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出 辞院

◎癸未十月

〖西地锦〗(末扮杨文骢冠带上)锦绣东南列郡,英雄割据纷纷;而今还起周郎恨,江水向东奔。

下官杨文骢,昨奉熊司马之命,托侯兄发书宁南,阻其北上,已遣柳敬亭连夜寄去。还怕投书未稳,一面奏闻朝廷,加他官爵,荫他子侄;又一面知会各处督抚,及在城大小文武,齐集清议堂,公同计议,助他粮饷,这也是不得已调停之法。下官与阮圆海虽罢闲流寓,都有传单,只得早到。

(副净扮阮大铖冠带上)黑白看成棋里事,须眉扮作戏中人。

(见介)龙友请了,今日会议军情,既传我们到此,也不可默默无言。

(末)事体重大,我们废员闲宦,立不得主意,身到就是了。

(副净)说那里话。

〖啄木儿〗朝廷事,须认真,太祖神京今未稳,莫漫愁铁锁船开,只怕有萧墙人引。角声鼓音城楼震,帆扬帜飞江风顺,明取金陵,有人私启门。

(末)这话未确,且莫轻言。

(副净)小弟实有所闻,岂可不说。

(丑扮长班上)处处军情紧,朝朝会议多。禀老爷,淮安漕抚史可法老爷,凤阳督抚马士英老爷俱到了。

(末、副净出候介)

(外白须扮史可法,净秃须扮马士英,各冠带上)

(外)天下军储一线漕,无能空佩吕虔刀。

(净)长陵抔土关龙脉,愁绝烽烟搔二毛。

(末、副净见各揖介)

(外问介)本兵熊老先生为何不到?

(丑禀介)今日有旨,往江上点兵去了。

(净)这等又会议不成,如何是好?

〖前腔〗(外)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幕府山蜡檄星驰,五马渡楼船飞滚。江东应须夷吾镇,清谈怎消南朝恨,少不得努力同捐衰病身。

(末)老先生不必深忧,左良玉系侯司徒旧卒,昨已发书劝止,料无不从者。

(外)学生亦闻此举虽出熊司马之意,实皆年兄之功也。

(副净)这倒不知;只闻左兵之来,实有暗里勾之者。

(外)是那个?

(副净)就是敝同年侯恂之子侯方域。

(外)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副净)老公祖不知,他与左良玉相交最密,常有私书往来;若不早除此人,将来必为内应。

(净)说的有理,何惜一人,致陷满城之命乎?

(外)这也是莫须有之事,况阮老先生罢闲之人,国家大事也不可乱讲。(别介)请了,正是 “邪人无正论,公议总私情”。(下)

(副净指恨介,向净介)怎么史道邻就拂衣而去,小弟之言凿凿有据;闻得前日还托柳麻子去下私书的。

(末)这太屈他了,敬亭之去,小弟所使,写书之时,小弟在傍;倒亏他写的恳切,怎反疑起他来?

(副净)龙友不知,那书中都有字眼暗号,人那里晓得?

(净点头介)是呀,这样人该杀的,小弟回去,即着人访拿。(向末介)老妹丈,就此同行罢。

(末)请舅翁先行一步,小弟随后就来。

(副净向净介)小弟与令妹丈不啻同胞,常道及老公祖垂念,难得今日会着。小弟有许多心事,要为竟夕之谈。不知可否?

(净)久荷高雅,正要请教。(同下)

(末)这是那里说起!侯兄之素行虽未深知,只论写书一事呵——

〖三段子〗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这恨怎吞,强书为陈恒弑君。不免报他一信,叫他趁早躲避。(行介)眠香占花风流阵,今宵正倚薰笼困,那知打散鸳鸯金弹狠。

——来此是李家别院,不免叫门。(敲门介)

(内吹唱介)

(净扮苏昆生上)是那个?

(末)快快开门!

(净开门见介)原来是杨老爷,天色已晚,还来闲游。

(末认介)你是苏昆老。(问介)侯兄在那里?

(净)今日香君学完一套新曲,都在楼上听他演腔。

(末)快请下楼!

(净入唤介)

(小旦、生、旦出介)

(生)浓情人带酒,寒夜帐笼花。——杨兄高兴,也来消夜?

(末)兄还不知,有天大祸事来寻你了。

(生)有何祸事,如此相吓?

(末)今日清议堂议事,阮圆海对着大众,说你与宁南有旧,常通私书,将为内应。那些当事诸公,俱有拿你之意。

(生惊介)我与阮圆海素无深仇,为何下这毒手。

(末)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小旦)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生)说的有理。(愁介)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

(旦正色介)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

(生)是,是,但不知那里去好?

〖滴溜子〗双亲在,双亲在,信音未准;烽烟起,烽烟起,梓桑半损。欲归,归途难问。天涯到处迷,将身怎隐?歧路穷途,天暗地昏!

(末)不必着慌,小弟倒有个算计。

(生)请教——

(末)会议之时,漕抚史可法、凤抚马舍舅俱在坐。舍舅语言甚不相为,全亏史公一力分豁,且说与尊府原有世谊的。

(生想介)是,是,史道邻是家父门生。

(末)这等何不随他到淮,再候家信。

(生)妙,妙!多谢指引了。

(旦)待奴家收拾行装。(旦束装介)

〖前腔〗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香沾翠被池,重重束紧。药裹巾箱,都带泪痕。

(丑上挑行李介)

(生别旦介)暂此分别,后会不远。

(旦弹泪介)满地烟尘,重来亦未可必也。

〖哭相思〗离合悲欢分一瞬,后会期无凭准。(小旦)怕有巡兵踪迹,快行一步罢。(生)吹散俺西风太紧,停一刻无人肯。

(生)但不知史漕抚寓在那厢。

(净)闻他来京公干,常寓市隐园,待我送官人去。

(生)这等多谢。

(生、净、丑急下)

(小旦)这桩祸事,都从杨老爷起的,也还求杨老爷归结。明日果来拿人,作何计较?

(末)贞娘放心,侯郎既去,都与你无干了。

(末)人生聚散事难论,

(旦)酒尽歌终被尚温;

 (小旦)独照花枝眠不稳,

(末)来朝风雨俺重门。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二·杨际昌
  第二十二章 渔阳鼙鼓·屠隆
  第一幕·老舍
  第廿八折 银瓶坠井·冯梦龙
  醉思乡王粲登楼·臧懋循
  北郭集卷五·徐贲
  提要·佚名
  夜是·戴望舒
  三集卷四十七·乾隆
  二集卷七十二·乾隆
  初集卷十一·乾隆
  卷二十·汤右曾
  提要·梁兰
  卷六 词评·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乾隆

    卷二十三太原白居易诗五五十八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原选者评。复斋漫录。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若刘长卿。

  • 默庵诗集序·曹义

    客有诒予者曰诗可以不作乎予曰五十国风多田夫闺妇之辞矧为士大夫而诗胡可以不作但患不能发乎自然往往抽奇取巧失夫性情之正耳诗胡可以不作也又有难予者曰诗可以易作乎予曰作诗湏探风雅之意以唐人为宗随事命意遇景淂情

  • 本纪第七 中宗睿宗·刘昫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年 ,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永隆元年,章怀太子废,其年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遗诏皇太子柩前

  • 第六十九回 破奸谋严世蕃伏法 剿宿寇戚继光冲锋·蔡东藩

      却说袁州推官郭谏臣,因受严六的凌辱,无从泄愤,遂具书揭严氏罪恶,呈上南京御史林润。巧值林润巡视江防,会晤谏臣,又由谏臣面诉始末,把罗龙文阴养刺客事,亦一一陈明。林润遂上疏驰奏道:  臣巡视上江,备访江洋群盗,悉窜入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十四年二月丙寅朔兵科给事中李弘道<婠勶-釒>荐海瑞颜鲸傅应祯梁纲管志道皆君子之当进者谓兵部尚书张佳胤总督蓟辽时营干回部威逼中军张炌剖心以死且以千金令七人携送夷人之桀骜者被夷人杀死六人大损国威是小人之

  • 跋·沈起

    查东山年谱一卷,门人沈起仲方撰。东山先生名继佐,字伊璜,海宁人。崇祯癸酉举人。国变后,鲁王授兵部职方主事。兵败归里,开敬修堂聚门人讲学。南浔史案起,牵连被逮,释归。卒年七十六。先生居海宁袁化镇,龙山在其居之西,呼其山为

  • 第一九七红白禀光绪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一一四○七—一·佚名

    新竹知县方,列举收支,禀请台北知府雷宽裕津贴敬禀者:窃蒙宪谕,本年改征新粮,各县议给津贴,卑邑拟给一万元等因。伏查卑邑公事,比别邑为更多,地段亦甚宽广,不过山溪多,而平地狭。是以应征正供,年额无多,其实地

  • 九二四 谕内阁毛奇龄《词话》内谬妄字句交馆改正并将书内列名总纂等议处·佚名

    九二四 谕内阁毛奇龄《词话》内谬妄字句交馆改正并将书内列名总纂等议处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四库馆进呈原任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所撰《词话》一书,内有「清师下浙」字样,殊属背谬

  • 绎史卷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少康中兴史记夏后帝啓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纪年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楚辞注夏王太康不遵禹啓之乐而更作滛声放纵情欲以自娱乐不顾患难不谋后

  • 经济文衡续集卷九·佚名

    宋 滕珙 撰公道类谓当抑私恩以抗公道光宗御极先生拟上十事此居其四防执政有不合者遂除秘阁修撰仍奉外祠疏不果上此叚专论屏绝左右以去偏党之私臣闻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故王者奉三无私以劳于天下则兼临博爱廓

  • 印度之佛教佛出世时婆罗门旧教之形势·梁启超

    达摩图 吴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达摩坐于卧象背上,五僧徒及花木围绕其间。人物形象端庄肃穆,线条流畅。吴彬,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十六、十七世纪。字文中,又字文仲,自称枝庵发僧,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万历间以能画荐授

  • 《全唐文》里的禅宗假史料·胡适

    《全唐文》与《全唐诗》都是官书,都不注明每一卷的来历。这是最糊涂又最不负责任的编纂方法,这个方法就使这两大部史料总集大大的减轻了他们的史料价值,就使我们感觉每一首唐诗或每一件唐代诏令或一篇唐代文字必须先考定

  • 卷第二(地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地字号) 甲子(周昭王三十六年起)庚辰(周穆王元年)癸亥(周穆王四十四年止) (壬申)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 佛年十七。王娶婆罗门女耶输陀罗。为太子妃复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太子虽有三妃於静夜中

  •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1925年出版,1926年被欧文·戴维斯改编成剧本。居住在长岛的尼克·卡拉韦是中西部地区来的一位年轻人,在纽约市证券交易所工作。跟他家毗邻的一个大院充满了神秘气氛,有关其主人杰·盖茨

  • 文选·萧统

    南朝梁萧统编。三十卷。统字德施。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未及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所以本书又称《昭明文选》。统生而颖慧,博览群书,文思敏锐。招聚文学之士,编纂自先秦到南朝梁代一百

  • 归田稿·谢迁

    八卷。明谢迁 (1449—1531)撰。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 (1475)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在内阁之中与刘健同心辅政,秉节直谅,见事明敏,世人称之为贤相,谥文正。著有《归田

  • 求幸福斋随笔·何海鸣

    《求幸福斋随笔》作者是民国前期亦官亦民允文允武的“奇人”,《求幸福斋随笔》是他在亡命期间所作笔记杂俎的结集。内容涉猎极广,尤以丑诋当道,针砭时弊占相当篇幅,如战局分析、戏曲评论、名人秘闻、“娼政”讨论,以至所谓

  • 白话北齐书·李百药

    《北齐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分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北魏分裂(534)至北齐灭亡(577)四十四年历史。据其父德林三十八卷旧稿及王劭《齐志》等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