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余集目录一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诗余集目录一

卷之一

丙辰元旦

元旦试笔用乙卯试笔韵

邹一桂岁朝图

咏檀玉如意

乐夀堂用丙申旧作韵

题彭元瑞所撰皇极殿镫聨

志事

初御皇极殿开千叟宴用乙巳年恭依

皇祖元韵

举千叟宴於皇极殿礼成聨句用柏梁体【有序】新正千叟宴毕仍茶宴廷臣於重华宫得诗二首一韵

卷之二

紫光阁锡宴外藩作

夜雨【正月初五日】

夜雪【正月初八日】

新正

雍和宫瞻礼叠乙卯韵

新正幸御园即事言志

题文源阁叠去岁乙卯诗韵

上元前一日家讌亲藩及曾元成句

上元夕作

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作

迩日

观历年诗集即事

节後万夀山乐夀堂作

惠山园八景

二月朔日作

命皇帝春仲经筵即事

御园泛舟

二月七日即事

自题太上皇宝

青龙桥西作

题华滋馆

第一泉

龙神祠祈雪

夜雪【二月初八日】

直隶总督梁肯堂长芦盐政方维甸各报雪诗以志慰

近日

喜雨【二月十四日】

题春雨轩【是日花朝】

镜水斋杂言

无倦斋叠去岁口号诗韵

山东巡抚玉德河南巡抚景安各报得雨诗以志慰

题宋端石二十八宿砚

咏古玉夔纹佩

喜雨【二月十七日】

喜晴

再至玉泉山得句

该妙斋戏题

咏素堂得句

远青轩

挂瀑檐

倚晴楼口号二首

卷之三

雨【二月廿六日】

清明【二月廿七日】

咏和阗白玉椀

湖北巡抚惠龄奏报生擒邪教首逆聂杰人诗以志事

闽浙总督魁伦报洋面肃清及漳泉得雨情形诗以志慰

暮春携嗣子皇帝恭谒

东西两陵是日唘跸用成长句【有序】

雨【三月初六日】

喜晴

题隆福寺行宫六景用去岁韵

晓晴【三月初九日】

恭谒

孝陵

恭谒

景陵

孝贤皇后陵酹酒

驻跸桃花寺叠丙申诗韵

雨【三月初十日】

白涧行宫晚坐

赋得春雨如膏

总督毕沅奏围攻当阳城贼情形诗以志事烟郊行宫遣闷

总督毕沅巡抚惠龄奏剿杀湖北邪教贼匪情形因降旨蠲免被贼各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江苏巡抚费淳报春雨频沾诗以志慰

入南海子叩

元灵宫作

旧衙门行宫即景

卷之四

山东巡抚玉德复报得雨诗以志慰

团河行宫作

团河行宫八景叠甲寅韵

良乡道中作

题永慕斋

恭谒

泰陵

恭谒

泰东陵

秋澜行宫晚坐

回跸至御园即事有作

再题春雨轩

无倦斋口号叠去岁韵

五福五代堂题句

畅襟楼

古玉一枚非佩非环命玉人仿为之戏成口号山东巡抚玉德陕西巡抚秦承恩各报优雨情形诗以志慰

咏和阗玉山水图口号

忆楚

题狮子林十六景

四月朔日微雨六韵

观麦八韵叠去岁诗韵

山东巡抚玉德续报得雨诗以志事

诣玉泉山祈雨作

山西巡抚蒋兆奎报雨诗以志事

河南巡抚景安四川总督孙士毅各报雨水粮价情形诗以志慰

广润祠祈雨之作

望蟾阁叠昨岁韵

卷之五

监远堂

西安巡抚秦承恩署布政使姚学瑛同报二麦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黑龙潭祈雨六韵

命子皇帝诣

黑龙潭谢雨叠前韵

两江总督苏凌阿奏所属三省雨水麦收情形诗以志慰

直隷总督梁肯堂奏得雨四寸诗以志事

河南巡抚景安江西巡抚陈淮各报二麦收成分数诗以志慰

直隷总督梁肯堂奏报各属麦收八分诗以志事雨【五月初二日】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麦收分数诗以志慰

端午日罢观竞渡之作

雨叠前韵【五月初五日】

江苏巡抚费淳护安徽巡抚张诚基浙江巡抚吉庆护福建巡抚姚棻各报麦收分数诗以志慰

雨再叠前韵【五月初八日】

玉泉山

龙王庙谢雨之作

竹鑪山房二首

涵漪斋杂咏

挂瀑檐

倚晴楼自哂

题华滋馆

玉河泛舟至万夀山清漪园

万夀山清漪园示咏

广西巡抚成林云南巡抚江兰各报麦收分数诗以志慰

雨【五月十三日】

池上居作

宴坐斋中肃然成咏叠己酉韵

唘跸幸避暑山庄即事成句

过清河杂咏

晓行

观稼

出古北口用辛亥年书苏东坡书传尧典语韵并作回环韵体

雨【五月廿一日】

喜晴

卷之六

至避暑山庄作

永佑寺瞻礼

夜雨【五月廿四日】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监始斋自述

戒得堂

咏碧玉射鹿韘

题文津阁

西峪叠去岁乙卯韵

有真意轩作

秀起堂

雨【五月廿八日】

闻贝子大学士福康安在军营病故诗志悼惜夜雨【六月朔日】

六月初二日作

贵州布政使贺长庚山西巡抚蒋兆奎各报麦收分数诗以志慰

雨【六月初六日】

永恬居叠去岁韵

素尚斋叠去岁韵

创得斋有会

林下一首四叠乙未韵

留京王大臣报得透雨诗以志慰

题文园狮子林

清舒山馆

含德斋口号

命蠲湖南湖北二省来岁应徵正供钱粮诗以志事

雨【六月十八日】

游狮子园

妙高堂绎义

游返入石城憩宜照斋作

含青斋

雨【六月廿三日】

千尺雪漫题

观瀑用前千尺雪二首韵

直隶总督梁肯堂河南巡抚景安山东巡抚玉德山西巡抚蒋兆奎陕西巡抚秦承恩各报得透雨及大田长发情形诗以志慰

卷之七

咏荷一律

孟秋朔日作

喜晴【七月初二日】

出丽正门观稼作

立秋【七月初五日】

澄观斋

翠云岩

瞻礼安远庙用庚戌年诗韵

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奏报丰泛六堡黄河堤工漫溢诗以志事

雨【七月初九日】

敞晴斋漫题

广东总督朱珪报早稻收成八分有余诗以志慰夜雨朝晴

直隶总督梁肯堂报秋禾江西巡抚陈淮报早稻皆约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即事

登四面云山亭子作歌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秋禾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八月朔日作

署四川总督福宁四川将军观成奏攻克旗鼔寨全行荡平诗以志慰

获鹿

大学士阿桂八十夀辰诗以赐之

张宏秋山观瀑

咏猎骑玉韘

河南巡抚景安奏报秋禾约收八分有余诗以志慰

中秋日作

即事

夜雨【廿一日】

喜晴

襍记

浙江巡抚吉庆报早稻收成分数江苏巡抚费淳奏夏秋田禾情形诗以志事

和琳奏攻克後坡新寨等处擒获逆苗目石代噶福宁奏攻克指甲坡山梁擒获邪教贼目杨子敖弟兄诗以志事

避暑山庄回跸至喀喇河屯行宫作

惠龄等奏攻克灌湾脑贼巢生擒逆首张正谟等诗以志事

入古北口作

福建四川云南各巡抚奏报收成分数诗以志慰秋麦用题梁肯堂奏报各属麦收诗韵

卷之八

回跸至御园即事

雨【九月初四日】

观射

青龙桥西

香山重九日

闻总督伯和琳在军营病故用哭福康安诗韵以志悼惜【有序】

江苏巡抚费淳安徽巡抚张诚基各报秋禾收成分数诗以志事

逢稔

陆治种菊图即用其韵

咏和阗玉仿周兽环壶

安眠口号

陕西巡抚秦承恩贵州布政使贺长庚各报秋禾收成分数诗以志慰

雨【九月廿六日】

颁朔日作

陕甘总督宜绵奏报秋禾收成分数诗以志事雪【十月廿三日】

再咏旧玉斧佩

河东河道总督李奉翰奏报得雪诗以志慰即事

署将军明亮等奏官兵攻克平陇贼巢诗以志慰署工部尚书惠龄奏官兵扫荡凉山贼匪尽净诗以志慰六韵

署两江总督苏凌阿等奏报丰汛六堡黄河漫口合龙诗以志慰六韵

捷来

冬至日述事

夜雪【冬至月廿五日】

大学士赠郡王福康安总督赠一等公和琳灵榇至京亲临赐奠即事成什

微雪【冬至月廿九日】

山西巡抚蒋兆奎江苏巡抚费淳浙江巡抚玉德各报得雪诗以志慰

嘉平月朔开笔叠辛亥诗韵

复雪【腊月初二日】

咏古玉谷璧

杂咏

明亮等奏报攻克石隆苗寨阵斩石柳邓大功告成诗以志喜

雪【腊月十七日】

祀竈日坤宁宫作

除夕

猜你喜欢
  王武子·唐圭璋
  杨无咎·唐圭璋
  卷中·韦居安
  跋·李渔
  ●卷五·况周颐
  第二折·贾仲明
  甲集第十七·钱谦益
  冢中的岁月·徐志摩
  七言巻十·洪迈
  卷三十四·陈起
  卷六十·朱彝尊
  卷首二·乾隆
  卷一百八十九·曹学佺
  卷一百七十五·陈廷敬
  第二出 辞亲赴任·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265_1 【乌啼曲二首】顾况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毕逋拨剌月衔城,   八九雏飞其母惊。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

  • 卷199 ·佚名

    刘宰 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 清凉景界限尘纷,玉宇从容静夜分。 欲满尚悭今夜月,乍舒还斂北山云。 孤光翻动枝头鹊,馀晕潜驱草际蚊。 好处欲言人不解,湛然天宇印心君。 刘宰 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

  • 卷八·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八(明)邓雅 撰○七言絶句玉笥十咏【曾伯曼命题】玉笥晴云三十六峰杳难分上有佳气常氤氲安得良工拂绢素画我山中眠白云紫盖春雨紫盖突兀青天位老鹤结巢松树枝坐看山色净如染正是东风过雨时何君驾

  • 第四十二出 灵山说誓·佚名

    【粉蝶儿】(末判净鬼)亲领娘娘敕旨,不敢违迟。神通变化无比,威风显圣无偏,金炉内香烟不离。小神不是别神,便是灵山庙娘娘殿前着法判官便是。娘娘出去赴会未返,恐畏远近弟子来庙烧香下咒<纸>,须着速扮威仪。(净)正是

  •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秋七月。庚子朔享太庙。遣贝子毓橚恭代行礼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未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李秉衡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并

  •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佚名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三日径启者:李清所著《诸史同异录》一书,语多悖缪。现在奉旨将四库全书内抄录者撤出销毁,又李清所著《南唐书合订》、《南北史合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徳行顔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僻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何晏曰

  • 四书逸笺卷四·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孟子【上】麋鹿麋泽兽隂鹿山兽阳集注作大小解未知所本灵台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鼈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无灵台但有时台囿台管子云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文王服事

  • 春秋集传微旨卷下·陆淳

    唐 陆淳 撰成公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左氏云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将何以胜不听遂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凡京师败曰王师败绩

  • 卷二·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宋 吕本中 撰隐公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公羊传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刘氏权衡公羊以谓外取邑不书疾始取邑故书非也公羊以百二十国书言之故云尔不知伐国取邑有赴不赴也赴者书

  • (六)·钱穆

    朱子曰:&ldquo;理不是在面前别为一物,即在吾心。人须是体察得此物诚实在我,方可。譬如修养家所谓铅汞龙虎,皆是我身内之物,非在外也。&rdquo;今按:此说非忘内外,乃是合内外。心与理一即如此。然亦非谓心即理。问:&ldquo;物之

  • 卷五十三·佚名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之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於内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观。炽然精进具念正知。为欲调伏世贪忧故。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

  • 毗尼后集问辩·智旭

    明菩萨戒弟子藕益智旭述问。梵网云。于未受戒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若谓但遮诵时。不遮讲时者。诵时仅宣文句。讲时备解义理。重筌轻鱼。有何意旨。答。比丘戒法。关系僧轮。为防贼住。故一切俱遮。菩萨戒法。

  • 缘起圣道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大众。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吾未证得三菩提时。独处空闲寂然宴坐发意思惟。甚奇世

  • 卷第一百五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一诸得过去法。彼得过去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应广分别。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过未

  • 易象钩解·陈士元

    明陈士元撰。四卷。《归云别集》本。此书专阐《周易》经文取象之义,其论说虽未必尽切,但精当者颇多。《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前有士元《自序》,称:‘朱晦庵,张南轩善谈《易》者,皆谓互体、五行、纳甲、飞伏之类俱不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佚名

    道教书。书成于宋代。作者不详。书中列《虚无自然图》、《道妙恍惚图》、《太极先天图》、《三仪冥有图》、《气运图》,凡五图, 图后均有解说。其宗旨认为茫茫大道,运真一元阳之气,此乃万物之宗,人能守之,则可养气延

  • 一字佛顶轮王经·佚名

    梵名Eka^ks!ara -buddhos!n!i^s!a-cakra-ra^ja-su^tra 。凡五卷。略称五佛顶经。唐朝菩提流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述释迦佛于摩竭陀国菩提树下金刚道场,应金刚密迹主菩萨之请,入大三摩地,现大转轮王相,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