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丁卷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 王茂 曹景宗 柳庆远·姚思廉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于石头克司徒袁粲,以勋至巴西、梓潼二郡太守,上黄县男。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谓亲识曰:“此吾家之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驳略究其大旨。性沈

  • 卷七十九 志五十四·赵尔巽

      ◎地理二十六   △青海   青海:禹贡西戎之域。袤延二千馀里。至京师五千七十里。东及北界甘肃,西界西藏,南界四川。三代属西羌。汉为张掖、武威、金城、陇西四郡之西塞外,蜀郡之北徼外,属先零、烧当等诸羌地。王莽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佚名

    嘉靖四年四月庚寅朔孟夏时享 太庙先是南京工部言岁供 宗庙制帛及内用纸劄以十年计约费银二万两今南京天财库告匮请借杨州钞关课银支给商人户部议覆钞关船料所日备赏赐买办之需且无赢羡不可许 上是其议 礼部右侍郎李时

  • 卷之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五表第十五居 京师之厄鲁特【爵一隶内蒙古旗 自此以以下皆蒙古之不列外藩者】和硕亲王今袭固山贝子居归化城之土默特【爵三隶绥远城将军辖】辅国公原授左翼都统今袭三等

  • 刘师知传·姚思廉

    刘师知,沛国相人。其家世代为寒族,祖父刘奚之,为齐晋安王谘议参军、淮南太守,刘奚之善于治政,齐武帝亲手写诏多次褒赏他。父亲刘景彦,为梁尚书左丞、司农卿。刘师知好学,有当世之才。他博览典籍,工于写文章,通晓仪礼,朝廷掌故,大

  • 哲宗纪·脱脱

    (一)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名煦,宋神宗第六个儿子,母亲是钦圣皇后朱氏。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七日,生于皇宫,当时红光照室。初名亻庸,授给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封为均国公。元丰五年(1082),升为开府仪

  • 三代改製質文第二十三·苏舆

      《春秋》曰“王正月”,《傳》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謂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翥和改正朔,易服色,製禮樂,一統於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繼人,通以己受之於天也。王者受命而王,製此

  • 式微·佚名

    --小人物的牢骚【原文】式微式微①,胡不归②?微君之故③,胡为乎中露④?式微式微,故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②胡:为什么。③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

  • 卷七十二·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二   宋 王与之 撰舆人为车郑锷曰舆人掌为舆者也谓之为车者盖察车之道虽自轮始而作车实自舆始舆居中以载人有舆则一车之体成故舆人作舆而谓为作车【○陈

  • 菩薩戒本序·欧阳竟无

      沙門靜邁製   夫瀛溟冲廓總川逝而朝宗.法性惟玄統品物而都會.是知無說顯道崇毗耶之息言.   絕聽雨花宗摩竭之掩室.自非德本宏邈孰能究其弘致者哉。有三藏法師是稱玄奘.   弱齡軼俗凝神氣於白雲壯志遊真晰智

  •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太虚

    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一一演讲后,徐悲鸿氏以印度趣闻佐余兴。今国人谈中、印古代关系,似乎于佛

  •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太虚

    ──八年春作──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固圣教之决定量,佛理之根本义也。就三界依正之总相言之,则曰三界唯心;就诸法体用之别相言之,则曰万法唯识;故唯识宗学,实为大乘之始。自海西科学之功盛,以其所宗依者在乎唯物哲论也──海西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四·佚名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必生疑惑不能解了。如来等正觉。以何缘故说坚信坚法乃至辟支佛耶。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当知。若有众生于先佛所造众善行。能解如来密语不生疑惑。所以者何。能

  • 卷第七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入菩萨甚深自在妙音解脱门,修行增进。往诣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所,见其身在众宝香树楼阁之内妙宝所成师子座上,百万夜神所共围绕。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四威仪品第六之余  佛告阿难。云何如来至旷野泽伏鬼大将。我从舍卫祇陀精舍。放金色光照舍卫城令作金色。舍卫国内有一长者名曰财德。长者有子年始三岁。父教其子令受三归。散脂鬼神

  • 卷第二十(声闻学人僧部第九)·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声闻学人僧部第九)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选择遇佛善诱舍于爱欲得第三果一 &middot;须陀洹妇病于从事一悟得第三果二 &middot;比丘自誓入定经时既久出定便死三 &middot;比丘坐禅为毒蛇所

  • 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ha-saṅgaha)·佚名

    归命彼世尊应供等觉者一 摄心分别一无比之等正觉者,正法及无上之众。 归命敬礼我当说,摄阿毗达磨义论。 其中阿毗达磨论,于第一义言四种: 心、心所、色、涅槃摄一切[尽无余]二其中,先述&ldquo;心&rdquo;,是欲界、色界、无

  • 卷之九·牧云通门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九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诗(甲之一)铜井时杪冬还山口占还山正及是残冬乘兴门前一拄筇欲望琴川呼艇处寒云已隔最高峰招鹤兄西山看梅(八首)山楼