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出 拾画

【金珑璁】〔生上〕惊春谁似我?客途中都不问其他。风吹绽蒲桃褐,雨淋 殷杏子罗。今日晴和,晒衾单兀自有残云涴。“脉脉梨花春院香,一年愁事费商 量。不知柳思能多少?打叠腰肢斗沈郎。”小生卧病梅花观中,喜得陈友知医, 调理痊可。则这几日间春怀郁闷,何处忘忧?早是老姑姑到也。

【一落索】〔净上〕无奈女冠何,识的书生破。知他何处梦儿多?每日价欠 伸千个。秀才安稳!〔生〕日来病患较些,闷坐不过。偌大梅花观,少甚园亭消 遣。〔净〕此后有花园一座,虽然亭榭荒芜,颇有闲花点缀。则留散闷,不许伤 心。〔生〕怎的得伤心也!〔净作叹介〕是这般说。你自去游便了。从西廊转画 墙而去,百步之外,便是篱门。三里之遥,都为池馆。你尽情玩赏,竟日消停, 不索老身陪去也。“名园随客到,幽恨少人知。”〔下〕〔生〕既有后花园,就 此迤逦而去。〔行介〕这是西廊下了。〔行介〕好个葱翠的篱门,倒了半架。

〔叹介〕〔集唐〕“凭阑仍是玉阑干王初,四面墙垣不忍看张隐。想得当时好风 月韦庄,万条烟罩一时乾李山甫。”〔到介〕呀,偌大一个园子也。

【好事近】则见风月暗消磨,画墙西正南侧左。〔跌介〕苍苔滑擦,倚逗着 断垣低垛,因何蝴蝶门儿落合?原来以前游客颇盛,题名在竹林之上。客来过, 年月偏多,刻画尽琅玕千个。咳,早则是寒花绕砌,荒草成窠。怪哉,一个梅花 观,女冠之流,怎起的这座大园子?好疑惑也。便是这湾流水呵! 【锦缠道】门儿锁,放着这武陵源一座。恁好处教颓堕!断烟中见水阁摧残, 画船抛躲,冷秋千尚挂下裙拖。又不是曾经兵火,似这般狼籍呵,敢断肠人远、 伤心事多?待不关情幺,恰湖山石畔留着你打磨陀。好一座山子哩。〔窥介〕呀, 就里一个小匣儿。待把左侧一峰靠着,看是何物?〔作石倒介〕呀,是个檀香匣 儿。〔开匣看画介〕呀,一幅观世音喜相。善哉,善哉!待小生捧到书馆,顶礼 供养,强如埋在此中。

【千秋岁】〔捧匣回介〕小嵯峨,压的旃檀合,便做了好相观音俏楼阁。片 石峰前,那片石峰前,多则是飞来石,三生因果。请将去炉烟上过,头纳地,添 灯火,照的他慈悲我。俺这里尽情供养,他于意云何?〔到介〕到了观中,且安 置阁儿上,择日展礼。〔净上〕柳相公多早了! 【尾声】〔生〕姑姑,一生为客恨情多,过冷澹园林日午<歹坐>。老姑姑,你 道不许伤心,你为俺再寻一个定不伤心何处可。

〔生〕僻居虽爱近林泉,(伍乔)〔净〕早是伤春梦雨天。(韦庄) 〔生〕何处邈将归画府?(谭用之)〔合〕三峰花半碧堂悬。(钱起)

猜你喜欢
  戴平之·唐圭璋
  何澹·唐圭璋
  夏竦·唐圭璋
  卷三十八·阮阅
  歴代诗话卷十八·吴景旭
  卷七·何汶
  卷十三·董康
  序·李渔
  ●全史宫词卷十六 宋·史梦兰
  ◆曹中丞伯启(汉泉漫稿)·顾嗣立
  曲论·徐复祚
  卷二·王安石
  总目十·佚名
  薛逢诗鉴赏·佚名
  卷二·韦应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十九 殷淳 子孚 弟冲 淡 张暢 何偃 江智渊·沈约

    殷淳,字粹远,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融,祖允,并晋太常。父穆,以和谨致称,历显官,自五兵尚书为高祖相国左长史。及受禅,转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复为五兵尚书,吴郡太守。太祖即位,为金紫光禄大夫,领竟陵王师,迁护军,又迁特进、右光禄大夫,领始

  • 卷一百九·列传第六·柯劭忞

      ○太祖诸子四 拖雷中   △阿鲁浑盖喀图 合赞合儿班答 不赛因   阿鲁浑,阿八哈长子也。母曰海迷失亦可敦,由宫人得幸。   台古塔儿被弑,诸将乃迎阿鲁浑立之,以布哈为相,累黄金等其身,酬其翼戴之功。使长子合赞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九【起昭阳作噩正月尽阏逄阉茂十二月凢二年】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咸淳九年春正月乙丑樊城陷樊被围四年荆湖都统制范天顺及部将牛富力战不为衂冨又数射书襄阳城中期吕文焕相与固守为唇齿未几阿里哈雅以回

  • 卷十七·凌雪

    列传二十八 死事诸臣传列传二十八死事诸臣传呜呼!余读尚书至「多士多方」,朱尝不废书而三叹也。当是时,周之克殷数年矣;以武、周之圣,抚循安辑,德亦至矣。而故国、故君之感,商之民若不忍一日忘。周公不得已,反复于天命之去留

  •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成化十五年秋七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丙辰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李衍奏修筑过睢州等州祥符等县黄河冲决堤岸缺口计七万七千七百五十二丈有奇○丁巳 皇太子千秋节文武群臣朝参毕诣文华殿行庆贺礼赐宴于午

  • 第一二九札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一一三一三—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因层奉上级札:各属未完罚俸,须由各员应得俸银扣抵,转扎新竹县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转行事。本年六月十一日,奉藩宪沈札开:「奉署巡抚部院张宪

  • 弁言·丁曰健

    这本近四十万言的丁曰健&ldquo;治台必告录&rdquo;,原书现藏台湾大学图书馆,系清同治丁卯(六年、即一八六七年)镌梓。全书分为八卷,前五卷(一~五)是着者编辑别人的文字,后三卷(六~八)才是着者自己的言论。因此,前一部分必然会与别的

  • 宋申锡传·刘昫

    宋申锡字庆臣。祖父宋素,父宋叔夜。宋申锡从小父母亡故,家境贫寒,博学能文。登进士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韦贯之罢相,出朝至湖南赴任,召宋申锡为从事。其后屡在使府做僚属。长庆初(821),拜监察御史。二年(822),调任起居舍人。

  • 名教·方以智

    好名而畏死,人诚无奈其情何。然圣人之所以补救天地,使万世安生,正惟恐天下之不好名而畏死也。明知好名之末流,故又使好“不好名之名”,自立忠信、廉知、退让、仁勇诸名;其救世也,利十之九,弊十之一。而又以无上之名救之,放光动

  • 重刑令第十三·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以重刑来维护战场纪律的问题。它主张对战败、投降、临阵脱逃等行为处以重刑,以达到&ldquo;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rdquo;的目的。反映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只有靠酷刑来驱使人民从事战争。67、将自千人以上,有战

  • 卷第十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九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法语下 示友荃孙居士 何物高于天何物厚于地何物逼塞于虚空何物养育于群类从上名公钜儒如裴张白赵苏黄辈皆不离富贵功名荷担此事只恐人不自觉未免受

  • 曹子建集·曹植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

  • 震川文集[四库本]·归有光

    三十卷。《别集》十卷。明归有光撰。归有光,字熙甫,昆山 (今属江苏省)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 (1540年) 举乡试,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

  • 发蒙记·束晳

    一卷。晋束晳(?—300以后)撰。清马国翰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汉踈广之后,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因去“踈”之“足”而姓“束”。官尚书郎,因《诗经·小雅》中有笙诗六篇“有其声而亡其辞”,乃补作

  • 红楼梦·曹雪芹

    原名《石头记》。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

  • 黑凤集·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开明书店1943年7月初版,列入“沈从文著作集”。内收短篇小说7篇:《三个女性》、《贤贤》、《静》、《主妇》、《白日》、《三三》、《贵生》。小说集反映了都市和乡村的现实生活。其中

  • 双节堂庸训·汪辉祖

    清朝名幕汪辉祖为教育其子第而撰写的家训名篇,总结人世沧桑,糅合圣贤之道,以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去训导子孙如何适应社会,经受种种风浪、立身作人的。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囊括了修身律己、读书治学、 处事之道、子女

  • 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说四恐畏。如四山合逼,无能避者。亦名除忧患经。亦出四意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