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二四 谕内阁毛奇龄《词话》内谬妄字句交馆改正并将书内列名总纂等议处

九二四 谕内阁毛奇龄《词话》内谬妄字句交馆改正并将书内列名总纂等议处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馆进呈原任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所撰《词话》一书,内有「清师下浙」字样,殊属背谬。毛奇龄系康熙年间翰林,书内着载我朝时事,理应称或大兵、王师等字样,乃指称清师抬写,竟似身事前明、未经在本朝出仕者,谬妄已极。毛奇龄尚系素有文望之人,且身故已久,朕不肯因其字句背谬,遽照从前戴名世等之案办理。但此等书籍经纂修、校对阅过,卽应按照馆例签改进呈,乃漫不经心,俱未看出,实非寻常疎忽可比。除将原书交馆改正,并查明此外有无似此字样一并签改外,所有书内列名之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王燕绪,分校官刘源溥,俱着交部分别议处。至誊录生不通文理,照本缮写,着加恩免其查办。并着行文外省各督抚细心查办,有似此者一体改录。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陈寿
  孝友第十五·吴兢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王肃
  卷二十七 昭宣帝·王夫之
  卷八·佚名
  卷八·郭居仁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八·佚名
  第二十五章 在常德(一)·冯玉祥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范晔
  曾肇传·脱脱
  纯只海传·宋濂
  张国维传·张廷玉
  卷九上·沈枢
  卷六十二·杨士奇
  野史无文卷十九(阙)·郑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四折 东窗画柑·冯梦龙

    【南吕引生查子】[净便服上]心与大金和,谁不同声和?堪恨那狂阻,怎捺心头火!叫小厮,把小门开了。[杂应开门介][净]掩上了门,你自去,我要静坐一回。一应大小事情,不许通报。[杂应下][净]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毒多无用处,却也费踌躇。自

  • 卷432 ·佚名

    徐锐 妙相寺方丈 脚力无穷为好山,直须勾引到禅关。 柳堤雪后摇金缕,竹径风前弄翠环。 宦业始知红叶落,清游终羡白云闲。 此来不见文殊面,多谢岩花慰我颜。 徐瑞 壁侍者来访作此赠之 俗论行地

  • 金台集叙·迺贤

    三代而上天地之英着为礼乐三代而下礼乐之英散为文章礼乐文章无处不有无时无之是故礼之用莫妙于乐文章之用莫妙于诗英即妙也发舒而可见谓之英鼓舞而莫测谓之妙于是诗与乐之妙可以动天地感神明广声教移风俗也皇元混一以

  • 卷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七李元纮元纮字大纲先居滑州占籍万年本姓丙氏高祖义旗入闗元纮曽祖粲率众归附赐姓李氏元纮性谨厚拜中书侍郎贵为国相家无储积虽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卒諡文忠近体诗绿墀怨征马噪金珂嫖姚向北

  •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赵晔

      吴太伯传第一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后稷其母台氏之女姜嫄,为帝喾元妃。年少未孕,出游于野,见大人迹而观之,中心欢然,喜其形像,因履而践之。身动,意若为人所感。后妊娠。恐被淫泆之祸,遂祭祀以求,谓无子履上帝

  • 卷八十七·国朝·蒋一葵

    【李东阳】 〔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人。父名淳,金吾卫军余。微时为渡子,日尝见一妇人早渡午归,迨晚复渡,如此者几月。李一日诘其故?妇曰:“有夫系狱,日往给其饮食,又复归膳翁姑耳。”李闻其言,甚悯之,遂却其直

  • 第七卷齐·缪荃孙

    高帝建元元年(魏太和三年)四月甲午,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天,大赦。改昇明三年为建元元年。赐人爵二级,文武进位二等。封宋帝为汝阴王,筑宫丹阳县,优崇之礼,皆仿宋初。降宋晋熙王燮等为公,郡公主为县君,县公主为乡君。诏:宋氏

  • 韩子高传·姚思廉

    韩子高,会稽山陰人。家世原本寒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景乱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与文帝为总角之好,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在淮渚想要搭部伍之车乘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应允。子高原

  • 元苌传·李延寿

    元苌是元平的儿子。孝文帝时,袭父亲的爵位为松滋侯。按照规定降爵,赐封为艾陵伯。元苌性情刚毅,哪怕遇到吉庆的大喜事,他也从未开口笑过。孝文帝迁都时,元苌为代尹而留守,并被委任为怀朔镇都大将。临别时,孝文帝赐酒给元苌,元

  • 附录一·胡传

    「台湾纪录两种」的「编校后记」本会主任委员黄纯青先生平素景仰胡适之先生的道德文章,曾读适之先生四十自述,知其令尊铁花先生官台东州时,着有台湾日记。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春,适之先生来台,三月二十六日会于晴园。闻遗稿犹

  • 第二节 宪宗时藩镇叛服·吕思勉

    宪宗即位之月,韦皋卒。刘辟自为留后,使将校表求节钺。朝以袁滋为西川节度,而征辟为给事中。辟不受命。滋逗留不敢进。坐贬,而以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辟又求兼领三川,不许。辟与同幕卢文若善,欲以为东川,遂围东川节度使

  • 卷五·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五      宋 吕大圭 撰桓公  公防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盟于越【元年】或问左氏以为易祊田经以为璧假何也曰言假则非易言易则非假向也来归祊则郑以此

  • 卷之十九·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九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立春雪霁对梅东何楚庵林于腾二居士天翁放夜晴催鸟转春声唤起南窗梦香光分外清林逋新气魄何逊古交情人羡百花长吾钦高士名郑虎溪文学踏

  •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张次溪

    戏曲史料集。张次溪辑。收有《梨园馆碑记》、《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重修喜神殿碑记》等碑文11篇,记录刻有戏班演员铭文的文物6件。对研究清代戏曲有一定价值。收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

    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魏晋时期皇甫谧撰。原10卷,后改编为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56年左右。主要论述脉诊理论、脏腑经络、腧穴部位、针灸法以及各种疾

  • 绛囊撮要·云川道人

    方书。5卷。清云川道人辑。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分为内科、妇人科、小儿科、外科和通治5门,汇辑经验医方250余首。方多平实可取,药亦简便易求。卷末附“种子刍言”。现存嘉庆九年(1804年)萍翠山房本及《珍本医书

  • 三法度论·佚名

    梵名Tri -dharmika-s/a^stra 。凡三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又作三法度经论。本书系依四阿含经,说德(施、戒、修三真度)、恶(恶行、爱、无明三真度)、依(阴、界、入三真度)等三法九真度,并阐释解脱之道

  • 十诵律·佚名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叙述,故有此称,为萨婆多部(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之广律。此律之梵本多已发掘出土,且已刊印出版。律藏系整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