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刘汉之立

世宗天禄五年春正月,汉郭威弑其主贇而自立,国号周。河东节度使刘崇闻之,称帝于太原,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

夏六月辛卯朔,崇为周所攻,遣使称侄,乞援,且求封册。即遣燕王德哷、枢密使高勋册为大汉神武皇帝。

秋九月庚申朔,世宗自将南侵周,次归化州尚和山,被弑。群臣讨平乱党,立穆宗而还。

是岁,改元应历,遣刘承训告哀于汉。

冬十一月,汉遣使来吊。嗣后信使不绝。

穆宗应历二年夏六月壬寅,汉为周所侵,遣使求援,命中台省右相高模翰及汉兵围晋州。

是冬,汉遣使进葡萄酒。

三年春闰正月壬午朔,汉以高模翰却周军,遣使来谢。

三月庚辰朔,南唐遣使来贡,因附书于汉,诏达之。丁酉,汉遣使进毯衣及马。

夏五月,汉遣使言石晋树先帝《圣德神功碑》为周毁,请再刻,许之。

秋八月已未,汉遣使来求援。

九月庚子,汉遣使贡药。

冬十一月辛丑葬贞烈皇后于祖陵,汉使来会葬。

四年春正月,周主威殂,子晋王柴荣嗣立。

二月丙午朔,周遣兵攻汉,命攻事令耶律达鲁援之。丙辰,汉遣使来进茶药。帝幸南京。

夏五月乙亥,忻、代二州叛汉,遣南院大王特烈。助达鲁讨之。丁酉,败周师于忻口,其将符彦卿引兵退。

六月癸亥,特烈献所获。

秋七月乙酉,汉民有为辽军误掠者,遣使来请,诏悉归之。

九月丙申,汉为周所侵,遣使来告。

冬十一月,彰国节度使萧迪里、太保许从贇奏忻、代二州捷。

五年春二月庚申,汉遣使来上尊号,不许。

夏四月已酉,周侵汉,汉遣使求援。

秋九月庚辰,汉主有疾,遣使来告。

冬十一月乙未朔,汉主崇殂,子承钧遣使来告,且求嗣立。遣使吊祭,遂册立之。

十二月辛巳,汉遣使来议军事。

六年夏六月甲子,汉遣使来议军事。

七年夏五月辛卯,汉遣使来贡。

八年夏四月甲寅,南京留守萧思温攻下沿边州县,遣人劳之。

五月,周陷束城县。

六月辛未,思温请益兵,乞驾幸燕。

冬十一月辛酉,周复来侵,汉遣使来告。乙丑,使再至。

十二月庚辰,又至。

九年春正月戊辰,帝驻跸潢河。

夏四月丙戌,周来侵。戊戌,以南京留守萧思温为兵马都总管击之,周拔益津、瓦桥、淤口三关。

五月乙巳朔,陷瀛、莫二州。癸亥,如南京。辛未,周兵退。

六月戊寅,复容城县。庚申,西幸,如怀州。

是月,周主荣殂,子宗训立。

秋七月,发南京军戍范阳。

冬十二月戊寅,还上京。

十年春正月,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废其主而自立,国号宋。

夏五月壬子,汉以潞州归附来告。

六月庚申,复以宋兵围石州来告,遣大同节度使阿拉率国部往援,诏萧思温以三部兵助之。

秋七月己亥朔,宋兵取石州,潞州复归宋,汉使来告。

十一年冬十二月乙未。

十二年夏四月戊申。

十三年春正月丙寅,宋城益津关,命南京留守高勋、统军使崔廷勋以兵扰之。

二月庚寅,汉遣使来告,欲巡边徼,乞张声援。

秋七月辛亥朔,汉以宋侵来告。

冬十月丙申,复以宋侵来告。

十四年春正月戊戌,汉以宋将来袭,驰告。

二月壬子,命西南招讨使特烈进兵援之。壬申,汉以败宋兵于石州来告。

夏四月丁巳,遣使来谢。

十六年秋八月丁酉,汉遣使贡金器、铠甲。

冬十月庚辰,汉主有母丧,遣使赙吊。

十二月戊辰,汉遣使来贡。

十七年春二月甲子,高勋奏守将城益津关,请以偏师扰之,诏从之。

十八年秋七月辛丑,汉主承钧殂,子继元立,遣使来告。使人吊祭。

冬十月辛亥朔,宋围太原,诏特烈为兵马都总管,发诸道兵救之。

十九年春二月甲寅,汉主继元遣使来求封册。辛酉,遣韩知范往册为皇帝。甲子,汉遣使进白鹿。己巳,帝如怀州,遇害,庙号穆宗。世宗第二子贤立,是为景宗。

夏五月壬寅,汉遣李匡弼、刘继文、李元素来贺。

景宗保甯二年。

冬十二月庚午,汉遣使来贡。

三年夏六月丙子,汉遣使问起居。自是继月而至。

冬十月癸未,汉遣使来贡。

四年春二月癸亥,汉以皇子隆绪生,遣使来贺。

五年春正月甲子,汉遣使来贡。

夏六月丙申,汉遣人以宋事来告。

冬十二月戊戌,汉将改元,遣使禀命。

七年春二月癸亥,汉雁门节度使刘继文来朝,贡方物。

八年秋八月癸卯,汉遣使言天清节设无遮会,饭僧祝嫠。已酉,汉以宋事来告。

九月壬午,汉为宋所侵,遣使求援,命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迪里赴之。戊子,汉以宋师压境,遣驸马都尉卢俊来告。

冬十月辛丑,汉以辽师退宋军来谢。

十二月丁未,汉以宋军复至、掠其粮储来告,且乞赐粮为助。

是冬,宋太祖崩,太宗即位。

九年春三月癸亥,耶律沙、迪里献宋俘。戊辰,诏以粟二十万斛助汉,寻赐以战马。

是岁,汉三遣使以宋事告。

乾亨元年春正月乙酉,遣塔玛长寿使宋,问兴师伐汉之故。长寿还,言:“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好如故;不能则战。”

二月,宋帝自将伐汉。丁卯,汉使来乞援,诏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迪里等率兵援之;命南院大王色珍以所部从,枢密副使穆济督其军。

三月丙戌,汉遣使谢抚谕军民。已丑,汉复告宋兵入境,遣左千牛卫大将军韩侼、大同节度使善补以本路兵南援。丁酉,耶律沙与宋将郭进等战于白马岭,不利。冀王迪里等皆死之,士卒死伤甚众。

夏五月己卯,宋师至河东,汉兵与战不利,刘继文、卢俊来奔。

六月,刘继文降宋,汉亡。甲子,封刘继文为彭城郡王,卢俊同平章事。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李心传
  卷三·连横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八·张岱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二·徐乾学
  卷之一百二·佚名
  附录·徐学聚
  第四章合股·佚名
  六五一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查出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五三○ 军机大臣奏黏签呈览徐述夔等诗本并拟写谕旨进呈片·佚名
  卞昆冈(与徐志摩合作)·陆小曼
  孙惠蔚传·李延寿
  耶律颇的传·脱脱
  卷一百五十·佚名
  卷二十三·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目录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三十一壬申元旦新正试笔元旦宴诸王六韵正月二日小宴廷臣题文徵明小像张宗苍兰亭图瑞树歌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古干梅歌赐顾栋高古陶缶歌董邦达秋山红树张宗苍

  • 卷四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元稹有鸟二十章【庚寅】有鸟有鸟名老鸱鸱张贪很老不衰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朝偷暮窃恣昏饱後顾前瞻高树枝珠丸弹射死不去意在护巢兼护儿有鸟有鸟毛

  • 名山藏卷之二十三·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二十三◆典谟记二十三世宗肃皇帝二○世宗肃皇帝二八年春正月戊戌朔风霾昼晦立春日长星出白气天敕辅臣条书急务诸修省弭灾毋有不尽凡郊祀太常寺博士书祝版填御名是月中上亲填御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佚名

    天启三年八月己未朔大学士叶向高锍釒奏滥恩宜裁当自臣始其略曰顷者内廷荫袭言路连章望臣以争执臣惟争之于内廷尚难而辞之于自己较易臣若不辞彼内廷诸臣宁不曰辅弼首臣先自冒滥柰何责我曹乎即 皇上以叙劳旧典不欲遽

  •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皇王大纪卷四十·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惠王十八年狄既灭卫遂伐邢诸侯救之次于聂北邢人溃围与诸侯合兵逐狄人迁于夷仪诸侯城之男女不淫牛马选具邢人如归齐侯以鲁庄夫人之与闻乎弑也召之于邾邾人以师送之因戍虚丘欲以侵鲁齐侯杀姜氏于夷以

  • 一二五一 谕刘墉彭元瑞着各赏缎二疋余各赏缎一疋·佚名

    一二五一 谕刘墉彭元瑞着各赏缎二疋余各赏缎一疋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九日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九日奉旨:刘墉、彭元瑞着各赏缎二疋,余各赏缎一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一二四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阅看纪昀奏毁各书并缮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二四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阅看纪昀奏毁各书并缮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三日臣等遵旨将纪昀所奏四库全书应行撤毁及语意可疑等书,逐部详细阅看。谨将应行撤毁、删销及毋庸议毁各书,缮写清单,并将原书黏签,一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一·阿桂

    七月己未明亮舒常奏言查石真噶为保护沙尔尼要口碉卡严密近经大礮连日轰摧贼料官兵必从此前进更添集多人赶筑石城以图固守【臣】等再四审度舍此一路别无可进机宜而官兵每当前进少有声息贼即鎗石如雨实难施展兵威因思向

  • 尹昌隆传·张廷玉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年间,进士及第。被授予修撰,后改任监察御史。惠帝刚即位时,出来视朝较晚,昌隆上疏劝谏道:“高皇帝鸡鸣而起,黎明即上朝,太阳没出已经接见百官了,所以能够百务振兴,天下平安。陛下继承大业,应该继承祖宗

  • 卷十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四宋 朱子 撰学礼七诗乐传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二十而冠舞大夏【大夏乐之文武备者也三舞今皆亡】小雅传曰大学始敎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 庄老的宇宙论·钱穆

    一、论庄周思想之渊源二、庄周之万物一体论三、庄周论真论神四、庄周论造物者五、庄周论宇宙原始六、庄周论道论化论命七、《老子》书与庄周思想之歧异点八、老子论宇宙原始九、老子论常道一〇、老子论化一一、老子论

  • 卷五百三十四·佚名

    △第三分施等品第二十九之三尔时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都无差别。诸菩萨摩诃萨为何所祝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作是愿言:我当趣证广大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世尊,无上正等菩提广大甚深。无二行

  •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一]安樂行品第十三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爲難有.敬順佛故發大   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佛告

  •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唐 不空译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亦名诃哩底母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佛住王舍城竹林精舍。为诸人天演说法

  • 伤寒论·张仲景

    中医伤寒类著作。10卷。汉张机著。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原为《伤寒杂病论》中伤寒部分,经晋代王叔和编次整理而成,命名《伤寒论》。宋治平二年(1065)经林亿等校定,流传至今。本书共22篇,三百九十七法,列方113首,应用

  • 明光宗宝训·叶向高

    明光宗朱常洛语录汇编。叶向高等编纂。天启三年(1623)成书,崇祯元年(1628)进呈。四卷。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皇明宝训》,附入残存七页。

  • 八大菩萨经·佚名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在本经中,佛陀告舍利弗,若能一心忆念东方之无能胜国善精进吉祥如来、无我国普照如来、善爱国吉祥如来、寂静藏国印捺啰计都特缚惹王如来、离尘国喜功德光自在王如来等五佛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