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卫立中

卫立中,名德辰,字立中。生卒年不详。约一二九O——一三五O 年前后在世。先世渤海(郡名,治所今河北沧州市)人,七世祖始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四世祖又徙至华亭(旧县名, 治所今上海松江县),是为华亭人。素以才干称,善书。隐居未仕,曾与阿里西瑛、贯云石交游,年辈亦相若。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其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双调】殿前欢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懒云窝,懒云窝里客来多。客来时伴我闲些个,酒灶茶锅。且停杯听我歌,醒时节披衣坐,醉后也和衣卧。兴来时玉箫绿绮,问甚么天籁云和?

猜你喜欢
  尹公远·唐圭璋
  钟将之·唐圭璋
  ●洪武佳话(秋人)·蒋箸超
  ◆苏参政天爵(滋溪集)·顾嗣立
  楔子·高文秀
  卷六·吕本中
  周之琦·龙榆生
  余集目录一·乾隆
  巻二十五·袁表
  口供·闻一多
  卷二·方回
  卷六百二十九·佚名
  齐己诗鉴赏·佚名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王力
  第八出 士女同游·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二·彭定求

        卷802_1 【燕子楼三首】关盼盼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

  • 提要·袁华

    耕学斋诗集 明 袁华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六耕学斋诗集别集类五明提要臣等谨案耕学斋诗集十二卷明袁华撰华字子英崑山人生於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後坐累逮系死於京师此集凡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

  • 卷第十七·陈与义

    ○与季申通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其二卖舟作归计,竹篮稳如舟。雾收青皋湿,行路当春游。老马不自知,意欲踏九州岛。依然还故

  • 第八歌 只有狠心格老子无不狠心格娘·刘半农

    只有狠心格老子无不狠心格娘, 你看看金根汝全格好晚娘: 晚娘打得金根汝全一块红(来)一块紫, 他老子还“家有贤妻”“家有贤妻”口口又声声。格,即“的”;无不,为“无有”;晚娘,所谓“后娘”。

  •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五韩愈郓州谿堂诗【马緫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为堂於居之西北隅号曰谿堂以下四首从文集录入】帝奠九壥【与?同】有叶有年有荒不【一作有】条河岱之间及我宪考一收【一作牧】正之视邦

  • 卷之五百二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夏四月。己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谕内阁、前据御史李灼华奏倢■<曰融>■<石木>江苏赣榆县知县徐树锷各款。当经谕令魏光焘、恩寿、确查。兹据查明覆奏。所倢■<曰融>■<石木>各款。查

  • 三一二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查办《喜逢春传奇》情形折·佚名

    三一二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查办《喜逢春传奇》情形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九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奏闻事。窃臣前奉谕旨,以各省呈缴应毁书籍,内《喜逢春传奇》一本亦有不法字句,系江宁清笑生所撰。饬令臣与督臣于江宁、

  • 卷十七 刘汉之立·李有棠

    世宗天禄五年春正月,汉郭威弑其主贇而自立,国号周。河东节度使刘崇闻之,称帝于太原,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夏六月辛卯朔,崇为周所攻,遣使称侄,乞援,且求封册。即遣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三·高晋

    天章【甲辰 江南 山东 直】诗回跸至苏州防马入城之作膏雨既已渥快晴实惬情进舟速水路防马入苏城如子欣父至骈肩绕膝迎爱之无别法不扰饬官清重逰寒山得句苏城驻信宿乗暇访名山结习知应舍胜逰縁逮还【将以明日旋跸

  • 抗志第十·孔鲋

    曾申参之子谓子思曰、屈巳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巳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巳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

  • 论语集注大全卷八·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八泰伯第八凡二十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周大【音泰】王之长【上声下同】子至徳谓徳之至极无以复【扶又反】加者也

  • 卷四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二   宋 程公説 撰书二十四职官书第二晋公孤混称大师大傅文六年传赵盾将中军始为国政既成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孔颖逹曰周官大师大傅大保

  • 卷四·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四长洲余萧客撰尚书中禹贡【下】济河惟兖州在此两河间郑注【公羊疏七】 东南据济西北距河王注【诗疏七之三】九河既道河水自上至此流盛而地平无岸故能分为

  • 尚书句解卷七·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洪范第六【此篇以洪范名乃箕子歴陈治天下之大法如彞伦即九畴九畴之一以五行言五行之一以水言则五行者九畴之本水者五行之本水有逆顺则五行因之而有汨与治也五行有汨与治则九畴亦因之而有斁与叙也岂天果

  • 佛说法灭尽经 原文·佚名

        佛说法灭尽经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

  • 从奈良说到佛法之本源·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奈良兴福寺讲──奈良、为日本古文化之中心点,而在座诸君,都系各宗长老,以太虚之浅学,何敢在诸君前饶舌?盖奈良为日本佛化之发祥地,吾人借境生情,而推征原始佛教之思想勃生。盖诸佛为何而说经欤?菩萨以

  • 光赞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行品第九于是贤者须菩提白佛言:&ldquo;唯,天中天!假使菩萨摩诃萨无沤和拘舍罗行般若波罗蜜,若行色者则为行想、行痛痒思想生死识者则为行想,若行色常则为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识常者则为

  • 刘练江集·刘永澄

    明代诗文别集。刘永澄(字静之,号练江)著。四库存目著录,并说明:“是集文6卷,诗1卷、附录1卷,乃永澄没后,其友刘宗周等其为裒辑。”《四库全书》著录所依据的刻本今已不存。今存有清兴让堂刻本,题《刘练江先生集》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