卷甚工东莱曰此必小蔡也且令读书养望三年以其艹册投之帐顶上未几东莱以病先出院众试官入其室见帐顶上有一艹卷甚工谓此必东莱所甚喜而欲置前列者遂定为首选此事水心先生云

陈止斋

止斋年近三十聚徒于城南茶院其徒数百人文名大震初赴补试纔扺浙江亭未脱草屦方外士及太学诸生迓而求见者如云吴琚责公子也冠帯执刺候见于旅邸巳昏夜矣既入学芮祭酒即差为太学举録令二子拜之斋序止斋辞不敢当径遯之天台山国清寺士友纷然从之者数月其时止斋有待遇集板行人争诵之既登第后尽焚其旧藁独从郑景望讲义理之学从薛常州讲经制之学其后止斋文学日进大与曩时异尝言太祖肇基纪纲法度甚正可以继三代所著建隆编是也于成周制度讲究甚详有周礼说尝以进光庙绍熈间光庙以疾不过重华宫止斋力諌至牵御衣衣为之裂除中书舍入不拜命而去后谥曰文节止斋之文初则工巧绮丽后则平淡优游委蛇宛转无一毫少作之态其诗意深义精而语尤髙后学但知其时文罕有识此者蔡行之亦锓其集于三山但水心取其学取其诗不甚取其文葢其文颇失之孱始初时文气终消磨不尽也

魏鹤山言事去国

寳庆初朝贵多不敢轻接客接亦不敢一语及时事魏鹤山为右史论事方岌岌一日独会客余亦在坐鹤山言易泰卦只说一通字今日在上者多猜防掩蔽而下情不通于上在下者多料想惊传而上情不通于下如何得有泰之象他日复上封事首论泰卦即此意也故相欲观诸公意向有一从官招诸从官饮因言今日之事正如主人设醴觞客为客者当荷主人美意乃或指摘主人某事未是某事未善岂礼耶众唯唯无语鹤山独谓不然主人招客固美意然或所言议背理不合人情为客者亦可强从命耶故相闻此语知决难两立鹤山于是有靖州之行

尧舜典

尧典有君道焉犹易之干也舜典有臣道焉犹易之坤也诗周南召南亦然

尚书文法

今人但知六经载义理不知其文章皆有法度如书之禹贡最当熟看舜典载巡狩事云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其事甚繁下载五月南巡狩则但云至于南岳如岱礼一句而巳八月西巡狩但云至于西岳如初十一月朔巡狩但云至北岳如西礼不复详载望秩协同礼玉等语葢文法变化所谓如岱礼如初如西礼之类语活而意尽皆作文之法也至于伊训太甲咸有一徳说命无逸等篇皆平正明白其文多整后世偶句葢起于此

圣贤道统

典谟中皋陶论九徳当居第一禹议论次之夔论乐又次之益亦有告戒又次之其后伊尹言一徳仲虺言建中傅说言学箕子言九畴周公言无逸召公言敬徳此皆是道统之传为后世所宗者也至孔子曽子子思子孟子则类聚而究切之无遗谊矣孟子论道统亦云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莱朱即仲虺也但孟子独不拈出箕子岂以仅及见武王而不及见文王耶

孟子文法

孟子七篇不持推言义理广大而精微其文法极可观如齐人乞墦一段尤妙唐人杂说之类葢仿于此

甘蔗谓之诸蔗亦谓之都蔗

相如赋云诸蔗巴苴注云甘柘也曹子建都蔗诗云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六帖云张协有都蔗赋

唐任翻诗

唐项斯周朴任翻皆赤城人能诗见赤城志按唐文志项斯诗一卷周朴诗二卷任翻诗一卷独翻诗世罕传者今郡斋有翻小集仅十篇而巳翻有题巾子广轩诗集中不载诗云絶顶新秋生夜凉鹤溪松露滴衣裳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荆溪林下偶谈卷四

猜你喜欢
  李焕·唐圭璋
  朱{曰所}孙·唐圭璋
  彦周诗话 全文·许顗
  第二十出 寄书·李渔
  前记·佚名
  ◆刘主簿将孙·顾嗣立
  第二幕·老舍
  丙集第十三·钱谦益
  卷八·黄希
  巻十一·顾瑛
  卷一百五十四·徐世昌
  五集卷八十·乾隆
  卷八·冯惟讷
  卷八十六·朱彝尊
  24、挞厨·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九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枣东集【起庚寅八月尽辛卯十二月】庚寅秋闰大儿妇携诸孙将至槐簃湫隘不能容乃迁居魏染衚衕西邻枣树一本已累累垂实矣余下榻於东偏故名

  • 卷一百五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三 唐庚 白头吟 秋风团扇情夜雨长门意高鸟既已逝濳鱼自当弃贱妾白头吟知君怀异心秪知茂陵女不忆临卭琹 五杂俎 五杂俎水中鱼去复还天上鳬不获已辕下

  • ●卷二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   起靖康元年正月六日壬申,尽七日癸酉。   六日壬申行营辎重次尉氏李纲献议城守罢亲征以纲为御营京城四壁守御使。   诏今来团结军兵捍御贼马如立到功效并当不用常例持加恩赏多出文榜晓示军兵

  •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崇儒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甲辰赐衍圣公孔彦缙

  • 卷八十五·国朝·蒋一葵

    【施】 〔字宗铭,苏之东洞庭山人。正统戊午,吴县学池莲一茎三苍,巡抚周公忱见之曰:“行有当之者。”明年,以县学生状元及第,年才二十余。时皆以“洛阳年少”遇之,公卿争前席。亡何遽卒。〕 施少

  • 卷之一百一十一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成化九年春正月壬辰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癸巳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甲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

  • 第四七四佥禀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五日一二二四三--一·佚名

    大隘双溪、月眉、南埔等庄绅耆,禀举蔡文光为总理具佥禀竹北一保大隘,双溪庄生员胡济清,月眉监生陈拔运、陈拔寿,南埔监生庄福全、黄廷亮等,为奉公有责,接办无人,佥恳准予举充,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窃维:循

  • 第四节山林·佚名

    第一之一 杜卖尽根山连园契字第一之二 卖出尽根山园契字第一之三 给垦字第一之四 垦荒山字第一之五 归管字第一之六 谕示第二 合约字第三 谕示第四 绝卖契字第五 山关字第六之一 卖绝尽契字第六之二 卖杜

  • 卷九·陆九渊

    卷九与钱伯同荆公英才盖世,平日所学,未尝不以尧舜为标的。及其遭逢神庙,君臣议论,未尝不以尧舜相期。独其学不造本原,而悉精毕力于其末,故至于败。与杨守金溪今岁旱处亦多,通县计之,可作六分熟。敝居左右独多得雨,颇有粒米狼

  • 卷四十二【礼器图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二【礼器图二】案仪礼丧服传曰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絶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适子不得后大宗丧服丈夫妇人爲宗子宗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九   聽者.謂說法師說正法要安處聽者令住恭敬無倒聽聞。問.何故安處。答.謂或由一   因.或乃至十。一因者所謂恭敬聽聞正法現證利益及安樂故.此中或

  • 卷第十·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怀让禅师第三世下六十一人池州南泉普愿禅师法嗣一十七人湖南长沙景岑禅师荆南白马昙照禅师终南山云际师祖禅师邓州香严下堂义端禅师赵州东院从谂禅师池州灵鹫闲禅师鄂州茱萸山和

  • 缁门警训卷第四·如卺

    漉囊教意钞云。物虽轻小所为极大。出家慈济厥意在此。今上品高行尚饮虫水。况诸不肖焉可言哉。故律中为重虫命。偏制饮用。二戒由事常现。有用者多数故也。记云。出家之人修慈为本。慈名与乐。无杀为先。物类虽微保命

  • 众经目录卷第四·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别生四合三百十一部 三百四十六卷&middot;善时鹅王经一卷右一经出正法念经。&middot;舍卫城人丧子狂经一卷(一名梵志丧女经分三经)&middot;调达入地狱事经一卷&middot;飞鸟喻经一卷&middot;三十三天园

  • 还乡·哈代

    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古老的艾登荒原上。老船长斐伊的孙女游苔莎厌恶家乡的阴郁荒凉,一心想到大城市里去过荣华的生活。姚伯太太的儿子克林原在巴黎某珠宝店当经理,因厌倦城市闹嚷生活,回到故

  • 荆楚岁时记译注·宗懔

    南朝梁宗懔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三》、《四部备要 ·史部》及《旧小说 ·甲集》等均有收录。今存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译注出版。宗懔字元懔,江陵 (今属湖北)人。先仕萧梁,后入北周,官拜车骑大将军、

  •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

    宋代传记资料。20卷。近人丁传靖辑。辑录宋代人物(由帝后而至平民,包括政治人物、诗人、词人、书画家、哲学家、伎艺人员等)凡612人传记资料。卷1至3为帝王宗室后妃;卷4至19汇列其他人物,大体以时代先后排列;卷20附以

  •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张廷玉

    三十八卷。王掞、张廷玉等奉敕撰。康熙三十八年(1699),礼部尚书王掞、礼部右侍郎张廷玉等奉敕撰《春秋传说汇纂》,至康熙六十年始成。康熙《御序》云:“朕于《春秋》独服膺朱子之论。朱子曰:‘《春秋》明道正谊,据实事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