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廿八折 银瓶坠井

【南吕引女临江】【女冠子头】[老旦、旦、贴、侍女随上][老旦]儿夫入狱情难洗,女妻对影空悲。【临江仙尾】[旦]一场冤病竟无医,爹行多不保,合室尽归期。【集岳珂诗】[老旦]有客悲周道,何人归鲁?[旦]同时惟切齿,来者但吹羹。[老旦]长夜何时旦,沉阴几日晴?[旦]是非从久定,祸否待终倾。[老旦]自从你爹爹入狱,公论未明,夜来梦寐多凶,使我神魂不定。我想秦丞相那一班人,与我家有何仇隙,苦苦要加杀害。近闻他稍有悔心,或者天理尚存,生还可望。[旦]母亲差矣,秦丞相若是私仇,到还可解。他欲坚和议,先害忠良,况有万俟辈辅之为虐。锻炼成招。人心已死,安知天理?[老旦哭介]这样说,你爹爹命必休矣!你爹死,我命亦不独存。只留下孩儿每年幼无依,兀的不痛杀人也![旦]母亲说那里话?孩儿素慕古人,每怀忠义,得与爹爹相从地下,于愿足矣。[老旦]然虽如此,我每还对天祷告一番。倘得上天怜念,启牖圣心,赦你父亲亦不可知。可看香案过来。[贴安香案介][老旦拜介][旦跪介]【商吕锁客寒】[老旦]忠肠一点天知,念臣飞遭遇奇。金牌顺旨,翻履危机;沉身在狱,谁怜功勋?今日呵,惟希有半毫天理。念我丈夫呵,此身举国系安危,岂徒夫妇私意![旦拜介]

【其二】一家毒苦休提,念朝廷须主持。长城万里,捍卫边陲;乘舆毳,关心非细。若杀了父亲呵,谁人肯立功边鄙,况士民翘首望云霓,岂徒儿女私意![末扮家人慌上]

【赚】且报家知,夫人、小姐,不好了。活阎罗降下凡世,没些道理!丞相呵,冤家仇对当权势,书一纸,老爷呵,怜殒命身埋土泥。小老爷与张爷呵,一霎地并遭刑矣。家如毁,将四位小爷呵,齐投岭南不许迟,共寻死地![老旦、旦惊哭倒介、贴扶起介]【五更转】[老旦]二帝仇,难轻置,何曾与秦家讲是非。风波搅起一任将心昧,他强勒归来,又折磨加罪。那一班官员呵,言不敢,怒不形,都则趋他势。唉,莫说是人,便是皇天也不怜忠义!空有阳光,也只照人冤泪。[旦虚下,抱银瓶上]

【其二】自幼来,通书义,巢倾知卵危。不如早死到得随爹去,比如井落银瓶,决无还理。孩儿此去诉知上帝呵,人无望,帝或怜,必不私奸桧。[哭拜介]也顾不得慈闱老年老年愁滋味。把这井呵,当做湘水三闾,甘沦佳质。[旦跳井下][贴救扯不及介][老旦哭倒,贴扶起介]

【薄媚衮】[老旦]养儿女都指望嫁婚,岂知他俄倾投泉底?残粉剩脂,都把娇姿一旦付流水。侍儿,你可抱孙儿岳珂上来。[贴抱上介][老旦交付苍头哭介]苍头,苍头,你须保孤儿,须保孤儿,潜踪迹,他方避。仗托伊,苍头,你受我一拜。[拜介][末]折杀老奴了。[老旦]延此衰宗,程婴古谊。[翻身跳井下][贴、末救不及,哭倒介]【其二】我家呵,与秦丞相无有夙冤,奈何残忍忠良裔?就是豺虎獐枭,豺虎獐枭,难道全家一个个尽残毁?天道无知,天道无知,重阆闭,狂狺吠。苦怎提!莫道入地无门,这井儿呵,合家聚会![末]快打捞夫人、小姐尸首,买棺木埋葬他。[内喊]秦丞相差官领兵来抄扎岳府家私,先着地方看守,不许放走了人口![贴、末惊倒介]]我每快走,势不容迟了!

【金莲带东瓯】【金莲子带头】漫天毒谋罗网弥,我每这番怕又遭他手里。[哭、跪拜介]我那老夫爷、夫人、小姐,英灵在阴中护持!小郎君呵,【东瓯令】天然一貌更称奇,日后亢宗枝。夫人、小姐,顾不得了,我两人不是贪生躲避,只是贼心太狠,不得不以孤儿为重。

【尾声】两人蚁命无堪惜,只为忠臣一脉微。此去呵,不靠苍天更靠谁?[末]如今天道欠明白,只与恶人结好缘。[贴]若是保得孤儿在,许他还做半边天。

岳珂此时尚在襁褓之中,由其祖母念他的诗,未免颠倒历史。

悲壮!但必须注意,这里也宣扬了封建道德。

此为下文“忠裔道毙”先提一笔。

据传说,银瓶在岳飞下狱后,欲叩阍上书,而罗卒撄门,不能自达,遂抱银瓶而死。传奇这样写是为了更集中地表现岳飞一家的悲烈。

岳飞满门被害,唯孤儿逃出,伏剧末一折。

 

猜你喜欢
  卷九十·彭定求
  诗谱全文·陈绎曾
  ◆环谷先生汪克宽(环谷集)·顾嗣立
  序·萧晶玉
  第十九出 放归·梁辰鱼
  第一折·贾仲明
  西窗·徐志摩
  卷一百三十二·徐世昌
  卷三十一·徐世昌
  鲲溟诗集巻四·郭谏臣
  乾坤清气卷七·偶桓
  卷三百十六·曹学佺
  提要·大圭
  卷二百六十七·陈廷敬
  19.岑参:七言歌行二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王子一

    (太白引青衣童子上,云)当日刘晨、阮肇二人上天台山采药,吾以白云一道,迷其归路,化一樵者,指引入桃源洞中,与二仙子成就良缘。惜乎二人尘缘未断,各动思乡之念。比及回家,已经隔世,方悟仙凡有异。如今他再入山中,寻访桃源,渺无踪迹

  • 三集奏折·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经筵讲官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臣】于敏中谨奏为恭镌御制诗三集告成具摺进呈事钦惟我皇上体行健之功垂焕文之极几余赓咏岁积日新溯自乾隆丙辰以迄己卯二纪所作已裒集为御制诗初集二

  •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五·柯劭忞

      亦鲁该 阿勒赤 忽难 迭该 古出古儿 木勒合勒忽 布拉忽儿 汪古儿者歹 朵豁勒忽 哈剌察儿 阔阔搠思豁儿豁孙 蒙古兀儿 客帖 木格 速亦客秃 种索 轻吉牙歹 塔亦儿 阿儿孩合撒儿 八剌扯儿必 八剌斡罗纳儿台 掌吉帖木

  • 卷九十九 乾興元年(壬戌,1022)·李焘

      起真宗乾興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七月戊辰朔,降丁謂子太常丞、直集賢院珙為太子中允,落職,監郢州稅;珝、〈王已〉、珷各追一官,並勒停隨父。知河南府薛顏素與丁謂厚善,庚午,命知應天府趙湘與顏易任。   辛未,馮拯加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杨士奇

    宣德二年八月丙辰朔总兵官阳武侯薛禄等奏七月二十一日率兵于开平东南三百里外剿杀鞑寇上其俘获人口辎重马驼牛羊之数 上遣使赍敕嘉劳之○夜有流星大如鸡弹色青白尾迹有光出参旗西南行入天囷太白犯舆鬼西南星○丁巳遣

  • ●卷八·王恽

    甲午九月望日,东原五六友人会于孙侯小轩,话及前朝得失之渐。坐客问云:&ldquo;金有中原百有余年,将来国史何如尔?&rdquo;或曰:&ldquo;白唐已降,五代相承,宋受周禅,虽靖康间二帝蒙尘,缘江湖以南,赵氏不绝。金于《宋史》中,亦犹刘、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纪昀

    灾祥略 【二】地 【山附】水○地 【山附】地震 【陷裂附 唐高祖武德二年十月乙未京师地震七年七月嶲州地震太宗贞观七年十月乙丑京师地震十二年正月壬寅松 丛二州地震坏庐舍二十年九月辛亥灵州地震声如雷二十三年八

  • 宦游偶记·徐一士

    石埭陈惟彦《宦游偶记》,凡一册,分上下二卷,戊午(民国七年)五月在北京排印行世,弁以民国六年六月张謇书后。丁巳(民国六年)秋九月陈澹然题词,丁巳严修序,癸丑(民国二年)自序,卷末缀以丁巳六月弟惟庚、丁巳秋弟惟壬各一跋。自序云:&l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六 结婚·溥仪

    当王公大臣们奉了太妃们之命,向我提出我已经到了“大婚”年龄的时候,如果说我对这件事还有点兴趣的话,那因为结婚是个成人的标志,经过这道手续,别人就不能把我像个孩子似地管束了。 对这类事情最操心的是老太太们。民国

  • 张华传·房玄龄

    张华字茂先,范陽方城人。父亲张平,是渔陽郡守。张华少年孤贫,自己牧羊,同郡人卢钦见了张华后很器重他。同乡人刘放也以为张华有奇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张华的学识优异而渊博,辞藻和顺而华丽,聪敏而多才,图卦谶纬方技之类

  • 龟兹传·欧阳修

    龟兹,又称丘兹,也称屈兹,在京师之西七千多里。从焉耆向西南走二百里,翻过一座小山,又渡过两条大河,再行七百里才到。幅员东西一千里,南北六百里。土壤适宜种麻、麦、粳稻、葡萄,出产黄金。人民善歌舞,有横写的文字,崇尚佛法。生

  •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六人物志三十六大臣传二十二【满洲正白旗一 扈尔汉 武理堪 康果礼 景固勒岱 逹音布 英俄尔岱 苏纳 阿什达尔汉 萨穆什喀 雅赖 巴

  • 不要吹牛皮·孔子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 【读解】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

  • 宗镜录卷第二十一·延寿

    夫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别行相。果报历然。云何一向就己消融。未入斯宗。恐成空见。答。得本方了末。执末则违宗。若不观心。法无来处。若但修有为事行。不达自心无为。则迷事失宗。果归生灭。若体理行事。双照

  • 行水金鉴·郑元庆

    清傅泽洪主编,郑元庆编辑。共175卷,卷首附图1卷。收录自《禹贡》以下、清康熙末年(1722)以前有关黄河、长江、淮河、运河、永定河等水系的源流、变迁和治水的文献资料。主编傅泽洪字稚君,镶红旗汉军,曾任淮扬道河官,“尝寒

  • 外科心法要诀·吴谦

    外科著作。清吴谦等撰。十六卷。谦有 《医宗金鉴》 已著录。是书以祁坤 《外科大成》 为基础,加以整理补充编成。刊于乾隆七年(1742)。是书即《医宗金鉴》之卷六十一至七十六。其卷六十一论述十二经脉及外科痈疽证治

  • 真一金丹诀·佚名

    真一金丹诀,北宋王常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叙内丹法诀,作者自称其丹诀出自唐代钟离权、吕洞宾及施肩吾真人。分丹法为三种。其一为清虚无为炼神之法,乃神仙抱一之道,以目牛返性,混合道元为要。其二

  • 尊孟辨·余允文

    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隐文,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尊孟辨》对宋代司马光、李觏、郑厚(字叔友)三家有关驳诘孟子的言论一一进行辨说,旨在推倒群疑,定孟子于一尊,故书名曰《尊孟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